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关节镜诊治运动性膝关节损伤

赵振文;李盛华;柴喜平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损伤
摘要: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5月~2010年7月,我们对17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诊治,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Pilon骨折体会

    2001年3月~2008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Pilon骨折70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18~67岁.闭合性骨折58例,开放性骨折12例.伴同侧腓骨骨折42例.

    作者:乐建辉;吴伟;丁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与之伴随的骨质疏松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约占髋关节骨折的一半,其中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占35%~40%,这些老龄患者多合并较多的内科基础病症,使得手术难度增大、风险增加.

    作者:李悦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带绊双纽扣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带绊双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带绊双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16例.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8~14个月.参照Lazcano标准结合术后X线片评定疗效:优11例,良5例.结论 带绊双纽扣钢板内固定安全可靠,可重建断裂的喙锁韧带,具有手术创伤小、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为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潘建成;游逸丰;王大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段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段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腰段骨折术后患者行内固定取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小切口组,每组20例.传统组经原手术切口取出内固定;小切口组在C臂X线机下定位或体表触摸定位取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传统组:手术时间(64.6±13.1)min,手术切口(14.0±3.1)cm,术中出血量(310±160)ml,术后体温(38.6±1.2)℃,24 h VAS评分(8.4±0.5)分,住院时间(7.1±0.5)d.小切口组:手术时间(40.2±10.2)min,手术切口(4.1±0.7)cm,术中出血量(68±15)ml,术后体温(37.3±1.1)℃,24 h VAS评分(5.2±0.6)分,住院时间(3.0±0.2)d.两组手术效果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传统内固定取出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取出内固定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及疼痛程度等优点.

    作者:焦伟;于海洋;梁成民;翟云雷;杨东强;李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高能量损伤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22(5.7±2.1)个月.其中1例因骨不连二期改用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根据AOFAS踝关节和后足评分为52~100(88±14)分.结论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软组织愈合佳.

    作者:冯健;胡祖愉;刘洪新;王文跃;朱海涛;王俭;胡江;高均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 32例Pilon骨折患者,对Ruedi-Allgower分型4例Ⅰ型者,采用跟骨牵引加超踝关节小夹板外固定2例,采用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钉加石膏外固定2例;对28例Ⅱ、Ⅲ型者,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21例,行有限内固定并辅以石膏外固定5例,2例Ⅱ型开放性骨折者用外固定架固定.植骨13例.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根据Teeny和Wiss提出的评分系统:优23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及佳的手术时机是治疗Pilon骨折成功的关键.

    作者:殷圣银;陈亚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6年7月~2009年10月,我们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8~89(63±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2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7例,Ⅲ型8例,Ⅳ型6例.合并转子下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 h~14 d.

    作者:张国杰;张磊均;王洁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2004年4月~2009年3月,我科使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股骨颈骨折47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47例(48侧),男27例,女20例,年龄16~71岁,其中≥65岁5例.单侧46例,双侧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

    作者:汤志辉;张俊;王良勇;阿布拉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Y型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肘后正中入路Y型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肘后正中切口Y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26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 6~18个月.术后发生伤口浅表感染3例,无肘内外翻畸形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按照Casseba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可2例.结论 肘后正中切口Y型钢板治疗成年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彭辉煌;吴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蚕丝丝素蛋白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骨缺损、软骨损伤以及肌腱和韧带损伤等由于移植物来源短缺或者移植后存在多种副反应,治疗上非常困难,成为骨科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降解支架材料方面(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这些材料均存在自身缺点:如人工合成材料力学性能较差,体内降解速度过快,并且产生酸性降解产物;天然材料如胶原蛋白、海藻酸盐以及壳聚糖等则存在力学性能差,易引起疾病传播等.

    作者:吴小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单侧多功能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9例

    2008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单侧多功能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9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9例,男8例,女31例,年龄52~76岁.Colles骨折9例,Smith骨折28例,Barton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1例;10例术前手法复位失败.合并不同内科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电解质紊乱等)25例.

    作者:魏烽;袁建迪;褚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

    2005年6月~2010年1月,我院使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46例,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50~80岁.按AO分型: A1型24例,A2型18型,A3型4例.1例为陈旧性骨折,45例为新鲜骨折.

