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老年ICU患者血清美罗培南的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变化

冯锦华

关键词:ICU, 美罗培南,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药代动力学
摘要:美罗培南是一种广谱性的人工半合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在临床上用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妇科感染、败血症等疾病〔2〕。常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ICU患者,但老年ICU患者体内代谢常常与普通健康人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研究美罗培南在老年ICU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常用于研究药物药代动力学特征〔3〕。本文采用HPLC法检测老年ICU患者血清中美罗培南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治疗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行择期腰椎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均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观察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右美托咪定2μ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观察组在术后4 h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8 h、12 h、24 h及48 h内,两组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术后48 h内的镇静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21/40)(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作者:宋莺春;徐飞;李汝泓;李艳;李玲;路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T波峰末间期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Tp-T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重构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73例 A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室速组、室早组和无心律失常组Tp-Te、Tp-Te离散度;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重构组和非重构组 Tp-Te、Tp-Te离散度;电话随访比较不同结局患者Tp-Te、Tp-Te离散度。结果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发生心律失常者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室速组Tp-Te、Tp-Te离散度高于室早组(P<0.05);与非重构组相比,重构组 Tp-Te、Tp-Te离散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发现,室速组不良结局37例(24.18%),室早组5例(8.33%),无心律失常组0例,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6,P=0.000);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各不良事件组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p-Te间期对心梗后左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具有较强预测价值,其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作者:赵红敏;刘丽娜;王亦文;苏冠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老年ICU患者血清美罗培南的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变化

    美罗培南是一种广谱性的人工半合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在临床上用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妇科感染、败血症等疾病〔2〕。常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ICU患者,但老年ICU患者体内代谢常常与普通健康人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研究美罗培南在老年ICU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常用于研究药物药代动力学特征〔3〕。本文采用HPLC法检测老年ICU患者血清中美罗培南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者:冯锦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脑梗死(CI)为常见的老年病,随我国人口的老年化,CI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及高复发率逐渐引起临床研究人员的关注〔1〕,脑动脉粥样硬化( As)为CI的病理基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支持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胱抑素C( Cys-C)与AS性疾病相关〔2~5〕,我们回顾性研究了我院239例老年CI患者HCY与Cys-C的变化情况,探讨HCY、Cys-C与老年C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相关性。

    作者:徐丙超;何明利;胡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TPS、HSP在老年胃癌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热休克蛋白( HSP)在老年胃癌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6例老年胃癌、4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42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PS、HSP水平,组间比较血清TPS、HSP水平,分析其水平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TPS和HSP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癌患者上述指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 TPS与患者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表现为组织学分化程度越低、Ⅲ+Ⅳ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呈TPS高水平;但血清HSP与上述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TPS和HSP呈正相关(r=0.37,P<0.05);36例胃癌平均生存时间为(47.35±7.64)个月,高 TPS 组(>中位值)平均生存时间为(29.61±5.14)个月,低TPS组(<中位值)平均生存时间为(64.31±8.1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高HSP组与低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HSP水平与老年胃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紧密相关,血清TPS对癌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彭淑梅;严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闭环通气模式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 6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随机数字法分为适应性支持通气组( ASV组,30例)和智能化Smart Care/PS组( SC组,30例)进行脱机。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记录每位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 SC 组( P=0.0002、0.046),但 ICU住院时间与 S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 ASV组的脱机成功率高于SC组(P=0.030),但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率及再插管率ICU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Smart Care/PS模式。

