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胜;万红燕
目的 通过对股骨样本实测,获得国人股骨头颈直径比例的正常值,并且与影像学数据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解剖组测量60对股骨样本的股骨头颈比例;影像组测量600例行骨盆正位片检查患者的股骨头大直径和股骨颈小直径,并计算其比例. 结果 股骨头颈直径比例:解剖组为1. 47 ± 0. 08,影像组为1. 47 ± 0. 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股骨头大直径:解剖组为43. 83 mm ± 4. 13 mm,影像组为42. 32 mm ± 7. 44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股骨头颈比例的测量在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分型以及异常影像征象的量化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接健;陈福扬;徐国浩;冯玉旭;周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 结合钢缆治疗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PFNA联合钢缆捆扎固定治疗21 例Russell-Taylor 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 结果 手术时间62~127 min,术中出血量150~420 ml,患者均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 21 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20 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5~9个月. 患髋关节Harris 评分为79~93分,其中优15 例,良5 例,中1 例. 结论 PF-NA 结合钢缆是治疗Russell-Taylor 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有效的手段.
作者:董飞;李爱国;王文;叶伟雄;陈鸿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08年5月~2014年3月,我科应用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16例单纯性腕舟状骨腰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2008年5月~2014年3月,我科应用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16例单纯性腕舟状骨腰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16 例,男15 例,女1 例,年龄21 ~43 岁. 均为闭合骨折. 左侧7 例,右侧9 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9d.
作者:舒武斌;徐德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切取侧方蒂指腹旋转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侧方蒂指腹旋转皮瓣修复18例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19指),软组织缺损面积0. 8 cm × 1. 0 cm~1. 2 cm × 1. 5 cm,皮瓣切取面积1. 0 cm × 1. 2 cm~1. 4 cm × 1. 7 cm. 结果 18例(19指)皮瓣全部成活. 15例(16指)获得随访,时间4~15个月,3例失访. 获得随访的患者指腹外形逼真,无瘢痕挛缩,肤色与正常组织相同,皮瓣弹性良好,无色素沉着,手指活动功能良好. 皮瓣感觉良好,两点辨别觉为3~7 mm;耐寒冷,无寒冷性刺痛;皮肤有螺纹,可出汗. 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15例患者( 16指)功能均达优.结论 侧方蒂指腹旋转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安全简单,血供充足,皮瓣外形逼真,活动及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对供区影响小.
作者:石盛生;费国芳;费红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切口经前路减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12例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切口经前路减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切口长10~12 cm. 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 患者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无畸形,脊髓压迫均获减压,神经功能改善,无腰背痛,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脱出. 结论 采用改良切口经前路减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创伤小、出血量少、可早期康复锻炼,疗效满意.
作者:叶文胜;万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3年6月~2015年2月,我院采用掌侧入路行骨折复位、掌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8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18 例,男12 例,女6 例,年龄24~66 岁. 骨折按AO 分型:B3 型5 例, C1 型3 例, C2 型4 例, C3 型6 例. 左侧7 例,右侧11例;均为闭合骨折. 受伤至手术的时间为3 ~8 d.
作者:熊元;刘国辉;夏天;吉力力·艾合买提;吴其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31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 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 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 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骨折处及鹰嘴截骨处全部愈合. 关节功能:优11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并发骨化性肌炎) ,优良率83. 9%. 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以充分显露肱骨远端,有利于解剖复位粉碎的关节面;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骨折块,牢固可靠,可满足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赵志明;董桂贤;于桂泳;李煜;刘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术中与植入生物柄相关的假体周围骨折的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559例THA术中使用的623个植入假体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559例中43例发生术中假体周围股骨骨折,按Vancouver型标准进行分类:A1型5例,B1型3例,B2型13例,A2L 型6例,A2G型6例,A3L 型8例,A3 G 型2例. 分别用钢丝环扎固定、术后卧床等治疗,均愈合良好. 43 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 ~37 个月. 均未见假体松动,Harris评分为77~91分. 结论 THA术中与生物柄相关的假体周围骨折多为轻微骨折. 假体周围骨折与性别为女性存在绝对相关( P=0. 002 ) ,与假体直径的相关性较明显( P=0. 031 ). Van-couver A3 L、A3 G 型的假体周围骨折术中采用钢丝环扎固定并延长术后卧床时间,可促进骨折愈合,不影响术后功能.
作者:林龙泉;丁真奇;陈智彪;刘国俊;陈卫;陆成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术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手术治疗36例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 通过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以及测量Cobb角对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并按ASIA分级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4个月. 2例术中发生硬膜撕裂,经修补后未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术后1个月完全吸收;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患者. 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矫正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B级1例恢复至C级;C级28例中24例恢复至D级,4例无恢复;D级7例中2例恢复至E级,5例无恢复. 结论 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手术可实现对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矫正,截骨面融合率高.
