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赵丽敏;马利军;吴纪珍;陈献亮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探讨BPH与COP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并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结果 老年BPH患者PV和PSA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疾病严重程度以中度(IPSS 8~19分)多见;COPD者合并BPH较其他呼吸疾病合并BPH者多见,COPD组PV显著高于非COPD组合并BPH者(P<0.05);我院BPH患者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者多见,治疗依从性好.结论 老年BPH患者严重程度与年龄、COPD相关;药物治疗以5-α还原酶抑制剂使用率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转录调节因子FoxO3a对小鼠Mac-1+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FoxO3a基因缺失对于小鼠Mac-1+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FoxO3a基因敲除鼠及对照野生型鼠脾细胞中Mac-1+细胞数量及百分率.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脾细胞中Mac-1+细胞,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ac-1+细胞中的炎性细胞因子S100A8、S100A9的表达水平.结果 FoxO3a基因敲除鼠的脾细胞中Mac-1+细胞数明显增加,细胞内S100A8和S100A9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鼠.结论 FoxO3a可能有抑制Mac-1+细胞过度活化、维持其稳态的作用.

    作者:王若立;陈晨;罗红;孙文平;杨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大剂量右旋糖酐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

    肾性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衰竭(CRF)进展、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铁缺乏是导致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约25% ~ 33%的CRF贫血患者合并铁缺乏.有研究发现,在纠正铁缺乏及改善红细胞的生成方面静脉铁剂优于口服铁剂,因此K/DOQI工作组建议采用静脉补充铁剂的方法治疗肾性贫血[1].本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静脉补铁,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吴昊;孔丽丽;刘树军;罗萍;苗里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

    目的 探讨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8例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行颈前路C3椎体大部切除、植骨融合、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10~30个月随访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无患者术中死亡,无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300mL.随访结果显示术后全部病例颈部症状明显缓解,2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6个月X射线平片显示全部病例生理前凸恢复,C2椎弓骨折线模糊,植骨愈合良好,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现象存在.结论 前路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减压充分,可维持颈椎生理前凸,促进骨折愈合,且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陈语;项良碧;刘军;于海龙;王琪;郭明明;祖启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细胞色素P450、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其发病均建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且均发生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纤溶系统改变、细胞因子释放等病理变化.本研究探讨细胞色素P450( CYP450)、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在两种疾病中的活性.

    作者:赵良辰;黄仑;李恒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妇科盆腔肿瘤患者CA125,CA15-3,SCCA和ck20 mR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患者进行CA125,CA15-3,SCCA和ck20基因cDN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子宫肌瘤、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样.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RT-PCR检测ck20基因的表达.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CA125,CA15-3和SCCA的浓度,判定四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分布.结果 CA125,CA15-3、SCCA和ck20 mRNA在恶性盆腔肿瘤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而在良性肿瘤及健康人群中则几乎无检出.联合测定则可有效涵盖检测的三种盆腔恶性肿瘤.结论 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于上皮性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向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以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45例,在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LVEDd、LVEF以及LVFS与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前24 h对比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LVEDd变小程度以及LVEF和LVFS增大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两组血浆BNP含量均明显下降,但康复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动态观察AMI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李洪新;王德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老年腹股沟绞窄性疝的疗效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近年来,疝气补片逐渐用于治疗腹股沟绞窄性斜疝.传统手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绞窄性斜疝复发率高,然而使用补片修补又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探讨采用平片式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绞窄性疝的疗效.

    作者:任克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老年尿毒症患者不同透析方案状态下C-反应蛋白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老年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不同透析方案状态下C-反应蛋白(CRP)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将中老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分为两组:血液透析(HD)组(n=30),腹膜透析(PD)组(n=30);另外纳入3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人群血清CRP、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之间的关系.结果 HD组和PD组FT3、FT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T3和FT4在HD组和PD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PD组TSH水平显著高于HD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HD组CRP与FT3呈负相关,但在PD组中没有发现相关性.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与低FI3综合征有关,但在PD患者中没有发现此关联.

    作者:程莉;苏虹梅;章晓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QRS波第一峰时限与aVR导联四步法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分析

    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指QRS时间≥0.12 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1].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都可表现为宽QRS波群,两者电生理机制、诊断、治疗不同,因此,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依据体表12导联心电图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是临床常用方法,已开展的有Brugada四步法、Vereckei五步法及aVR导联四步法.2010年Luis提出通过心电图Ⅱ导联测量QRS波第一峰时限(R-wave peak time,RWPT)[2](新方法)来鉴别宽QRS波心动.本研究应用新方法和aVR导联四步法对395份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鉴别WCT的优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腾;井艳;李中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侧脑室脑膜瘤46例手术策略

    侧脑室脑膜瘤是起源于侧脑室内脉络膜组织或脉络丛基质,发病率占脑室内脑膜瘤的77.8%[1,2],侧脑室三角区为肿瘤好发部位.侧脑室脑膜瘤位置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侧脑室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已经很高[3],但是一些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术后并发症较多.如何在全切肿瘤的同时减少并发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本文总结2002~2010年老年侧脑室脑膜瘤46例的手术经验.

