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联合外科手术预防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的比较

符敏;傅厚丰;李雪

关键词:肝硬化, 胃食管静脉, 出血
摘要: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2].本文就我院采用介入联合外科手术预防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43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预防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有既往上消化道出血史,临床检查有严重脾功能亢进,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内镜检查证实胃食管静脉曲张,无其他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证据;排除大量腹水、肝癌、肝肾综合征、Ⅲ期及以上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门静脉血栓、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血液性疾病等.按所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见表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2、3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颈椎管狭窄症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颈椎椎管、神经根管的容量减少,导致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1].多见于老年人,好发部位为中下颈椎,以4~6节段多见,而颈2、3椎管狭窄发病率较低,文献中报道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颈2、3椎管狭窄症的病人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改良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2、3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作者:安全明;顾锐;赵建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治要点

    类风湿关节炎(RA)60岁以后起病的称为老年RA(EO-RA),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上与年轻RA(YORA)相比有其特殊之处[1].现将EORA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治疗相关情况综述如下.1 EORA的临床特点1.1 发率病 EORA发病率明显高于RA总体发病率,男性发病者多,且多急性起病[2].RA在我国患病率约0.32%~0.34%,而EORA发病率约2%,且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3].衰老导致免疫系统衰退,使得老年机体容易受外来病原体攻击出现感染,许多研究表明[3]感染因素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莎莎;沈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厄洛替尼对核转录因子κB表达以及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对单核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核转录因子(NF) κB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单核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加入EGF、厄洛替尼、EGF+厄洛替尼处理,Western印迹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学检测单核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厄洛替尼对人单核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各组单核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可以显著地抑制单核细胞分泌NF-κB.结论 厄洛替尼可以有效抑制单核细胞凋亡和迁移,进而调控单核细胞的分化.

    作者:孙晓东;王原;代素梅;张绍华;王海波;杨照环;刘华群;侯秀珍;于翠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白藜芦醇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及对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组)、白藜芦醇预处理+渥曼青霉素组(Res+Wom组)、缺血再灌注+渥曼青霉素组(I/R +Wom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监测血流动力学,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变化速率大值(±dp/dtmax)在缺血前、缺血30 min、再灌注60、90、120 min等几个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并同步监测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测定再灌注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用TUNEL方法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测定心肌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利用Western印迹测定蛋白激酶B(又称PKB)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含量.结果 与I/R组及Res+ Wom组比较,Res组NOS及NO表达增加,显著减轻心肌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Bcl-2降低,Res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缺血而再灌注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抑制再灌注所引起的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 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作者:何东伟;刘新伟;庞勇;刘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进展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一直以内科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Pories等[1]在实施胃转流手术(gastric bypass,GBP)治疗肥胖症时,发现合并T2DM的患者术后体重明显下降,同时血糖也恢复了正常,某些患者甚至不再需要使用降血糖药物治疗.随后,Ferchak等[2]经对照研究后发现,肥胖症合并T2DM患者在接受GBP治疗肥胖症后,不需要药物控制血糖且血糖水平长期保持正常的例数远多于非手术组.基于以上事实及研究,外科手术治疗T2DM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表正式声明,承认以GBP为代表的代谢手术可作为治疗T2DM的方法[3].

    作者:董鹏;满珂;刘斌;万广稳;徐广甍;乔士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Robo1基因miR-218靶位点序列克隆及其突变体构建

    目的 克隆Robo1基因3'UTR的miR-218靶位点区域序列并构建“seed”区位点突变体,以便进一步研究miR-218对Robo1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targetscan 6.2对Robo1 3'UTR进行分析找出miR-218靶位点,根据NCBI GenBank中Robo1 mR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人类细胞总RNA中对包含miR-218靶位点的序列进行克隆;并设计一对突变引物,通过重叠PCR法获得“seed”区点突变基因序列;通过双荧光报告基因检测miR-218对Robo1基因的调控.结果 经测序验证,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了“seed”区点突变体,并且通过报告基因检测发现miR-218对Robo1表达有显著抑制(P<0.05).结论 成功克隆了含有miR-218靶位点的Robo1 3 'UTR基因序列及构建了“seed”区点突变体,并阐明miR-218直接作用于Robo1基因3'UTR区,为进一步研究miR-218对Robo1基因的转录后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章倩倩;丁一;王丽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急性脑梗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1].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药物,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可防止脑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损害减少脑细胞死亡[2].丁苯肽通过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通过抗脑缺血、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血后脑的能量代谢、改善缺血区微循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3]等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认知功能改善.本研究通过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探讨能否有效改善症状、认知功能及改善预后.

