学术投稿

鹅去氧胆酸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胡志娟;任路平;李芳;董春霞;李刚;刘冰;宋光耀

关键词:甘油三酯血症, 脂质肾毒性, 法尼醇X受体, 鹅去氧胆酸
摘要:目的:通过对法尼醇X受体在高甘油三酯( TG)血症大鼠肾脏的表达和定位及对其干预,探讨脂质肾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鹅去氧胆酸组,各16只。8、16 w时分批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空腹血糖( FPG)、血脂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检测大鼠肾皮质TG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尼醇X受体表达和定位,并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肾脏基底膜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果糖组血中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水平明显升高,24 h UMA增加,肾组织中TG水平明显增高,肾脏病理改变加重,基底膜增厚,肾组织法尼醇X受体表达明显下调,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P<0.05),鹅去氧胆酸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法尼醇 X受体在高TG血症大鼠肾组织中表达下调,从而使肾脏脂质合成增加,进而导致肾脏损伤,鹅去氧胆酸可以上调法尼醇X受体,减轻肾损伤。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应用前景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骨髓移植预处理及核辐射事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成为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表现为刺激性干咳、胸闷和气短,严重时出现不可缓解的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现有对于本病的治疗措施,仅限于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吸氧等对症处理,或应用一些中医药治疗。这种传统的治疗只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减轻症状,但对于已受损的细胞尚无确切的治疗作用,因此其疗效有限。近年来,利用干细胞移植方法修复受损的组织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间充质干细胞( MSCs )是一类中胚层的多功能成体干细胞,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组织再生及免疫疾病的治疗,其来源较广,存在于脂肪、脐血、胎盘及骨髓中。但骨髓MSCs(BMSCs)还具有支持造血及免疫功能,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器官移植和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优势在于应用广泛、分离培养方法简单、增殖速度快及无免疫排斥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夏诚诚;宋宇哲;唐凤娇;龚守良;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卵巢黏液性腺癌患者癌组织Pim-3、c-Myc和PTEN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检测卵巢黏液性腺癌患者癌组织Pim-3、c-Myc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PTEN)表达及关系。方法卵巢黏液性腺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11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确诊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术后的组织蜡块65例为对照组,以同期确诊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术后的组织蜡块6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Pim-3、c-Myc和PTEN表达。结果观察组 Pim-3和 c-My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TE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im-3、c-Myc和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腹水中是否有癌细胞密切相关。观察组Pim-3和PTEN、c-Myc和PTEN 表达均负相关。结论卵巢黏液性腺癌中Pim-3、c-Myc高表达、PTEN低表达不仅可以促进肿瘤发生,还可以促进肿瘤进展,Pim-3和c-Myc可能通过调节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机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由于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常常引发致命性出血,早期死亡率极高,尤其见于AP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出血以不同形式发生于不同部位。研究〔1〕对APL患者接受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伊达比星治疗期间发生致命性出血部位的统计发现,颅内出血是出血性死亡主要原因,并且致命性出血通常发生在诱导治疗的早期。APL患者并发出血,与APL病期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终导致了 APL出血,甚至死亡〔2〕。本文就APL出血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韩丹壘;郭静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国外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干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 OP)以骨密度( BMD)降低、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折风险增加〔1〕,严重后果是发生OP性骨折(脆性骨折)。据WHO资料显示,每年大约有170万人因OP发生髓部骨折,到2050年可能增加到630万,其中75%的病例将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尽管髋部骨折后的近几周内生存率有所改善,但是年死亡率在过去的40年中并未改善〔2〕。目前有效的处理方法是预防。本文主要对国外社区老年人OP性骨折综合干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素香;王玉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桑叶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桑叶多糖(ML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MLP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MLP高、中、低剂量(C、D、E)治疗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MLP进行治疗8 w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 FPG);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 mAlb)含量;测定血清中尿素氮( BUN)、肌酐( Cr)含量;通过RT-PCR法测定肾脏中TGF-β1 mRNA表达。结果 MLP能显著降低DN大鼠FPG、mAlb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血清中BUN、Cr含量(P<0.01);下调TGF-β1 mRNA表达(P<0.01)。结论 MLP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 mRNA表达来实现。

    作者:刘洪凤;韩智学;聂影;金龙云;王桂云;岳辉;李齐;薛继婷;申梅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健康和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结肠癌手术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在减少对患者损伤的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风险,但腹腔镜手术毕竟不及常规开放手术方便,所以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是随着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优化以及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手术时间亦在慢慢变短〔1〕。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对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的情况。

