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尿毒症患者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影响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的比较

张淳;黄灿茂;陈俊华

关键词:钙磷代谢紊乱, 甲状旁腺激素, 高通量透析, 低通量透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 PTH)及钙磷代谢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高通量透析(HFHD),对照组给予低通透量透析(LFHD)方法,治疗6个月后研究老年患者血钙、血 P、PTH及血红蛋白(HGB)、β2-微球蛋白(β2-MG)等主要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情况。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HGB、β2-MG与研究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HGB与研究前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GB、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全部指标与研究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除血Ca外,P、PTH 水平与研究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6个月后,观察组血P、PTH 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FHD能更好地清除血P和PTH,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纠正钙、磷代谢异常,延长生命周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痰瘀清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痰瘀清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 PTS)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300例,均在入院时确定从未使用或者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自拟中医痰瘀清方治疗,B组在A组中医痰瘀清方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C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血压、中医证候及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 B 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与C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与A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8 w后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A组和 B组患者治疗8 w 后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与 C 组治疗8 w 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治疗8 w后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与A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8 w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8 w后 vWF、DD、FIB等血浆 PTS分子标志物水平与C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B组患者治疗8 w 后 vWF、DD、FIB 等血浆 PTS 分子标志物水平与 A 组治疗8 w 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中医痰瘀清方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PTS。

    作者:李秋生;周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山西省老年住院患者多重用药现况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本地区老年住院患者多重用药现状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7月在该院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436例,利用自制的结构式问卷和EQ-5D生命质量量表对入选患者多重用药现状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入选患者中平均日常服药数量(5.16±1.49)种,多17种;其中371例(85.09%)服用西药及其制剂;331例(75.92%)服用中药及其制剂;57例(13.07%)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70岁及以上的患者疾病种类、服药种类、服药总数均明显高于65~69岁患者( P<0.05)。不同用药数量、服用潜在不适当药物数量、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间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用药数量、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数量和用药依从性是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患者用药数量是大影响因素。结论多病共存、消费能力增强造成了老年住院患者多重用药的广泛存在,且随着患者年龄增大用药数量明显增多;用药数量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高环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17、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衰指数的相关性

    在没有病毒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也会升高,而且其升高程度跟心衰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1〕。心肌重构和细胞凋亡与集体生物学活性分子的过度表达有密切关系,通常以细胞因子紊乱为主〔2〕。目前研究发现由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可诱导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这些细胞因子在造血、免疫、炎症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多种功能,尤其在支气管哮喘、器官移植、狼疮性肾炎和肿瘤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体内 IL-17、CRP、血BNP及其他指标变化。

    作者:李华波;卢义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对脾虚肠易激综合征大鼠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及胃动素表达影响的差异

    目的:比较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胃动态(MOT)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模型组(n=60)。以番泻叶煎剂溶液(0.4 g/ml)按10 ml/kg剂量灌胃加粗制棉绳束缚大鼠两后肢的复合法建立D-IB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D-IBS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四君子汤组、理中汤组,每组10只,并分别经四君子汤和理中汤中药干预后,通过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 NO/NOS、MOT表达差异比较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对 D-IBS 的干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IBS模型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MOT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中药干预后,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均能升高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水平(P<0.05),降低MOT水平(P<0.05),且四君子汤和理中汤组比较,以理中汤作用显著(P<0.05)。结论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调节D-IBS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MOT作用相似,且理中汤调节小肠NO/NOS、MOT表达水平的作用优于四君子汤。

    作者:段永强;程卫东;李兰珍;成映霞;程容;杨晓轶;张晶;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非稳性训练对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稳性训练对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从蚌埠市老年大学选取40名身体健康、适宜运动,并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老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进行为期12 w的非稳性训练,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12 w 后用三维测力台对两组老人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12 w的非稳性训练对提高或改善老年人的下肢平衡能力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非稳性练习对提高或改善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效果好于一般性、常规性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老年人在身体失衡状态下的平衡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作者:韩来国;钟全宏;春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CFC患者9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9)。研究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乳果糖10 ml,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49.0%)(P=0.000)。治疗前两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直肠低敏感量、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大收缩压、肛门括约肌静减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轻度腹胀腹泻3例,对照组轻度腹胀1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CFC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肛门直肠感觉,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对老年CFC疗效确切。

