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老年腹股沟绞窄性疝的疗效

任克彦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前瞻性研究
摘要: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近年来,疝气补片逐渐用于治疗腹股沟绞窄性斜疝.传统手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绞窄性斜疝复发率高,然而使用补片修补又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探讨采用平片式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绞窄性疝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

    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后的特征性改变是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感染者逐渐出现严重免疫缺陷,临床上除表现为机会性感染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性肿瘤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与HIV感染有关的非霍奇金淋巴瘤(ARL)在诊断时病变常弥散,可累及到结外组织如骨髓和消化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体腔(胸膜腔,心包和腹腔).本文主要分析ARL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左淑波;鲍慧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乳腺癌患者95例临床特征及预后

    据资料统计,欧美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占乳腺癌发病率的48.0%[1],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乳腺癌病人卵巢功能锐减,雌激素水平低下,新陈代谢减弱,故此类病人常伴有其他并发症,使其诊治具有特殊性.本文拟探讨老年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王佳铭;王长青;马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0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脑血管潜在性疾病,具有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时引起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前兆,如治疗不及时,33%发展为脑梗死,33%反复发作.TIA发作越频繁、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越重,脑梗死发生危险性越高.本研究拟分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TIA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文海;宁显忠;邱月;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吗啡复合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治疗肿瘤患者晚期癌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吗啡复合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用于控制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 晚期癌痛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吗啡连续静脉泵入,观察组复合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采用疼痛程度主诉分级法(VRS)评估用药前、用药1、12、24、48 h的疼痛评分,记录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100%,对照组为9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1、12、24、48 h的VRS评分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吗啡用量[(21.3±1.9)ms]显著少于对照组[(50.4±2.2)mg](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嗜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抑制和幻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吗啡复合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用于控制晚期癌痛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少吗啡用量和不良反应.

    作者:张晓群;付英;马彬彬;王国民;董爱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成年和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比较

    目的 比较成年和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与分化,探讨脑出血后NSCs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5-溴脱氧尿核苷(BrdU)腹腔注射标记增殖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均可见BrdU阳性细胞,成年大鼠明显多于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成年和老年大鼠各时间点的BrdU阳性细胞均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加,7d组达到峰值,成年大鼠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老年大鼠.正常大鼠海马齿状回可见少量BrdU/NeuN和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脑出血后成年和老年大鼠海马齿状回双标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且老年大鼠BrdU/NeuN双标细胞明显少于成年大鼠.结论 脑出血后大鼠海马齿状回NSCs增殖明显,成年大鼠明显强于老年大鼠,且新生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老年大鼠.

    作者:文玉军;王登科;孙征;刘海洋;张莲香;王效军;秦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4例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结肠萎缩、基层变薄、张力减低,体内各脏器的功能也随之衰退,消化系统中的各种消化腺的分泌能力也随之减退,这样就使得粪便的形成过程较长,已形成的粪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粪便中的水分被大量吸收,待形成便意时,粪便已形成坚硬的粪块儿,造成排便困难[1].本文拟观察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作者:罗斌;梁碧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α-突触核蛋白功能片段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24h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以一定密度接种至培养皿中.设计分组,在各组别培养基中加入α-Syn和它的功能片段NAC段、N端和C端.培养至1、2、4h固定观察,计数存活神经元的数目.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 当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多(P<0.05),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培养至第4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存活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C端浓度,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证实蛋白质片段N端和C端可由培养基进入到原代神经元中,而NAC片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 α-Syn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蛋白片段为C端,其可能的机制是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胞内代谢活动,从而利于神经元的生长.

    作者:王鹏;许洁;安思训;于顺;何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研究概况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诊疗情况目前尚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如何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仍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本病多辨证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证型,这些辨证方法在过去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规范新的、标准化的辨证模式,对于冠心病中医药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宗毅;张茂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替米沙坦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应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M1)模型,24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和替米沙坦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8 w后,测量心室重量/体重(HW/BW),非梗死区胶原含量,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功能.结果 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HW/B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A比值、非梗死区胶原含量、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后壁(PW)增厚率均降低(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替米沙坦可抑制并减轻M1后左室重构.

    作者:印红梅;冷吉燕;张婧;卢新卫;李修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NF-κB和P53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按照Fontaine临床分级将所有入选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分成四组,采用ELISA检测NF-κB和P53.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F-κB和P53均升高(P <0.05);NF-κB和P53随着外周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NF-κB和P53可能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陈颖;胡有东;李侠;徐培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30例

    临床上把累及胫骨下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定义为Pilon骨折.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胫骨干骺端压缩性粉碎,不同程度的继发性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软骨的原发损伤[1].目前临床对其治疗主要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法.新近几年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外固定虽简单易行,且有良好的软组织保护作用,但骨折不易解剖复位,而且固定强度不够,固定后再移位或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高.内固定由于是切开复位固定,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弊端,目前在临床上有取代外固定的趋势[2].本文通过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Pilon骨折的治疗质量.

    作者:安赵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

    目的 分析江苏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了解江苏省农村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方法 根据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各省辖市的监测样本,按照国民体质监测的要求统一进行测试.结果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身体素质指标出现下滑,优秀率与达标率都有所降低,不合格率上升,农村老年人的体质状况低于城镇老年人,苏南地区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高于苏北地区.结论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农村老年人体质与城镇老年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作者:姜振;颜月乔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硬脑膜缺损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常见问题,修补缺损的硬脑膜对于维持解剖学的完整和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膨出、癫痫等并发症十分重要[1].硬脑膜缺损的修补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关键一环.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笔者应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修补硬脑膜缺损,疗效满意.