    作者:田志强;牛延良;姜炎;苗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EA、CA19-9、CA125和CA72-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蛋白(CA)19-9、CA125和CA72-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0~ 2011年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373例,回顾性分析CEA、CA19-9、CA125和CA72-4与结肠癌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和临床病理因素(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腹腔淋巴结转移、TMN分期、Dukes分期、肿瘤部位和转移)的关系,以及联合检测CEA、CA19-9、CA125和CA72-4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37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CEA、CA19-9、CA125和CA72-4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病变部位无关(P>0.05),但随着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腹腔淋巴结转移、TMN分期、Dukes分期的不同以及是否发生转移而变化,其中,分化程度越低、浸润越深、有腹腔淋巴结转移以及TMN分期、Dukes分期越晚,CEA、CA19-9、CA125和CA72-4的表达水平越高(P<0.01).在37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单一检测CEA、CA19-9、CA125和CA72-4阳性率分别为48.3%、33.2%、27.6%和24.4%,同时检测四个指标,任一个指标大于正常值的阳性率为61.2% (P <0.01).结论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CEA、CA19-9、CA125和CA72-4可有异常表达,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腹腔淋巴结转移、TMN分期、Dukes分期和转移密切相关,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联合检测CEA、CA19-9、CA125和CA72-4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钟娃;李桂清;于钟;于涛;袁宇红;陈其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胃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胃癌(GC)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GC患者62例(胃癌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GC组与对照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GC组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患者凝血功能水平及淋巴结转移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GC组不同肿瘤分化等级与凝血功能水平及肿瘤分化等级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GC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蛋白C活性(PC:A)值显著降低,而血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聚体(D-D)、狼疮样抗凝物质(LA)比值、血栓烷(TX) B2均值均显著升高(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TT、血浆蛋白C活性(PC:A)、6酮前列腺素(6-k-PGF1α)值均显著小于未转移组患者,而血FIB、PLT、D-D、LA比值、TXB2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FIB、PLT、D-D、LA比值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C:A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低分化组LA比值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LA比值与肿瘤低分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 GC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可以一定程度反映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脱氧核苷酸钠干预对消化性溃疡面愈合状况的影响

    目的 评价脱氧核苷酸钠短期大剂量干预大鼠消化性溃疡模型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面愈合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脱氧核苷酸组(12只),替普瑞酮对照组(12只),均行腹部手术取胃,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冰乙酸处理,建立后,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于7d、30 d后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 脱氧核苷酸组大鼠溃疡指数、溃疡个数、溃疡总面积均小于模型组,黏膜蛋白、氨基己糖、磷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HE染色显示脱氧核苷酸促进肉芽生长、黏膜成熟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 脱氧核苷酸可以减少患者72 h再出血率,促进溃疡黏膜愈合,增加HP清除率,其机制主要与促进黏膜蛋白、氨基己糖、磷脂合成及增强局部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范虹;万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等效小剂量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诱导对BIS的影响

    目的 比较等效小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单独静脉推注或者联合丙泊酚静脉靶控时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0例:对照组(C组),盐水+丙泊酚组(C+P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P组).所有患者首先丙泊酚按阶梯式靶控输注,待患者BIS≤65时停药,当BIS恢复到80开始第二次给药,C组、F组、R组、S组分别以2ml、2.4、2、0.2μg/kg的剂量静脉注射,或者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3 μg/ml).分别记录麻醉前(T0)、BIS≤65(T1)、BIS≥80(T2)、第二次给药后1 min(T3)、2 min(T4)、3 min (T5)、5 min(T6)、10 min(T7)、15 min(T8)、20 min(T9)时患者的BIS,并记录诱导期间所有的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T4、T5时间点,BIS值降低,与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组、R+P组、S+P组在T9时间点,BIS值高于C+P组(P<0.05).R+P组在T8时间点,BIS值高于C+P组(P<0.05).结论 以血浆浓度为3μg/ml输注丙泊酚时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芬太尼2.4μg/kg或舒芬太尼0.2μg/kg并不使BIS的抑制加深,反而在注药后第20分钟容易出现BIS值回升;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未见对BIS值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但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后出现短暂BIS值下降.

