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娜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中药透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下肢关节中药透敷治疗,仅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步行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类FAC)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髋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ROM测量),两关节前屈、后伸的肌力(采用L-FORCE评定)及肌张力(采用L-STIFF评定)水平.结果 除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FAC评分和髋关节的后伸肌张力外,两组的Fugl-Meyer评分、FAC评分和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度、张力和肌张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以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两关节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治疗可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关节活动度、肌力并降低肌张力.
作者:张彪;刘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对于身体不允许手术、全身转移及多发病灶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化疗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其毒副反应会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故如何预防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临床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1],因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会对肿瘤微环境进行破坏,从而影响化疗疗效.本文拟探讨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云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1].其发病急,病情重,病因复杂,如若不能及时做出明确诊断,将延误患者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多排螺旋CT具有断层、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因而在临床诊断疑难病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文拟探讨螺旋CT在老年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友兵;吴顺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黄精多糖对更年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1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尼尔雌醇组、黄精多糖小剂量组、黄精多糖中剂量组及黄精多糖大剂量组.连续灌药10w后麻醉取血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SOD、MDA及血清脂质的含量.结果 各组SOD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各组MD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且黄金多糖小剂量组较中、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多糖中、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总胆固醇(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黄精多糖可增强更年期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其血脂代谢.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辛庆锋;张志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脑外伤(BI)患者合并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与单纯骨折病患相比,此类病患骨折愈合的速度显著加快,且骨痂形成较为明显,而骨折发生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现象均显著减少,部分病患关节周及肌肉位置可见异位骨化[1].有学者研究表明[2],多类生长因子可能和骨折的加速愈合紧密相关,然而其具体机制却尚未清楚.本文主要通过检测BT合并骨折患者血清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水平,探讨其和骨折愈合的联系.
作者:张立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2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VDR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化疗有效组Bsm1位点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0.0%、10.0%;无效组分别为95.5%、4.5%.化疗有效组Apa1位点aa、Aa+ 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5.0%、55.0%;无效组分别为40.9% 、59.1%.化疗有效组Taq1位点T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0.0%、90.0%;无效组分别为4.5%、95.5%.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VDR基因Bsm1、Apa1、Taq1位点多态性与GP/GC方案化疗敏感性之间无相关.
作者:刘静波;杨雁鸿;周文文;唐利娟;侯燕燕;潘福栋;张丽娇;程少会;彭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常见疾病,其形成是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1].新近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显著增高,血清CysC在冠心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一个强预测因子[2].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系统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释放大量的MPO,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大株红景天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使用该药后患者血清CysC、MPO活性的改变及对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和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张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时的预测意义.方法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132例、单纯糖尿病而无脑血管意外患者132例,另征募健康受试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及空腹hs-CRP浓度,观察3组受试者预后情况.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的空腹血糖、OGTT结果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CRP水平较其余两组高,单纯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高.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hs-CRP较高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hs-CRP可作为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的预后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
作者:熊东林;熊荣华;彭辉;易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近年来,老年糖尿病(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上升,以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四高”为主要特征,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危害在于有MS者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1-5].本文研究老年DM合并MS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陈一丁;姚伟峰;万惠;吴卫国;王雯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休闲养老社区在国内称之为“老年人住宅”,美国等西方国家称之为“Senior Living”[1].系统、规模化、以休闲娱乐为主导的老龄社区称为休闲养老社区.目前,聚集性的养老城、异地休闲养老社区已经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像美国的太阳城、日本的港北新城、荷兰的弗莱德利克斯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选择老龄社区和休闲养老的老人越来越多,跨国休闲养老已成为一种时尚[2-4].在新建成的休闲养老社区人群中,健康老人是多数,也有少部分需要介护和介助的老人.