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东;郭成新
本文对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无张力或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无张力性膀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膀胱测压检查,筛选出膀胱逼尿肌有反射性无抑制性收缩,且膀胱内压在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时可达>40 cmH2O的无张力性膀胱患者即刻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或开放的前列腺摘除手术,术后经膀胱造瘘管内定时注入冷生理盐水刺激膀胱发生无抑制性收缩,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立东;郭成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的记忆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定SCI患者认知功能,临床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结果 SCI组MMSE评定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各分项目评分中近记忆力及注意、计算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CI组临床记忆量表记忆商(MQ) 及各项忆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 SCI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突出表现是记忆障碍,应重视SCI认知障碍,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预防血管性痴呆.
作者:刘玉华;张素平;何锐;邓婉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糖尿病肾病(DN)内皮细胞功能、纤溶活性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86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6例,观察组(应用lipo-PGE1)41例,治疗8w,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和尿蛋白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ET-1水平及尿蛋白有轻微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T-1水平明显下降(P<0.01),PAI-1活性明显降低(P<0.01),尿蛋白量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lipo-PGE1对DN内皮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可以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肾脏蛋白排除作用.
作者:孙立娟;刘锐;卢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甲状腺肿瘤及Graves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肝素-琼脂糖层析法、SDS-PAGE电泳法、Western blot分析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bFGF进行检测.结果 分子量为14 kD的bFGF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有关,而分子量为14 kD及21 kD的bFGF与Graves病的发病有关.结论 14 kD bFGF的出现与甲状腺肿瘤细胞的bFGF基因异常表达有关,而14、21 kD bFGF的出现与Graves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甲状腺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有共同的基因突变.
作者:陈慧敏;孙春玲;陈弈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探讨老年性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相关因素与防治,对128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脑血管病的损害部位、神经功能缺损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等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并对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陆冰梅;李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脑钠素(BNP)是一种来源于心室的具有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1],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BNP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一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2,3].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其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改善情况的关系.
作者:徐晏;张蕴;曹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老年食管癌患者体质较弱,且常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一旦发现往往已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食管金属内支架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自1999年~2003年8月共对35例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祁海平;李艳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肝硬化(LC)晚期常伴发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和体征,给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已广泛应用颅脑疾病的检测,但对患者的EEG 、BEAM改变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老年人门脉系统改变与EEG 、BEAM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马俊玲;吴扬;杨晓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3].有关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和晚期康复对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已有报道[4],脑出血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早期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对脑出血病人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较少[5].我们选择6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的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的影响.
作者:彭化生;袁春兰;刘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乳腺未触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称为隐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1],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国外文献报道其构成比占同期乳腺癌的0.46%~1.0%[2],国内报道为0.31%~0.83%[3].我院乳腺科自1996~2004年共收治乳腺癌1 932例,其中隐性乳腺癌12例.
作者:王长青;王佳铭;马牧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方法 采用QCT法测量436例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值,按5岁一个年龄组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股骨颈峰值均在20~24岁年龄组,男性峰值高于女性;25~45岁之间各年龄组BMD值女性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而45岁之后女性低于男性,但统计学处理除55~59,60~64岁以外二者均无差别.男性骨丢失较平缓而女性45~59岁各年龄组骨丢失加速.结论 正常人各年龄组股骨颈骨密度正常数据及变化为骨质疏松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吕俊峰;吕文秀;韩雪立;刘海波;王维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阿托品的抗胆碱样作用能抑制腺体分泌而广泛应用于麻醉前准备,但由于其抗M2受体作用常引起心率(HR)加快.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抗胆碱样药物,研究证实它对M1、M3受体有高度选择性而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但对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尚无定论[1].本研究拟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对老年患者HRV及HR的影响,为长托宁的麻醉前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林洪启;王静瑞;孟凡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高血压脑出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颅清除血肿,但多需全身麻醉,手术创伤大,增加患者负担.目前多主张在CT检查和血肿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微创穿刺吸除血肿,此法适用于各部位出血[1],可迅速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景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胃管插入是临床护理操作之一,广泛用于管饲、洗胃、胃肠减压等.临床上插管长度通常是测量病人前额发际正中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一般插入长度成人45~55 cm,小儿14~16 cm.在护理实践当中,由于插入胃管的目的不同及病人的性别、身高、年龄等的差异,此插管长度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近年根据不同情况对插管长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本文将胃管插入的不同目的、需要的长度、达到的效果综述如下.
作者:赵晓丽;马冬云;来锦;边如玉;曹淑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血塞通注射液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对脑血栓治疗作用也有相关的文献报道[1,2].我们就血塞通注射液由100 mg/2 ml小针剂改为250 mg/100 ml大输液后对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纪凤兰;温富春;张殿文;张伟;丁涛;徐惠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65岁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创伤反应.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LC≥65岁患者30例,和同期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65岁以上患者27例,围手术期分别检测血常规、体温、血气分析、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LC组治愈30例,术前术后发热、发热持续时间、PaCO2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7.3 d.OC组治愈26例,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大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平均住院时间13.4 d.结论 LC组的创伤应激反应较OC组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高龄患者胆囊切除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玉斌;卢榜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ISM)为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对冠心病疗效确切,但有副作用头痛[1],尤其是老年病人,影响其疗效.目前有关治疗ISM所致头痛的报道甚少.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采用天麻素(gastrodin)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ISM所致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丁大植;杨长青;金振一;丁淑;姜峰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赤芍总苷(TSP)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采用体外血栓法,观察赤芍总苷对体外血栓长度和干、湿重的影响;(2)建立血瘀模型,观察赤芍总苷对血瘀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1)赤芍总苷20.0和40.0 mg·kg-1可缩短体外血栓长度(P<0.05,P<0.01),降低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P<0.05,P<0.01);(2)赤芍总苷20.0和40.0 mg·kg-1可明显降低红细胞比容、血液黏度(P<0.05,P<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P<0.05,P<0.01).结论 赤芍总苷具有抗血栓作用,其机制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作者:孙大军;祁功才;吕文伟;洪星禹;赵岳;尹德馨;赵浩民;韩涛;李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伍用红景天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高原地区(海拔2260米)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治疗6~8 w,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 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三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组显效快,4 w内的HAMD减分值高于阿米替林组.氟西汀+红景天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氟西汀组少(P<0.01).结论 红景天能提高高原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的耐受性,氟西汀+红景天是一组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药物.
作者:韩国玲;杜欣柏;宋志强;刘桂兰;刘兰香;简冶拉;阿怀红;李平善;许存和;王纯莹;赵秀丽;许慧宁;汪如源;李军;张洪武;冶学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临床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重视颅外段颈动脉的病变情况.国内外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已有不少报道.本文旨在对老年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声像图改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岩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