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檗碱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及脂肪PPARγ、INSIG-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何琦;金磊;周岐新;杨俊霞

关键词:小檗碱, 高血脂, PPARγ, INSIG-2
摘要: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高脂模型,测定各处理组血清TC、TG、LDL-C和HDL-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脂肪组织PPARγ和INSIG-2基因表达. 结果 高脂组TC、TG和LDL-C水平较普食组明显升高(P<0.05),而小檗碱处理后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高脂组PPARγ和INSIG-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普食组(P<0.05),小檗碱处理后PPARγ mRNA表达明显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而INSIG-2 mRNA表达则较高脂组明显上调(P<0.05),且低剂量作用更明显. 结论 小檗碱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其机制与PPARγ表达下调而INSIG-2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小檗碱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盐酸小檗碱组.用药组灌胃给药8 w后,做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小檗碱治疗组FPG、TC、TG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小檗碱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提高大鼠对腹腔注射葡萄糖的耐受力,改善胰岛素抵抗(均P<0.01);盐酸小檗碱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提高SOD水平(P<0.05,P<0.01);显著降低胸主动脉组织eNOS蛋白表达(P<0.05);而正常大鼠给予盐酸小檗碱治疗,上述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 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卓;王春梅;王春艳;白岩;王丽杰;徐嘉琪;陈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和TNF-α的影响

    白介素(IL)等含量明显增高,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可减轻脑损伤程度.在局灶性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实质血管内皮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表达增高,sICAM-1高表达进一步引起缺血性脑损伤,而IL-6可减轻sICAM-1高表达加重的缺血性脑损伤[3].本文探讨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和TNF-α的影响.

    作者:齐建祥;包玉双;任秀乾;王建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锁阳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锁阳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D-半乳糖(D-gal)建立人工致衰模型,观察锁阳水提液对肝线粒体组织形态、NADH脱氢酶、H+-ATP酶活性的影响及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衰老模型组肝线粒体减少,内外膜模糊不清,嵴变形、断裂或消失,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等改变,NADH脱氢酶和H+-ATP酶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升高;锁阳水提液可减轻肝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使NADH脱氢酶和H+-ATP酶的活性升高(P<0.05,P<0.01),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 锁阳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线粒体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丽华;张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T引导分次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24例

    肝癌治疗手段很多,目前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的消融方法广泛应用,尤其对于小肝癌的治疗,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2],但巨大肝癌射频治疗的报道较少,更无5年生存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经CT引导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

    作者:赵恒军;才子斌;李薇;崔久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T-1、TSP-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内皮素- 1(ET-1)、血小板反应蛋白- 1( TSP-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 例NSCLC 组织和18 例正常肺组织中ET-1、TSP-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计数.结果 NSCLC 组织中ET-1的阳性表达率(42.22%)显著高于对照组,ET-1的表达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ET-1阳性组MVD明显高于ET-1阴性组.TSP-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37.78%)低于对照组,TSP-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SP-1阳性组MVD低于TSP-1阴性组.MVD与E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TSP-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在NSCLC 组织中ET-1作为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TSP-1作为一种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两者参与肺癌的血管形成,且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春玲;阎红娥;刘甡;李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特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后的远期疗效对比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约占四肢骨折的14%.在对于一些稍不稳定的和(或)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可进行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制动或者手术切开内固定制动,本文拟探讨特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华;邓强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运动处方防治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

    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的适应性、改善冠状动脉和心脑器官的供血能力和弹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人体心脑血管的调节能力等.因此,运动处方是心脏康复综合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重新获得生活、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屈红林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张家口地区健康人群CYP1A1基因多态性

    目的 探讨张家口地区健康人群CYP1A1基因MspI和Ile/Val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分析360例张家口地区健康成人的CYP1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MspI位点和Exon7位点的3种基因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张家口健康人群MspI基因型m1m1占35.8%,基因型m1m2占50.2%,基因型m2m2占14.0%,等位基因m1m2分别为60.9%,39.1%.Ile/Val多态性,其Ile及Val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8.5%,31.5%.Ile/Ile,Ile/ Val,Val/Va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4.4%,48.1%,7.5%.结论 张家口地区健康人群CYP1A1基因存在MspI和Ile/Val的多态性.

