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刚;杨锐;杨怀铭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增进和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神经症患者,由于他们的多愁善感、焦虑不安、古板、严肃、悲观、保守及孤僻等特征使他们不能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导致疾病复发。因此,针对这些中老年人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比较适合中老年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表达及矫正的方法,对中老年神经症患者进行宣教和场景练习,为增进老年神经症患者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生活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巧玲;高景娜;王立红;韩笑;易维涛;张晓娟;贾琼;田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 IR),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水平和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他的治疗手段还包括延缓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等。胰岛素分泌缺陷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早期表现为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失。随着T2DM病程的增加,胰岛β细胞衰竭,胰岛素和胰岛素原分泌水平减少。推荐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简称促泌剂)作为治疗中国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1〕。促泌剂主要包括传统的磺脲类和新型的非磺脲类(格列奈素)。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磺脲类降糖药起效缓慢,持续时间长,餐后血糖控制欠佳,且过度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β细胞衰竭,可加重IR、引起体重增加,较易发生低血糖事件尤其是严重的低血糖。这些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并能增加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2~4〕。非磺脲类促泌剂能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促进T2DM患者早时相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服药方便,低血糖事件发生少,使T2DM患者在降糖过程中能获得大程度的受益。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临床上常用的非磺脲类促泌剂的作用特点和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世国;谭兴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约为18%,其中60%~75%的跌倒会引起损伤〔2〕,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在美国老年人的死因中位居第6位〔3〕,在英国大于75岁的老年人受损伤后的死亡原因中居第1位〔4〕。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干部病房开始采用澳大利亚健康机构推荐的皇家阿德莱德医院设计应用的阿氏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婉妮;魏欢;李玺;王妮;姚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中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右侧椎动脉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依达拉奉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 和 BDNF 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 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作者:朱江;高燕军;窦志杰;米艳娟;孙艳军;龙雅君;韩玉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云南红景天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5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云南红景天小剂量(0.3 g/kg)、中剂量(0.6 g/kg)及大剂量(1.2 g/kg)组,维生素 E(100 m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连续经灌胃给药28 d后测定血清、肝脏和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 MDA)。结果云南红景天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大鼠血清、肝脏组织和大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并且降低血清、肝脏组织和大脑组织中MDA含量。结论云南红景天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清除机体自由基能力而延缓衰老。
作者:叶刚;杨锐;杨怀铭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30例,均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进行造影,按照血糖指标分为非糖尿病(DM)组(n=112)、糖耐量异常组(n=38)、DM组(n=80),分析三组治疗后平均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及照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三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值比较,糖耐量异常组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DM组显著高于糖耐量异常组(P<0.01)。非DM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7%,糖耐量异常组为5.3%,DM组为8.8%。结论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呈正相关,对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时,应注意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作者:周希;余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组(CSII组)、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组(MSII组),治疗4 w后观察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HbA1c、ACR、UAER、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并差异显著(P<0.05),血糖、HbA1c、低血糖次数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并有统计学差异,ACR、UAER、24 h尿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能显著降低早期DN的ACR、UAER、24 h尿蛋白,降糖更安全、更迅速。
作者:肖红珍;俞芳;杨晓琳;路一芳;项岫秀;李伟娟;刘阁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对CHD 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诸多生化指标日益受到重视〔1,2〕。本文通过比较患者各时间点血栓素B2(TXB2)、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ax)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旨在探讨CHD 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对其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作者:王敏;张明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 QOL)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家庭养老模式下1197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QOL测定表简表( WHOQOL-BREF)评价其 QOL。结果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QOL总分为55.36±8.31,自评分为81.01±10.71,两者呈强相关(r=0.61,P<0.05);东、中、西部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QOL有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有差异(P<0.05),其中,东部地区老年人QOL得分高,主观幸福感强,中、西部地区无差异;家庭养老模式下不同地区老年人QOL影响因素略有不同,但均受健康状况的影响。结论应针对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QOL差异与影响因素特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提高老年人QOL。
作者:张忆雄;桂莹;马佳;张敬敬;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老年抑郁症( LLD)经常被忽视和不能获得充分治疗,这与明显的共病率和较差的临床结局有关〔1〕。 Alexopoulos 等〔2〕将LLD的干预需求分为三种:初治新干预需求;社区医院能够提供已知保障效果的治疗需求;增加LLD患者获得照护的需要。本文简述目前有关LLD的干预方法。
作者:黄世敬;张颖;陈宇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 CAP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入院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及CAPS评分,根据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两种评分分值;对各自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死亡率;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与ROC曲线分析评估两种评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预后判断的校准度与分辨度。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在 A-PACHEⅡ及CAPS评分分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APACHEⅡ分值≥24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与低于该分值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PACHEⅡ及CPIS评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生存预后结局的预测均有较好的校准度;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在0.9以上,CAP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在0.8以上,都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结论死亡组APACHEⅡ及CAPS评分均值均高于生存组患者;APACHEⅡ分值≥24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APACHEⅡ评分对确定AECOPD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预测的校准度和分辨度优于CAPS评分。
