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茵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TRAIL受体(DR4,DcR1)的表达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 例慢性宫颈炎,16例CINⅠ,15例CINⅡ、Ⅲ级,36例宫颈癌,其中高分化和中分化21 例,低分化 15 例标本中的受体(DR4,DcR1)的表达.结果 DR4在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Ⅲ级的表达无明显趋向性,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少,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DcR1在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Ⅲ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少;DcR1在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DR4、DcR1的表达随着宫颈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DR4表达差异有显著性,DcR1的表达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R4的表达与宫颈癌的预后有关,DCR1在正常组织表达量高,在癌症组织表达量低,从而说明TRAIL与诱捕受体结合保护正常细胞.
作者:宋改环;张菊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一般认为:脑卒中发病6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偏瘫功能的恢复在1年后逐渐停止[1].由于受康复治疗的普及程度及治疗能力的影响,致使很多病人因未能得到有效康复治疗而进入了后遗症期,病程往往在1年或几年以上.
作者:张秀萍;郝春艳;赵慧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吡咯喹啉醌(PQQ)对培养鼠皮层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观察PQQ对皮质神经元突起、胞体的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测定MTT代谢率,免疫组化法观察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PQQ处理后,皮层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胞体的长径显著大于对照组,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尼氏小体的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MTT代谢率增加,c-fos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PQQ能促进培养的鼠皮层神经元的生长,增加其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熊顺华;龚坚;王君;曾凡龙;刘忠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温胆片对老年性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温胆片治疗组(n=37)和安慰剂对照组(n=49),另设正常人群对照(n=39).治疗前后观测24 h动态血压, 彩色多普勒进行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病人脉压减低(P<0.05),痰浊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阻力指数(RI)恢复为肾段动脉、叶间动脉依次降低(P均<0.05),接近正常人群,肾实质内血流信号逐渐丰富清晰;而对照组肾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显著.结论 温胆片有协同降低血压、改善过高脉压,保护肾脏血流的作用.
作者:赵萍;潘莹莹;刘柯兵;洪永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65岁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创伤反应.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LC≥65岁患者30例,和同期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65岁以上患者27例,围手术期分别检测血常规、体温、血气分析、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LC组治愈30例,术前术后发热、发热持续时间、PaCO2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7.3 d.OC组治愈26例,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大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平均住院时间13.4 d.结论 LC组的创伤应激反应较OC组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高龄患者胆囊切除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玉斌;卢榜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测定了肝硬化患者部分血管活性物质ET及CGRP和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旨在探索血管活性物质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肝硬化组及实验组患者血浆ET及CGRP;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分别测定PVD及SVD.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ET及CG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VD及S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T及CGRP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关,可望成为门脉高压的预测指标.
作者:韩桂华;颜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伍用红景天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高原地区(海拔2260米)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治疗6~8 w,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 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三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组显效快,4 w内的HAMD减分值高于阿米替林组.氟西汀+红景天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氟西汀组少(P<0.01).结论 红景天能提高高原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的耐受性,氟西汀+红景天是一组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药物.
作者:韩国玲;杜欣柏;宋志强;刘桂兰;刘兰香;简冶拉;阿怀红;李平善;许存和;王纯莹;赵秀丽;许慧宁;汪如源;李军;张洪武;冶学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脑钠素(BNP)是一种来源于心室的具有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1],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BNP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一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2,3].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其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改善情况的关系.