    作者:刘芳;孙黎;杨翠军;李华;刘开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四种嵌合免疫受体在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人源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scFv)的4种嵌合免疫受体(CIR),比较其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情况.方法 将构建好的嵌合免疫受体CIRZ、CIR1、CIR2、CIR3通过电穿孔方法分别转染人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嵌合免疫受体在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有3种嵌合免疫受体成功表达在T细胞的表面,它们分别是CIR1、CIR2、CIR3,其中CIR3的表达更好.结论 嵌合免疫受体能够在T淋巴细胞的表面有效表达,为下一步的体内实验打下基础,同时为这一治疗策略终应用于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骆耐香;陈森洲;徐雅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Klotho蛋白对C57BL/6小鼠黑质神经元数目的影响

    目的 观察Klotho蛋白对C57BL/6小鼠黑质神经元数目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3组:野生型雄性小鼠(WT),Klotho基因过表达型(Tg)小鼠,Klotho基因敲除鼠(KO)各6只,行为学观察及体重测定,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KO小鼠与WT、Tg组小鼠相比体重明显降低(P<0.01).WT组小鼠与Tg组小鼠相比体重差别不显著(P>0.05);与WT小鼠相比KO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上调而Tg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下调,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Klotho基因可影响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与WT组小鼠相比KO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上调而Tg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下调,可能是Klotho-FGF23共受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影响.

    作者:杜洪霞;周芳;张湛睿;李新华;弥曼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形成细胞外淀粉样斑块,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及细胞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1].β样淀粉蛋白(Aβ)是一种易于聚集的非特异性结合蛋白,可与许多不同结构的物质相结合,如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聚糖以及多种蛋白受体,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α-N-AChR),巨噬细胞A型清道夫受体(SR-A)、α5β1整合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 receptor)、p75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2]等.

    作者:丛潇;王友政;张文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丙泊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泊酚组(P组).IR组、P组均建立大鼠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3 h),P组于缺血前30 min静脉输注丙泊酚5 mg·kg-1·h-1.实验结束后立即取左肺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同时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凋亡指数增加,肺组织中Bcl-2、Bax表达均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 (P<0.05);与IR组相比,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轻于IR组.结论 丙泊酚对大鼠L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肺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付笑飞;赵松;刘东雷;王建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冬虫夏草对糖尿病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 (CS) 对糖尿病肾病 (DN)大鼠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给予链脲佐菌素55 mg/kg体重腹腔注射),CS早期干预组及冬虫夏草晚期干预组,12 w后测体重、肾重、血糖、血肌酐 (Scr)、24 h尿蛋白等指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 (PAI).结果 模型组肾重、血糖、Scr、24 h尿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I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体重、t-P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干预组肾重、Scr、血尿素氮 (BUN)、24 h尿蛋白、t-PA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体重、PAI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组,血糖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冬虫夏草早期干预组效果优于晚期干预组(P<0.05).结论 DN时存在t-PA/PAI失衡,冬虫夏草治疗DN的机制之一为矫正t-PA/PAI失衡.

    作者:陈叶;傅余芹;方华伟;韩亚莉;杜月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人皮脂腺增生20例临床观察

    皮脂腺增生(SGH)临床上以单个或散在的皮色或淡黄色丘疹为主要症状,一般无特殊不适感,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面部.本文观察分析了SGH 28例临床治疗情况.

    作者:刘兵;李海燕;于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系统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方法 比较3,8和24周龄小鼠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合成酶 (GCL)、GSH还原酶 (GR)、GSH过氧化物酶 (GSH-Px) 和GSH巯基转移酶 (GST) 活性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小鼠脑内GSH含量、GCL和GR活性无明显变化.8和24周龄小鼠脑内GSH-Px明显低于3周龄组.24周龄小鼠脑内GST活力明显高于3和8周龄.结论 小鼠脑内GSH含量及其合成相关的GCL和GR活性不随年龄明显改变,而GSH依赖的抗氧化酶GST和GSH-Px的活性则具有明显差异.

