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
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椎脆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并发症.由于脊椎骨折治疗中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导致这类患者易于并发便秘[1],排便困难引起的疼痛加剧,以及肠道内毒素吸收引起的体能下降,已成为影响脊椎骨折康复的重要因素.脊椎脆性骨折高发于T12~L1椎体[2],其椎体骨体结构与腹腔神经丛紧邻,当腹腔神经丛受到旁系理化因素干扰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推测:T12~L1椎体骨折较其他椎体骨折易于发生便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患者中分析T12~L1骨折是否更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而产生便秘,为老年人脊椎骨折后容易发生便秘的原因提供理论解释,为预防性用药、合理用药及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黄乐天;刘兵;和晓峰;何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却排便困难[1].老年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少动,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胃肠蠕动减慢,结肠、直肠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等种种原因,发生便秘的情况相当常见[2].但在临床康复工作中,这一情况又往往被忽视,给患者带来很多麻烦和不必要的痛苦.所以,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提防大便秘结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3].以往通常采用缓泻、灌肠等方法解除便秘,但作用不持久,还会产生生理依赖.本研究中,笔者发现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晓燕;蒋华;彭晶;文安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糖尿病(DM)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5例首发STEMI且有DM史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n=56)和对照组(n=59),替罗非班组患者人院诊断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于3 min内推注完毕,继而以0.15 μg· kg-1·min-1由微量泵持续泵人48 h,其余治疗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入院时、术后7、30 d血浆BNP的变化;术后7、30 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发生率、术后校正TIMI帧数、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血清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术后7、30 d血浆BNP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7、30 d LVEF显著增加,LVEDD、LVESD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BNP及30 d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改善DM合并STEMI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保护心功能,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作者:胡雅光;张会久;张志;邱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研究显示冠心病进展时血清和内环境中细胞因子会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关注多的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作为重要指标在临床中应用[1].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心病时,血清中多种指标均发生变化,这些指标临床中关注多的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而MMPs家族中,人们研究较多的是MMP-9[2],MMP-3和MMP-14均可以有效地降解细胞外基质,削弱纤维帽的结构,增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风险.因此推测MMP-3和MMP-14可能是引起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3,4].本实验观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MP-3、MMP-14和hs-CRP的检测情况,探讨其在不同病变程度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高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Wnt/β-catenin相关因子在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80只1月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1、3、7、14、21、28 d组,通过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0.5h再通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甘(BrdU)检测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规律及通过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重要信号分子Wnt1 、Wnt3a的表达变化.结果 BrdU检测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后3 d BrdU阳性细胞开始增高(P<0.01),缺血再灌注后7d达高峰(P<0.01),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缺血再灌注后28 d,BrdU阳性细胞数降至正常水平(P>0.05).原位杂交法结果显示正常组、假手术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均无明显Wnt1、Wnt3a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各组均可见Wnt1、Wnt3a阳性细胞,再灌注后1d表达开始增加,14 d达高峰,28 d减少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Wnt1、Wnt3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发内源性NSCs的增殖.当Wnt/β-catenin途径被激活时,Wnt1、Wnt3a在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Wnt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罗时鹏;余资江;肖朝伦;余彦;康朝胜;孙宝飞;李玉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质量,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如果能够及早防治,完全可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减缓疾病的进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COPD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其中城市7.8%,农村8.8%.到2007年,COPD的死亡率与艾滋病并列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也是我国城市居民的第四大死亡原因,而在农村则是首要死亡原因[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目前吸入疗法已成为控制COPD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升蛟;吴同利;刘永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右下腹疼痛27 d,发现右下腹包块23 d于2012年2月21日人院.入院查体:右侧腹壁局限性膨隆,左右腹壁不对称,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5.0 cm×12.0 cm,上界平脐,下至耻骨联合水平,内侧缘位于胸骨旁线,外缘位于腋前线,质地韧,伴有压痛,肿物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差,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次/min.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见一大小12.7 cm×16.5 cm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清,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其前方腹腔浅层可见液性病变,范围17.2 cm×5.5 cm,内可见分隔及细密点状弱回声.术前诊断为腹腔脓肿(考虑阑尾周围脓肿可能性大).于2月2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脓肿位于腹膜外侧,脓腔内浓汁呈暗红色黏稠液体.
作者:姜洋;孔大亮;张怀宇;汲崇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入住该院行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行常规方法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下肢关节肿胀程度、术后生存质量以及下肢关节HSS评分.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66.7%与88.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3)按照生存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总得分(134±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13 ±6)分(P<0.05);(4)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术后HSS总得分(9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分(P<0.01).结论 CPM能够有效促进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且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道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亿人,成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快的国家之一[1].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患者因为长期慢性疾病、卧床、营养不良等原因[2]造成压力性溃疡更为多见.且多为大面积严重压力性溃疡,迁延不愈,每日可消耗大量蛋白质、热量和水分.老年人皮下脂肪和水分较少,再生修复能力低下,常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脓血症而导致死亡[3].目前常用的局部治疗压力性溃疡的方法,对Ⅲ、Ⅳ期压力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尝试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应用于压力性溃疡的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薛军;郭青梅;阿依努尔;余一;杨向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项目竞争强度对老年人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方法 采用2(项目竞争强度:高、低)×2(年龄:老年人、大学生)×3(项目类型:Rp+、Rp-、Nrp)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分析老年人与大学生在不同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的提取诱发遗忘.结果 相对于大学生而言,老年人在高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不会表现出显著的提取诱发遗忘,但在低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则会表现出显著的提取诱发遗忘.结论 项目竞争强度会影响老年人的提取诱发遗忘,且这种效应是由干扰作用引起的.
