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老年性谵妄120例临床分析

杜福文;黄丽华;杜福亮

关键词:谵妄, 临床特征, 诊断/治疗
摘要:国内文献报道[1,2]综合医院住院的老年性谵妄患者发病率为3.5%~19.0%,但多数医生对它往往认识不足,国外报告[3]高达85%的病人没有被正确甄别.为此本文就综合医院对老年性谵妄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200例的疗效

    老年期精神障碍包括老年期抑郁、老年期痴呆、老年期功能性疾病等.因患者高龄,常合并有多系统疾病,并发症多,故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治疗较为困难.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会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助听器改善老年聋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

    老年性聋的病理变化较复杂,耳鸣症状带给病人的痛苦甚至远远超过听力下降带来的不便.各种治疗方法对神经性耳鸣症状的改善均不理想,尤其对老年性缓慢的感音神经性聋所伴随的耳鸣症状更是疗效欠佳.对于耳鸣时间较长者,建议采用佩戴助听器进行治疗[1].为观察佩戴助听器对老年性聋耳鸣症状的治疗作用,现将在我院确诊的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赖丹;黎万荣;黄毅岚;蒲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70岁及以上老年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目的 了解高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在我科初次住院的38例70岁以上老年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34%、18%;其1、3、5年肿瘤相关生存率分别为85%、68%、47%.结论 放疗能够改善高龄鼻咽癌患者的预后,部分放疗耐受性差的患者预后差;高龄鼻咽癌患者非肿瘤性死亡的概率较大.

    作者:朱海生;杨云利;赵丹;刘颖新;朱小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罗格列酮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干预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THP-1细胞,佛波脂(PAM)使之巨噬化,ox-LDL使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罗格列酮和泡沫细胞孵育48 h.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ELISA法测定ox-LDL;TBARS法检量MDA.结果 THP-1细胞经PAM和ox-LDL孵育后,有大量泡沫细胞形成.细胞内TC、FC、CE、ox-LDL、MDA均增多(P<0.05=;罗格列酮干预后,细胞内TC、FC、CE、ox-LDLD、MDA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聚积和减轻细胞的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苟连平;吕湛;胡厚祥;张俊;罗勇;冯杰;蒲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伦理的中国本土化问题研究

    据新统计,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67亿,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寻求理性的对待老年患者生命终期的医护方式势在必行,而中国推行临终关怀虽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但在推行过程中却阻碍重重.临终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医护操作的方式,更强调的是伦理关怀的付出,临终关怀主旨应是伦理关怀,所以临终关怀移植中关涉我们国家伦理环境的回应问题,临终关怀伦理的本土化被认识.

    作者:陈保同;尤吾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技术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的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7例,按照AO/ASIF 分型:C1 型13例,C2 型9例,C3 型15例.结果 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47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6~10 w,骨性愈合时间为12~16 w,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9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89.2%.术后出现异位骨化3例,尺神经牵拉损伤2例.结论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固定牢靠,有助于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邓明高;潘杰;谭军;任文桀;潘恩;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延衰合剂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睾丸及血清睾酮的影响

    目的 观察延衰合剂(YSM)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睾丸及血清睾酮的影响.方法 选昆明系雄性小鼠,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应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延衰合剂治疗前后衰老小鼠睾丸的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睾酮的变化.结果 衰老小鼠生精细胞减少,生精小管变细,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降低;用药后,生精小管增粗,生精细胞增多,间质细胞增多,血清睾酮含量增加(P<0.05).延衰合剂高剂量组作用优于补肾益寿胶囊组及延衰合剂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 延衰合剂可以改善衰老小鼠睾丸的形态结构,抑制衰老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的下降,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黄和贤;曹文富;彭爽;栾增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FKN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1/2活化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ERK1/2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FKN)对单个核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ERK1/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抗凝血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每份提取的单个核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FKN组、FKN+PD98059(ERK特异性阻断剂)组;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中磷酸化ERK1/2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FKN诱导组磷酸化的ERK1/2和TNF-α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多(P<0.05);PD98059组磷酸化的ERK1/2和TNF-α表达较FKN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FKN-CX3CR1可能通过增加单个核细胞磷酸化ERK1/2和TNF-α的表达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FKN可能是通过ERK1/2途径诱导单个核细胞TNF-α的表达.

    作者:雷明明;孙健;张学颖;金元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诱导对老年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功能Ⅱ~Ⅲ级,择期行冠脉搭桥术患者40例,年龄62~74岁,体重66~78 kg.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入室后在局麻下行桡动脉和中心静脉置管.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 μg/kg,F组芬太尼8 μg/kg,3 min后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前即刻(T1)、后3 min (T2)、气管插管时(T3)、气管插管后1 min (T4)、3 min (T5)、5 min(T6)时记录SBP、DBP、HR和CVP、SPO2.结果 F组T2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S组,T3、T4时高于S组.结论 舒芬太尼比芬太尼诱导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趋于平稳.

    作者:许艳荣;徐凯智;靳彦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黛力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可以导致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延长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传统的抗抑郁剂可以有效地治疗PSD,改善神经症状,但因副作用较多而限制其广泛使用.本研究收集了150例PSD患者,比较新药黛力新与传统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治疗PSD患者的疗效.

