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运动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李玉峰;王士雯;赵玉生;卢才义;薛桥

关键词:高血压病, 有氧运动, 心房颤动, 血小板膜糖蛋白,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规律运动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标志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及实验组(37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等量的运动疗法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小板膜上CD62P、CD61的阳性百分率(%)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进行运动疗法3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24 h平均心率(次/min)分别为75±4.6及70±4.3(P<0.0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3.5±4.4及56.3±3.6(P<0.05);收缩压(SBp,mmHg)分别为160±4.6及156±4.5(P<0.05),舒张压(DBp,mmHg)分别为92±4.2及88±2.3(P<0.01);血小板膜上CD62P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7.3±2.2及22.5±3.1(P<0.05),CD61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6.3±2.4及21.2±2.3(P<0.05);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7.4±4.6及72.3±3.4(P<0.05).结论 规律运动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的血小板表面活化受体分子的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有利于防止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血栓性疾病的形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结肠癌病人外周血CK-20 mRNA表达与癌组织中nm23-H1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情况,以及与nm23-H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RT-PCR),以CK-20 mRNA为靶基因,检测了结肠癌病人48例,结肠良性疾病组病人20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结肠癌病人术后肿瘤标本中nm23-H1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良性疾病组(20例),术前术后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肠癌组(48例)术前CK-20 mRNA阳性率25%(12/48),术后阳性率41%(20/48),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nm23-H1在CK-20 mRNA表达阳性病例中表达率为15%(3/20),在CK-20 mmRNA表达阴性病例中,阳性率为64%(18/25),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结肠癌病人(B期、C期)术前有部分病人血中CK-20 mRNA表达阳性,说明血中有游离癌细胞.术后阳性率明显升高,说明术中牵拉、刺激、挤压,可能增加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nm23-H1的表达与血中CK-20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乔士兴;郭立娟;郭春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β对应激大鼠室旁核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应激大鼠室旁核(PV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应激组,每组8只.应激组大鼠每天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每日2次,每次2 h,连续15 d,正常组不予刺激.大鼠在侧脑室给予IL-1β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IL-1β对AngⅡ及AT1R在PVN内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侧脑室给予IL-1β(1.0 mg/L或5.0 mg/L)后,PVN AngⅡ及AT1R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染色加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应激大鼠AngⅡ及AT1R在PVN内有广泛的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较多,但在给予IL-1β(100 mg/L)抗体后,应激大鼠PVN内的AngⅡ和AT1R阳性细胞的胞浆染色面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IL-1β可能增加内源性AngⅡ的释放及上调PVN内的AT1R.

    作者:吕洋;赵华;陈立松;李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TRAIL真核表达质粒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真核表达质粒对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构建人TRAIL基因114-281胞外段肽链相应基因序列(504 bp)的真核表达质粒;构建荷U251胶质瘤裸鼠模型,随机分组给药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分析TRAIL真核表达质粒抗肿瘤作用.结果 质粒组和质粒+化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超微结构提示为凋亡改变.结论 TRAIL真核表达质粒可以诱导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后作用更明显.

    作者:朱战鹏;罗毅男;张鹏;张兆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全面有效地控制DM并非依靠药物所能达到,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目前DM健康教育缺乏计划性、连续性,为有效合理地利用护理资源,一种健康的教育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资源浪费等方面已经展现出卓越的优点.我院对初次住院DM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月欣;孙素娟;田溢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的增龄性改变

    目的 探讨老龄大鼠海马结构(CA3、CA1区及齿状回)胆碱能纤维的增龄性改变.方法 选用雌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青年(3~5月龄)组、老龄(27月龄)组.应用酶细胞化学乙酰胆碱酯酶(AchE)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海马结构CA3、CA1区及齿状回3个亚区的AChE阳性纤维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 老龄组大鼠海马结构CA3、CA1区及齿状回胆碱能纤维密度与青年组比较分别减少了61.5%、49.1%和64.8%(P<0.01);结论 老龄大鼠海马结构CA3、CA1区及齿状回3个亚区的胆碱能纤维比青年组明显减少.提示老龄大鼠海马结构3个亚区的胆碱能纤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作者:马萍;高杰;尹元琴;王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脱氢表雄酮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氧化应激损伤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干预作用.方法 贴块法培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四组:A组(对照组)、B组(50 μmol/L H2O2处理6 h)、C组(50 μmol/L H2O2+1 nmol/L DHEA 处理6 h)和D组(50 μmol/L H2O2+10 nmol/L DHEA处理6 h).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核因子p65(NF-κBp65)核易位情况.结果 B组VSMCNF-κB p65的核易位阳性率显著高于A组;而与B组相比,C组和D组VSMC NF-κB p65的核易位阳性率显著降低,其中D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DHEA能显著抑制H2O2引起VSMC NF-κB的激活,这可能是DHEA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之一.