作者:徐晏;张蕴;曹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对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无张力或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无张力性膀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膀胱测压检查,筛选出膀胱逼尿肌有反射性无抑制性收缩,且膀胱内压在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时可达>40 cmH2O的无张力性膀胱患者即刻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或开放的前列腺摘除手术,术后经膀胱造瘘管内定时注入冷生理盐水刺激膀胱发生无抑制性收缩,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立东;郭成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血塞通注射液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对脑血栓治疗作用也有相关的文献报道[1,2].我们就血塞通注射液由100 mg/2 ml小针剂改为250 mg/100 ml大输液后对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纪凤兰;温富春;张殿文;张伟;丁涛;徐惠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闸北区北站街道133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其中84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老年人对抑郁症的认知情况.结果 133名老年人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7.07%,标准分为48.65 ±13.42,显著高于常模41.88 ±10.57(P<0.01).经Logistic回归发现:老年期抑郁的发生与其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兴趣爱好、心情抑郁时是否向人倾诉、是否去看心理医生及对抑郁症的认知有关.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知识、抑郁症影响因素、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及抑郁症早期就诊益处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 老年人抑郁症的检出率较高.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提高老人对抑郁症的认知;加强社会支持,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早期就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方法 采用QCT法测量436例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值,按5岁一个年龄组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股骨颈峰值均在20~24岁年龄组,男性峰值高于女性;25~45岁之间各年龄组BMD值女性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而45岁之后女性低于男性,但统计学处理除55~59,60~64岁以外二者均无差别.男性骨丢失较平缓而女性45~59岁各年龄组骨丢失加速.结论 正常人各年龄组股骨颈骨密度正常数据及变化为骨质疏松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吕俊峰;吕文秀;韩雪立;刘海波;王维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强化的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老年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Gln的肠外营养支持[Gln1.5 ml/(kg·d)];常规组给予标准的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等氮供给,共8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的IgA、IgG、IgM、CD4、CD8、血糖、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情况.结果 (1)试验组ⅠgG、CD4百分率和CD4/CD8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试验组营养支持5、8 d血糖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3) 两组患者经营养支持后,负氮平衡逐渐改善,转铁蛋白升高(P<0.05,P<0.01).结论 Gln强化的低热量肠外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加免疫功能.
作者:王晓希;刘光强;阎敏;刘载道;卢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D)可分为多见的、散发性AD(sporadic AD,SAD)及少数有家族遗传史的家族性AD(familial AD,FAD).FAD按年龄又可分为早发性FAD(≤65岁)和晚发性FAD(>65岁).
作者:宋元英;宋歌;李玉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基本环节.老年T2DM患者的人数占DM总数的50%以上,老年组患者存在明显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1].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消渴灵方有良好的降糖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作用[2~4],但目前作用机制不明.我们研究消渴灵方对老年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的影响以探讨具体的作用机制.
作者:高自芳;董克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脑梗死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时间长,症状体征恢复慢[1].近年来,我科广泛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对象 自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入院时行颅脑CT或MRI检查.
作者:关素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探讨老年性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相关因素与防治,对128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脑血管病的损害部位、神经功能缺损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等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并对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陆冰梅;李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的记忆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定SCI患者认知功能,临床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结果 SCI组MMSE评定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各分项目评分中近记忆力及注意、计算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CI组临床记忆量表记忆商(MQ) 及各项忆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 SCI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突出表现是记忆障碍,应重视SCI认知障碍,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预防血管性痴呆.
作者:刘玉华;张素平;何锐;邓婉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技术研制H-FABP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64例发病6 h内的老年胸痛患者的血浆标本,比较其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快速检测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90.48%)显著高于cTnⅠ(57.29%)和CK-MB(57.29%)(P=0.016),与MYO(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的特异性(95.35%)高于MYO(60.47%)(P=0.014),与cTnⅠ(97.44%)、CK-MB(83.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检测H-FABP对于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老年早期AMI的筛选.
作者:陈莉莉;杨霏;郭小梅;李仁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豆豉粗酶提取液在小鼠体内及体外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采用毛细玻管法、玻片法和断尾法测定豆豉粗酶提取液对小鼠体内凝血和出血时间的影响;采用眼球取血法测定该提取液对小鼠体外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豆豉粗酶提取液能明显延长小鼠体内凝血和出血时间,同时也有延长体外凝血时间的作用.结论 豆豉粗酶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
作者:蔺新英;郭冬梅;苏维娜;张炳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