    作者:费东生;曹延会;南川川;孟祥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3个社区148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使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男性照顾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维度得分低于正常人群(P<0.05)。女性照顾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6个维度的得分低于正常人群,其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均<0.05)。影响照顾者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每天照顾时间、与患者的关系以及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引起社区护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以降低照顾者的负荷,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刘东玲;陈辉;孙霞;朱庆华;梅永霞;张伟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钾通道KCNH2和KCNE2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猪心肌梗死( MI)后钾通道KCNH2和KCNE2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猪左前降支远端1/3~1/2处2 h建立MI模型,手术后存活猪进入MI组,术后24 h 取左心室梗死区、梗死边缘区,非梗死区心肌,应用半定量 RT-PCR方法检测钾通道 KCNH2和 KCNE2 mRNA含量。同时,设立相应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取与MI组对应区域的心肌组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梗死区KCNH2和 KCNE2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梗死边缘区KCNH2 mRNA表达量降低(P<0.05),而KCNE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MI组:梗死区与梗死边缘区KC-NH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都和非梗死区KCNH2 mRNA表达量有差异( P<0.05);梗死区 KCNE2 mRNA表达量与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有差异( P<0.05);而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KCNE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MI后钾通道KCNH2和KCNE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调,并且KCNH2和KCNE2基因mRNA表达水平改变不一致,既可以造成有功能的快速延迟整流钾通道的数目减少,又可以引其门控性和药理学性质的改变,这些改变都有可能在MI后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秀娟;曾超;丁家望;吴辉;李莉;李松;李稳慧;姜玉蓉;杨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克隆人Toll样受体9基因和转染真核细胞对CpG的反应

    目的:克隆人Toll样受体9(TLR9)基因,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检测对CpG的反应。方法利用逆转录PCR从人外周血mRNA扩增TLR9基因;TLR9基因定向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利用磷酸钙转染方法导入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培养筛选,克隆出携有人TLR9 CDNA的细胞系;用不同的CpG刺激转染的细胞系观察生长率。结果逆转录PCR扩增出3.0 kb的DNA片段,经TA克隆和细胞DNA序列分析为人TLR9基因全序列;利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人TLR9基因成功重组入pcDNA3.0。结论制备的SMMC7wgq-TLR9系可以用于CpG研究。

    作者:郑斌;刘涛;郑永晨;李佳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额极功能在工作记忆中的年龄差异

    目的: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增龄对额极皮层在工作记忆中激活的影响。方法青年组女性健康被试8人、中年组女性健康被试7人参加本研究,两组被试进行斯腾伯格项目再认任务,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监测任务期间双侧额极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额极区氧合血红蛋白的偏侧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相比斯腾伯格任务的低记忆负荷和高记忆负荷任务的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低记忆负荷任务中两组的反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在高记忆负荷任务中,中年被试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额极激活表现为右侧优势,而中年组表现为双侧激活反应( 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额极功能随着老化过程发生改变,而且随老化出现的前额叶( PFC)偏侧性减弱的HAROLD模型早在中年阶段就可表现出来。

    作者:史洁;王英;谷田正弘;尹明星;王静;耿同超;酒谷薰;左焕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VEGF/Notch1信号分子的表达及脑泰方的调节作用

    目的:从VEGF-Notch1信号通路观察脑泰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性血管新生样作用。方法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模型组)、脑泰方组(NTF)、NTF+ED(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NTF 组及NTF+ED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 h 灌胃NTF或灌胃NTF加腹腔注射ED,术后1、7、14、28 d 取脑,采用RT-PCR、Western 印迹方法观察血管内皮样生长因子( VEGF)、Flk-1、Notch1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比较,NTF组大鼠各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VEGF、Flk-1、Notch1表达水平升高,在第14天时达高峰,而加用血管内皮生成抑制素恩度后,这种增高效应随即消失。结论脑泰方可能通过上调VEGF-Notch1信号通路的表达以达到治疗性血管新生样作用。

