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星禹;曹忠文;朱立君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PI3K/Akt在丹皮酚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MTT方法检测丹皮酚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丫碇橙/嗅乙啶( 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Annexin-V FITC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数。 RT-PCR法检测 PI3K/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丹皮酚处理 MCF-7细胞48 h 后的 IC50约是60 mg/L,AO/EB染色后,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呈多边形贴壁生长,呈均匀绿色。丹皮酚处理组出现核染色质浓缩或碎片状凋亡形态,呈橘红色改变。以60 mg/L丹皮酚处理MCF-7细胞48 h后,凋亡百分数达到31.92%,明显高于对照组。 PI3K/Akt mRNA 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结论丹皮酚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与PI3K/AktmRNA的表达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王建杰;董航;王茉琳;罗文哲;齐建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microRNA-20a(miR-20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中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于瘤体内分别注射miR-20a agomir、阴性片段和生理盐水。观察荷瘤裸鼠体重变化、裸鼠皮下形成瘤体的大小并计算抑瘤率。接种35 d后处死裸鼠并取出肿瘤组织,计算肿瘤体积大小,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的表达。结果3组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7 d后均有瘤体形成,实验组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结束时,实验组裸鼠体重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体积(P<0.01)。实验组肿瘤组织中 VEGF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miR-20a可能通过抑制VEGFA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任建军;孟兴凯;牛剑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加剧以及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问题,肺癌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病死率也较高,所以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1〕。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因切口较大,加之老年人生理相关功能的减退,会很大程度影响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后期恢复情况,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医师操作技术的提高,由于切口较小,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效果会由于开胸手术,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癌的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但在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较少〔2,3〕。本研究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从而评价胸腔镜手术在老年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红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甲状腺次全切术的创面大、范围广,加之甲状腺组织血供丰富,一旦手术创面出现积血、积液或患者出现术后活动性出血,均会对气管产生压迫,进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危及生命〔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出血和缺氧的耐受性差,因此术后充分有效地引流对保证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命安全十分重要〔2〕。本研究对比了T管、硅胶管、脑室管在老年甲状腺次全切术后的引流效果,以期寻找适宜的引流管。
作者:陈治龙;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6-羟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黑质致密部( SNc)后背内侧前额叶皮层( dorsal mPFC)中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以及5-羟色胺(HT)1A受体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应用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记录的方法观察6-OHDA损毁大鼠 SNc后,背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自发电活动以及局部应用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后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升高(P<0.001),使其从(0.52±0.10) Hz升至(1.25±0.20) Hz,放电形式趋向爆发(P<0.001);局部应用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后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无变化(P>0.05)。结论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背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显著增强,5-HT递质系统失调。
作者:王爽;高捷;苏兴利;郭玉芳;霍健;王湘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1〕。由于子女不在身边,长期缺乏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堪忧,抑郁是其主要的负性情绪,也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文观察怀旧治疗配合穴位按摩对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
作者:姜娜;胡还甫;蒋渝;陈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胃溃疡是临床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逐年上升,尤其是胃溃疡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年轻人,其可能和老年人胃黏膜自我保护能力降低,黏膜血供较差,易于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1〕。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症状方面多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效果较差〔2〕。埃索美拉唑较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抑酸效应及对抗幽门螺杆菌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焦虑症与患者身心状态、家庭、社会及周边生活环境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其中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体质及活动能力下降,或身体疾病等因素对其造成的身心压力,是老年焦虑症致病的主要因素〔1〕。焦虑症治疗过程目前多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切的疗效,而药物治疗焦虑症存在副作用大、起效慢、成瘾性等缺点〔2〕。太极养生功具有行经络提神气及动作舒缓等特点,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群身心特征进行操练的健身功法。本研究分析太极养生功对老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对心脏功能的改善及其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前列环素I2(PGI2)的影响。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加用氯沙坦治疗12 w后,检测心功能参数以及血清中NO、ET、PGI2水平。结果心功能参数较治疗前好转(P<0.05),心衰患者NO、ET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组,PGI2水平低于健康组,经过氯沙坦治疗后,NO、ET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GI2明显回升(P<0.05)。结论氯沙坦通过调节NO、ET及PGI2水平,增加心输出量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杨瑞雪;郭颖;王孪妹;王杨;孟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改变与老年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尿蛋白(Pro)、白蛋白(Alb)和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对该院肾病内科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有完整病理资料的45例高龄肾病患者的血清IgA、IgG、C4、C3水平、肾小球系膜的增生程度评分与24 h Pro、Alb、TC、TG和IgA、IgG、C3免疫荧光强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测定肾脏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6例)的IgA、IgG、C4、C3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清中IgA、IgG水平与Alb及C3免疫荧光强度和IgA呈正相关(P<0.05);血清中C4、C3与TG、TC呈正相关(P<0.05),与C3免疫荧光强度、IgA和IgG呈负相关(P<0.05);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评分与血清IgA、C3免疫荧光强度及 IgA、TG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 C3呈负相关(P<0.05)。狼疮性肾炎患者组血清中C4、C3水平低,与其他各组肾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组血清中IgG水平低,与膜性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IgA肾病组、狼疮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A肾病组血清IgA水平高,与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狼疮性肾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微小病变性肾病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膜性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尿蛋白、Alb、血脂等指标与肾脏病理有极大的相关性,对于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侯静;刘勇;刘进;陈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花色苷( Anthocyanins)属于黄酮类物质,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花色苷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品、医药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人们每人每天的摄入量是100 mg,远远高于包括杨梅黄酮、芹菜苷元、毛地黄黄酮等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量(23 mg/d),故花色苷的营养价值受到广泛的关注〔1〕。