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与手术治疗比较

杨廷旭;张正坤;孙庆棠;苗龙;曾海龙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鼻胆管引流, 乳头括约肌切开
摘要: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本文就我院近10年进行早期内镜治疗老年SABP患者,并与同期手术治疗患者比较,客观评价两者的临床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IgA肾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BV携带率高达7.18%.因此在临床上不乏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同时携带有HBV.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大多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使病毒复制增加、肝病加重甚至发生重症肝炎,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对于其治疗,目前文献报道尚不一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9例IgA肾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型后,给予拉米夫定、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MZR)治疗,改善了大部分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佰桥;徐锋;苗里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DBP和SBP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MA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 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为15.0% (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降压疗效,并改善早期肾损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B型脑钠肽水平与急性肺栓塞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

    肺栓塞是一个常见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肺栓塞病伤中45%的死亡原因都直接与肺栓塞有关,大约75%的病例死亡发生在肺栓塞住院治疗的初阶段[1].无论短期和长期来看,推测早期的危险分层和改进住院病人的治疗方案或许可能产生较好结果.病人有大块的肺栓塞被认为是不良预后的危险性增加,并且在早期容易识别[2].除了用心脏彩超来评估右心室功能外,实验室生物标记物也非常有助于确定右心功能[3].本文对急性肺栓塞病人应用生物学标记物B型脑钠肽(BNP)诊断右心功能不全,预测临床转归和并发症.

    作者:王洪兴;张显峰;佟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与手术治疗比较

    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本文就我院近10年进行早期内镜治疗老年SABP患者,并与同期手术治疗患者比较,客观评价两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廷旭;张正坤;孙庆棠;苗龙;曾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BAG-1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其关系

    目的 探讨BAG-1基因和Caspase-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基因表达率为64.0%(48/75),其表达与NSCLC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x2 =5.16 ~5.36,P<0.05);Caspase-3基因表达率为57.3% (43/7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5.96,P<0.05);在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基因表达与BAG-1基因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436,P<0.01).结论 在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基因表达上调,Caspase-3基因失活或低表达;BAG-1结合激活的Caspase-3,阻止细胞凋亡;BAG-1基因表达预示肺癌组织有较高的侵袭性和预后不良.

    作者:黄凯;崔广晖;赵松;李玮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亚砷酸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效应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实验分别观察亚砷酸钠对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的影响;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c-Jun、c-My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亚砷酸钠浓度增加,漂浮的细胞越来越多;细胞增殖抑制率越来越高;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大多数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呈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亚砷酸钠下调HUVEC的c-Myc mRNAs水平.结论 亚砷酸钠通过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提示其在地砷病引起的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陆;董雪;赵琪珩;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短轴方向径向及环向应变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与36例健康志愿者,获取心尖、基底及乳头肌水平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测量高血压各组与正常对照组(N组)各节段的径向及环向应变,计算各平面平均峰值应变.结果 高血压正常构型组(A组)、向心性重构组(B组)RS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向心性肥厚组(C组)峰值无明显减低(P>0.05),离心性肥厚组(D组)明显减低(P<0.05);A、B、C组CS峰值较N组无明显减低(P>0.05),D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STI能定量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RS和CS,准确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作者:高菊红;杨文辰;初悦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的新剂型——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 LA/CL 80∶20)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的载药纤维对T24细胞产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PI和Annexin V双染法)检测载药纤维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经不同质量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处理48 h后,细胞变圆变小,细胞膜模糊,染色质浓缩并分裂成块状,并出现多个凋亡小体.(2) 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递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结论 载药纤维作用于T24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地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岳磊;黄丽萍;岳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硝苯地平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8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组和卡托普利组(P<0.05),硝苯地平组与卡托普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87.5%)和卡托普利组(86.2%)(P<0.05),硝苯地平组与卡托普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发挥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海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肥胖老年患者行二氧化碳气腹中肺换气功能的变化及保护措施

    目的 探讨肥胖老年患者行CO2气腹中换气功能的变化及保护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的236例老年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 18.5 kg/m2< BMI <22.9 kg/m2,n=120)和肥胖组(25.0 kg/m2< BMI< 29.9 kg/m2,n=116).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前后各种参数.结果 对照组和肥胖组气腹后潮气量较气腹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压力峰值气腹后较气腹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气腹后呼吸道压力峰值为(21.3±2.9)cmH2O显著高于对照组[(16.8±2.5)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呼气末CO2浓度达到45 mmHg时,肥胖组动脉血CO2分压(PaCO2)、pH、碱剩余(BE)分别为(47.25±7.36) mmHg、(7.31±0.02)和(-3.44±1.87)mmol/L与对照组[(36.87±32.61) mmHg、(7.37±0.04)和(-2.95±1.3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加重CO2气腹对老年患者换气功能的影响,降低腹压能减轻这种负性作用.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改变与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初治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2 w后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改变.方法 本研究老年组21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2、26、52 w分别ELISA法测定骨保护素(OPG);发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0C)、降钙素(CT);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旁素( iPTH).行腰椎及股骨不同部位BMD测定.分析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同期27例初诊的年轻RA设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血清OPG水平在治疗前均出现降低,但老年组降低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2w时两组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随着治疗时间的持续两组均进一步降低,而老年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iPTH在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但老年组降低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2w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随着治疗时间的持续而进一步升高,而老年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钙、磷、血清CT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沃德三角BMD在治疗前即出现下降,而老年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12w时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6 w起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RA患者治疗前即出现骨质疏松,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短期抑制骨质疏松的进展,但长时间应用可致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