作者:彭红星;陈芙蓉;杨荣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 PubMed、EMBASE、CENTRAL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创建以来至2012年9月关于疏肝健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用 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项研究,169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中疏肝健脾法901例和西药组790例。 Meta分析显示:疏肝健脾法组临床有效率(OR=4.33,95%CI:3.26~5.74,P<0.001)、肝功能〔ALT(MD=-14.80,95%CI:-21.63~7.96,P<0.00001)、AST(MD=-9.48,95%CI:-13.95~5.01,P<0.001)〕;血脂〔TC(MD=-0.70,95% CI:-1.01~0.39,P<0.001)、TG (MD=-0.72,95%CI:-0.958~0.149),P<0.001〕 B超改变(OR=2.339,5%CI:1.41~3.82,P=0.001)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在不良反应上,疏肝健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GRADE证据质量所选文献显示为低级别证据,具有很强的偏倚性。结论与单纯西药相比,疏肝健脾法能够更好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必要可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龚享文;杨钦河;徐拥建;黄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磷脂转运蛋白( PLTP)主要参与磷脂在脂蛋白之间的转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1,2〕。近有研究指出PLTP和脂多糖( LPS)的代谢密切相关,可以促进LPS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结合,然后以类似胆固醇逆转运( RCT)的形式运回肝脏,通过胆汁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中游离LPS浓度下降,减少脓毒血症的发生〔3〕。研究表明肝脏的X受体( LXR)和组成性雄甾烷受体( CAR)对LPS诱导的肝脏和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能够调节PLTP、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 )等参与LPS降解的脂蛋白的表达〔4,5〕,但其是否通过促进胆汁酸的分泌促进LPS通过肠道排出,来完成LPS在体内代谢的后步骤尚不清楚,这些发现对于治疗和预防内毒素血症及其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其临床治疗学和药物研发的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张延霞;金正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44例老年NSCLC患者采用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1~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RFLP)方法对患者外周血DNA样本进行遗传分析,并判断基因型,分析 ERCC1 rs3212986多态位点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ERCC1 rs3212986所有3种多态位点的老年NSCLC患者中,携带CA基因型患者和携带AA基因型患者放疗更加敏感,OR值分别达到1.31(95%CI=0.59~2.62,P=0.542)和5.63(95%CI=1.01~20.37,P=0.028)。结论 ERCC1 rs3212986 SNP或可作为老年NSCLC患者放疗有效的潜在预测因子。
作者:周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造影结果正常21例(对照组),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7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1例( 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8例(AMI组)。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测定 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患者NT-proBNP、CK-MB水平变化与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MI组平均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5)。 UAP组平均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平均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AMI组的NT-proBNP水平与CK-MB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r=0.450,P<0.01)。冠脉造影结果闭塞组 NT-proBNP 水平明显高于狭窄组和无狭窄组(P<0.05)。狭窄组NT-proBNP水平高于无狭窄组(P<0.05)。 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有明显相关性(r=0.962,P<0.01)。结论 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测定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文君;王邦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运脾化浊推拿法治疗中老年痛风在改善症状和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运脾化浊推拿法治疗90例中老年痛风患者;疗程结束后对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脾化浊法治疗痛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鹏;齐兆双;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4个社区65岁以上高龄女性尿失禁( UI)的患病情况及UI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对乌鲁木齐市4个社区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5岁以上老年女性1200例,使用UI问卷表和UI生活质量量表对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资料完整问卷1148份,回收率为95.7%。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女性UI的患病率为59.4%,压力性尿失禁( SUI)、急迫性尿失禁( UUI)、混合型尿失禁( MUI)的患病率分别为29.2%、7.2%、22.8%,而且随着年龄增长MUI患病率明显增加;UI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较低,平均(58.29±11.42)分,其中逃避和限制性行为、社交活动受限得分较低,是UI患者生活质量(QOL)受影响比较明显的两方面;三种类型 UI患者生活质量相比较,MUI患者QOL得分低,SUI患者得分高,且三者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轻、中、重三种程度UI患者QOL相比较,重度UI患者QOL得分低,其次为中度UI患者,轻度UI患者得分高,三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社区65岁以上高龄女性UI患病率较高,是影响老年女性QOL的主要疾病,UI主要类型以SUI为主,其他依次为MUI和 UUI;UI患者总体QOL水平较低,在日常生活行为受限和社交活动影响方面表现较为明显。
作者:辛春燕;葛玉红;张翠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一直被认为是确诊冠状动脉狭窄和病变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存在并发症,且费用较高而难以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随着CT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双源CT( DSCT)时间分辨率高、成像不受心率影响,且属于无创检查,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本文通过比较CAG和DSCT冠状动脉造影,探讨DS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培;刘继鑫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分析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行PC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在急诊PCI术前及术中给予比伐卢定;对照组在急诊PCI术前及术中给予滴注替罗非班和普通肝素,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情况、ST段回降百分比、N 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流情况在0、1、2、3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4、4、32例,ST段无回降者2例、部分回降4例、完全回降者35例,NT-proBNP平均差值为(727.59±87.29)pg/ml,2例(4.9%)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对照组血流情况在0、1、2、3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2、3、33例,ST段无回降者3例、部分回降者5例、完全回降者33例,NT-proBNP平均差值为(724.46±82.16)pg/ml,11例(26.8%)患者出现出血症状;两组患者的血流情况、ST段回降情况及NT-proBNP平均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出血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PCI治疗中的疗效相当,但比伐卢定治疗可减少术后出血情况的发生率。
作者:李军;杨小月;屈家祥;李志超;王振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肾癌(RCC)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低氧可诱导蛋白2(HIG2)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首先用已构建好的含有HIG2基因编码区HIG2/pGEX4T-3质粒,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经GST亲和层析纯化HIG2融合蛋白,获得的HIG2纯蛋白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建立浓度标准曲线,并定量检测100名健康志愿者和100例RCC患者微量血液(血清)标本中的HIG2蛋白浓度。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两组受试血清 HIG2蛋白临床检测的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85%。结论 HIG2蛋白作为新的RCC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上的适用性,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检测。实验结果为HIG2蛋白作为RCC临床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杨斌;张争;毛泽斌;辛殿祺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