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颅脑急性损伤血清血栓调节蛋白、vWf及IL-6的动态监测

杨明飞;张强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 老年,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白介素-6(IL-6)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54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损伤组,分别于发病后1、3和7 d时测定TM、vWf及IL-6的血清水平.TM、vWf及 IL-6血清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 与轻度组比较,中和重度组在损伤后1 d时TM、vWf及 IL-6血清水平明显升高(P<0.05);损伤后3和7 d时,TM、vWf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组IL-6水平与轻度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和重度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的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TM、vWf及IL-6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中,测量TM、vWf及IL-6血清水平来评估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62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依据Hcy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再分为高Hcy组和正常Hcy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Hcy组较正常Hcy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升高(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FBG、HbA1c、HOMA-IR均为有统计意义与Hcy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示,DR的发生与Hcy有关.结论 高Hcy水平是老年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与IR相关.

    作者:李志红;苏胜偶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是一种原因不明[1]、预后良好、颅内压低于7 cmH_2O(1 kPa=10.2 cmH_2O)的一组常见症候群,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极少发生.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即起立时剧烈头痛、呕吐,平卧后很快缓解.老年组PIH影像学改变国内文献报道较少.老年人由于其生理特殊性,多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本病常被误诊和忽视.

    作者:郑运松;牛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补肾复方对围绝经期卵巢衰老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肾复方对围绝经期卵巢衰老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复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照组.另选4月龄大鼠为青年组,18月龄大鼠为老年组,连续15 d用药后取血,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雌二醇(E_2)、睾酮(T)、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结果 补肾复方可使升高的T、FSH、LH水平下降,同时显著提高大鼠血清E_2、P水平(P<0.05).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老年组及用药各组E_2/T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复方各剂量组均能使E_2/T比值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补肾复方通过增强内源性雌激素效用,有效地调节多项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对围绝经期卵巢早衰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作者:丁原全;万绍晖;王翠霞;马乾章;刘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坎地沙坦对高盐致心室肥厚的作用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干预在高盐饮食大鼠心室肥厚中的作用及与炎症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高盐组、高盐+坎地沙坦干预组(2 mg/kg/d)、高盐+三联干预组(mg/kg/d:肼屈嗪20+氢氯噻嗪7+ 利血平0.15);每组10只.各组均以8% NaCl高盐颗粒饲料喂食;干预组分别予以坎地沙坦或三联药物灌胃.分别在实验前、实验4 w和8 w后测定尾动脉血压,8 w后称左心室重量(LVM),计算左室/体重指数(LVI);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 ①高盐喂养8 w后,高盐组较基础血压明显升高(P<0.01),坎地沙坦或三联药物干预组血压较高盐组明显降低(均P<0.01),且两组干预组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②坎地沙坦组较高盐组LVM减轻、LVI降低(P<0.01);而三联药物组虽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③坎地沙坦组较高盐组或三联药物组都有明显的IL-1β、IL-6表达降低(均P<0.01),而三联药物组与高盐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盐喂食可以导致心肌肥厚的发生,不完全依赖于血压的升高.AT1R拮抗剂能够逆转高盐对心肌的影响,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胡剑平;谈世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无创检查方法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心内电生理检查是评估和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相对科学的检测方法,能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乃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但该方法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不适合作为常规预测方法使用.因此研究者们又在积极的探讨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检查,目前用于恶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性电生理指标主要有: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T波电交替、心率震荡等.现分别对这几种指标做简要阐述.

    作者:鲁洋;李淑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如何解决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问题仍是当前肿瘤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一种新的理论--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在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少数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被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CSCs可能是导致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本原因.本文就CSCs分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徐媛媛;陈月;王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50例的临床观察

    干燥综合征是以外分泌腺体分泌障碍为主的以口眼干燥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约60%的病例发生在此时期[1].早期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晚期严重并发症可威胁人的生命.

    作者:毛兰萍;韩冰;闫磐石;刘爱莲;石爱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普胸外科老年病人伴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高脂饮食)、生活规律的加快及运动量的减少,糖尿病发生率不断提高[1].我国70岁的老年人比例不断提高,普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因此有效控制血糖对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田晶;王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城市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发生率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长春市南关区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较高,与社会支持体系中的子女探望间隔时间、亲友联系以及娱乐活动有相关性.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与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应加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制定相应的干预体系和干预措施.

    作者:谢姣;高艳斌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新疆地区汉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了新疆地区汉族42例冠心病人和82例正常人群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汉族正常人群的ACE基因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型19.51%,ID型32.93%,II型47.56%.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和 64.0%;冠心病人的ACE基因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型28.57%,ID型30.95%,II型 40.48%.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4.05%和 55.95%,无显著性差异(χ~2=1.996 8,P>0.05),且男女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冠心病关联性不大,但值得关注.

