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南地区汉族人群BCRP基因G34A和C421A多态性

胡丽莉;王丁丁;苏升志;林尉璇;张建权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汉族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单核苷酸多态(SNP) G34A和C421A在华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比较不同地区人群间BCR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华南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BCRP基因G34A和C421A多态性,结合文献比较不同人群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华南地区人群BCRP基因G34A基因型分布频率为:GG基因型267例(39.03%)、GA基因型328例(47.95%)、AA基因型89例(13.02%).C421A基因型分布频率为:CC基因型288例(45.79%),CA基因型277例(44.04%),AA基因型64例(10.17%).其基因型频率在东亚、高加索以及非洲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BCRP基因在华南汉族人群中存在G34A和C421A多态性,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TPA的综合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脑中风发病3h内,尤其90 min内,应用外源性血清蛋白激酶(TPA)治疗,可使患者明显获益.但即使存在溶栓指征(如CT正常;PWI和DMI的不匹配),治疗及时,仍有60%的患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仅有25% ~ 30%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患者可成功实现再灌注.卒中介入治疗研究(IMS)调查研究表明,动静脉联合溶栓(IV/IA) TPA治疗可明显增加血管再通患者的有效性.对应用TPA不能实现再灌注患者,不但缺血状态持续性存在,由于TPA神经毒性,不仅无效,反而进一步加重缺血损害.针对血栓破坏、分解机制的干预可减弱其神经毒性,从而减少出血的风险和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故有必要探明TPA的作用,发展综合治疗,提高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

    作者:鲍爽;吴晓丹;林卫红;陈海燕;王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介入联合外科手术预防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的比较

    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2].本文就我院采用介入联合外科手术预防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43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预防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有既往上消化道出血史,临床检查有严重脾功能亢进,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内镜检查证实胃食管静脉曲张,无其他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证据;排除大量腹水、肝癌、肝肾综合征、Ⅲ期及以上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门静脉血栓、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血液性疾病等.按所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见表1.

    作者:符敏;傅厚丰;李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GSTπ、P53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GSTπ、P53等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10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P53、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α-L-岩藻糖苷酶(AF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P<0.05);而与ER、PR、AFP、CEA、CA15-3、CA125、AFU、hCG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对C-erbB-2、GSTπ、P5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姚廷敬;彭德峰;朱金海;朱正志;周锐;马小开;崔振;王岩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吉林省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吉林省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06~ 2010年均参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离退休干部574人,2010年参加体检的青中年在职干部465人.回顾性分析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的患病率、治疗率、知晓率及控制率,血压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006~2010年,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65.67%、65.87%、66.17%、66.56%、70.07%,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2010年与2006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人群合并冠心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22.60%、32.90%,高于2006年;合并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8.00%、37.50%,低于2006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表明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与年龄(1.08,95% CI:1.06~1.12)、糖尿病(1.55,95% CI:1.16 ~2.10)、血脂异常(1.63,95% CI:1.40~ 1.89)、肥胖(2.22,95% CI:2.04 ~2.72)、吸烟(1.95,95% CI:1.55~2.45)、睡眠差(1.59,95% CI:1.28 ~ 1.32)呈相关性,而与饮酒量无相关性.结论 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人群中,随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合并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减低.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人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睡眠差,其中年龄和睡眠差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星星;刘玉连;郭春林;任国君;孙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该院的32例正常肺组织、32例非典型增生肺组织以及38例NSCLC组织中OPN与MMP-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OPN在正常肺组织、非典型增生肺组织及NSCLC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强,三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与非典型增生肺组织(P<0.01),而MMP-2在后两者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P <0.05,P<0.01).根据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OPN与MMP-2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小于阴性组(P<0.001).结论 OPN与MMP-2为NSCLC的负性预后因子,即OPN与MMP-2阳性表达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杨雁鸿;周文文;潘福栋;唐利娟;余宗艳;尹端端;刘静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北京某三甲医院40岁以上医务人员饮食运动情况调查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医务人员高脂血症、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北京某三甲医院2010年健康体检发现其高脂血症患病率53.1%,超重肥胖率50.1%,高血压患病率31.2%[1];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中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超重率22.8%,高血压患病率18.8%[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与普通人群相比更差.为进一步了解医务人员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并研究相应对策,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本文就北京某三甲医院40岁以上医务人员进行饮食和运动情况的问卷调查,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干预对策.

