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的临床观察

程亮亮;林涛;姜虹;高春林;代均;袁博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外科学, 前内侧束, 后外侧束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自体或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的疗效.方法 对18例ACL单束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保留未损伤的部分ACL、建立骨隧道、穿过移植肌腱、股骨侧用可吸收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侧用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6~27个月.术后患者疼痛均消失,关节稳定,恢复关节活动度,固定物无松动.1例出现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IKDC分级:术前B级5例、C级10例、D级3例,术后A级8例、B级8例、C级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评分:术前(68.34±4.53)分,术后(93.24±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ACL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方法简便、固定确实,恢复其解剖结构,保留的部分束促进韧带愈合,利于膝关节本体觉建立和早期功能康复.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部分甲板、甲床及甲皱襞切除术联合应用石炭酸治疗嵌甲

    2000年2月~2008年6月,笔者采用部分甲板、甲床及甲皱襞切除术联合应用石炭酸治疗Ⅱ、Ⅲ期嵌甲患者65例,经随访疗效确切.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65例(70趾),男40例,女25例,年龄12~52岁.单趾60例,双趾5例,均为嵌甲处疼痛及屡发感染者.术前常规摄X线片,均排除末节趾骨骨髓炎的可能.临床分期:Ⅱ期(脓肿期) 20趾,Ⅲ期(肉芽形成期) 50趾.

    作者:孙玉福;李彦敏;姜文学;李炳万;胡茂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1例

    2005年3月~2009年5月,我科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1例,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2~56岁.左侧15例,右侧6例.均为Tossy Ⅲ度损伤,其中2例为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后出现再脱位.受伤距手术时间1~3 d.

    作者:刘云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单纯自体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远期疗效

    199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自体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2例,未行血管吻合,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18~42岁.右侧7例,左侧5例.病理分级:1级8例,2级4例.破坏范围: 3~5 cm,皮质骨菲薄或穿破.

    作者:李井山;饶放萍;钟雪平;张万泉;欧阳少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翻修中的应用

    2006年5月~2009年6月,笔者对13例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取出内固定,使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再次内固定,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55~8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5例.

    作者:王春辉;吴兵;何方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准确构建个体化膝关节有限元解剖模型的方法

    目的 利用多模态影像数据融合和多种建模软件协同应用的方法准确构建膝关节有限元解剖模型,为研究膝关节生物力学行为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正常膝关节CT和MRI影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提取骨、软骨、韧带和半月板,分别构建三维工程化模型.以外部标记物为参照进行模型的配准融合.将膝关节工程化模型导入SC/Tetra和Hypermesh软件,分别进行干涉面删除、网格自定义划分、局部网格优化和体网格划分,构建包含多解剖结构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结果 基于CT和MRI影像数据构建出膝关节骨、软骨、韧带和半月板的三维工程化模型.以三维工程化模型为基础,多种建模软件协同应用构建的有限元模型充分保持了膝关节各结构的解剖学特征.结论 利用CT和MRI影像数据融合和多种建模软件协同应用的方法可以构建活体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保持膝关节各解剖结构的解剖真实性,为准确模拟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提供前提.

    作者:董跃福;董英海;胡广洪;张华;胡杨;徐卿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向性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探讨

    2005年2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多向性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闭合性髌骨粉碎性骨折84例,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86例,男46例,女38例,年龄22~66岁.左侧45例,右侧4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作者:冯琼华;张远金;张国富;段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高能量损伤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22(5.7±2.1)个月.其中1例因骨不连二期改用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根据AOFAS踝关节和后足评分为52~100(88±14)分.结论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软组织愈合佳.

    作者:冯健;胡祖愉;刘洪新;王文跃;朱海涛;王俭;胡江;高均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应用拇甲瓣再造手指末节32例

    目的 探讨拇甲瓣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末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拇甲瓣游离移植法再造手指末节部分缺损32例32指,14例即时再造,18例择期再造.结果 32指全部成活,经6~24个月的随访,外形有27例自觉满意;再造手指功能恢复良好,按手外科学会的手指再造功能试用标准评定:优21例,良10例,优良率为96.9%.供足初期行走疼痛,但8个月后疼痛消失,步态平稳.结论 选择拇甲瓣游离移植是再造手指末节效果显著的方法.