    作者:王宏;田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知母总皂苷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知母总皂苷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PC12细胞,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知母低剂量组、知母中剂量组、知母高剂量组、西药组。20μmol/L Aβ25~35作用PC12细胞48 h,诱导其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 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 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和模型组比较,知母总皂苷能显著降低Aβ25~35诱导的凋亡(P<0.05),能显著性降低凋亡基因Bax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知母总皂苷能降低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是降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柳春;王艳杰;王艳;赵丹玉;冯晓帆;宋少江;李刚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食管鳞癌组织β-catenin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β-catenin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状态,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记物Podoplanin检测癌及正常黏膜组织的淋巴管密度( LVD),分析β-catenin异位表达和LVD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食管黏膜β-catenin均表达于细胞膜,而食管癌鳞组织中β-cate-nin主要呈细胞质/细胞核的异位表达,表达率为82.4%(56/68),且β-catenin 的异位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7.275,P=0.007)和外膜浸润(χ2=6.236,P=0.013)明显相关。②食管鳞癌组织中的L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t=2.946,P=0.002),淋巴结转移组的LVD也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7.521,P=0.001)。③β-catenin异位表达的食管鳞癌组织与β-catenin 仅表达于细胞膜的 LVD比较差异显著(t=2.926,P=0.008)。结论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诱导食管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秀娟;李明霞;刘军超;金春亭;范婕;李玉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指数结合FTIR技术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氧化应激损伤

    目的:探讨联用血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指数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早期肾病(EDN)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110例,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MAER<20μg/min)、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0μg/min≤UMAER≤200μg/min)以及32例经体检确认的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ATR-FTIR)技术检测受试者血清,以A1650/A1550报告;应用 ELISA试剂盒测定受试者血清活性氧簇( ROS);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肌酶激酶同工酶( CK-MB)、空腹血糖,应用白蛋白-钴结合( ACB)法检测IMA,计算 IMA指数报告。结果各组年龄、性别分布基本一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DM组及EDN组患病年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EDN组收缩压增高,SDM 组及 EDN组腰臀比(WHR)、8-羟化脱氧乌苷(8-OHdG)、IMA指数及 A1650/A1550均增高,且 EDN 组更高。结论 DN的发生、发展基于氧化应激损伤,FTIR的A1650/A1550及IMA指数可作为新的指标应用于DN的氧化应激损伤评估。

    作者:孙华;郭玉珊;翟羽佳;郑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成都市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中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都市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有效样本量为772人,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2.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等变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步行时间、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以居住小区没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为对照,OR=1.768)、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以在闲暇时间没有参加重家务劳动为对照,OR=0.364)。结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居住地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利用大众传媒的方式,不断宣传经常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重点要增强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要保证老年人适宜运动负荷强度。

    作者:宫川;龚海英;沈丽琴;韩海军;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 +LC)与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 ERCP/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病人分别采用 LCBDE+LC术(16例)、ERCP/EST联合LC术(20例)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结石数量、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总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总住院费用等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费用、总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者的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相比较有差别(P<0.01)。结论 LCBDE+LC 与 ERCP/EST+LC治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安全可行,都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和微创优点,LCBDE+LC的手术费用和总的费用要低。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术者经验和医疗条件决定治疗方式。

    作者:邓放;徐洪军;蔡俊;马跃;徐岩松;李鹏;肖福斌;王宏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治疗老年肩关节盂唇撕裂损伤