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花色苷能以完整的糖苷形式进入体内,呈现出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机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2〕。本文就结构、稳定性、生物活性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林欢;李修英;杜健;冷吉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成员KLK6及KLK10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7例结直肠腺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KLK6及KLK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KLK6及KLK10在结直肠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52.6%(30/57)和66.7%(38/57),在结直肠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为33.3%(7/21)和38.1%(8/21),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1%(1/11)和27.3%(3/11)。 KLK6及KLK10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差异( P均<0.05)。 KLK6及 KLK10的表达均与患者的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情况相关( P均<0.05)。KLK6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15)。 KLK6及KLK10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5,P=0.000)。 KLK10在 KLK6阳性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KLK6阴性组中的表达。结论 KLK6及KLK10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与结直肠癌的转移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吕洋;李凤玉;任君旭;刘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及其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对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并与采用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的患者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结果在术后1、2、5 h,静吸复合全麻组患者的心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t=4.52、3.85、3.15,P<0.05)。靶控输注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静吸复合全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室时间较静吸复合全麻组明显缩短(t=3.87、3.01,P<0.05)。靶控输注组患者术后发生NPS 16例,静吸复合全麻组术后发生NPS 13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57,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的效果佳,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及心率。
作者:张明德;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脑梗死(CI)为常见的老年病,随我国人口的老年化,CI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及高复发率逐渐引起临床研究人员的关注〔1〕,脑动脉粥样硬化( As)为CI的病理基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支持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胱抑素C( Cys-C)与AS性疾病相关〔2~5〕,我们回顾性研究了我院239例老年CI患者HCY与Cys-C的变化情况,探讨HCY、Cys-C与老年C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相关性。
作者:徐丙超;何明利;胡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行择期腰椎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均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观察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右美托咪定2μ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观察组在术后4 h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8 h、12 h、24 h及48 h内,两组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术后48 h内的镇静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21/40)(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作者:宋莺春;徐飞;李汝泓;李艳;李玲;路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凡有症状,大部分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治疗方法繁多,其难度各异〔2〕,国外近年来开始选择性采用微创治疗〔3〕。国内临床上多采用传统术式,一般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全段剥脱术。传统的腹股沟至踝关节剥脱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分析单纯大隐静脉大腿段剥脱+小腿曲张静脉剥脱的术式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
作者:洪星禹;曹忠文;朱立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大鼠不同时间点梗死体积、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和神经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探讨脑心通对其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第3、7、14天和21天缺血侧 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和Nestin的平均荧光强度值。结果 TTC染色发现IR后第7天大鼠脑梗死体积大,不同剂量的脑心通实验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显著(P<0.01);IR第3天,模型组、不同剂量脑心通组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Z)及室管膜下区( SVZ)已出现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表达,第7天时其平均荧光强度值高,各组内不同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和 Nestin平均荧光强度值差异显著(P<0.01);而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对减轻 IR损伤后实验鼠梗死体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发现脑心通胶囊对SVZ、SGZ区域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表达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宏武;楼小亮;胡雪勇;李晓萍;周征成;席秋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由于生育少子化的后续效应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入住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老年群体”(改革开放后就业的一代)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越来越大,高生活质量( QOL)将成为他们人生的一大追求。本文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QOL进行综述。
作者:吴吉惠;魏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以顺铂为基础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老年宫颈癌患者 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老年宫颈癌患者,按照自身治疗意愿分为以顺铂为基础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同步放化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rvivin、MMP-9阳性率变化情况、疗效以及随访1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urvivin、MMP-9的表达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urvivin、MMP-9的表达均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3.33%,优于对照组70.83%(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存活46例(95.83%);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存活45例(93.75%),观察组生存率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顺铂为基础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老年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urvivin、MMP-9有关。
作者:张文周;赵艳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增龄对额极皮层在工作记忆中激活的影响。方法青年组女性健康被试8人、中年组女性健康被试7人参加本研究,两组被试进行斯腾伯格项目再认任务,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监测任务期间双侧额极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额极区氧合血红蛋白的偏侧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相比斯腾伯格任务的低记忆负荷和高记忆负荷任务的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低记忆负荷任务中两组的反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在高记忆负荷任务中,中年被试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额极激活表现为右侧优势,而中年组表现为双侧激活反应( 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额极功能随着老化过程发生改变,而且随老化出现的前额叶( PFC)偏侧性减弱的HAROLD模型早在中年阶段就可表现出来。
作者:史洁;王英;谷田正弘;尹明星;王静;耿同超;酒谷薰;左焕琮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