    作者:银孟卓;吴赛珠;阮云军;王辉清;赖文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罗格列酮对兔血脂紊乱及动脉脂质沉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血脂紊乱及动脉脂质沉着的作用.方法 大耳白兔37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干预组.实验第14周末取血测定血脂谱,取主动脉进行苏丹红脂肪染色观察动脉脂质沉着情况,计算斑块面积占主动脉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模型组TC、TG、LDL-C、HDL-C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苏丹红染色显示动脉内壁脂质沉着面积(74.68±11.89)%.干预组经罗格列酮治疗后较模型组TC、TG、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主动脉斑块面积(29.93±11.54)%(P<0.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调节兔血脂紊乱,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萍萍;邵明柏;李杰;王新莉;常亚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老年乙肝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分析的临床研究

    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在肝细胞中有较高的含量,能水解氨基酸末端含有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多肽,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对PLD活性的检测可间接反映肝病的进展程度[1].动态监测血清PLD水平,对了解中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老年乙肝患者血清PLD活性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吉林;宋玉国;毕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CHF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MMP-2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左心室参数,同时分析CHF组的血清MMP-2与血浆NT-proBNP、左心室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清MMP-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MMP-2与NT-proBNP、左心室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8,P<0.01;r=0.33,P=0.04及r=0.34,P=0.03).结论 血清MMP-2可能参与CHF的左心室重塑,其浓度的检测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董兆强;鹿庆华;郝林;王欣;蒋卫东;齐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氯沙坦和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及尿内皮素水平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39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19例)和氯沙坦+阿魏酸钠治疗组(20例),正常对照组7例.治疗前后检测两治疗组患者血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尿内皮素、24 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 治疗4 w后,氯沙坦治疗组血、尿内皮素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1),血AngⅡ变化不大.氯沙坦+阿魏酸钠治疗组血内皮素、AngⅡ水平,尿内皮素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氯沙坦+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内皮素水平、血AngⅡ水平,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段建召;赵松;王磊;段惠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的超声普查意义及与职业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的超声普查意义及其与职业的相关性.方法 对1 227名不同职业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应用常规二维超声经腹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并对超声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的部分病例行手术切除与病理检查,同时将不同职业人员的前列腺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手术对照显示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的准确率达100%(191/191);高校教授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72.85%(314/413),行政管理人员为64.40%(328/494),农民为45.03%(136/302),三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不同职业的人员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参与运动的人员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明显减低.结论 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增生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前列腺普查的重要筛选方法;前列腺增生与职业有关,运动可能对减少和延缓前列腺增生有一定影响.

    作者:吴丽足;林礼务;高上达;林学英;林晓东;何以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SV1-t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病毒包装及稳定细胞株建立

    目的 构建携带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包装后产生携带相应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并稳定感染T47D乳腺癌细胞.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HSV1-tk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经PCR及BamH I、Sal I双酶切鉴定后与gag-pol和env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共同转染293T包装细胞,产生含有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并用其感染T47D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命名为tk/T47D.结果 构建了携带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并通过PCR及BamH I、Sal I双酶切证实.包装产生的逆转录病毒提取病毒基因组后PCR扩增出目的基因HSV1-tk,并成功地建立稳定表达HSV1-tk基因的T47D细胞.结论 成功的构建了含有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包装出携带相应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建立稳定表达HSV1-tk基因的乳腺癌T47D细胞株.

