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婷婷
天寒地冻,是滑倒摔伤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人,在这个时节更要注意预防意外骨折.骨折分期一般为早、中、晚三期,在每个阶段,骨折患者吃什么、补什么应根据患处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尽快康复.骨折早期早期(1~2周)为炎症期和修复期,患者骨伤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中医认为,“淤不去则骨不能生”、“淤去新骨生”.所以,消肿散淤为骨折愈合之首要,治疗原则应以攻利之法为主,具体有攻下逐淤法、清热凉血法、补气摄血法.
作者:钱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时值冬季,人们喜欢的自然是温暖的味道.我们喜欢吃一些暖的东西——看起来暖的,吃起来暖的,暖身的,暖心的.这样的食物,会在寒冬腊月里,带给我们融融的暖意.新年伊始,即将步入羊年.在此时此刻,说起暖和的食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涮羊肉.在本期的《食羊吉祥》一文中,就提到了涮羊肉,并称之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羊肉吃法”.涮羊肉,还有一个非常雅致的原名,叫做“野意火锅”,顾名思义,初是以涮野味为主,清入关后传入中原,后来慢慢演化成为涮羊肉.总之,涮羊肉,是中国北方受欢迎的冬日美食.
作者:亦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如今“微信热”在中老年人中也悄然兴起,语音聊天、刷朋友圈成了中老年群体的新乐趣.对此现象,眼科专家提醒,老年人玩微信,长期专注用眼,需谨防视物变形.今年63岁的黄大妈日前到医院求医,原因是眼睛看东西不清楚.据黄大妈介绍,她和几位老姐妹们都换上了智能手机,平时在手机上晒孙子照片,与老姐妹们语音聊天,看看微信消息,转发点养生知识,一整天都可以抱着手机,日子过得挺惬意的.
作者:吕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饮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讲自然、讲情调、讲时尚、讲精细、讲味道、讲鲜嫩是现代人的饮食生活基调.然而,人们也因此受到了各种饮食综合征的威胁.一、美味综合征近年来,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在医院门诊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怪病:眩晕无力、眼球突出、下肢抖动、肢体麻木.经问诊,这些病多发生在吃了美味佳肴之后.原来这种病状就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美味综合征.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在,不少人将进食米饭等谷类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认为主食吃得多容易得糖尿病.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医生陈超刚持相反观点,他提出长期少吃主食或者不吃主食会导致体内碳水化合物缺乏,反而不利于控制血糖,那些长时间光吃肉少吃饭及贪图苗条不肯吃主食者更要注意.
作者:唐传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吸烟有害健康.人们大都认为吸烟只对肺不好,其实吸烟对消化系统及肝脏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对胃.体质虚弱者还会伤害到心脏功能,而引发心脏病.下面介绍吸烟人群宜多吃的几种食物,以降低吸烟造成的危害.1.香菇.香菇中的蛋白质含氨基酸多达18种,还含有多种维生素.香菇中的多糖成分能使人体内抗癌免疫细胞活力提高,其菌盖部分还含有双链结构的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扰素.
作者:卜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5年元月,恰逢小寒、大寒时节,也就是所谓的双寒之时,正是“三九天”,天寒地冻.冬季养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滋养、积蓄能量的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适时进补能够为来年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还有一个月,就要迎来2015年春节了.人们忙碌着采购各种年货用品,各种坚果、零食也成为了家家户户的春节必备宴客之品.不过,过多的食用此类食物会造成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从而导致肥胖,血糖、血压升高.传统风俗中,春节时大家都会携带礼品走亲访友.一直以来,牛奶、糕点、烟酒、水果是春节礼品的主流.年复一年,很多人觉得这类礼品颇失新意.当代人注重养生的健康理念,隆顺榕建议您不如为亲朋送去一份健康尚品,带去健康与欢乐.
作者:张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一月份是一年中寒冷的时候,也是很好的养生时期.这个月时令蔬菜相对较少,可适当吃些黑木耳、银耳、香菇等干菜类.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可适当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些肉食,以增强抗寒能力.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利用应季食材养生的方法.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敦煌属于干旱的沙漠性气候,但由于紧靠祁连山,以祁连山雪水为源的党河、宕泉河、疏勒河等流经敦煌,给敦煌带来了丰富的地下水,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从敦煌文献看,当时敦煌人的食物原料以农业、牧业产品为主,以一定的采集、狩猎食品为补充,是较为完善的食物结构体系.