健康老人看重的是养老社区的休闲娱乐功能,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对于需要照护性服务的老人,医疗和护理设施是否完善是保障老人安心养老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的休闲养老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受到老人渐进性自理能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作者:邓仁丽;段佳忠;黄议;伍彩红;万霞;孙丽丽;侯维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AML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HAG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3%,总有效率为65.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35.9%,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AG联合榄香烯乳方案治疗初治老年AML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英辉;孟杰;何二霞;孙川;李永富;王莹莹;卓曼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衰老是人类科研探索过程中的永恒话题.炎症是衰老伴随的反应之一,而白三烯(LTs)是重要的前炎症因子.目前研究表明,LTs与老年肺疾患、神经退行性疾病、骨性关节炎、老年肝肾疾病、心血管老化、皮肤衰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针对LTs与皮肤衰老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还很少.本文就白三烯与衰老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皮肤老化中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倩云;鲁绪玲;洪芬芳;杨树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出现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吉非替尼250 mg,1次/d,口服.病情出现缓慢进展后继续原药治疗,每个月评价疗效,并观察疾病控制率、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1)、肿瘤出现缓慢进展后至疾病快速进展的生存期(PFS2),初始口服吉非替尼的生存期(OS1)、肿瘤出现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后续生存期(OS2).毒副作用.结果 38例晚期肺腺癌病人初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PFS1 18.9个月,PFS2 5.5个月,OS1 28.7个月,OS2 9.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皮疹、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可明显延长晚期肺腺癌病人的生存期;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可进一步延缓肿瘤快速进展的时间,并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刘显红;张爽;王胜;王俊凤;柳影;张蕊;张洋;张良;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疗效.方法 AMI后3~28 d的患者10例为药物治疗组,20例为PCI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值即心肌血流量储备值的变化,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显像时间无差异(P>0.05),造影计分指数CSI为[(1.63±0.25) vs(1.58±0.17),P>0.05];心肌血流量(A、β)分别为[(1.01±0.27)、(1.39±0.15) vs(1.07±0.15)、(1.44±0.28),P>0.05],但A.β治疗前后[(1.45±0.54) vs(1.56±0.52),P<0.05].PCI组术后心肌灌注时间缩(P<0.01),CSI为[(1.50±0.39)vs(1.72±0.17),P<0.01];A、β分别为[(1.09±0.25)、(1.38±0.27)vs(1.51±0.33)、(1.66±0.23),P<0.01],A·β分别为[(2.88±0.9)vs(1.56±0.63),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CE可定性、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PCI可有效改善AMI后3~28 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小样本短期观察对比药物治疗PCI无明显临床获益.
作者:吴艳晴;徐尚华;钟文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致残率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现代康复医学研究证实,康复介入能够促进功能恢复,改善后遗症[1].但对于康复介入的时机,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马征;孙雅菲;康玲伶;房铭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时控制呼吸全麻与保留自主呼吸全麻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51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DSA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A组(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与B组(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B组比A组苏醒时间短(P<0.03);静脉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及心率均降低,其中t2~t5时点B组高于A组,两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6%以上,其中t2~t5时点B组低于A组;B组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2).两组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是术中及术后发生气胸、皮下气肿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行PRFA治疗肝癌时,虽然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的苏醒时间长于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但前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作者:宋杰;王黎洲;李兴;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性聋是指因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所发生的缓慢进行性听觉性老化过程,并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老年性聋是外周听觉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联合降低衰变的结果,听力减退常从高频开始,逐渐向低频区扩展.老年性聋相关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近年提出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为老年性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作者:任红苗;王宜南;陈继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3.66亿,估计2030年将增至5.52亿,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5%以上[1].T2DM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的相继报道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已发现上百个常见基因变异与T2DM密切相关,但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因此,利用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SNP分析技术发现糖尿病易感基因并对其深入研究,为T2DM的早期预测以及寻找新的临床治疗靶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琰;刘桂锋;吴玫;张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养老机构日益增多.由于某些原因,许多老年人不得不选择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虽然在对老年人的照料及具体健康方面已有较大改善,但在缺少家庭温馨及心理关怀的情况下,老年人心理问题亟待解决[1,2].本文通过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建议.为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同时引起社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使养老事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李春瑶;孙来龙;臧丽;薛慧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人由于牙体缺损、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牙体磨耗、牙龈萎缩、牙体松动等原因,在口腔医生对其进行修复的时候往往会带来很多不便.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舌体增大、上下颌牙弓比例失调以及口腔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医生对老年人患牙进行单一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疗效满意.近几年笔者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
作者:李欣;张潇;王资盛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