    作者:房娜;徐文贵;于津浦;魏枫;马庆杰;高凤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Ⅰ型胶原酶阶段消化法体外培养、纯化及鉴定大鼠成骨细胞

    目的 建立科学有效的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式,建立成熟合理的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鉴定程序.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阶段消化法来消化新生大鼠乳鼠颅骨,来获得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和鉴定.通过绘制成骨细胞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基质钙结节形成观察;进行钙-钴法碱性磷酸酶(ALP)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鉴定大鼠成骨细胞.结果 Ⅰ型胶原酶改良阶段消化法获得的大鼠成骨细胞纯度较高,增殖较快;ALP染色可见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胞浆内棕褐色阳性颗粒;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可见成骨细胞胞浆呈棕黄色阳性着色,显微镜计数阳性细胞比例为87.3%;体外培养超过3 w的成骨细胞可见基质钙结节形成.结论 Ⅰ型胶原酶阶段消化法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刘长剑;刘建国;于铁成;罗宗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苯那普利对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使用苯那普利治疗后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60例诊断为CHF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苯那普利治疗组30例.另随机选取正常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 w后分别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前CHF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4 w后两个CHF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降低(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仅有血清TNF-α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苯那普利治疗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清3种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可能与苯那普利的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何玉琴;欧超伟;刘东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康复运动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律运动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标志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及实验组(37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等量的运动疗法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小板膜上CD62P、CD61的阳性百分率(%)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进行运动疗法3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24 h平均心率(次/min)分别为75±4.6及70±4.3(P<0.0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3.5±4.4及56.3±3.6(P<0.05);收缩压(SBp,mmHg)分别为160±4.6及156±4.5(P<0.05),舒张压(DBp,mmHg)分别为92±4.2及88±2.3(P<0.01);血小板膜上CD62P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7.3±2.2及22.5±3.1(P<0.05),CD61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6.3±2.4及21.2±2.3(P<0.05);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7.4±4.6及72.3±3.4(P<0.05).结论 规律运动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的血小板表面活化受体分子的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有利于防止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血栓性疾病的形成.

    作者:李玉峰;王士雯;赵玉生;卢才义;薛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ICH)的关系.方法 对42例ICH患者和83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ICH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TNFα-308基因型在ICH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ICH可能无关联.

    作者:林秋凤;夏武宪;张雁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轻度认知损害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脂变化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脂代谢改变.方法 受试者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记忆门诊及附近社区居民.依据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Chinese revised,MMSE-CR)测试成绩、临床记忆量表(clinical memory scale,CMS)之记忆商(MQ)、Petersen等MCI标准、NINCDS-ADRDA很可能AD标准以及Hachinski缺血评分(HIS)将129名受试者分为4组: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37例、年龄相关的记忆损害(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AAMI)患者48例、AD患者15例和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ve state,NCS)者29名.4组患者的血脂指标由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仪直接测定.结果 AD组、aMCI组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AD组与AAMI组比较,L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LP(a)>300 mg/L为高水平,高LP(a)组之MMSE总分和定向分测验分显著低于LP(a)正常组(P<0.01).LP(a)水平随认知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提示LP(a)水平与MMSE总分、MQ等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分别为r=-0.293 7,P=0.001;r=-0.271 8,P=0.005).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4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高LP(a)水平可能是aMCI和AD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杨承芝;田金洲;钟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单元超早期肢体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有所下降,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有提高,但是脑卒中的致残率仍无显著下降.因此防止和减少卒中的致残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卒中单元超早期的康复护理治疗是防止、减少致残的有效手段,在脑卒中治疗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积极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已取得了显著效果.而我国护理训练正在探讨和开展此课题研究.目前卒中单元早期肢体康复护理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为此就卒中单元超早期肢体康复护理的有关方面作一论述.

    作者:王辉;王艳玲;王俊蕾;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小鼠脑提取液对成年小鼠侧脑室下区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研究新生小鼠小脑提取液(ECNM)对成年鼠侧脑室下区神经于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注射新生鼠小脑提取液至成年鼠侧脑室,通过Nestin和Musashi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提取液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25 mg/ml)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明显增多(P<0.01),低剂量组(2.5 mg/ml)也有增加(P<0.01),溶媒对照组无明显阳性染色.结论 新生鼠小脑提取液能够促进成年鼠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分裂、增殖.

    作者:王成蹊;罗焕敏;肖飞;肖美玲;余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长春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VITEK-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使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91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10株(23.1%),大肠埃希菌190株(20.9%),克雷伯菌170株(18.7%),不动杆菌100株(11.0%),阴沟肠杆菌60株(6.6%),其他革兰阴性杆菌180株(19.8%).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亚胺培南5.5%、美罗培南6.6%、头孢哌酮/舒巴坦15.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8.4%、头孢吡肟20.1%、左氧氟沙星29.8%.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结论 长春地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非常严重,因此应定期监测该地区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黄晶;张曼;刘志婷;许建成;刘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