    肩关节盂唇撕裂( SLAP )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1,2〕。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展,对其病因、病理及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肩关节镜下盂唇缝合、铆钉固定术是国内外通行的手术方式。但是该术式术程长、术中风险高,术后恢复不理想,失败率高。我科采用肩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治疗老年SLAP损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亮;李树里;门宏亮;张兆琦;张利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美金刚片口服,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8、16周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估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6周的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8、16周的 MoCA 量表评分和 MMSE 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第16周的完全完成率为53.66%,基本完成率为29.27%,临床满意率为82.93%,对照组分别为36.59%,14.63%,51.22%。观察组的临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花;林晓静;杨建波;孙薇;邹全;张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帕金森病患者UA、IL-2、IL-6及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PD患者为PD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UA、IL-2、IL-6及TNF-α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PD组UA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健康组(P<0.01);IL-2、IL-6、TNF-α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 PD患者 UA、IL-2、IL-6、TNF-α水平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UA、IL-6、TNF-α水平与 MoCA 评分有相关关系(r=0.63、0.47、0.48,均 P<0.05),IL-2与MoCA评分无相关关系(r=0.43,P=0.059)。结论 PD患者UA低表达及IL-6、TNF-α高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关系,可通过检测这些指标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作者:蔡江萍;李国前;洪全龙;魏晓兰;黄丹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脑心康口服液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展至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半身不遂或死亡。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时,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阻塞脑血管致脑血流中断及继发性损伤,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凋亡、猝死。我科应用脑心康口服液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杨雪芹;高霞;许丹;张二力;李有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延长,血糖血脂严重代谢紊乱,多存在不同器官的功能减退〔1〕。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1老年糖尿病患病率与脂代谢现状根据中国卫生统计调查,2008年我国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以高血压为首,其次是糖尿病,占总人口的10.7‰,城市所占的比例较大为27.5‰,农村为4.8‰〔2〕。2007~2008年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人群的患病率高10倍左右〔3〕。特别是大城市,2011年北京市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8.76%,空腹血糖( FPG)受损率为6.54%,而且老年女性的 FPG 受损率(7.41%)高于男性(6.06%)〔4〕。日本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长也主要表现在60~70岁老年人群,而5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群有减少发病的倾向。据日本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直线上升,60岁以上增加到10%~15%〔5〕。

    作者:郗昕;胡景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改良式回顾性心电门控对老年Stanford A2、A3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改良式回顾性心电门控对老年 Stanford A2、A3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对10例经过主动脉CTA扫描确诊为Stanford A2、A3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iCT扫描参数及CT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例经过改良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动脉管腔对比剂充盈良好,不仅能够准确定性,还能准确判断真假双腔及内膜破裂口的位置及主动脉瓣膜的受损情况。2例常规主动脉 CTA扫描的患者主动脉管腔对比剂充盈较差,仅可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存在,无法准确判断真假双腔及内膜破裂口。结论改良后的回顾性心电门控主动脉 CTA扫描检查能够清楚显示Stanford A2、A3型主动脉夹层破裂口的位置及大小,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权红军;安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乳腺癌前病变临床分型标准化研究进展

    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且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统计的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及终结局规划项目( 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女性60岁后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乳腺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但总体来说,中老年女性仍是患乳腺疾病的主要人群,且乳腺疾病恶性化程度高于其他人群。目前,乳腺癌的诊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系列研究表明〔2,3〕,在乳腺癌发生前进行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关于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参考2012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乳腺癌前病变作了分析。

    作者:陈瑞雪;廖锐;梁世杰;别凤杰;马凯敏;叶仲秋;马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唐山市老年皮肤瘙痒症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皮肤瘙痒症( SP)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按城乡、年龄、地域分层随机抽取唐山市市区及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912例,采用改良皮肤瘙痒症综合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SP发病率为33.8%,其一般影响因素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地区高于山区平原;秋冬季高于春夏季;皮肤瘙痒症随年龄增长发病呈上升趋势,且瘙痒程度随年龄增加加重( P均<0.01);家庭环境因素对SP的影响因素有:睡眠质量差、夫妻关系不和睦、不参加家务劳动、情绪烦躁易怒等瘙痒症的发生率高( P<0.05)。结论 SP发生与生理性老化、地域、季节和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作者:杨洁;窦娜;马素慧;姜峰;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频超声评价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

    老年患者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及退行性改变,是引起老年患者血管源性急腹症的主要原因,且老年患者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能否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患者预后乃至生命具有重大影响〔1〕。高频超声在全身血管性病变诊断中已广泛应用〔2~4〕。本文就其在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诊断方面加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31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5~80〔平均(69.2±4.1)〕岁,均经临床证实为急腹症,均以不同程度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5例伴有大腿根部包块。其中10例有高血压病史,3例有糖尿病病史,8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作者:关莹;张建辉;栾兰;万映;刘光清;陈开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