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王荣英;胡少东;谷新顺;傅向华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 心功能,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54例老年首次AMI患者,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有心绞痛组,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行直接PCI术.术后2 w测定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1)有心绞痛组肌酸肌酶MB同工酶峰值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2)有心绞痛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峰射血率均高于无心绞痛组(P<0.05),左室峰射血时间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3)有心绞痛组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有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再梗率和住院病死率均有低于有心绞痛组的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明显改善老年AMI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心功能和近期预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坏死型和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急性胰腺炎(AP)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ELISA方法检测81例出血坏死型的水肿型AP患者血浆D-D水平,同时检测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AP组D-D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水肿型胰腺炎(P<0.01).结论在治疗AP的同时,监测血浆D-D水平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很有意义.

    作者:陆兴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压氧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高压氧治疗20 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MRI弥散成像,认知功能检查采用简易痴呆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日常生活能力(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神经心理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障碍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弥散度和血氧张力,对脑白质和灰质均可产生保护作用,在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有明显疗效.

    作者:夏圣梅;孙洪波;杨凤民;董学爽;宫旭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茶碱对喹啉酸损毁NBM核所致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采用一次性训练被动跳台实验,观察茶碱对喹啉酸损毁单侧NBM核团造成大鼠记忆障碍病理模型的影响.方法丹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小鼠脑内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茶碱组在跳台法的动物被动回避性实验中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记忆时间明显延长,脑皮层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茶碱对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赵光;史小玲;闫淑莲;刘永利;黄如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方银杏滴丸抗脑功能衰退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滴丸(CO-GBE)的抗脑功能衰退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49 d,测定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胸腺和脾脏指数、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和脂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CO-GBE 15 mg/kg、30 mg/kg、60 mg/kg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模型小鼠胸腺萎缩;增强模型小鼠脑组织SOD、GSH-Px活力,降低MDA和脂褐素含量(P<0.05,P<0.01).结论增强脑组织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可能是CO-GBE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胸腺指数下降,抗脑功能衰退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爱林;孙建宁;徐秋萍;叶正良;章顺楠;孙鑫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36例临床分析

    我们对1996~2002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36例(2 136例次)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率.

    作者:冯秀芳;任青艳;楼红玫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BALB/c小鼠多脏器非酶糖基化水平的变化

    目的检测老年和幼年BALB/c小鼠脑、肺、肝、肾组织糖基化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相、脂相荧光物质含量.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测定糖基化蛋白质的相对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织脂相和蛋白质相的荧光值.结果老年BALB/c小鼠脑、肺、肝、肾组织糖基化蛋白质含量较幼年鼠显著升高(P<0.01),脂相和蛋白质相的荧光值亦较幼年鼠显著升高(P<0.01).结论老年BALB/c小鼠上述各组织中非酶促糖基化的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引起小鼠衰老的原因之一.

    作者:孙英;侯海燕;张宗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龄妇女中晚期宫颈癌71例放疗分析

    年龄是否影响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目前尚有争议[1~3].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高龄宫颈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房朝辉;李魁秀;宋藏珠;牛书怀;王争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003年长沙地区各级老年病专科医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态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病专科医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态度,以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各级老年病专科医师发送问卷调查表130份.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0份,表明长沙地区老年病专科医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目的明确,能掌握健康教育的重点,钙剂和维生素D应作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已形成共识,但使用二膦酸盐较少,对治疗时机和疗程的掌握与现有治疗指南尚有差距.

    作者:刘幼硕;王田琪;秦爱平;李忠;李华珠;刘慧霞;程洁;陈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卡托普利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的干预作用

    本文根据老年高血压内皮素(ET)的生理病理变化特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ET的变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卡托普利与复方丹参联用治疗高血压进行观察.

    作者:孙彩云;刘年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丙酮酸对顿抑心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作用