作者:白学军;刘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肾脏功能储备以及化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6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化疗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Tc-DTPA肾动态显像等指标,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肾脏功能储备情况以及化疗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化疗前全组所有60例患者BUN、SCr都处于正常水平,均判断为能够耐受化疗;全组CysC高于正常的患者占18人,全组CCr和GFR有下降,>70组CCr和GFR的下降趋势更明显.化疗一个周期后,全组患者血尿素、肌酐仍在正常水平,但出现CCr明显改变的患者有23例,主要为伴随疾病组.99mc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这组病人肾功能曲线峰时延长,肾清除Tc-DTPA速率减慢,主要表现为Th、C延长.化疗2个周期后3例60~70岁伴随疾病组、5例>70岁伴随疾病组患者SCr、BUN水平进行性升高,GFR则随化疗进行而下降,CCr、CysC、肾动态显像GFR进一步下降,降至30 ml,化疗中断.结论 BUN、SCr评估老年患者的肾脏储备功能较粗糙,单凭年龄因素无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结合CysC、CCr、肾动态核素显像等检查综合分析肾脏病变,能够早期、全面、定量地评价老年患者的肾脏功能储备及化疗后肾脏损伤,为临床二、三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文庆莲;张颖杰;杨红茹;向莉;吴敬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含量的变化是评价血脂异常的主要指标,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4].有文献报道铜(Cu)摄入不足对大鼠血中Cu含量、Cu、锌(Zn)比值及血脂有一定的影响[5],也有文献报道血脂异常者与微量元素含量也有差异[6],但结论不一.本文随机检测大连市体检的中老年人群血清样本345份(均无既往病史)检测其血清中TC、TG、Cu和Zn含量,按TC和TG含量的变化将样本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HTC)、高甘油三酯血症组(HTG)、混合高脂血症组(HTC-HTG)和血脂正常且无其他任何与血脂相关的疾病的对照组,探究HTC、HTG、HTC-HTG和对照组中Cu、Zn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Cu、Zn、Cu/Zn含量与TG、TC含量的相关性.
作者:燕小梅;孟秀香;张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是指对激素无效或对激素依赖、病情反复发作的肾病综合征,可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至今无特效方法[J].目前临床多应用环磷酰胺、环胞素A(CyA)等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虽然可在短时间内取得部分疗效,但由于药物不良反应严重,长期应用受到限制,尤其是老年患者病程较长,肾损害严重,加之器官功能减退,代偿功能减退,耐受性较差,使用风险较大[2].本文就我院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RNS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吴采忠;虞美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通过检测骨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分析NF-κB p65在OVX大鼠骨丢失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3月龄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①Sham组、②OVX组,每组15只.实验12 w后,检测大鼠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后处死大鼠,以免疫组化法观察骨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骨组织中NF-κB p65阳性细胞染色灰度值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OVX组大鼠骨组织中NF-κB p65表达与BMD呈负相关(r=-0.765,P<0.05),而Sham组大鼠骨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水平与BMD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随NF-κB p65在大鼠骨组织中表达增高,BMD有显著下降趋势,且OVX组中NF-κB p65表达与BMD呈负相关,推测NF-κB p65在PMOP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郭影;郭丽;张陈彦;狄建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管性痴呆(VD)是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和认知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样,任何引起脑血管病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VD[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但VD病因复查,证候多样,难以掌握.本文旨在探讨VD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从这一层面揭示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为VD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作者:徐明雅;周俊;王绥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白内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视觉功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可致盲[1~3].目前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疗效显著[4~6].有研究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视力,可能与技术操作、并发症、年龄等因素相关[7~9].为了探讨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笔者选取本院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74例(共306眼)进行分析.
作者:于春红;高洁;王彬;卢爱东;梁仲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及再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关于老年患者接受PCI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报道较少[2].本文旨在观察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年龄45~ 59岁者30例(青中年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心绞痛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年龄60~78岁者40例(老年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心绞痛1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
作者:曹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72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6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开腹组36例,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观察两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亦比开腹组短(P<0.05),术后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总有效率(94.4%)高于开腹组的总有效率(77.8%)(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微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寒冰;孙德利;夏云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60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术后镇痛)和研究组(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术后镇痛),分析两组术毕即刻、术后6h、12 h和24h的镇痛满意度,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状态(Ramsay评分)和舒适程度(布氏舒适评分法BCS)及血浆PGE2水平,并记录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术后12 h(P <0.05)和24 h(P <0.01)的镇痛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痛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仅24h的无痛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h、12 h和24 h的VAS、Ramsay评分、BCS及PGE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静脉滴注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止痛效果较好,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及镇静状态.
作者:武斌;杜远立;向选平;乐锦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执行功能是一种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是为了实现特殊目标而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灵活整合的并协同操作的功能[1],其本质是对其他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根本目的是产生协调有序的,具有目的性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一些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并迅速恰当的做决定,包括可靠地计划,推理,并做决定和预测等,成功有效地完成这些任务,有赖于大脑正常的执行功能[1].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测验(BADS)是在综合比较了多种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后发展而来的[2].BADS的大特点是具有生态有效性,即可测查和预测在日常生活中的执行功能障碍[2~4].本研究就检验BADS的测量效果,了解活动与休息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影响进行临床分析,为改善脑卒中老年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执行功能以及预防脑卒中的复发提供依据.
作者:王静;陈长香;邢琰;李旭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