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臭氧在椎间盘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谭庆强;李明道;吴国兰;朱雄;王平平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 外科伤口感染, O3治疗
摘要:椎间盘术后感染少见,但疼痛症状典型,保守治疗时间很长.2005年4月~2007年10月,我们对3例椎间盘术后感染的患者采用了医用臭氧(O3)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

    2003年6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22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8~58岁.左侧8侧,右侧14例.骨折按Watson-Jones分型:Ⅰ型7例,Ⅱ型10例,Ⅲ型5例.跟骨角明显改变,0°~10°者10例,10°~20°者12例.治疗距受伤时间:伤后3 d内8例,3~7 d 14例.

    作者:高道云;高山江;王志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肩胛骨骨折的分类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SF)的分类,评价其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38例SF患者行X线检查,其中螺旋CT三维重建榆查12例.根据Hardegger和Miller的分型方法分别采用保守治疗(20例)和手术治疗(18例).结果 38例均获随访,时间9~50个月.根据Rowe的疗效评价标准:非手术组:优14例,良3例,可1例,差2例;手术组:优12例,良2例,可3例,差1例.结论 多数SF无需手术治疗,经短期制动及功能锻炼后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移位严重的SF及飘浮肩损伤等应手术内固定.

    作者:叶小雨;林初勇;赖宪良;张长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锁定接骨板桥接固定肱骨干中、上段复杂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桥接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上段复杂骨折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应用锁定接骨板桥接固定肱骨干中、上段复杂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未植骨.术后每2个月X线片复查,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4(9.0±2.2)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3~7(4.4±1.0)个月.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为0°~140°,肘关节屈伸活动为0°~130°,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是治疗肱骨中、上段复杂骨折的良好的方法.

    作者:徐农;倪红联;叶凌;钱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术中切开腕管6例,植骨8例,术后加用石膏外固定4例.结果 38例术后均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6~16个月.按照C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Sarmiento改良)评价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9例,可5例,差1例.切口浅表感染3例.结论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牢靠,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术后疗效与切口的选择、骨折的分型、内固定的选择等有关.

    作者:彭辉煌;吴建伟;林洁;庄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数字纱布小儿骨科临床应用410例

    数字纱布(消炎抗菌可溶止血纱布)有立刻止血、广谱杀菌、可溶、机体可吸收、加速创面愈合、防止术后粘连6种功能.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科手术中应用数字纱布止血41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立;徐振;丁盛;朱诚;龚晟;王松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应用RECO脊柱复位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

    目的 探讨RECO脊柱复位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应用RECO脊柱复位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 20例均获随访,时间4~8(6.2 ±1.3)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4(3.1±0.8)个月.术后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术前的53.00%±12.00%恢复至94.00%±4.10%,伤椎椎体后缘高度从术前的74.OO%±18.00%恢复至95.8%±3.40%.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obb角从术前的17.1°±8.4°恢复至术后的1.4°±4.3°,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RECO脊柱复位固定系统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作者:袁春;欧阳跃平;苟三怀;袁文;刘岩;叶添文;徐盛明;席炎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可膨胀髓内钉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可膨胀髓内钉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32例,记录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3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0.63%.无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有2例术中发生了骨折线的扩大,3例术后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可膨胀髓内钉无需锁钉,而是通过膨胀稳定骨折端,固定牢靠,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较理想方法.

    作者:唐剑飞;曾炳芳;罗从风;李晓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后路选择性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目的 评价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的131例青少年AIS患者,术前均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按影像学资料确定主侧凸顶椎、端椎、中立椎、稳定椎等关键椎体,并拟定关键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 主侧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51.3°±12.9°矫正至术后的平均8.9°±4.5°.1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52个月,末次随访时主侧凸Cobb角平均丢失4.6°±1.2°,椎弓根螺钉松动1例,未发现椎弓根螺钉及棒的断裂.结论 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AIS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但术前应做好适应证选择.