    作者:施多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两种术式治疗Pilon骨折的比较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配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5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28例)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B组(27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配合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跟骨牵引等其他方法.对患者手术前后X线片、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获8~24个月随访.A组骨折愈合时间(2.5±1.8)个月;B组骨折愈合时间(2.7±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按Helfet标准评定:A组:优8例,良12例,差8例;B组优7例,良12例,差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为伤口愈合不良或局部皮肤坏死:A组5例(18%),B组9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Pilon骨折选择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郭震;姚勐炜;杨安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4棘突骨软骨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1年前仰卧睡眠时感枕下轻度不适,触之发现颈部背侧包块,约乒乓球大小,无压痛及颈部活动受限,未予重视.2007年12月11日行颈椎MRI示发自C4棘突向后方生长的包块,T2WI高信号,T1WI中央低信号,周边高信号,大小约2 cm×2.5 cm.12月22日行CT检查示:C4棘突向后膨大,形成骨性肿物,其髓腔与母骨相连,表面菜花状,边缘较光整,大小约1.9 cm×2.5 cm.

    作者:侯黎升;李威;何勍;崔洪鹏;阮狄克;赵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42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监控下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结果 42例均获随访,时间14~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感染、关节强直、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37例达解剖复位,5例平台关节面有2 mm以下塌陷,膝关节活动范围0°~120°.按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优27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9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允许早期膝关节全范围活动,促进关节功能迅速康复.

    作者:谢水华;胡前芹;吴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皮植骨和切开植骨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

    目的 比较经皮植骨和切开植骨治疗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37例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9例行经皮植骨,18例行切开植骨,两组植骨量相同.结果 与切开植骨比较,经皮植骨失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短(P<0.05).并发症:经皮植骨组1例术后胫前神经麻痹,6周后完全恢复;切开植骨组2例术后33周仍不愈合,48周出现内固定钢板松动,再次髓内钉结合植骨治疗.愈合率和骨愈合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促进胫骨干骨愈合方面,经皮植骨与切开植骨比较效果相似,可作为切开植骨的替代.

    作者:安春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背侧入路筋膜瓣覆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2006年8月~2009年8月,笔者采用背侧入路筋膜瓣覆盖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0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51~82岁.左侧7例,右侧23例.按Melon分类[1]:Ⅳ型12例,Ⅴ型18例.均为闭合骨折.术前X线片示:掌倾角-40°~0°,尺偏角5°~23°,移位塌陷程度6mm,尺骨茎突骨折8例.

    作者:王世刚;王彦杰;赵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应用拇甲瓣再造手指末节32例

    目的 探讨拇甲瓣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末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拇甲瓣游离移植法再造手指末节部分缺损32例32指,14例即时再造,18例择期再造.结果 32指全部成活,经6~24个月的随访,外形有27例自觉满意;再造手指功能恢复良好,按手外科学会的手指再造功能试用标准评定:优21例,良10例,优良率为96.9%.供足初期行走疼痛,但8个月后疼痛消失,步态平稳.结论 选择拇甲瓣游离移植是再造手指末节效果显著的方法.

    作者:潘小平;许祥明;郑功胜;何定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75岁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48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42例获得随访,时间7~60个月.术后6个月时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4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85.7%.随访期内未发现关节松动和下沉.结论 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安全,中近期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林绍仪;蔡厚洪;李春雨;吴举;黄继辉;李卫;何藻鹏;刘金伟;陈应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自体或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的疗效.方法 对18例ACL单束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保留未损伤的部分ACL、建立骨隧道、穿过移植肌腱、股骨侧用可吸收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侧用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6~27个月.术后患者疼痛均消失,关节稳定,恢复关节活动度,固定物无松动.1例出现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IKDC分级:术前B级5例、C级10例、D级3例,术后A级8例、B级8例、C级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评分:术前(68.34±4.53)分,术后(93.24±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ACL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方法简便、固定确实,恢复其解剖结构,保留的部分束促进韧带愈合,利于膝关节本体觉建立和早期功能康复.

    作者:程亮亮;林涛;姜虹;高春林;代均;袁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