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

董长辉;程艳秋;杨起胜

关键词:老年性,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我科共收治59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及血肿腔置管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达到清除血肿,缓解血肿占位效应及脑疝症状,取得较好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氧化修饰,即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ox-LDL不仅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且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及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进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1~3].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体外实验证实其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自由基生成.但依达拉奉能否抑制ox-LDL的形成、降低ox-LDL水平,目前尚少见报道.为此,本研究观察了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前后血浆ox-LDL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ox-LDL水平的影响.

    作者:冯建利;姚博;杜怡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脂肪肝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8例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及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前胶原肽(ⅣC)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患者血清IgA、IgG、IgM与HA、ⅣC、L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检测其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含量,对于脂肪肝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清;白晶;王冰;柳忠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可溶性人TRAIL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构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表达载体并研究其瞬时转染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PCR法克隆含有TNF-α信号肽的人TRAIL基因,并将其连入pUCm-T载体,测序正确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cDNA3.1中,采用GeneCompanionTM非脂质体型聚阳离子转染试剂体外瞬时转染人膀胱癌EJ细胞,RT-PCR法检测目的 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目的 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结果 成功构建了可分泌表达的人可溶性TRAIL表达载体,体外转染TRAIL的EJ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未转染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细胞的凋亡率,并明显抑制细胞存活,细胞存活率为51.34%,明显低于未转染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存活率.结论 所构建的可溶性TRAIL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可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

    作者:田梅;朴春姬;赵宝峰;李修义;苏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刺五加注射液对冠心病血瘀症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刺五加与人参、三七均属五加科植物,而人参、三七已在动物试验、临床观察证实具有降低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作用[1,2].大量药理实验显示刺五加注射液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凝聚、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和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3,4].目前仅限于动物实验证实刺五加注射液能拮抗ET所致冠状动脉收缩作用[5].本研究着重从临床角度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对冠心病血瘀症患者ET-1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作者:郦旦明;蒋蓝英;付仲颖;何嘉言;何炳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气道支架植入术在老年气道狭窄合并气道食管瘘中的应用

    近年来发现,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常因局部浸润导致气道压迫或因转移至气道导致气道狭窄,同时常合并气道食管瘘(左主支气管食管瘘和气管食管瘘)的发生.临床主要的症状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进食后呛咳,伴发反复肺部感染,容易引起纵隔脓肿和肺脓肿的形成,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常规方法是在气管和食管各放一枚支架以治疗气道狭窄合并气道食管瘘.近几年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首先采用了膜性支架气道内植入法,既解决了气道狭窄,又封堵了气道食管瘘的瘘道,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剑;张明;丁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首次清甲治疗患者177例,分别依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术后到首次131I清甲间隔时间进行分组,131I清甲剂量均为3.7 GBq,治疗后3个月行颈部131I扫描,以颈部剩余甲状腺显像与周围本底相比未见摄碘灶为清除成功标准.结果 177例病人中成功清除者129例,首次131I清甲成功率为72.88%.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均不影响首次131I清甲效果;手术方式及术后到首次131I清甲间隔时间对首次131I清甲效果影响较大.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应以甲状腺全切为首选,并在术后4个月内进行131I清甲治疗.

    作者:赵劼;孙辉;温强;高识;马庆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EGb761对AD大鼠大脑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p75的影响

    目的 研究EGb761(达纳康)对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一5的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造成A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Morris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研究AD大鼠神经元NGF及其受体p75和APPmRNA变化以及EGb761对其影响.结果 AD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出现空间记忆能力下降,APPmRNA表达提高,NGF减少,神经系统失去了营养保护.EGb761能有效控制以上病理变化.结论 EGb761提高模型大鼠定向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降低皮层、海马部位APPmRNA的表达,增加NGF阳性样细胞、减少p75受体阳性样细胞调节神经营养而发挥作用.提示通过有效调节NGF及其受体是EGb761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杨戈;李美华;金红姝;林水淼;赵伟康;周如倩;徐品初;郁志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敬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1,2].敬老院是老年人群集中的场所,本文通过探讨敬老院老年人LS及影响因素,评价敬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制定和改进相应的养老及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杜瑞红;董莉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呃逆与脑血管病

    呃逆(hiccup)俗称打嗝,是由于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所引起,以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而终止,伴发一种特殊的怪声[1].呃逆的反射中心位于第三、第四节颈脊髓,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呃逆的刺激或冲动来源多自迷走神经或膈神经的感觉神经传人,由膈神经运动纤维传出.也有人认为,呃逆的机理较为复杂,还有其他的呼吸肌同时参加这一反射运动,因为切除两侧膈神经后,有时也仍可发生呃逆.健康儿童和成人常有短暂性呃逆,一般可自然缓解;少数呃逆呈持续性发作或反复发作,常由某些器质性疾病引起,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药物和代谢异常等,脑血管病是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王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MRA和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通过与CTA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MR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MRA和CTA检查,后处理使用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以DSA和动脉瘤夹闭术作为参考标准,比较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 在14例中,经选择性DSA和动脉瘤夹闭术证实21个动脉瘤,其中17个动脉瘤CTA和MRA均显示良好,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瘤颈宽度、瘤体长径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A发现的颅内动脉瘤敏感性为90.5%,CTA为95.2%.结论 MRA具有无创、费用低、无并发症、无放射性损害、空间分辨率高、不用造影剂即可明确诊断的优点,在评估动脉瘤及帮助确定治疗方案等方面能满足临床的需求,可以成为临床筛查大部分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毛海英;陈志仁;梁妍;方浩;吴祥才;佟颖;马兴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维生素E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维生素E(VE)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过氧化脂质和细胞外基质(ECM)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灌注方法分离大鼠HSC.结果 新分离的大鼠HSC培养1 w时具有增殖和ECM分泌的活性.VE可有效抑制大鼠HSC3H-胸腺嘧啶(3H-TdR)、3H-脯氨酸(3H-Pro)的掺入和Ⅲ型前胶原(PCⅢ)及透明质酸(HA)的分泌,VE作用后HSC产生丙二醛(MDA)下降,与分泌PCⅢ的抑制呈正相关.结论 VE可抑制大鼠HSC增殖和减少ECM的分泌.