    作者:陈狄;李艳荣;杜晓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超声诊断在老年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肾脏病从2000年的10.8%升高至现在的13.1%,增长率快的是年龄>70岁的老年人,增幅高达10%,已经成为泌尿科主要的疾病之一[1].老年肾病由于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水肿、贫血、血尿、高血压、尿液中出现泡沫、腹泻、极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欲下降等,多预示着老年肾病进入后期.而且老年肾病还具有容易反复和复发的特点,复发率高达8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患者的生命[2].如何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老年肾脏病,为治疗节省时间、改善预后,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3].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诊断在老年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存德;王世鹏;刘军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厄洛替尼对核转录因子κB表达以及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对单核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核转录因子(NF) κB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单核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加入EGF、厄洛替尼、EGF+厄洛替尼处理,Western印迹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学检测单核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厄洛替尼对人单核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各组单核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可以显著地抑制单核细胞分泌NF-κB.结论 厄洛替尼可以有效抑制单核细胞凋亡和迁移,进而调控单核细胞的分化.

    作者:孙晓东;王原;代素梅;张绍华;王海波;杨照环;刘华群;侯秀珍;于翠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胸痛中心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患者的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百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和入门-球囊扩张(D2B)的观察以及不同来院方式对救治时间的影响,探讨胸痛中心运作对STEMI患者急诊PCI的影响.方法 选择435例STEMI急诊PCI患者,通过胸痛中心运作和流程的改进,观察胸痛中心运作对缩短发病-FMC、FMC2B和D2B时间作用.结果 STEMI患者发病-FMC 2010、2011和2012年组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2、62、78 min,各年组间无差异(P=0.368).2010、2011和2012年FMC2B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87.0、313.5、421.8 min,组间无显著差异(P=0.135).D2B中位时间分别为107、78、59 min,各年组间D2B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通过各种途径转运来院的患者D2B均有明显的改善(P=0.008),但自行来院患者的D2B各年组未见改善(P =0.846).结论 胸痛中心模式不仅仅局限在医院还必须扩大到整区域,缩短发病到再灌注时间必须依靠患者、家庭、社区和完整的医疗保健体系、胸痛救治网络的建设、EMS系统建设和与医院的无缝衔接、规范化胸痛救治流程推广和持续改进以及反复高质量的全员培训.

    作者:秦伟毅;钱洪津;周伟梁;卢勇;曾凡杰;彭雄;段天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SLIPA喉罩在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Ⅱ~Ⅲ级,年龄65 ~ 89岁,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时(T2)、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3)和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术中误吸、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躁动、呛咳和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喉痉挛、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与E组比较,S组在T2 、T4时SBP、DBP、HR波动不明显(P<0.05);拔除喉罩时躁动、呛咳的发生率及拔除喉罩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SpO2、PETCO2和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误吸发生.结论 SLIPA喉罩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中,插入/拔除时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术后不良反应少,优点明显大于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作者:赵昕;徐凯智;许艳荣;张咏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结核杆菌DNA实时定量PCR检查在肾结核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核杆菌DNA PCR检查在肾结核诊疗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结核患者肾脏活检组织,进行结核杆菌DNA实时定量PCR检测,观察该法诊断肾结核的敏感度;对肾结核患者进行正规治疗后观察其尿液结核杆菌DNA含量;对门诊疑似肾结核患者行尿液结核杆菌DNA实时定量PCR检测并随访,观察患者终诊断肾结核等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1)与结核杆菌尿培养结果对比,实时定量PCR检测敏感度显著增高(P<0.05);(2)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肾结核患者尿液TB 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3)随访调查发现,检验半年后,与随访对照组相比,随访组经实时定量PCR检验后,患者确诊率显著增高(P<0.05);接受手术治疗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脏结核杆菌DNA实时定量PCR对于诊断肾结核具有较高敏感性,尿液结核杆菌DNA实时定量PCR有助于早期发现肾结核.

    作者:潘春勤;刘杰;周学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MICA基因多态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病因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多在中青年轻发病,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以黏血便、腹泻、腹痛、消瘦和贫血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肠梗阻、肠出血及癌变等并发症.虽然研究发现IBD的发生主要与肠道免疫应答异常密切关系,但是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太清楚,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持续的肠道感染、肠黏膜屏障缺损、遗传和环境等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过程[1,2].