    作者:白洪祥;刘现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水平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维度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生命质量简表 SF-36对不同社区的1000名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评测,结合老年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婚姻质量、家庭功能、慢性疾病及医保情况)以及老年人所在社区功能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在一般中等水平的所占比例高,其次是较差水平,优水平低。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婚姻质量、家庭功能、慢性疾病及医保和社区功能质量状态下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存在差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维度评分与年龄、慢性病及医保情况、社区功能情况相关;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与文化程度、慢性病、婚姻质量、家庭功能、社区功能情况相关;社会功能维度评分与婚姻质量、文化程度、慢性病、家庭功能相关。结论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处在一般中等的水平,其影响因素复杂,应根据相关因素给予预防干预,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作者:郝志海;陈长香;郭全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辅助T细胞活性增强的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不同阶段与活性T细胞分型的关系。方法1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28例ACS、19例未确认心肌梗死(UH)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检验循环T细胞的细胞因子类型和转录因子信号途径。结果干扰素(IFN)-γ+/CD3+T细胞 SA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增高2倍,T1细胞在ACS组大量表达(P<0.001)。这一结果与显著增强的 mRNA 转录水平〔ACS(1.17±0.14)U、对照组(0.44±0.09)U、SA(0.67±0.12)U、UH(0.61±0.17)U〕、白细胞介素-2〔ACS(1.55±0.51)U、对照组(0.21±0.09)U、SA(0.54±0.18)U、UH(0.45±0.16)U〕、IFN-γ〔 ACS(1.27±0.39)U,对照组(0.35±0.09)U,SA(0.58±0.11)U,UH(0.53±0.24)U;P<0.01〕相平行。 Th2和 Th0细胞病人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ACS病人活化T1细胞表达显著增强,可能是疾病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循环T1细胞差异可能提示不同疾病类型具有不同病理特征。

    作者:直强;蒋春焕;孙筱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NSE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实验选取 Wistar雄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AD模型组。切断大鼠双侧海马制备AD动物模型。肽指纹图谱是通过NCBI对特定差异蛋白点进行生物质谱分析、鉴定。对不同实验组海马蛋白进行测定。通过蛋白变化的比较,选取有差异的蛋白点条件:AV Ratio>1.3或<1.3,t检验 P<0.05,为有意义蛋白点。结果进一步通过 Swiss-Port蛋白数据库进行鉴定。结果质谱分析发现AD模型组海马内有一表达明显升高的蛋白点,经鉴定为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结论 NSE在AD的病程中,表达发生变化,是在AD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酶。

    作者:贾楠;马涤辉;常明;宋月萍;詹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冠心病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对CHD 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诸多生化指标日益受到重视〔1,2〕。本文通过比较患者各时间点血栓素B2(TXB2)、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ax)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旨在探讨CHD 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对其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作者:王敏;张明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鹅去氧胆酸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对法尼醇X受体在高甘油三酯( TG)血症大鼠肾脏的表达和定位及对其干预,探讨脂质肾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鹅去氧胆酸组,各16只。8、16 w时分批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空腹血糖( FPG)、血脂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检测大鼠肾皮质TG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尼醇X受体表达和定位,并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肾脏基底膜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果糖组血中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水平明显升高,24 h UMA增加,肾组织中TG水平明显增高,肾脏病理改变加重,基底膜增厚,肾组织法尼醇X受体表达明显下调,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P<0.05),鹅去氧胆酸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法尼醇 X受体在高TG血症大鼠肾组织中表达下调,从而使肾脏脂质合成增加,进而导致肾脏损伤,鹅去氧胆酸可以上调法尼醇X受体,减轻肾损伤。

    作者:胡志娟;任路平;李芳;董春霞;李刚;刘冰;宋光耀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美国老年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7%〔1〕。目前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需求。美国老年护理经过近50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本文通过与美国护理教育同行及学生的专题交流、资料查阅及实地考察等方法,总结美国老年护理研究生教育体系及其特点,以期为我国相关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李昆;安力彬;李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清P1 NP、β-CTX检测在老年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在乳腺癌骨转移监测中的意义。方法8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乳腺癌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P1NP和β-CTX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的血清P1NP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β-C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乳腺癌骨转移患者P1NP与β-CTX呈负相关(r=-0.677,P<0.05)。结论血清P1NP和β-CTX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孙献甫;崔树德;孙淼淼;贺亚宁;邵营波;刘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案在老年人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主动脉夹层( AD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不及时进行诊治死亡率极高。随着多排螺旋CT在临床的应用,特别是64排螺旋CT对血管内成像显示的更加清晰,对于AD能清晰显示其破口的位置、病变形态、范围、重要分支血管情况以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但是常规扫描的主动脉CT血管造影( CTA)扫描辐射量大,并且应用的对比剂量大,一方面增加老年人罹患癌症的概率,另一方面对比剂的肾毒性等副作用对老年人的损害较大。本文旨在研究通过降低CT扫描时的管电压( Kv)值及减小对比剂用量的方法,实现低辐射和低剂量CTA检查的可行性。