作者:王存平;韩思林;朱喆;张子龙;高鸿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因其有效、安全、快速、微创的特点逐渐成为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1]. 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部分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009 年1 月 ~2014年9月,我科应用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出现3 例麻醉并发症,由于及时发现与处理,未出现不良后果. 现报道如下,以引起重视.
作者:杨增敏;佟兴业;杨军;陈其义;黄振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分形分析是一门运用非线性数学进行形态学分析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骨科学的发展,分形作为一种客观结构的分析方法,开始运用于骨科学各分支学科中. 该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分形在骨组织微观结构、骨材料力学、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科内植物、骨替代修复材料等领域的主要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灿;刘华;龙海涛;李康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05年5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52 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52 例,男35 例,女17例,年龄2~10岁. 伸直型40例,屈曲型 12 例. Cartland 分型:Ⅱ型 16例,Ⅲ型 36 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 8 h内.
作者:唐云德;于凤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7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37例采用锁定接骨板( LCP)内固定,38例采用扩髓髓内针( RIN)内固定.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功能评价情况. 结果 与LCP组相比,RIN组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1);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176). 75 例均获得随访,RIN 组随访时间8 ~15 (12. 5 ± 2. 5)个月,LCP组随访时间为9~14(11. 5 ± 1. 5)个月. 根据Flynn功能评价表评定疗效,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3). 结论 RIN与LCP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均疗效显著,而 RIN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的优点,可以作为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劲;钟华;肖刚;梁波;李德强;郑荣;阮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25 例Ⅲ~Ⅵ 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第1、6、12 周复查X线片,采用疼痛 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 UCLA 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 结果 25 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 5~19 个月. X线检查证实肩锁关节脱位均完全复位,且未出现异体肌腱排异反应. 疼痛 VAS 评分及肩关节功能 UCLA评分:术后第1、6、12 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第6、12 周与术后第1 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 周与术后第6 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稳定,恢复关节功能,不损伤关节面,无肩峰撞击弊端,术后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汪志芳;施海伟;郭健行;李丹勇;史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机械刺激对维持椎间盘及其基质的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椎间盘细胞影响椎间盘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生物基质的分泌等,从而维持整个椎间盘的代谢平衡. 近年来,机械刺激,尤其是轴向负荷及流体力刺激如何改变椎间盘细胞生物化学功能的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该文对轴向负荷和流体力等机械信号刺激椎间盘细胞的应答机制、以及机械刺激对椎间盘退化的影响和椎间盘退化的生物学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德宏;方鹏飞;王兴盛;赵继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出现骨水泥渗漏的部位及预防措施. 方法 对46例椎体成形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的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注射骨水泥椎体的渗漏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的位置及渗漏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分析渗漏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结果 椎管内骨水泥渗漏6例,椎间盘内骨水泥渗漏9例,椎旁软组织骨水泥渗漏10例,穿刺针道拖尾骨水泥渗漏10例,椎体前骨水泥渗漏11例. 38例无需处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与缓解;3例椎管内骨水泥渗漏者术后出现肢体剧烈疼痛,经过急诊手术和减压治疗之后疼痛得到缓解;5例椎间盘骨水泥渗漏者术后第1~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治疗,疼痛缓解. 结论 加强术中规范操作流程、熟练而精确的手术操作、完善影像监测可以有效预防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作者:zz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08 年06 月 ~2014 年1 月,我科采用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掌侧内固定治疗17例新鲜腕舟骨骨折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7 例,男11 例,女6 例,年龄17 ~ 42 岁.左侧7 例,右侧10 例.根据舟骨Herbert 分型:A2 型3 例,B1 型5 例,B2 型6 例,B3 型3 例.手术时间为伤后2 ~8 d.
作者:牛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Essex-LoprestiⅡ型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 手术治疗41例跟骨Essex-Lopresti Ⅱ型患者,21例行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A组) ,20例行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管型石膏外固定术( B组).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跟骨B?hler角及Gissane角的变化,评估跟骨复位情况;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疗效.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B?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术后B?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患足功能:A组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20/21;B组优2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13/2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所有患者术后无皮肤坏死,无切口及针道感染. 结论 采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Es-sex-LoprestiⅡ型骨折,近期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疗效.
作者:王翔奕;刘世伟;谭伦;郭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短节段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伤椎置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6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术治疗,分为两组:伤椎单侧置钉固定组37例,伤椎单侧置钉+椎体内植骨组30例. 术中经脊髓造影证实所有患者均不需作椎管减压术. 术前、术后3 d、术后1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前和取出内固定物后6个月时,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中间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椎体前缘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6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伤椎单侧置钉组优于单侧置钉+伤椎椎体内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两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 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均无严重丢失,无钉棒弯曲、松动或断裂. 已取出内固定的患者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无明显变化,伤椎中间高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 两组患者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对不需要行后路椎管减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不提倡行椎体内植骨.
作者:齐志远;陈秀民;王在斌;姜志圣;李广彬;韩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