    作者:曹国彬;陈秀梅;沈少仪;曹志恺;方泽鲁;柯炎斌;陆永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侧脑室脑膜瘤46例手术策略

    侧脑室脑膜瘤是起源于侧脑室内脉络膜组织或脉络丛基质,发病率占脑室内脑膜瘤的77.8%[1,2],侧脑室三角区为肿瘤好发部位.侧脑室脑膜瘤位置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侧脑室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已经很高[3],但是一些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术后并发症较多.如何在全切肿瘤的同时减少并发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本文总结2002~2010年老年侧脑室脑膜瘤46例的手术经验.

    作者:曹静;李艳华;张旭东;艾本村;别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的病变,如在早期发现动脉病变并给予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1].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脑动脉狭窄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大量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在早期得到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邱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服务体系及相关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有1.3亿,且每年仍然以3.8%的比例增加[1].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也给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士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及老年护士人才缺乏的情况,对老年服务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作者:李晓辉;马宏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芬太尼、芬太尼、瑞芬太尼对中老年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期应用阿芬太尼、芬太尼、瑞芬太尼对颅脑外伤所致的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在全麻诱导期分别应用阿芬太尼10 μg/kg(AF组)、芬太尼2μg/kg(F组)、瑞芬太尼1.5 μg/kg( RF组),其余镇静与肌肉松弛药相同.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无创检测分别于诱导前(T0)、阿片类药物注入后30 s( T1)、1 min(T2)、气管插管后30 s(T3)、1 min(T4)、3min(T5)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持续检测MAP、HR、PetCO2、SpO2.结果 组内比较:T1、T2、T5的MAP、HR、Vp、Vd、Vm与T0相比显著降低(P<0.01),PI、RI显著增高(P <0.01);T3、T4的MAP、HR与T0相比无显著差异,Vp、Vd、Vm与T0相比显著降低,PI、RI显著增高(P<0.05).与F组相比,AF组在T1~T2时期Vp、Vd、Vm、PI、RI有统计学差异(P<0.05),RF组在T1~T5时期Vp、Vd、Vm、PI、RI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F组比较,RF组在T3 ~ T5时期Vp、Vd、Vm降低,PI、RI增高(P<0.05),其余数据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等效药物浓度下瑞芬太尼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显著,阿芬太尼次之,而芬太尼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作者:杨坤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全节段经椎弓根螺纹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脊柱侧凸性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 系统评价全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脊柱侧凸性腰椎管狭窄症(s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SSS患者113例,根据经椎弓根固定与融合方式分为A组(短节段固定组)45例,B组(全节段固定组)68例,评估手术疗效及4年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减压节段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前缘与后缘高度;②脊柱矢状位与冠状位Cobbs角;③腰腿痛情况JOA评分;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⑤术后并发症.结果 93例患者获得4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期内矫正度数、椎间隙高度无丢失;全部获得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5个月.术后两组脊柱侧凸Cobb's角明显改善.矢状位上腰椎前凸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恢复并且保持了腰椎生理前凸.A、B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33%、75%,临床症状改善率75%、80%.JOA评分术前11 ~13分,术后4年平均26分.95%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4年内A组6例X线片检查出现内植物松动,6例出现继发性代偿侧凸;而B组无1例发生.B组术后骨吸收现象较A组明显(P<0.05).结论 脊柱后路全节段固定融合技术手术疗效优于脊柱短节段固定融合技术,尤其在控制脊柱畸形进展、防止继发性代偿侧凸、维持后期脊柱稳定性,减轻症状等方面居优势;但是远期脊柱固定区域内的应力遮挡效应应引起注意.

    作者:李英谱;包晓群;杨小玉;李雪鹏;王永明;Rune Hedlund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32例

    胆脂瘤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使中耳内结构及周围的颅骨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听力下降及其他颅内并发症[1].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以往多采用乳突根治术,可有效清除病灶,获得干耳,并防止颅内外并发症,但术后听力未能提高,甚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听力下降.随着耳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耳外科术后功能重建愈发引人关注[2].本研究对胆脂瘤中耳炎采用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许杰;邵莉莉;王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EB病毒转染冻存全血建立新疆和田长寿老人永生细胞株

    目的 改进EB病毒转化冻存全血为人B淋巴母细胞的方法,提高转化效率,克服远距离分散采样造成的实验不便,建立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永生细胞株.方法 采集新鲜肝素抗凝血样,冻存时添加小牛血清和DMSO作为冷冻保护液,复苏后以新鲜制备的EB病毒进行转化,对照组为仅添加10% DMSO的传统冻存全血法.结果 以改进的冻存全血法成功建立了9株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永生细胞,建系成功率为100% (9/9),以传统冻存全血法建系成功一例(1/14).HLA基因分型结果在建系前后完全一致.结论 与传统冻存全血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能更有效地转化长寿老人永生细胞株,可为长寿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以及某些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检测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

    作者:吐尔洪·克维尔;袁晓华;穆斯塔帕;乔艳辉;左宏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