    作者:王丽;丁岩;秦翠丽;温丽娟;李宏伟;黄启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协同治疗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协同治疗对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C 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缬沙坦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检测干预后的血脂水平和心脏功能。结果联合干预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poA)-Ⅰ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缬沙坦干预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ApoB 低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缬沙坦干预组;联合干预组的左心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力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缬沙坦干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LVDEP)低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缬沙坦干预组;联合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含量及活性明显低于阿托伐干预组和缬沙坦干预组( P<0.05、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水平和心脏功能,在DC病变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何煦芳;李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舒尼替尼对小鼠晚期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能否替代传统化疗成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种治疗手段,或是与传统化疗结合能否提高疗效。方法建立荷4 T1乳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舒尼替尼、多西他赛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用EGF荧光探针标记种植瘤,比较4组间种植瘤荧光密度值、双肺转移灶数目。结果所有药物干预组小鼠种植瘤体积及荧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减低,联合组与多西他赛组种植瘤体积均小于舒尼替尼组。舒尼替尼组肺转移灶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及联合组均较舒尼替尼组及对照组转移灶数目少。结论舒尼替尼无论单药还是与传统化疗联合应用在晚期乳腺癌中均较传统化疗无明显优势。

    作者:杨超;边青召;崔志超;刘运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运脾化浊推拿法治疗中老年痛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运脾化浊推拿法治疗中老年痛风在改善症状和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运脾化浊推拿法治疗90例中老年痛风患者;疗程结束后对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脾化浊法治疗痛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鹏;齐兆双;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组(CSII组)、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组(MSII组),治疗4 w后观察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HbA1c、ACR、UAER、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并差异显著(P<0.05),血糖、HbA1c、低血糖次数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并有统计学差异,ACR、UAER、24 h尿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能显著降低早期DN的ACR、UAER、24 h尿蛋白,降糖更安全、更迅速。

    作者:肖红珍;俞芳;杨晓琳;路一芳;项岫秀;李伟娟;刘阁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乌鲁木齐市4个社区65岁以上高龄女性尿失禁发病情况及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4个社区65岁以上高龄女性尿失禁( UI)的患病情况及UI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对乌鲁木齐市4个社区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5岁以上老年女性1200例,使用UI问卷表和UI生活质量量表对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资料完整问卷1148份,回收率为95.7%。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女性UI的患病率为59.4%,压力性尿失禁( SUI)、急迫性尿失禁( UUI)、混合型尿失禁( MUI)的患病率分别为29.2%、7.2%、22.8%,而且随着年龄增长MUI患病率明显增加;UI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较低,平均(58.29±11.42)分,其中逃避和限制性行为、社交活动受限得分较低,是UI患者生活质量(QOL)受影响比较明显的两方面;三种类型 UI患者生活质量相比较,MUI患者QOL得分低,SUI患者得分高,且三者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轻、中、重三种程度UI患者QOL相比较,重度UI患者QOL得分低,其次为中度UI患者,轻度UI患者得分高,三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社区65岁以上高龄女性UI患病率较高,是影响老年女性QOL的主要疾病,UI主要类型以SUI为主,其他依次为MUI和 UUI;UI患者总体QOL水平较低,在日常生活行为受限和社交活动影响方面表现较为明显。

    作者:辛春燕;葛玉红;张翠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苦荞麦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基化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苦荞麦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苦荞麦高、中、低200,100,50 mg· kg-1· d-1剂量和氨基胍100 mg· kg-1· d-1治疗12 w。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肾脏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硫化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组织中AGEs含量及TBARS含量均显著升高,肾脏组织中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苦荞麦各剂量组及氨基胍组肾脏组织中AGEs含量及TBARS含量均显著降低,以苦荞麦高剂量组下降明显( P<0.01);苦荞麦各剂量组及氨基胍组肾脏组织中 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亦降低,以苦荞麦高剂量组下降明显( P<0.01)。结论苦荞麦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体内的糖基化反应,并且随着苦荞麦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王艳杰;柳春;张瑞鹏;刘洋;赵丹玉;苗兰英;徐峰;李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