    作者:杨忠伟;冯秀丽;梁晓安;吕月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高海拔地区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神经体液的长期过度激活是慢性心功能不全(CCI)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证实,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CCI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价值[1].国内外近年有以人工合成BNP治疗CCI患者[2],而在高海拔地区尚未有使用的经验. 本文主要探讨rhBNP在高海拔地区CCI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对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青;吴红;马海英;李顺延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1,5-脱水葡萄糖醇测定在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1,5-脱水葡萄糖醇(1,5-AG)作为一项新的指标在糖耐量减低(IGT)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吡喃糖氧化酶(PROD)法测定糖耐量正常(NGT)、IGT、2型糖尿病(T2DM)受试者1.5-AG血清水平.结果 正常人(30例)为1,5-AG水平(26.76±5.28) mg/L;IGT者(100例)为(21.43±2.52) mg/L;糖尿病患者(50例)为(10.69±2.72) mg/L,糖尿病组1,5-A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和IGT组(P<0.01),IGT组1,5-AG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1,5-AG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显著负相关.1,5-AG、FPG和HbA1c分别以14 mg/L、6.2 mmol/L和6.4 %作为诊断参考值,其敏感性分别为90.0%、88.0%、82.0%;特异性分别为93.3%、90.0%、76.7%.结论 血清1,5-AG与糖耐量下降相关,IGT及糖尿病患者1,5-A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1,5-AG含量测定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筛选和血糖控制监测的指标.

    作者:陈家坚;叶余辉;温卓莲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状况,了解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OSAHS患者114例,运用贝克抑郁问卷(BDI)评分分为抑郁组(BDI≥10)和无抑郁组(BDI<10),并使用Calgary 生活质量指数(SAQLI)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114例OSAHS患者中合并抑郁情绪者37例,抑郁发生率为32.5%;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氧饱和度(LSaO_2)、平均氧饱和度(MSaO_2)差异无显著性(P>0.05);抑郁组生活质量总分及日常活动、社会交往、情感功能及症状4个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无抑郁组(P=0.000);BDI抑郁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负相关(P=0.000).结论 OSAHS患者抑郁情绪较为常见,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作者:刘志青;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4例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其病情重,病死率高.本病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误诊率一直很高.老年人由于痛觉阈值高,有不同程度脑萎缩,因此头痛、呕吐程度轻,脑膜刺激征不典型,更易被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和细菌学检查确诊的14例老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大程度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陈滢;林仕芳;郑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普米克令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普米克令舒联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重度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喘乐宁5 mg与爱全乐500 μg雾化吸入,普1组与普2组分别联用普米克令舒1 mg和2 mg,均为1次/8 h,连续治疗观察10 d.结果 普2组症状体征改善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8.4% (P<0.01)及普1组80.9%(P<0.05)).治疗后第5天,对照组、普1组、普2组 FEV1分别增加10.1%、15.7%、23.6%,治疗10d后分别增加22.7%、29.5%、32.8%,普2组增加高于普1组(P<0.05)和对照组(P<0.01).普2组患者的SaO_2在治疗48 h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5),而普1组及对照组72 h后SaO_2才有明显增加.治疗5 d后普1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支气管扩张剂可明显改善 AECOPD 患者肺功能.普米克令舒2 mg较1 mg疗效更快更好.

    作者:曹淑芳;邓青南;谭瑞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淋巴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是偏瘫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2.5%~70.0%[1]. 严重的手肿胀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目前尚未见到淋巴治疗仪缓解手肿胀、提高上肢运功功能的报道.

    作者:袁润红;尹科;尹立全;蔡菲;郑兰娥;郝小波;董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腮腺上皮细胞型肌上皮瘤1例

    腮腺肌上皮瘤是一类少见的涎腺肿瘤.因早期对肌上皮瘤的形态学特点认识不足,易误诊为多形性腺瘤[1].本文就1例老年人腮腺上皮细胞型肌上皮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金占国;龚维熙;王恩彤;任力;郭丽英;李宏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突变型人APP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携带突变型人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APP695)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载体.方法 在NCBI上查找APP695的序列,设计引物.以pCB6质粒携带的野生型APP695序列为模板,以突变体引物扩增突变型APP695. 将突变型APP695与pIRES2-EGFP连接并测序证实.结果 经过酶切鉴定、PCR和DNA测序等方法,证实构建的pIRES2-EGFP/APP695突变型质粒载体序列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APP695-EGFP融合基因载体,为研究AD发病的分子机制和治疗时的药物筛选奠定基础.

    作者:张丽娟;王凤斌;成敏;刘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颅脑急性损伤血清血栓调节蛋白、vWf及IL-6的动态监测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白介素-6(IL-6)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54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损伤组,分别于发病后1、3和7 d时测定TM、vWf及IL-6的血清水平.TM、vWf及 IL-6血清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 与轻度组比较,中和重度组在损伤后1 d时TM、vWf及 IL-6血清水平明显升高(P<0.05);损伤后3和7 d时,TM、vWf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组IL-6水平与轻度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和重度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的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TM、vWf及IL-6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中,测量TM、vWf及IL-6血清水平来评估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明飞;张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吲哒帕胺缓释片与左旋氨氯地平片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大量研究证实,收缩压(SBP)及脉压(PP)的升高与心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独立而极其显著的相关性[1],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因子.积极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收缩压与脉压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琳;赵运梅;李勇胜;刘鸿涛;刘兵华;沈耀兵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