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再手术原因分析

余瑞立

关键词:胆道再手术, 胆色素结石, 文献分析, 手术质量, 高发地区, 胆道结石, 病人, 浙江省
摘要:浙江省为胆道结石,尤以胆色素结石的高发地区,许多病人经过2~3次手术,甚至多达5次手术的痛苦,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胆道病人再手术痛苦,回顾近8年我院胆道再手术原因,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肝胆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 总结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140例无胆管损伤的实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85±35分钟,术后136例病人翌日可在扶助下下床活动和开始进食,术后住院3~5天.1例发生胆漏和1例局限性腹腔感染均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因严重粘连解剖变异而中转开腹手术也痊愈,均无胆管损伤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从造成胆管损伤的常见原因着手:①技术及人为因素;②对手术困难估计不足和适应症选择不当;③炎症粘连;④结石嵌顿;⑤解剖变异;⑥未能果断中转开腹手术;认真做好预防胆管损伤的工作.

    作者:吴一武;崔敏;梁晖;梁建深;李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为探讨Mirizzi综合征在临床上的一种新的、合理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中行胆囊大部份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术及胆管瘘口修补术10例,胆囊切除术及肝总管Roux-en-y吻合术6例.结果 2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8年,痊愈22例(78.6%),良好4例(14.5%),欠佳2例(7.1%).结论 对不同类型的Mirizzi综合征应作不同的处理和治疗.

    作者:严启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胆道高压对正常及冠状动脉狭窄犬心血管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胆道高压对正常及冠脉狭窄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 利用自制胆道高压模型及动物活体心脏插管技术使用冠状动脉节段阻力测定的方法.结果 急性胆道高压使正常冠脉组平均动脉压(Pa)及左室压(lvsp)先升后降双相变化而冠状动脉流量(Fcx)相对恒定.但使冠状动脉总阻力(R)及心外膜血管阻力(R1)降低P<0.01.减压后数值恢复.在冠状动脉狭窄组胆道加压使Pa Lvsp Fcx均减低P<0.05,减压后Lvsp不能恢复加压前水平.而冠脉总阻力R及心内膜血管阻力R2明显增高P<0.01.结论 ①急性胆道高压引起心血管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节段阻力的改变.②正常犬急性胆道高压引起心脏功能改变是可逆的.冠状动脉狭窄犬单纯急性胆道高压可加重心功损害导致不可逆性改变.

    作者:牛力春;马庆久;李艳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胆道再手术原因分析

    浙江省为胆道结石,尤以胆色素结石的高发地区,许多病人经过2~3次手术,甚至多达5次手术的痛苦,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胆道病人再手术痛苦,回顾近8年我院胆道再手术原因,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余瑞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胆总管前壁十二指肠后壁V形切除吻合治疗胆总管下段狭窄疗效分析

    1993年3月~1997年3月我们收治胆总管下段狭窄、胆总管扩张>2厘米以上,年龄在41岁至78岁共93例,分为A、B、C三组,采用不同的胆肠吻合方法,对三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社芽;龙桃清;唐向东;谢小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重复胆囊管伴右侧副肝管畸形1例

    患者,女,54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右肩胛部放射痛7年入院.7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疼痛放射至右肩胛部.伴畏寒、发烧,恶心和呕吐,无黄疸.

    作者:雷泽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肝胆管结石病被认为是胆道外科中(除肿瘤外)常见、复杂、棘手、难治疾病之一.自80年代纤维胆道镜的问世及技术不断改进为胆道结石或残留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条较理想途径,为胆石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自1994年7月,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90例,效果满意.

    作者:谢昭雄;许国平;洪建文;黄振添;孙卫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Hashimoto免气腹装置在电视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免气腹腹腔镜技术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避免气腹对机体的不良影响,避免穿刺可能造成的损伤.

    作者:赵少勇;林斌;刘登文;朱明;徐良;陈历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手术策略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疾病,近10~20年来,城市地区的发病率已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是常见的疾病,由于其肝脏及胆道病理改变复杂,严重并发症多及再次手术率高等特点,外科医师仍应高度重视有关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作者:韩本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治疗医源性肝门胆管狭窄

    医源性肝门胆管狭窄,病情复杂,病人全身条件差,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确切的手术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1981年至1999年12月,我们共对58例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进行了再手术处理.对其中5例选用了镍钛记忆合金内支撑肝门空肠Roux-Y吻合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熊剑平;高静涛;李庆怀;何晓东;孙喜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重症胆管炎100例临床分析

    重症胆管炎(ACST)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疾病.而老年人ACST发病更加急骤,病死率高.我院自1990年至1998年共收治60岁以上符合ACST诊断标准者[1]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希平;刘从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Mirizzi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目的 对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94~99年间3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回顾研究.结果 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单纯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肠内引流术.术后无胆管狭窄、胆瘘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诊断困难,应及时手术,据分型不同采用相应手术方式.

    作者:史光军;胡义利;姜远辉;李哲夫;李占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胆总管自发性穿孔——一种罕见的成人急腹症

    目的 探讨胆总管自发性穿孔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1997年7月至1999年9月所收治的3例胆总管自发性穿孔.结果 1例死亡,2例痊愈出院.结论 胆总管自发性穿孔由总胆管先天薄弱、远端结石嵌顿、管壁缺血等原因所致.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在高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卫.腹部B超有助于诊断.化脓性胆管炎在抗休克过程中出现好转→恶化→再好转时,可考虑胆总管自发性穿孔.治疗作胆道外引流或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作者:王安龙;薛冰;郭卫刚;王勇;周新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胆管结石关系——对照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有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胆管结石之间有无联系,以及联系强度,我们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对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杨世炎;宁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栓塞有12例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栓塞,防止胰瘘作用确切.1993年初至1997年8月,我们开展12例,现结合临床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王爱民;苏杰;吴文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胆围手术期处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1992~1997年间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采取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①认为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高胆红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及肝功能受损有密切关系.②术前行减黄手术与并发症发生率无关(P>0.05).③外引流术作为姑息手术并不理想,内引流术才是减黄的理想方法.④完全性胆道引流手术和部分胆道引流手术对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新俊;王晓云;莫一我;孙志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体会

    1660年Greaf尸检时首次发现胰管结石,临床上其发病率低,易于误诊[1].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本病诊断逐渐增多.胰腺血运丰富,手术治疗甚为困难.1994年6月~1999年9月,我科及外院会诊共诊治胰管结石10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吴金术;毛先海;刘初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改良Whipple法消化管重建救治钩突十二指肠破裂

    1999年7月3日笔者将经典Whipple术中消化管重建的三个吻合口改良成二个,运用于1例胰钩突十二指肠破裂患儿的手术救治,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汪兆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技术

    肝胆管结石仍然是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近10多年来,对肝胆管结石的认识深化,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1983~1999年,我科收治各类肝胆管结石3000余例,其中施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1300例,各类肝叶(段)切除800余例,其中80%病例经过3月~17年的随访,残石率17%,无胆管炎,效果优良者占90%.

    作者:吴金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属常见病,病因至今仍未阐明.在治疗方面,现有治疗方法的疗效均不够理想,手术治疗后的结石残留率在30%以上,再次手术率也高达37%.本文结合作者在这方面的诊治体会,对肝内胆管结石在治疗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廖彩仙;崔晓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肝胆外科杂志

肝胆外科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