    作者:潘飞鹏;龚虹;朱倩玲;黄笑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该院接诊的184例体检者,其中79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10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观察两组MCP-1表达水平及动脉僵硬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数据显示,观察组MC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超声及24 h动态血压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CP-1与IMT及AASI值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89、0.474(P <0.05).结论 MCP-1与高血压者动脉僵硬程度密切相关,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作者:邢佳侬;姚艳敏;肖雪娜;唐瑞双;张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清microRNA-21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中外核体(exosomes) microRNA(miRNA)表达水平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从ESCC患者血清中分离出外核体,提取总RNA,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21表达情况.以良性病变且无全身性炎症的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结果 ESCC血清外核体能在体外诱导ESCC癌细胞的增殖.ESCC患者血清中外核体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而在已去除外核体的剩余血清中检测不到miRNA-21.miRNA-2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类、淋巴结阳性、癌症转移和(或)临床分型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ESCC患者血清中外核体miR-21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外核体miR-2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和侵袭性密切相关,提示外核体miR-21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有效靶标.

    作者:杨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腹膜转移癌腹腔灌注后微波治疗的免疫学改变及机制

    目的 探讨腹膜转移癌腹腔灌注后微波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免疫学改变机制.方法 选择吉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既往经过手术及放化疗的胃癌、胰头癌、卵巢癌、大肠癌等晚期腹腔恶性肿瘤恶性腹水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腹腔灌注化疗组(单纯组)和腹腔灌注后微波治疗组(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总有效率(65.02%)明显优于对照组(40.03%) (P <0.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73.08±4.58)与单纯组(69.16±2.1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给予对症处理后完全消失,无相关死亡,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后外周血CD3+ CD4+、CD3+ CD56+、CD3-CD56+细胞数目较化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 CD8+在热灌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CD3+ CD4+/CD3+ CD8+(免疫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后微波治疗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优势,适应、可操作性良好,不良反应小,骨髓抑制轻,患者基本耐受.腹腔灌注化疗后微波治疗可以使恶性腹盆腔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解除,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加强.

    作者:王成;张彩霞;李小平;丁海霞;韩雨;秦少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阿仑膦酸钠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从中国医疗卫生角度研究抗骨质疏松药阿仑膦酸钠的成本-效果.方法 运用Markov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模型参数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阿仑膦酸钠组健康效用值为6.69 QALYs,比安慰剂组多0.1 QALYs;阿仑膦酸钠组比安慰剂组多1 350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4 086.97元/QALY.一元敏感度分析显示Markov模型对模型参数均较稳定.结论 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作者:苏晓清;黄乐松;杨洲;林小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城乡高龄健康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目的 评估城市和农村的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方法 在北京市随机抽取城市和农村的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607人(包括农村组234人、城市组373人),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测评,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农村老年人,在使用公共车辆、做饭、洗澡、打电话、独自在家和总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和城市老年人有明显的差距.(2)居住在农村的男性在打电话方面能力较城市组减弱;居住在农村的女性在自己搭公共汽车、做家务、洗澡、打电话方面能力较城市组减弱.结论农村的高龄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减退较为突出.

    作者:韩学青;冯锋;陈建;尚兰;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型对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在携带不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中疗效的差异性.方法 运用PCR-RFLP法检测92例MCI患者的ApoE基因型,根据其是否携带ApoEε4分为ε4携带组和非ε4携带组.以盐酸多奈哌齐5 mg/d治疗两组人群,分别于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评估比较两组人群的认知功能变化,分析两组人群对于盐酸多奈哌齐的疗效差异性.结果 85例MCI患者随访至6个月,其中ε4携带组18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0.69分,非ε4携带组67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0.92分,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386).82例MCI患者随访至12个月,其中ε4携带组17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2.20分,非ε4携带组65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4.27分,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23).随访期间ε4携带组的MMSE、MoCA分值改变与非ε4携带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携带有ApoEε4基因型的MCI患者对盐酸多奈哌齐的疗效反应优于非ApoE ε4基因携带的MCI患者.

    作者:潘锋丰;钟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GSTπ、P53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GSTπ、P53等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10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P53、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α-L-岩藻糖苷酶(AF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P<0.05);而与ER、PR、AFP、CEA、CA15-3、CA125、AFU、hCG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对C-erbB-2、GSTπ、P5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姚廷敬;彭德峰;朱金海;朱正志;周锐;马小开;崔振;王岩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在原发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效果

    原发性呼吸衰竭是因呼吸功能急性或慢性不全导致的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综合征[1,2].病情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救治不当可引起生命危险.常用的抢救药物为茶碱,虽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但是效果仍不理想.本研究在基础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确诊为原发性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原发急性呼吸衰竭;②属于Ⅱ型呼吸衰竭;③18 ~ 65岁.

    作者:常振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可降低其死亡率,提高远期生存率[1].但因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其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使用仍有争议.比索洛尔为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可特异性地作用于β1受体,本文就比索洛尔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

    作者:曾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