    作者:曹静;李艳华;张旭东;艾本村;别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化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难以耐受,甚至中断治疗[1].我院运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盐酸昂丹司琼治疗由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反应取得了较好疗效,从而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张莹;贾英杰;陈军;张蕴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IL-6-572C/G和TNF-α-238A/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唐山地区汉族人群IL-6和TNF-α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比较正常人群与脑梗死组患者IL-6和TNF-α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IL-6 - 572C/G和TNF-α -238A/A的基因位点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IL-6 - 572C/G和TNF-α - 238A/A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作者:刘东芳;张宝琴;张振宇;陈晖;赵亚婷;张成侠;陈乃耀;王大力;冯志刚;刘艳芬;訾建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α-突触核蛋白功能片段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24h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以一定密度接种至培养皿中.设计分组,在各组别培养基中加入α-Syn和它的功能片段NAC段、N端和C端.培养至1、2、4h固定观察,计数存活神经元的数目.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 当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多(P<0.05),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培养至第4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存活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C端浓度,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证实蛋白质片段N端和C端可由培养基进入到原代神经元中,而NAC片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 α-Syn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蛋白片段为C端,其可能的机制是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胞内代谢活动,从而利于神经元的生长.

    作者:王鹏;许洁;安思训;于顺;何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服务体系及相关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有1.3亿,且每年仍然以3.8%的比例增加[1].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也给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士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及老年护士人才缺乏的情况,对老年服务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作者:李晓辉;马宏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成年和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比较

    目的 比较成年和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与分化,探讨脑出血后NSCs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5-溴脱氧尿核苷(BrdU)腹腔注射标记增殖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均可见BrdU阳性细胞,成年大鼠明显多于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成年和老年大鼠各时间点的BrdU阳性细胞均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加,7d组达到峰值,成年大鼠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老年大鼠.正常大鼠海马齿状回可见少量BrdU/NeuN和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脑出血后成年和老年大鼠海马齿状回双标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且老年大鼠BrdU/NeuN双标细胞明显少于成年大鼠.结论 脑出血后大鼠海马齿状回NSCs增殖明显,成年大鼠明显强于老年大鼠,且新生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老年大鼠.

    作者:文玉军;王登科;孙征;刘海洋;张莲香;王效军;秦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壳六糖治疗翼状胬肉的实验研究

    目的 为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线索和新视野.方法 对翼状胬肉组织块培养,获得翼状胬肉上皮原代细胞(PECs).添加壳六糖后,通过Transwell检测壳六糖对翼状胬肉迁移的抑制效果.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迁移相关基因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主要在进展型的翼状胬肉上皮中表达.添加一定剂量的壳六糖,可以有效抑制翼状胬肉细胞的迁移.目标基因(MMP-9和TIMP-1)表达变化后,发现壳六糖可以抑制MMP-9,同时上调TIMP的表达.结论 壳六糖可能是通过打破MMP-9和TIMP-1之间的平衡抑制PECs的迁移,进而有效治疗翼状胬肉.

    作者:许可;陈军全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生脉注射液在老年心肺复苏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病例40例,均为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均为心脏骤停后经CPR心搏恢复≥24 h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生脉组和对照组.生脉组于心肺复苏早期加用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比较生脉组与对照组复苏前和复苏后60 min肌酸激酶(CK) -MB、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生脉组各时间段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②各种原因所致心脏骤停中生脉组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③生脉组复苏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④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SOD水平低于复苏前高于复苏后60 min的对照组SOD水平,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CK-MB、MDA水平高于生脉组复苏前低于复苏后60 min的对照组CK-MB、MDA水平(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提高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术后的成功率,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易梦秋;王秀芳;张艳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乙酰半胱氨酸对脑死亡时肺组织形态和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死亡状态对肺组织形态和核因子(NF) -κB表达的影响,以及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后的干预作用.方法 巴马小型猪15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脑死亡组、NAC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实验动物脑死亡状态24h.NAC组于脑死亡模型建立后给予NAC 150 mg/kg,混合在10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1h;随后150 mg/kg混合在25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23 h.于脑死亡后24h取肺脏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肺脏组织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死亡组肺间质弥漫性水肿,肺泡间隔增宽,肺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水肿、局部有出血,肺不张;NAC组肺组织有轻微病理改变,近似于正常组织结构;对照组肺组织基本正常.脑死亡组、NAC组肺脏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NAC组升高幅度较脑死亡组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死亡可导致巴马猪肺组织损伤性改变,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NAC对脑死亡供体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作者:苗丽君;高增艳;王静;蒋军广;孙振涛;韩雪萍;张水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段骨折的疗效

    骨质疏松是肱骨近端骨折的高危因素.临床上众多治疗该疾病的途径中,共同的难点是如何提高骨折预后、增加断端固定的成功率以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何勇;吴立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白介素-21对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介素-21( IL-21)增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NHL细胞株(Raji)冲击树突细胞(DCs),诱导产生CTL;将培养原液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100 ng/ml的IL-21,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以ELISA、RT-PCR检测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结果 实验组IFN-γ与TNF-α水平分别为(469.32±2.83) pg/ml、( 82.52±4.72) pg/ml;对照组IFN-γ与TNF-α水平分别为(27.63±2.76)pg/ml、(11.63±1.54) pg/ml,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L-21可以促进IFN-γ与TNF-α的分泌,从而增强CTL杀伤NHL的作用.

    作者:刘红艳;叶松;冉昌丽;王海燕;郭静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