    作者:于丽;袁建新;李壬子;苏津蕊;杨秀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及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DN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早期DN患者(NA组和MA组)116例和健康体检者(NC)40例进行Cys-C、ADPN水平和生化指标测定.治疗组进行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干预治疗,并检测1个月治疗前后Cys-C、ADPN、UAER水平的变化.结果 NA组与NC组相比,SBP、BUN和C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Cys-C、ADPN和UAER有明显差异(P<0.05).MA组与NC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Cys-C水平与BUN、CR、UAER、HBA1c、FPG呈正相关性.血浆ADPN与HBA1c、TG、BUN、CR、UAER呈负相关性.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Cys-C、ADPN和UAE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UAER有显著性差异(P<0.05),Cys-C和ADP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ADPN和Cys-C联合检测能反映DN早期内皮损害及肾功能进展情况.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杨生;郭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学分型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学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病历资料,对临床特点、胃镜结果及病理分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有上腹痛、消瘦、消化道出血等表现,内镜表现有溃疡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肿块型,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但无特异性,内镜所见易误诊、漏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作者:李潮;李静;张照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近年来评估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简单、快捷、有效、经济、无创性指标[1,2],不仅能早期反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综合损伤[3~7],而且是晚期各种心血管危险事件的独立的预测因子[8~11],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指南已将其列为动脉血管功能评价的一个新指标[9].

    作者:熊鹏锋;涂燕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兰州624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筛查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DM)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HbA1c水平降低后,DM并发症发生危险均显著降低.以HbA1c低于6.5%作为达标标准,我国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仅占25.9%.本文通过测定DM患者HbA1c水平,了解兰州地区DM患者HbA1c的达标率.

    作者:胡晓霞;石红;胡彩虹;杨丽丽;何继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脑部NOS1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OS1)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ip)D-半乳糖和灌胃注射(ig)AlCl3法建立AD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部的NOS1变化.结果 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并明显增强大脑皮质和海马NOS1活性及其神经元密度(P<0.05),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中枢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依达拉奉注射液对AD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雷;辛勤;李海军;于婷;徐旭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寻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较佳治疗方案.方法 将294例患者随机分为疏经组、调脏组及疏经调脏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疏经组以循经取穴为主,穴取四关、肩髃、外关、环跳、阳陵泉等;调脏组以腹针取穴为主,穴取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健)、大横等;疏经调脏组取穴综合疏经组及调脏组穴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分别以Barthel指数(BI)评定残障水平,以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结果 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提高BI、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残障率,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P<0.05),且疗效均能维持至治疗后1个月(P<0.05);但停止治疗后,并无增效作用(P>0.05).疏经调脏组在提高B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纯疏经组或调脏组(P<0.05),而疏经组在提高B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与调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疏经调脏法是脑梗死偏瘫康复的较佳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单纯疏经或单纯调脏.

    作者:徐振华;钟平;符文彬;庄礼兴;陈小凯;何青;向进;李旅萍;贺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睡眠质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5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分别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与国内常模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其中夜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 COPD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较低,睡眠质量会对患者的心理及生活状态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王金环;郭继芳;葛晓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国内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874例临床荟萃分析

    目的 汇总分析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SMAI)病例,探讨国人ASMAI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提取符合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ASMAI共有87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800例,占91.5%;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ASMAT)53例,占6.1%;急性非阻塞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NOSMAI)21例,占2.4%.男∶女=1.7∶1,平均年龄为61.9岁.主要相关疾病:心房颤动患者占53.5%(429/802),动脉硬化症患者占38.1%(69/181),冠心病患者占27.9%(195/698),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占24.2% (169/698),高血压患者占15.2%(106/698).主要症状为剧烈腹痛(99.1%)、恶心呕吐(63.8%)、腹胀(40.8%)、便血(29.4%),而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较轻,与严重的腹部症状不符.561例(64.2%)通过手术确诊,263例(30.1%)通过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50例(5.7%)通过CTA确诊,但初步诊断的误诊率达58.1%.手术治疗占82.3% (710/863),介入治疗占13.9%(120/863),内科保守治疗占7.5%(65/863),病死率37.3%(326/874).结论 ASMAI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通过CTA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早期确诊、积极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庄艳;杜杰;郑松柏;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临床类型、分期帕金森病患者99mTc-TRODAT-1DAT显像特征分析

    目的 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显像,半定量分析纹状体/小脑、尾状核/小脑和壳核/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结合UPDRS评分,分析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分期PD患者的特征.方法 58例临床确诊PD患者和10例对照组,在空腹6 h后,口服KClO4 400 mg以封闭甲状腺、脉络丛和鼻黏膜,1 h后经肘静脉注射99mTc-TRODAT-1 30 mCi.3 h后进行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取SPECT图像中基底节清晰的1帧横断层图像勾画左右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感兴趣区(ROI),利用半定量分析法,分别计算纹状体与小脑、尾状核与小脑及壳核与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比较PD患者和对照组纹状体及主要区域DAT功能差异.并应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析其UPDRS Ⅲ评分与起病肢体对侧、同侧及双侧纹状体/小脑放射性计数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分期纹状体/小脑,壳核/小脑,尾状核/小脑放射性比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分期的PD患者纹状体DAT功能均明显减低.在三组不同类型的PD患者中,强直为主与运动迟缓为主型PD患者的评分与纹状体、尾状核、壳核摄取值呈负相关(P<0.05),混合型PD患者的评分与纹状体、尾状核、壳核摄取值也呈负相关(P<0.05).而震颤为主型PD患者的评分与纹状体、尾状核、壳核摄取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99mTc-TRODAT-lDAT显像可作为评价PD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与PD患者UPDRS临床量表结合,能更好对PD患者进行诊断、分级和病情监测.

    作者:王玲;张雄;李焕斌;文正伟;张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早期气管插管支持下中西医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5例疗效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而给予超早期气管插管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争取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康复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本文对我科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早期气管插管及中西医康复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伯群;吴睿;许梦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