    作者:张鹏;刘国辉;杨述华;郑启新;杜靖远;邵增务;陈东;肖飞;朱建福;曹发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双钢板加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3型骨折

    2004~2007年,笔者采用经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加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3型骨折1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飞;戴俭华;方贤益;程后庆;谢维宾;刘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微创LCP内固定治疗20例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根据HSS评分:优14例,良4例,可2例.结论 经皮微创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具有固定稳定,血运破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作者:朱如里;杨淮海;马永平;王栋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43例.肱骨远端Y型钢板固定6例,双张力带固定17例,单张力带固定20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8(18.2±3.4)个月,肘关节功能按Morrey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4例,良7例,差2例.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应采用Y型板双张力带进行双住固定,而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固定可靠,如掌握恰当的适应证,其疗效与Y型板固定相近.

    作者:高爱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应用.方法 采用经单侧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结合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30例.使用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或钛网作为融合材料.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根据腰椎X线片作为评判椎间融合的标准,融合率为93%.未发生内置物断裂、松动移位和椎间隙高度丧失,疗效评定按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15分法评定:优20例,良8例,可2例,总优良率为93%.结论 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手术创伤小,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樊道斌;朱敏;叶春万;邢飞;张林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微创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目的 评价Ilizarov外固定架下采用骨延长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结果及功能情况.方法 22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感染端进行清创后骨缺损的长度为4.1~12.6(6.72±2.42)cm.其中21例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者,采用局部皮瓣转移覆盖,1例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者(8 cm×5 cm),采用腓肠肌皮瓣转移术覆盖创面,22例均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治疗.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7.64±3.84)个月.骨不连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7~19(9.86±3.01)个月,感染均得到控制.10例在延长过程中有局部针道渗液,治疗后愈合.牵引成骨的长度为4.1~12.6(6.72±2.42)cm.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中2例.结论 对于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治疗临床结果及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杨飞;武永刚;张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1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45例(A组)、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30例(B组)、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钢板内固定术75例(C组).术后3 d及6、12、24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JOA评分系统评定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 150例均获随访,时间6~60个月.除1例未融合外,余植骨均融合,时间为2~4个月.JOA评分均有改善,A组改善率为72.8%,B组为85.6%,C组为80.6%,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SM的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减压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减压充分、术后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金堂;李天清;李萌;贾光辉;聂治军;武世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改良髋关节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2002年6月~2007年3月,我院应用改良髋关节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2例,疗效满意.

    作者:胡江华;贺振年;张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1998~2006年,我院采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2例,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17~65岁.左侧19例,右侧23例,均为单侧.开放性损伤4例,闭合性损伤38例.按Danis-Weber分类1:A型7例,B型17例,C型18例.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其中24例<8 h).

    作者:陶家安;丁本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LISS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LISS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7例39处股骨远端骨折行LISS钢板内固定术,其中18例骨缺损较大者行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观察,通过摄片及HS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3~2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时间3~8个月,对位对线佳.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1膝,良10膝,可8膝,优良率为79.5%.结论 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王振;席洪波;杨惠林;黄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用臭氧在椎间盘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椎间盘术后感染少见,但疼痛症状典型,保守治疗时间很长.2005年4月~2007年10月,我们对3例椎间盘术后感染的患者采用了医用臭氧(O3)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谭庆强;李明道;吴国兰;朱雄;王平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距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距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35例,术后短腿石膏托外固定,早锻炼晚负重,并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选择下肢负重时间.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优16例(45.7%),良10例(28.6%),可7例(20.0%),差2例(5.7%),优良率为74.3%.发生局部皮肤坏死4例,伤口感染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5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无畸形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 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可靠,疗效优良.

    作者:王斌;杨惠林;张志明;陆俭;陈康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闭合性三踝骨折

    三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2003年3月~2006年8月,我院对81例闭合性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王志生;陈长河;葛欣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