    目的了解丙酮酸对顿抑心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0 min后,再灌注6 h造成短暂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模型,观察血流动力学、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以及心肌组织的ATP含量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顿抑组比较,丙酮酸可明显缓解缺血及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损害,抑制血清FFA、LD水平的升高,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抑制心肌组织ATP含量降低;电镜所见心肌损伤明显比顿抑组轻.丙酮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为显著性差异.结论丙酮酸可以减少心肌细胞能量消耗,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对顿抑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任江华;姜黎;曹茂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药神经生长液对自然衰老小鼠脑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中药神经生长液(nerve growth decoction ,NGD)(中国专利号:ZL 99120671.1)是在传统验方的基础上,经过现代生物学技术筛选而成的一种口服液.以往的研究表明,NGD具有明显的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促神经生长作用[1,2].本研究观察NGD对自然衰老小鼠大脑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振祥;周鸣鸣;刘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人大肠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大肠癌的Ⅱ级预防水平.方法总结767例大肠腺瘤患者结肠镜5~17年跟踪随访结果.结果 50岁以后大肠腺瘤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患病高峰年龄为70~79岁组(42.5%),60~69岁组次之(26.9%).初诊与随访中管状腺瘤所占比例高(78.0%和82.6%),混合性腺瘤占14.6%和12.1%,绒毛状腺瘤少(7.4%和5.3%).80.7%和84.6%的腺瘤均≤5 mm.发生异型增生、癌变的腺瘤中,72.6%和73.1%的腺瘤均>10 mm,而63.7%和61.5%均呈绒毛状腺瘤.腺瘤的癌变率为4.8%.结论大肠腺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绝大多数腺瘤呈良性过程,但需定期在肠镜的监测下及时处理腺瘤,可预访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宫桂花;张子其;万军;朱成;刘芳;吴本俨;邵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龄对散发性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散发性大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错配修复基因与大肠癌发生和演进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蛋白提取技术提取肿瘤组织蛋白;利用免疫印迹技术对hMLH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hMLH1蛋白表达水平≥70岁组显著低于<70岁两组;在不同分化各组间差异显著;在右半结肠癌表达显著低于除直肠以外其它部位的肿瘤;在无转移肿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有转移肿瘤;其表达与性别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高龄所造成的hMLH1基因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散发性大肠癌的原因之一;hMLH1基因表达降低与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并影响其分化;hMLH1基因表达较高的肿瘤可能易出现转移.

    作者:马坚妹;王岩;刘敏;范凯;吕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在老年人良性胆囊疾病中的应用

    老年人的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高,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我们以Dubois(1982)介绍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为背景,开展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取得了较传统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的效果.

    作者:王举;窦忠霞;程雷;姚伟;王有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密骨胶囊对雌性Wistar大鼠骨密度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改善骨密度的作用,验证组方的合理性.方法切除卵巢造模,连续灌胃3个月后处死,测量股骨湿重、干重、骨长、股骨中点和股骨干骺骨矿物含量(BMC)、骨密度(BMD)、骨钙含量.结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增加了大鼠BMD、CMC和骨钙含量.

    作者:梅世昌;金道山;王锦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54例老年首次AMI患者,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有心绞痛组,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行直接PCI术.术后2 w测定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1)有心绞痛组肌酸肌酶MB同工酶峰值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2)有心绞痛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峰射血率均高于无心绞痛组(P<0.05),左室峰射血时间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3)有心绞痛组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有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再梗率和住院病死率均有低于有心绞痛组的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明显改善老年AMI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心功能和近期预后.

    作者:王荣英;胡少东;谷新顺;傅向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卵巢早衰与免疫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系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过早衰竭,多发生于40岁以下妇女.临床表现为继发性或原发性闭经,以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下降(E2<25 pg/mL)和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FSH>40U/L和LH>30U/L)为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状,如: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1].据统计POF的发病率在闭经者中约2%~3%,在一般人群中约1%~3%.迄今为止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故无有效的防治方法[2].多数学者认为POF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其次为遗传因素、代谢因素、理化、药物及感染因素等.本文就近年来POF与免疫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秀华;雷小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Ⅰ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I拮抗剂(ARB),自1994年第1个药物氯沙坦(losartan) 在瑞士上市到2002年5月,相继有缬沙坦(valsartan),坎地沙坦酯(candesartan cilexetil)、厄贝沙坦(irbesartan)、依普罗沙坦(epreosartan)、替米沙坦(telmisartan)、奥美沙坦酯(olmesartan medoxomil)及复方制剂如海捷亚等药物在美国经FDA批准上市.其中有些药物还未进入中国市场.ARB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评价很高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本文就上述ARB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与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武艳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三羟异黄酮对大鼠肾血管床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ST)对大鼠肾血管床灌流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肾动脉恒流灌注方法.结果不同剂量的GST(0.4,0.8,1.2 mg/kg)注射于肾动脉灌注环路时,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肾动脉的灌流压;预先注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正钒酸钠(50 μg/kg),可抑制GST(0.8 mg/kg)引起的效应,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此效应没有影响.结论 GST降低肾血管床的血管张力,其机制与酪氨酸激酶抑制有关.

    作者:吉恩生;李爱英;张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南阳市敬老院230例老人营养状况调查

    敬老院老人是老年人口中特殊人群,其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国内各地已有若干报道.2003年10~12月我们对南阳市敬老院老人营养状况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相比较,与全国调查[2]结果基本一致.同时通过微型营养评定找出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其可能因素,并据此予以合理的膳食指导.

    作者:李璞;赵理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