    作者:陈懿;葛金文;廖君;苏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以渐进性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多病因病或临床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具备AD所有特征的理想动物模型。理想的AD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①具备AD主要的神经病理学特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及突触丢失;②具备炎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其他AD病理特征;③出现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如果一种模型能同时符合以上3个方面的特征,那将是一种完美的AD动物模型。目前AD动物模型的种类有很多,但大多只模拟出AD的一部分特征,难以完全模拟出AD所有特征。本文主要综述了AD的动物模型,以期为该类疾病研究和诊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薛小燕;吴君伟;郭小华;李敏;罗焕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情况分为功能障碍组(48例,总分≤26)和非功能障碍组(40例,总分>26),根据磁共振(MRI)成像确定患者的病灶部位,分析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功能障碍组梗死发生在左侧大脑半球、前部、皮层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功能障碍组(P<0.05),两组在内囊的前后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脑中、后动脉供血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大脑半球功能障碍组得分情况与大脑左、右半球,前、后部分及皮层上下具有相关性(r=0.417,0.351,0.308,均 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有一定相关性,对临床诊疗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丽;符俏;喻锦成;林任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姜黄素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 CUR)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CUR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UR(5,10,20,30,40,50 ug/ml)作用于HepG-2,以含0.1%二甲基亚砜的RPMI 1640培养基加细胞为空白对照,药物作用48 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测定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对HepG-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抑制率有量效关系,并呈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48 h后,不同浓度CUR(5,10,20,30,40,50 ug/ml)的抑制率分别为:0.375,0.437,0.530,0.662,0.781,0.84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UR 对 HepG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CUR 可以明显抑制HepG-2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的依赖性。

    作者:王丹丹;汲军;项柏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秘制祛痛黑膏药治疗老年颈椎病的疗效及对NRS和JOA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秘制祛痛黑膏药对老年颈椎病患者症状恢复情况及NRS及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92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服用中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秘制祛痛黑膏药。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 NRS和 JOA 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χ2=4.929,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NRS评分及JOA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NRS评分及 JOA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0 d 后的N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20 d后的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秘制祛痛黑膏药治疗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佳,对患者NRS和JOA评分亦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韩福祥;秘兴锋;司俊梅;李清云;田秀华;李忠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家庭固定伴侣干预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1,2〕,医护人员改善患者血压及血糖的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固定伴侣干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卢海霞;宋艳;许彬;耿桂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对邻接椎体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 T12/L1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邻接椎体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PVP组(25例)和PKP组(25例)。于术前、术后1 w和随访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westry 评分和伤椎后凸角测量;并于于其围术期和术后达一年以上测量其手术椎体上下各一个椎体的 BMD值。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5.46±7.8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PKP组在脊柱后凸角的纠正和脊柱矢状序列维持方面优于PVP组。两组围手术期、随访时上一椎体BMD无明显差异(P>0.05),下一椎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上一椎体围术期、随访时BMD无显著差异(P>0.05)。下一椎体围术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VP和PKP术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临床疗效显著。经PVP和PKP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患者,术后1年以上手术椎体的下一椎体BMD增加提高了其椎体强度,使下一椎体骨折发生率得以降低,且 PKP相对于PVP更有助于提高下一椎体BMD。

    作者:张长春;朱坤;周建生;周新社;牛国旗;吴敏;邵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老年肺癌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加剧以及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问题,肺癌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病死率也较高,所以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1〕。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因切口较大,加之老年人生理相关功能的减退,会很大程度影响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后期恢复情况,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医师操作技术的提高,由于切口较小,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效果会由于开胸手术,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癌的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但在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较少〔2,3〕。本研究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从而评价胸腔镜手术在老年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红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糖尿病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结直肠癌( CCT)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CCT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有无伴发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 DM组)和非糖尿病组( NDM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DM组高血压史高于NDM组(P<0.01),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心脏病史、肿瘤家族史、癌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因素如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肿瘤 TNM 临床分期、脉管癌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M 组术后复发转移率20.59%,NDM组17.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与NDM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M组2年生存率高于 DM组( P<0.05)。结论糖尿病与CCT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无直接相关性,但会延缓患者的预后、降低生存率。

    作者:赵军;张军强;郭凌云;赵斌;毛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