作者:余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羊,祥也农历的羊年快到了,羊年说羊也是一种吉祥.在汉字中,羊字就是一个羊头的图画,也是早的甲骨文字.而后,以“羊”为字根,衍生出来如祥、洋、美、姜、鲜、群等许多字,经过不断扩张内涵和外延,涉及到了腹欲之食、理想之善、伦礼之仪(义)、祁冀之祥与审美情趣等诸多含义,既具有物质性、实践性,亦兼具思维精神性,闪耀着先民人性的智慧与光彩.
作者:爨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红糖是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它甜度高、风味独特,非常适合于制作姜汤、红糖糕、红烧肉等,不但能增加香气,使色泽更加红润诱人,还能增添营养,益于健康.如今,许多注重养生的家庭开始尝试在烹调中以红糖替代黄糖或白糖,不过使用时要注意减少用量,因为白糖与黄糖甜度比红糖低,如果添加相同分量的红糖,做出来的味道会更甜,菜色也会加深.
作者:柳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药里负盛名的急救用药,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三宝”,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之美名,更因为唤醒刘海若而“一丸难求”.2002年5月10日,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后深度昏迷,曾一度被当地医院宣布脑死亡.无奈之下,家人将刘海若转运回北京,100天后她在宣武医院起死回生.主治医生坦言,在救治过程中4颗安宫牛黄丸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们会选择一些温热的食物来御寒,虽然表面上符合了“冬补”的观念,但很多人却会被莫名其妙出现的上火症状所困扰.另外,我们要抵御天气的干燥寒冷,家中经常使用电暖气、空调等取暖,这些家电会像烘干机一样烘烤着我们的身体,使人出现口腔溃疡、便秘、咽喉干痛、流鼻血、皮肤瘙痒、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菜肉馄饨在上海又叫大馄饨,是上海的特色点心,过去一般饮食店里都有卖的.菜肉馄饨也是上海人喜欢在家自制的食品,每逢休息日,粮食店卖馄饨皮的柜台前,顾客都会排起长队,可见菜肉馄饨在上海老百姓中受欢迎的程度.顾名思义,菜肉馄饨的馅就是由肉和蔬菜两部分组成的.上海地处盛产青菜的江南地区,青菜是常用来做馄饨馅的.夏季产的鸡毛菜是一种很小的青叶菜,也可取代大青菜做馄饨馅.
作者:雷辉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阿胶,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历代中医学家把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滋补三宝”.阿胶在我国有着长达2500年的使用历史,从汉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了阿胶的药用记载.很早的时候,阿胶其实并不叫阿胶,而是叫“驴皮胶”,做“驴皮胶”的,又不只有东阿县,而是遍布全国各地,只是东阿县的驴皮胶效果好,被历代医家所赞誉,所以医家开方的时候总要加一个“阿”字以示道地,再后来便演变成了现在的名字——“阿胶”.
作者:陈培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自古人们就非常重视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也”的说法.意思是说,在患病过程中必须注意饮食调养,避免饮食的失当,才能保持人体的正气,战胜病邪.《金匮要略》中讲:“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更说明了饮食对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与恢复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男宝宝阿福快3岁了,真是一个福宝宝.父母年岁不大,事业有成;爷爷姥姥家四位老人,身体还好,隔周轮流交替照看宝宝,真是一个理想幸福的“4-2-1”家庭.三家饮食营养什么都不缺,好吃的应有尽有.可是也有美中不足,就是近来阿福食欲差差的,肚子鼓鼓的,口气重重的,大便于干的,放屁臭臭的……全家为此多次商量,一致诊断为宝宝食积了.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他们找到医生咨询.对此,医生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日常饮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粗杂粮、蔬菜,而偏向于高蛋白、高脂肪、精细粮食的饮食,这些饮食变化加上运动量减少、坐卧时间增多等因素,导致了我们的肠道健康每天都在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各种肠道的不适以及肠道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面对各种肠道问题其实也无需过度担心,只要平日能注意一些生活饮食中的细节,是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健康肠道环境的.
作者:青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于《食品与健康》杂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首先,感谢《食品与健康》杂志伴随我父亲走完了人生旅途的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还要感谢《食品与健康》杂志帮助我的老伴战胜了疾病.思念父亲,总会牵出对《食品与健康》杂志的一段情愫.在父亲卧床的后3年里,除了母亲和儿女们的衣食照料外,酷爱书籍、报刊的父亲,随着心血渐尽,越到后来就越想阅读《食品与健康》杂志,刊物上的文章简直成了他生命中的慰藉.
作者:王慧令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