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张永青;马象武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摘要:2004年12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6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18~64岁.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16例(按Gustilo分类:Ⅰ度10例,Ⅱ度6例).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骨折

    2001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股骨髁部骨折患者27例,采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6~54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

    作者:谢德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期病椎切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病变椎体部分切除、髂骨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23例胸腰椎结核.后路固定14例,前路固定9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早期无局部窦道形成.术后随访1年3个月~3年3个月,除1例术后8个月结核窦道形成行二次翻修外,余患者结核症状均消失,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9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6例后凸畸形术后平均矫正28.6°,随访期间丢失1°~5°.结论 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复发率低,缩短了脊柱结核的疗程,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作者:马维虎;孙韶华;徐荣明;黄雷;应江炜;蒋伟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单间室严重骨关节炎

    目的 观察人工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严重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52例(60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UKA.术前关节镜检查,采用微创小切口技术和Sled、M-G假体.结果 8例(8膝)因关节镜下髌骨关节面软骨损伤严重,改行关节镜清理或全膝置换术.44例(52膝)获随访1~6年.Bristol评分较术前均有升高,术前为21.93分,术后1个月达36.98分,6个月达48.12分.40例(46膝)患者术后1年胫骨假体周围出现约2 mm透光带,此后未再进一步发展,患膝无症状.结论 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单间室严重骨关节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较全膝置换费用降低,创伤小,恢复快,功能好.

    作者:李众利;刘玉杰;王岩;王志刚;蔡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ATMFS)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TMFS治疗髋臼骨折18例,其中新鲜骨折6例,陈旧性骨折12例.结果 18例经12~24个月随访,X线片未见骨折再移位及内固定物松动、脱落,15例术后2个月达骨性愈合,发生异位骨化5例,按Merie d'Aubigne与Postel评分法:优10例,良6例,中等2例.结论 ATMFS为髋臼骨折的解剖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明勇;帅克宁;金兴斌;蔡海源;梁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 探讨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Hoffa骨折患者1例保守治疗、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5例均获随访,时间13~31个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优良3例,可2例.结论 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以膝关节屈曲外翻位损伤多见,外髁发生率较高.X线对诊断价值有限,多借助CT检查.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齐新春;刘艳玲;宋维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对痛风性膝关节炎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18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常规滑膜清理、结晶石清除手术治疗,术后坚持降尿酸治疗.结果 术后18例症状均明显缓解,随访6~24个月,有2例出现短暂复发,近期和远期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诊断治疗价值,是一种创伤小、方法简单、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凡营;张勇;孟凌志;张连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跟骨钢板治疗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治疗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10例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4年,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移位肩胛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戴福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双钢板夹持固定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双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例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双钢板夹持内固定.结果 患者术后获8~30个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参照Tometta et al评价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踝关节的早期无负重功能锻炼.

    作者:林斌;姚小涛;庄泽民;郭志民;陈长青;刘庆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外侧半脱位伴髌骨束缚综合征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于2005年9月因左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采用膝关节前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使用进口后稳定型钴合金假体,未进行髌骨置换.术后患膝间断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在30°~45°时非常困难,超越30°时出现髌骨弹跳,经过继续功能锻炼3个月后症状仍持续.

    作者:孙鲁宁;沈计荣;杜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枕颈融合术治疗齿状突游离合并寰椎后弓部分缺如畸形1例

    枢椎齿状突游离合并寰椎后弓缺如畸形为临床少见的先天性枕颈部畸形之一.2006年6月.我骨科收治了1例伴颈髓损伤的患者,实行了后路枕颈融合术,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兵乾;薛峰;陆建民;钱宇峰;王俊;徐怡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26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0~28个月随访,切口Ⅰ期甲类愈合,骨折全部愈合,X线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感染,无内固定钢板、螺钉脱出、断裂等发生.疗效评价采用Kolmert评定标准:优A3型10例,C2型3例;良A3型2例,C2型1例,C3型5例:可C2型2例,C3型2例;差C3型1例.结论 采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保证.

    作者:龚江浩;鲍丰;王正明;蔡航;丁必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2004年12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6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18~64岁.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16例(按Gustilo分类:Ⅰ度10例,Ⅱ度6例).

    作者:张永青;马象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记忆骨卡环与重建钉联合治疗股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讨记忆骨卡环与重建钉联合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9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记忆骨卡环与重建钉作髓内、外固定.结果 29例随访7个月~2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1个月.X线片显示23例患者接近解剖复位,6例未达解剖复位.参照韩一生等髋关节评分法,23例接近解剖复位者优17例,良4例,可2例.6例未达解剖复位者,优4例,良2例.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恢复股骨近端骨折的稳定性及完整性,手术相对简单,骨折愈合好,疗效满意.

    作者:陈枫文;涂万荣;廉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或辅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手法复位或辅以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35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 随访6~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9周.后一次随访时,按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状况、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优18例,良14例,可1例,优良率为91.4%.结论 手法复位或辅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既能使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又有利于术后早期手和腕部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东;刘国辉;杨述华;肖飞;朱建福;张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2000年8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30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4~46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7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6 d.

    作者:王信能;李伟元;王年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多发性神经鞘瘤2例

    神经鞘瘤是发生于神经细胞的良性肿瘤,多为单发,笔者收治2例多发性神经鞘瘤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青松;李康杰;黄雄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24例,单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10例,全椎板切除髓核切除14例,其中椎弓根内固定3例,均再次手术.再手术术式包括: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髓核切除,椎管神经根管彻底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原因为同一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或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突出,原手术节段或相邻节段椎管狭窄,手术定位错误,内固定失败.24例获2个月~3年随访,再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临床改善率为80.2%.优18例,良6例.结论 下腰椎手术失败后,积极、合理地再手术治疗,仍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袁建军;朱如森;崔子健;张学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2001年9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1~62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横断型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20例.

    作者:鲍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关节镜结合X线透视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关节镜结合X线透视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3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按照建立胫骨、股骨骨道的方法将30例分为双监视组和传统组.每组15例,两组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腱股骨端均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双监视组60~90min,传统组70~90min.术中测量膝关节伸屈0°~90°时移植物位移:双监视组0~2(0.6±0.63)mm,传统组0~2.5(1.27±0.78)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0例均随访6~12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双监视组术前评分:20~60(36.27±9.95)分;术后6个月评分:75~87(81.33±3.66)分(P<0.01).传统组术前评分:20~60(38.00±10.56)分;术后6个月评分:74~88(79.27±4.13)分(P<0.01).术前与术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关节镜结合X线透视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应用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双监视组近期疗效与传统组相似,但术后评分稍高于传统组.

    作者:黄长明;沈瑞群;王建雄;范华强;胡喜春;卢海燕;付仰攀;董辉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2003年8月~2006年7月,我科使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27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较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5~70岁.右侧19例,左侧8例.AO分型:A型17例,B型9例.C型1例.

    作者:童作明;蒋聚华;姚京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