    作者:莫汉有;张丽华;王丽芳;蒋彬;许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1].此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亦可发生于生育年龄.外阴瘙痒是此病主要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军;郑连文;邹颖刚;贾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手术150例麻醉体会

    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死亡以前至少经受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有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年手术病人中,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Ⅲ级以上者占总数的60.2%,大部分ASAⅢ级以上病人并存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1,2],老年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青壮年,因此,麻醉前详尽地评估病情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术中严密观察、妥善处理是老年人麻醉成败的首要关键.另外,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发展越来越广泛,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明显降低;

    作者:乔昕;潘振祥;乔士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对照组给予杜冷丁+异丙嗪+氟哌利多,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内脏牵拉反应评分及完全遗忘率.结果 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50例中0级占38%,1级占46%,2级占14%,3级占2%,4级占0%;对照组50例中0级占2%,1级占10%,2级占40%,3级占38%,4级占10%,两组相比,每个级别所占比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内脏牵拉反应的结果为观察组50例中0级占86%,1级占12%,2级占2%;对照组50例中0级占20%,1级占26%,2级占54%,两组相比,每个级别所占比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50例中48例完全遗忘,占96%;对照组(50例)中29例完全遗忘,占58%,两组完全遗忘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显著,苏醒加快,遗忘作用较强,为硬膜外麻醉患者理想的麻醉手段.

    作者:史克祥;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咬检组织中hTERT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T)基因蛋白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22例咬检组织的端粒酶hTERT表达情况,其中正常36例,不典型增生50例,食管癌36例.结果 正常的食管组织hTERT阳性表达率为11.1%,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44.0%,食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8.9%.结论 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端粒酶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作者:李金丫;左静;刘亮;郭建文;左连富;王静;刘江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精氨酸甲基化衍生物,由甲基化蛋白生理降解而成.ADMA是主要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该酶为合成一氧化氮(NO)所需,具有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血浆ADMA浓度升高会造成NO合成受损,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作者:黄慧琳;葛媛媛;冷吉燕;付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注预防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成熟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0 μg/kg,低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啶5μg/kg,中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高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5 μg/kg.在10%水合氯醛4 ml/kg腹腔麻醉下,经右侧股动脉直接测压,经左侧股静脉置人导管给药.在实验组中,通过左侧股静脉10 min泵人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ml.10 min后以1ml/h泵入预定剂量0.75%的布比卡因,直至动物产生中毒症状为止,立即停止用药.布比卡因中毒的界定:ECG波形发生改变,增宽幅度>基础值20%,或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变化>基础值25%,MAP下降>25%.动物产生局麻药中毒症状时通过右侧股动脉抽取动脉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布比卡因浓度.分析给人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与血中布比卡因浓度的关系.结果 四组实验大鼠的体重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3±1.00) μg/ml;低浓度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9±1.09) μg/ml;中浓度组(4.63±1.56)μg/ml;高浓度组(3.61±1.60)μg/ml.对照组与中浓度组、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贾佳;金立民;杨希革;王丹;李洪生;严进军;张新敏;夏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预警指标

    目的 探索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损害的早期预警指标,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高血压前期患者100例,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与血管功能损害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24 h微量尿白蛋白、尿酸(UA);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超声等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前期人群多合并有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膳食方式如高盐摄入、吸烟、酗酒等.NO水平下降、ET-1水平显著上升;尿白蛋白排泄增加、UA水平升高;炎症标记物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提示内膜增厚.结论 尽管血压在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受损,可能是其心、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基础.应积极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干预,尤其是血管功能已明显受损的患者.

    作者:夏碧桦;冉群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萝卜硫素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目的 观察萝卜硫素(SFN)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 试剂盒检测SFN总抗氧化能力(TAC)、抑制超氧阴离子(O2-)活力;水杨酸比色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羟自由基(OH-)与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滤纸片法检测SFN的抑菌作用,连续二倍稀释法测定其低抑菌浓度( MIC)、低杀菌浓度(MBC)和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球菌生长的抑制.结果 SFN在体外模拟系统中总抗氧化活性和抑制抑制O2-生成活力较高,但对OH-和O2-的直接清除率较低,低于30%.抑菌结果表明SFN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5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为0.78~6.25 μg/ml之间.结论 SFN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强的抑菌效果.

    作者:吴华彰;费鸿君;黄银久;赵云利;刘晓佳;刘从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s)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化心理因素为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往往不被重视;在器质性肠病( OBDs)中心理与年龄因素对临床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利于指导诊断和治疗.

    作者:唐岚;王智昊;王英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