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spase-3参与白花败酱草皂苷诱导Hela细胞凋亡

张涛;田黎明;朱贵明;任继秋;张宇;田丽华

关键词:白花败酱草, 皂苷, 细胞凋亡, Caspase-3
摘要:目的 研究白花败酱草总皂苷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白花败酱草水提液和总皂苷对Hela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总皂苷和水提物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观察总皂苷和水提物对Hela细胞半胱天冬酶( 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并通过对凋亡关键酶Caspase-3的激括,实现其促进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结论 Caspase-3参与白花败酱草皂苷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功能区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缺失(DCC)基因功能区转染表达后对结肠癌细胞SW1ll6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将含有DCC基因胞内区功能域(3727-3792 bp)的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DCC转染到结肠癌细胞SWI116,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SWl116细胞36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O/EB染色及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有大量凋亡细胞,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DCC基因的胞内功能域(3727-3792 bp)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旭浩;焦海展;吴亚冉;张凯峰;门丽慧;赵青;韩博;巩春玲;丛中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与感染、应激、自身免疫及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目前内科治疗药物有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对于结肠远端(脾曲以下)的病变,可应用局部治疗,即应用灌肠剂或肛栓.

    作者:潘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老年新发脂肪肝与糖脂代谢指标增量变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中新发脂肪肝与体质指数(BMI)、血糖、尿酸、血脂等相关指标增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南方某一综合大学40岁以上教工2010-2011年连续参加体检人群中筛出新发脂肪肝人群,以2011年无脂肪肝人群为对照,比较新发脂肪肝人群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增量与脂肪肝发病的关系.结果 无脂肪肝、新发脂肪肝和连续两年脂肪肝三个组的BMI、SBP、DBP、UA、TG、ALT、LDL-C、FBG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以上各指标均值有显著性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011年BMI、TG和FBG值与新发脂肪肝密切相关,BMI增量变化值与新发脂肪肝密切相关,其他多个自变量增量未发现与新发脂肪肝有密切相关性.结论 与中老年人新发脂肪肝变化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TG、BMI和FBG水平,BMI增量与脂肪肝有密切相关.

    作者:张洁;陈友鹏;李虹;卢永平;林汉生;陈贤梓;梁旭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 大鼠被膜下注射5%硫磺胆酸钠制成大鼠SAP模型,用大黄素干预后,观察其血浆淀粉酶的改变.同时,观察在同一时间内血浆中ILlβ、TNF-α、IL-8和ILl0改变的时效关系.结果 大黄素明显降低SAP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减轻胰腺局部的炎症;在改变胰腺外器官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及肝组织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的同时,降低血浆中致炎因子IL-lβ、TNF-α、IL-8的浓度,升高抑炎因子IL-10的浓度.结论 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对SAP大鼠有降低胰淀粉酶的治疗作用,并对大鼠SAP时全身炎症的肺、肝、小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负性调节促炎因子IL-1β、TNF-α、IL-8表达,正性调节抑炎因子IL-10有关.

    作者:王林;余亮科;王原;曹克勇;李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垂体后叶素和白蛋白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血容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垂体后叶素(PT)(血管收缩药物)和白蛋白对放腹水后的老年肝硬化患者有效血容量的影响.方法 48名有大量腹水的老年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穿刺腹水后分别予PT或白蛋白,通过测定血浆肾素浓度基线值和出院时数值比较来判断有效血容量变化.有效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浆肾素浓度超过基线值的50%.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血浆肾素浓度与基线浓度相比无明显变化(P=0.10),肾素浓度变化也无明显差别(P=0.39),两组患者中各有3例低血容量.结论 PT可以在老年肝硬化腹水患者穿刺引流后使用,以防止低血容量休克发生.

    作者:张为卿;孟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ERK信号传导调节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PNF)神经保护效应的机制以及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只,所有的大鼠均经历大脑中动脉阻断诱发的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过程,此过程持续45 min.B组给予BDNF以产生神经保护,C组采用选择性Raf-1信号分子抑制剂Bay43-9006抑制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脑损伤用甲酚紫染色加图像分析评估,细胞外调节激酶和2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杂交测定.结果 经过缺血再灌注过程,额叶脑组织的损伤比例为(16.48±5.72)%;在使用BDNF预处理的情况下,脑组织损伤比例显著降低至(6.32±3.08)%(P=0.039).使用Raf-1抑制剂之后,细胞外调节激酶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包括细胞外调节激酶1 (P=0.0084)和细胞外调节激酶2(P=0.029).与此同时,BDNF的神经保护效应明显减弱,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BDNF可以抵抗损伤,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是BDNF这种抗损伤效应的关键信号调节通路.

    作者:严之红;郭威早;佟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城市空巢和非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空巢和非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状况、娱乐活动、居住形式、能否及时治病、子女探望频次、医疗负担方式、年龄和重大负性生活经历等可预测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结论 与城市非空巢老人相比,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较低.

    作者:陆建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NT-proBNP与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左心衰时,对患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NPPV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和46例,观察治疗24h后血清NT-proBNP、IL-6与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24h后,NPPV组患者的NT-proBNP、IL-6、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输送(DO2)及氧耗量(V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的NT-proBNP、IL-6、CV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PaO2、PaCO2和D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两组间比较,NPPV组NT-proBNP、IL-6、CVP、PaO2、PaCO2、DO2及VO2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参数的NPPV治疗,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MT-proBNP及IL-6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

    作者:蒋宇;俞锐敏;陈芳;赵雅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DMA、SHBG、DHEAS与雌二醇水平的变化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患病率约为男性的4倍.目前,骨密度(BMD)测定是诊断PMO的标准,但对于PMO的预测、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均不适用.雌激素与一氧化氮(NO)均参与PMO的病理生理过程[1].

