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源;杨保华
目的 探讨青年人涂阳肺结核的诊治和管理措施.方法 对135例青年人涂阳肺结核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人以咳嗽、胸痛、发热、纳差、消瘦、盗汗为主,病程短.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笑键,积极查痰及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祝斌;姚玲;陶成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具有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感染率、低递降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青壮年患病率且死亡比例高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要实现国家结核病高治愈率和高发现率的目标,基层单位痰检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赵丹;张兴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瘸病(PLAM)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lA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该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咳嗽、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为主;常发生乳糜胸和(或)气胸;肺功能检查有弥散功能下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多,兼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HRCT见双肺弥漫薄壁囊状阴影为影像学特征性表现;肺组织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结论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孕激素疗效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讨病因及寻找有效的疗法.
作者:殷建团;张耀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肺炎支原体(MP)常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是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MP感染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50%.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的10%.
作者:宋海燕;陈从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或携带有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作者:孙良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资料,为其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对67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2HRZE/4HR短程化疗方案,结合口服激素及反复胸腔抽液进行治疗.结果 胸穿抽液采取常规方法 24例,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控制胸水者43例;胸腔积液59例在1月内吸收;12例出现胸膜增厚.结论 2HRPE/4HR短程化疗方案,联合口服激素及积极胸腔抽液治疗疗效较好,采用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控制胸水较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静;韩明锋;刘海清;孙伟;刘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每夜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OSAS是一种较常见的涉及多器官多学科的综合病症,人群患病率2%~4%,累及人群包括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
作者:胡玉萍;章安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 比较中青年组72例、老年组42例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微觉醒指数(arousal index,Arl)与中青年组相比均较低,低血氧饱和度(SaO2)与中青年相比却较高,睡眠结构两组类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OSAS中打鼾、夜间憋醒、觉醒时头痛、白天闲倦等症状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较轻,但各系统并发症较多.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老年组OSAS患者呼吸紊乱及缺氧程度较轻,临床症状较轻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与中青年组基本接近.
作者:乔珊;孙艳荪;李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肺结核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 ,探讨防治方法 .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化疗的935例肺结核患者,观察至疗程结束,分析化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结果 化疗期间135例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4.4%,84.4%发生在强化期,经采取护肝、调整方案、延长疗程等措施,治愈卒88.9%.结论 重视肺结核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的早期发现,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抗结核方案,可以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缪昌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取病变胸膜作病理检查.结果 92例中取得病理确诊87例,确诊率94.5%(87/92).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46.7%(43/92),肺癌转移42.4%(39/92)其中腺癌28例,胸膜间皮瘤1.1%(1/92)其他转移癌3.3%(3/92);良性疾病47.8%(44/92).结核性胸膜炎40.2%(37/92),炎症6.5%(6/92),肝硬化1.1%(1/92).胸膜无明确病理结果 5.4%(5/92).转移癌、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形态各异.所有受检病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是一种安全、简单、确诊率高的重要诊断方法 .
作者:王岗玲;陈力舟;杨国育;魏淑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8、TNF-a、IL-10水平的影响,评价多索茶碱对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清细胞因子(IL-8、TNF-a、IL-10)、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血清IL-8、TNF-a、IL-10的表达,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索茶碱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晓东;唐良法;江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与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平阳霉素、高聚金葡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按WHO统一标准观察患者胸腔积液的变化,评价有效率.结果 平阳霉素组治疗有效率55%,高聚会葡索组治疗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阳霉素与高聚金葡素胸膜腔内注射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都有一定疗效,高聚金葡素的疗效高于平阳霉素.
作者:祝清清;孙耕耘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支气管肺癌是严重威胁生命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以人口密度较高的工业城市更为突出.而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占全部肺癌20~25%,患者发病在32~79岁不等,平均在60岁以下.笔者收集7例小细胞肺癌均在60
作者:张国安;安瑞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病例,为院内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我院2007年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观察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 确诊为医院内真菌感染51例,其中念珠菌感染占80.39%,曲霉菌感染9.8%.酵母样菌9.8%.大于60岁的患者占62.7%(32/51).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与联合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摹础病、抗痨时间、抗痨方案有关.结论 对于肺结核患者,如是老年并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抗痨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作者:李艳;邝浩斌;覃红娟;李云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当前随着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
作者:沈莉;田卓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40例恙虫病肺部合并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40例恙虫病并肺部合并症的患者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胸部CT.结果 临床表现高热有36例(90%),有焦痂或溃疡40例(100%),淋巴结肿大24例(60%),皮疹18例(45%),咳嗽咳痰38例(95%),肺部啰音34例(85%),X线胸片:肺部炎性渗出性病变40例(100%),CT肺实质病变40例(100%),肺间质炎性改变16例(40%),胸膜病变10例(25%),胸腔积液8例(20%).结论 恙虫病肺部合并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易误诊,应重视病史及寻找焦痂的体检.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经皮胸膜活检术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石棉接触史者21例.顽固性胸痛23例,占46.0%,气促28例,占56.0%,43例行胸膜活检,特异性病理诊断25例,胸膜活检阳性率58.14%,11例行开胸活检,占22.0%,胸腔镜检查确诊7例,占14.0%,5例行CT引导穿刺活检,占10.0%.结论 顽固性胸痛、气促是胸膜间皮瘤的主要临床表现,经皮胸膜活检对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阳性率达58.14%,是确定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 .
作者:周明远;何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气管支架是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我院2例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报告如下.
作者:郭青梅;叶华;张羽;余一;薛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1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指标和评分及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观察指标和评分及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缓解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nuoroquinolones,FQs)是现今重要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但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细菌不断发生耐药性变异,以求适者生存[1].
作者:楼海;沙巍;肖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