    作者:伍楚蓉;杨文;黄红东;罗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健脾化痰祛瘀通络解毒法治疗老年混合性高脂血症33例

    他汀类等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能明显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0%~ 50%[1],严重脉粥样硬化危险下降17%[2],但有转氨酶升高、肌痛等副作用,停药后易于反跳,且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全面调脂效果稍有局限.随着近年中草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深入研究[3],其疗效肯定、持续,成分天然,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日渐彰显.本研究观察健脾化痰祛瘀通络解毒法治疗老年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

    作者:李清;邱作成;李志钢;门若庭;高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急性脑梗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1].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药物,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可防止脑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损害减少脑细胞死亡[2].丁苯肽通过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通过抗脑缺血、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血后脑的能量代谢、改善缺血区微循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3]等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认知功能改善.本研究通过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探讨能否有效改善症状、认知功能及改善预后.

    作者:田志强;牛延良;姜炎;苗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锁骨近端骨折伴同侧严重胸锁关节脱位1例

    锁骨骨折伴同侧胸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受伤机制不明的罕见的复杂损伤,此类损伤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较大争议.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患者,男,16岁,车祸致右肩部疼痛伴右上肢活动受限12h,于2012年1月15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患者平板车推入病房,右上肢拒绝活动.右侧锁骨近端皮肤可见淤斑、肿胀,局部压痛,骨擦音,骨擦感(+),胸锁关节处空虚.四肢末梢血运正常,动脉搏动良好,感觉及运动未见异常改变.

    作者:董永康;唐成林;黄岚峰;柳万国;边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九种中药多糖含药血清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芪等中药多糖干预小鼠免疫功能的部分机制.方法 常规提取黄芪、防风、当归、柴胡、枸杞、地黄、板蓝根、蒲公英、香菇等9味中药多糖组分,分别按大、中、小剂量灌胃给药,制备小鼠含药血清;选择浓度为20%的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φ释放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CK)的水平.结果 除柴胡多糖外,其余8种中药多糖含药血清对IL-1β、IL-6、IL-8、TNF-α中一个或多个CK水平具有明显升高或降低作用(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 <0.05或P<0.01).结论 黄芪等8味中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这些中药的多糖组分在体内干预巨噬细胞释放IL-1β、IL-6、IL-8、TNF-α等CK有关.

    作者:陈育;吴晓勇;张智伟;蔡琨;张勇民;田维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我国常见的生活及职业性中毒之一.研究表明,目前CO中毒人群中,老年人居多,占中毒总数的50% ~ 70%[1].中重度ACOP患者可出现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人,早期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或住院治疗的中、重度老年ACOP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61 ~ 84岁,平均(70.8±7.1)岁,中度患者29例,重度11例.

    作者:骆继业;谢永鹏;王少坤;张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淋巴瘤72例临床分析

    老年恶性淋巴瘤对放疗、化疗耐受性不好,远期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许多因素影响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老年淋巴瘤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淋巴瘤患者72例,男49人,女23人,年龄65~81[平均(71.57±4.44)]岁.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对全部病例以电话形式进行追访,随访时间止于2013年6月.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

    作者:邸鑫;王颖;李小丰;李景贺;贾姣源;沈卫章;金立方;赵岩;任立参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丹酚酸B对老年性痴呆模型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丹酚酸B(Sal B)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AD模型大鼠,术后给予Sal B治疗.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试剂盒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经Sal B治疗后,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P<0.01).经Sal B治疗后,AD大鼠海马组织CAT、GSH-PX活力明显提高(P<0.05).Sal B逆转AD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P<0.01).结论 Sal B能改善AD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自由基清除和抗凋亡有关.

    作者:程继明;周翔鱼;白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阿仑膦酸钠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从中国医疗卫生角度研究抗骨质疏松药阿仑膦酸钠的成本-效果.方法 运用Markov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模型参数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阿仑膦酸钠组健康效用值为6.69 QALYs,比安慰剂组多0.1 QALYs;阿仑膦酸钠组比安慰剂组多1 350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4 086.97元/QALY.一元敏感度分析显示Markov模型对模型参数均较稳定.结论 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作者:苏晓清;黄乐松;杨洲;林小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