    作者:郑青;梁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降脂通络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而炎症反应在此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炎症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增高,对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相关性[1].

    作者:李中玮;宋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地震后7-9个月老年受灾群众心理卫生状况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老年人震后精神痛苦的出现频率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在震后7-9个月对绵阳市永兴板房区和秀水镇农村的60岁以上老年受灾群众(n=84)进行问卷调查,SRQ>7分界定为SRQ-筛查阳性组.结果 SRQ筛查阳性57例(67.9%).SRQ阳性组女性所占比例高于阴性组(P=0.023).SRQ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是现患躯体疾病(OR=6.803,95% Cl=0.972~47.629)、女性(OR=5.588,95% Cl=0.997~31.322)及家庭月支出(OR=1.002,95% Cl=1.000~1.004).目前家中共同生活人数(OR=0.588,95%C1=0.356~-0.973)、宗教信仰(OR=0.187,95% Cl=0.028~1.260)和家庭接受救助(OR=0.199,95% CI=0.025~1.576)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汶川地震受灾老年人精神痛苦比例较高,与躯体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性别等密切相关.

    作者:向虎;王华丽;马弘;何鸣;马宁;吴霞民;郭琼;黄宣银;于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

    孤独感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学生群体,对老年人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因此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作者:赖运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子宫恶性肿瘤介入治疗35例

    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行放化疗及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尤其老年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并且伴随阴道出血情况较严重,腹腔淋巴结转移等原因丧失了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杨亚培;王武亮;邓克红;袁博;王晨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发病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尿失禁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8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86例无尿失禁症状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应用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QOL)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对影响尿失禁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尿失禁会影响老年女性患者从事家务的能力,会限制其户外锻炼的内容和范围,同时还会影响夜间睡眠、如厕和饮水等日常生活活动.而对照组中偶尔漏尿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重指数(BMI)、分娩次数、尿路感染、子宫脱垂、收入水平与是否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老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女性尿失禁会导致其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临床医护工作者应指导其积极及时就医,早日改善生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国产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Meta分析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探讨国产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1年第2期)、Ovid-medline全文数据库(1966-2011.06)、PubMed数据库(1948-2011.06)、EMBASE数据库(1966-2011.06)、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1993.10—2011.06)、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98.01-2011.06)及维普数据库(1989~2011.06),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初检出114篇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2篇13项关于拉西地平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同质性检验,有效性:x2=12.72,df=12,P=0.39,合并OR=1.92,95% CI(1.39,2.66),Z=3.95,P<0.0001;安全性:x2=15.55,df=12,P=0.21,合并OR=0.52,95% CI(0.37,0.73),Z=3.75,P=0.0002.Meta分析结果显示拉西地平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刘运阳;秦玲;吴海帝;徐国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痰液、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痰液、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的浓度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肺癌和4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痰液、血清、BALF中CYFRA 21-1的浓度水平.结果 52例肺癌患者痰液、血清、BALF中CYFRA21-1的浓度分别为(25.2±9.1)μg/L,(20.2±19.1)μg/L和(50.3±17.2)μg/L; 4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三个标本的浓度分别为(1.2±l.7)μg/L,(2.2±1.6) μg/L和(3.5±7.2) μg/L.经统计学检验两组三个标本CYFRA 21-I检测结果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痰液、血清、BALF中CYFRA 21-l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1.9%、38.5%和63.5%;而肺部良性病变组三个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17.4%、6.5%和13.0%.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三种标本CYFRA 21-1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不同标本之间CYFRA21-1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2,P=0.04);BALF标本较血清标本检测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更大(x2=6.50,P=0.01).联合检测三个标本与单个标本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痰液、血清、BALF标本肿瘤标志物CYFRA 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与检测单个标本相比,联合检测三个标本的CYFRA 21-1能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刘大鹰;胡灼君;农天雷;林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肌肽对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后NF-κB P65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L-肌肽对H2 O2诱导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方法 在H2 O2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肌肽作用于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肌肽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NF-κB P65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NF-κB P65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浓度的肌肽对H2 O2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20 mmol/L浓度时达大值(p<0.05).20 mmol/L的肌肽作用于PC12细胞可降低NF-κB P65的mRNA表达,降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肌肽可抑制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结论 肌肽对H2 O2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表达来抑制PC12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董晓丽;明海霞;金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进展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极差的疾病,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有帕金森病(P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亨廷顿舞蹈病(HD)、阿尔茨海默病(AD)等.

    作者:张平;张本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两种膀胱灌注方法疗效比较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大特点是易于复发,据相关文献报道,膀胱癌的复发率达45%以上[1];而且10%~30%的复发病例,伴有浸润能力增强和恶性程度增高[2].

    作者:付水;毕缓;穆中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AGEs的表达及其与TGF-β1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组织生长因子(TGF)-1β1的相关性.方法 以Sprague-Dawley (SD)大鼠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前大鼠适应性喂养1 w,然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糖尿病组(n=12),其中糖尿病组大鼠通过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糖尿病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AGEs和TGF-β1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造模后,血清AGEs含量为(5.81±1.20) U/ml,对照组大鼠血清AGEs含量为(1.28±3.37) U/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7,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骨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强且广泛,糖尿病组的TGF-β1表达均散而且淡染,而且糖尿病组的TGF-β1蛋白表达染色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GEs与TGF-β1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3(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清AGEs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且与TGF-β1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通过抑制AGEs而引起TGF-β1的过表达在糖尿病中起到骨保护的作用.

    作者:单光宇;薛昊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