    作者:潘小平;许祥明;郑功胜;何定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应用关节镜诊治运动性膝关节损伤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5月~2010年7月,我们对17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诊治,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振文;李盛华;柴喜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种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大面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多种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7例手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不同伤情选择不同皮瓣进行修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6例,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13例,带桡神经浅支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6例,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2例.结果 47例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逆行岛状皮瓣远端部分颜色暗紫,出现水疱,予以活血、换药治疗后一期愈合.12例皮瓣臃肿,术后6个月行修整术.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个月~5年.皮瓣色泽、质地良好,部分皮瓣感觉恢复,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急诊手术选择合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避免指骨、肌腱坏死,可早期锻炼,有利于手部功能恢复.

    作者:陈前永;赵光勋;王海峰;吴健;袁伟;吴成如;方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髋部骨折45例

    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5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65~90岁.股骨颈基底部骨折1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5 d.

    作者:吴国正;刘玉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Delta陶瓷界面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初步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Delta陶瓷界面行陶对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不同髋关节疾病患者应用Delta大直径陶瓷股骨头及Delta陶瓷内衬全髋关节假体系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有效镇痛及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髋关节功能,并了解有无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3~13(10.8±6.8)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为7.0~55.8(43.6±23.2)分,术后8个月时为81.3~97.6(91.2±8.5)分.2例患者术后患髋轻微疼痛,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Delta陶瓷界面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系统治疗髋关节疾患早期疗效满意,鉴于Delta陶对陶假体的物理性能及设计理念,预计患者将得到长期的优良生活质量.

    作者:潘檀;赵致良;干阜生;符东林;王宏亮;郭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

    关节骨折治疗上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Lange Hanson分型的旋后-内收型骨折因为特殊的损伤机制及骨折特点,在治疗上有别于其它类型的骨折.2006年11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18例,疗效满意.

    作者:贾斌;张勇;曹国庆;刘彦勋;马雪峰;郑杰;高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重建钛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体会

    2001年4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双侧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8~73岁.按Aodmuller分型:C1型5例,C2型7例,C3型8例.

    作者:董桂贤;张宁;刘斌;孙建华;刘玉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创技术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2007年2月~2010年1月,我科应用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21~68岁.骨折按AO Muller分类:A1型4例,A2型5例,A3型9例; C1型9例,C2型6例,C3型8例.

    作者:盛晓文;陈兵乾;薛峰;陆建民;钱宇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9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6足)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解剖型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进行放射学评估,术后1年临床评估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结果 59例均获随访,时间6~36(24±10.5)个月.患者Bhler角与Gissane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足部评分:优38足,良24足,中11足,差3侧,优良率为81.6%.结论 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永坚;沈是铭;张坚若;李戬;彭文平;蒋科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型三维万向外用骨支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应用微型三维万向外用骨支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0例,效果良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例(35足),男15例,女5例,年龄7个月~3岁,其中7个月~1岁9例,1岁1个月~2岁7例,2岁1个月~3岁4例.

    作者:郝青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耻骨支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盆前环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5(3.9±0.6)个月.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尿路损伤.2例出现再移位,经卧床、延迟下地时间后达骨折愈合.结论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满意的复位、准确的进针点和角度对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小强;陆斌;谢洋;何仿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Y型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肘后正中入路Y型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肘后正中切口Y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26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 6~18个月.术后发生伤口浅表感染3例,无肘内外翻畸形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按照Casseba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可2例.结论 肘后正中切口Y型钢板治疗成年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彭辉煌;吴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75岁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48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42例获得随访,时间7~60个月.术后6个月时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4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85.7%.随访期内未发现关节松动和下沉.结论 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安全,中近期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林绍仪;蔡厚洪;李春雨;吴举;黄继辉;李卫;何藻鹏;刘金伟;陈应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