    作者:高润平;杨秀云;齐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激素,研究结果表明脂联素作为目前唯一发现的对人体有保护性作用的脂源性细胞因子,其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就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赵春梅;陈福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原癌基因在大鼠心肌梗死的表达及福辛普利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时原癌基因的表达及福辛普利对其影响.方法 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成大鼠MI模型,分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福辛普利小剂量组、福辛普利大剂量组.在MI后24 h和4 w剪取心肌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原癌基因c-myc、c-fos、c-jun的mRNA表达.结果 大鼠MI 24 h后:c-myc、c-fos、c-jun高表达,福辛普利能抑制其表达.大鼠MI 4 w后:c-myc、c-fos、c-jun的表达基本停止,福辛普利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原癌基因在AMI的早期有高表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AMI后尽早应用ACEI对防治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智昊;王晔玲;赵学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脑动脉瘤再破裂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年龄在脑动脉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分为<50岁组(24例)和≥50岁组(32例).对两组等待手术期间再出血发生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岁组发生再出血2例(8.3%)≥50岁组发生再出血10例(31.3%)(P<0.05).结论 年龄可以作为选择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时机的一个参照指标,年龄大、动脉硬化重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以防动脉瘤再破裂.年轻患者在血管痉挛期内再破裂可能性小,可适当延期手术.

    作者:李东原;邢颖;吕民;田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女性Ⅱ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DM患者长期高血糖及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感染.由于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使女性DM患者更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尤以老年女性DM患者感染率更高,且病情严重,病程长,不易控制.现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128例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院内泌尿系感染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吕静;梁凤珍;胡春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源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早在1934年,就有学者提出了肝源性溃疡的概念(Hepato-genic ulcer,HU),它是指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消化性溃疡.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约为正常人群的2~3倍,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20%~30%[1,2],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是HU发病的基础,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国内外近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鞠红艳;朴云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的科学锻炼及其合理营养

    依据老年型国家标准,我国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5%,成为老年型国家.面对社会老龄化应采取积极对策,减轻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延长老年人服务于社会的时间.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增强老年人体质,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对老年人科学锻炼以及体育锻炼中的合理营养作一介绍.

    作者:薛静;吕晓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三硝基苯磺酸和噁唑酮诱导肠炎小鼠脾脏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动态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唑酮(OXZ)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脾脏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OXZ诱导肠炎模型组,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保证每组小鼠取材时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OXZ和TNBS诱导肠炎后小鼠脾脏于3及7 dIFN-γ、IL-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及7 d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OXZ模型组(P<0.05),IL-4 mRNA的表达量低于OXZ模型组(P<0.05).结论 在造模后3和7 d TNBS模型小鼠的外周免疫皆以Th1型为主,OXZ模型小鼠的外周免疫以Th2型为主,可代表肠道局部免疫类型.

    作者:赵颖;杨世忠;谭岩;姜喆;王岚;方艳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茶多酚联合5-aza-CdR对高转移性肝癌小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TP与5-aza-CdR对高转移性肝癌小鼠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移植成功肿瘤的小鼠根据用药方法不同随机分成4组,即A、B、C、D组.每组12只,同时选择阴性对照小鼠12只,实验后取肿瘤细胞体外进行黏附、侵袭和迁移率及检测CDH1蛋白表达实验,体内实验则取肺、淋巴结检查远处转移情况;取肝组织检查局部侵袭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大小.结果 E-cad蛋白表达下降是与CDH1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状态有密切关系,体外研究发现B组与C组在黏附、侵袭、迁移率、死亡、肿瘤体积等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D组细胞体外黏附、侵袭、迁移率未见差异,但肿瘤体积却明显下降.体内实验发现B、C两组发生死亡、局部侵袭和肺、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D组死亡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局部侵袭和肺、淋巴结转移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A、B、C、D组在死亡、局部侵袭和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转移性肝癌小鼠CDH1启动子区甲基化直接导致E-cad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导致侵袭性、转移性、死亡率的提高,应用5-aza-CdR可以逆转这种状态,联合应用TP可以降低5-aza-CdR用量却不改变治疗效果,TP没有降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功能.

    作者:高峰;高寒;史鹏;倪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原胶囊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血液TXB2、6-Keto-PGF1a、NO、ROS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气虚血瘀证冠心病血液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a(6-Keto-PGF1a)、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的变化及复原胶囊对其作用机制.方法 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共42例随机抽取24例作为治疗组、18例作为对照组,另设14例健康人为青年对照组.采用化学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RAI)检测治疗组服复原胶囊2月前后血液NO、ROS、TXB2、6-Keto-PGF1a水平;并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血液TXB2、RO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6-Keto-PGF1a、NO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组服药2月后,血浆TXB2、ROS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6-Keto-PGF1a、NO显著升高(P<0.01),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复原胶囊升高血液6-Keto-PGF1a、NO水平,降低TXB2、ROS水平,这可能与复原胶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vessel endothelial cell,VEC)功能、恢复VEC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关.

    作者:刘洪;李荣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