    作者:梁青宁;夏玉叶;盛雨辰;闵旸;蒋萍;季莉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零下非结冰保存L-02细胞的效果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采用UW液零下非结冰(-0.8℃)保存生物人工肝用L-02细胞,与常规低温(4℃及0℃)比较,探索零下非结冰保存肝细胞的效果以及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好的UW液保存的L-02细胞悬液分为3组:-0.8℃组(零下非结冰组),0℃组(0℃非结冰组),4℃组(对照组).低温保存24 h、48 h及72 h后,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流式细胞术)、LDH释放、尿素合成功能、白蛋白分泌功能.结果 零下非结冰(-0.8℃)较常规低温(0℃及4℃)明显提高了低温保存L-02细胞的存活率[72 h:-0.8℃(70.17±2.82)% vs 4℃(60.05±3.17)%],降低了细胞凋亡率[72 h:-0.8℃(5.73±1.68)% vs 4℃(9.20±2.35)%].零下非结冰明显抑制了LDH的释放[72 h:-0.8℃(113.88±5.64)U/L vs 4℃(170.47±11.80)U/L],更好地维持了L-02细胞的尿素合成功能[72 h:-0.8℃(1.01±0.14)mmol/L vs 4℃(0.66±0.09)mmol/L]及白蛋白分泌功能[72 h:-0.8℃(9.04±0.53)μg/ml vs 4℃(7.70±0.52)μg/ml].结论 与0℃及4℃相比,零下非结冰(-0.8℃)可明显提高L-02细胞存活率,降低低温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有效的保护肝细胞尿素合成功能和白蛋白分泌功能.

    作者:李庆勇;张清华;蒋知新;李安全;夏爱祥;李丽;陈玲;高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siRNA沉默Annexin-1基因对膀胱癌T24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

    目的 观察RNA干扰沉默膜联蛋白-1(Annexin-1)基因表达技术对膀胱癌T24细胞Annexin-1基因表达和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 针对Annexin-1基因不同部位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不同的靶向小分子干扰RNA(siRNA),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膀胱癌T24细胞,转染后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Annexin-1 mRNA 和蛋白的改变,用MTT法检测沉默Annexin-1表达在膀胱癌T24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转染siRNA后膀胱癌T24细胞Annexin-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增强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结论 RNA 干扰Annexin-1基因后其mRNA 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并且增强T24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高琳;杨远航;徐万海;林相国;李建章;杨德君;王晓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北京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其需求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及其需求,为社区生活照顾服务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25 位城市社区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包括在家料理家务困难、外出购物困难、参加社区活动困难;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夫妇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当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自行解决时,会选择求助子女、亲戚、邻居或雇佣保姆/钟点工来克服困难;多数空巢老人都表示遇到困难时会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求助别人,主要原因是老人认为雇佣保姆/钟点工的费用贵、对其不放心、自己不习惯;但又对亲戚邻居的义务帮忙感觉会欠人情.针对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希望社区能够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掌握基本信息、帮其出谋划策.结论 社区应该针对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适合空巢老人特点的日常生活照顾.

    作者:田君叶;刘均娥;岳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心率震荡观察

    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是指一次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变化,即窦房结对室性早搏的反应敏感性变化.近年研究发现严重心脏器质性病变如慢性心衰(CHF)患者HRT明显减弱或消失[1~3].本文对65例老年CHF患者和42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窦性HRT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冬梅;乔云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己内酯基生物降解输尿管支架材料的比较

    目的 探讨己内酯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聚后的降解性质及规律.方法 采用体内埋植的方法,对降解性输尿管支架材料己内酯/丙交酯共聚物(PCLA,CL∶LA=30∶70)及己内酯/环氧乙烷共聚物(PCL-PEO=50∶50)进行体内比较,40枚PCLA试样及40枚PCL-PEO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 w,4 w,6 w,8 w和12 w取出材料及周围组织.测量试件质量、分子量及微观形态变化.结果 ①PCLA试样及PCL-PEO试样经过12 w的降解,均有失重情况,明显失重应在6~8 w之后.体内埋置前4 w,重量损失不明显. ②降解初始4 w内分子量下降迅速,生物降解率较高,分子量下降表明聚合物酯键断裂成低分子量物质.结论 ①己内酯作为原料与不同高分子材料共聚后可调控输尿管支架原材料降解时间.②PCLA的体内降解过程较为复杂,与体内血液循环、酶、应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共聚后的分子量降解及重量损失比较后,降解时间延长,丙交酯的比例应大于70%,环氧乙烷的比例应大于50%.③PCLA的体内降解断面降解明显快于表面.④己内酯基作为原料既可作为短期又可作为长期输尿管支架材料使用.

    作者:岳鑫;黄莉萍;岳磊;孔祥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