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复合伤中的应用

童松林;陆文杰

关键词:复合伤, 骨盆骨折, 外固定器
摘要: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复合伤12例,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和骨吸收的处理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及骨吸收的治疗方法.方法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及骨吸收13例,术后感染平均14.5个月.第一期拔除髓内钉、彻底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第二期植骨、抗感染;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平均4.2年.1年后骨折和感染均治愈,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合理的二期手术,是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及骨吸收的可行方法.

    作者:夏荣刚;陶海荣;张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早期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和开放复位内固定后继发关节炎施行全膝置换术

    目的探讨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早期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及骨折后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和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12~62个月).根据Martin评分,从术前平均32分(10~59分)提高到随访时平均80分(30~92分),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46分(25~69分)提高到随访时平均79分(40~100分).膝活动度从术前的平均58°增加到随访时的平均88°.后功能评价:优8例(6例为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2例为继发性创伤关节炎者),良7例,差1例.结论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和手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采用全膝置换可挽救或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疼痛.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早期全膝关节置换临床效果优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

    作者:杨述华;许伟华;李进;刘国辉;杨操;刘勇;叶哲伟;夏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21例分析

    目的寻求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措施.方法对21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多为技术因素. 结论在基层医院提高医师的技术素养是避免脊柱内固定失败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智勇;唐尚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及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我们对12例成人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及植骨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姚正凯;燕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7例不同类型跟骨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矫形术.结果 87例获3~15个月随访,根据Letournel评分标准,疗效优良80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91.95%.结论对不同类型的新鲜跟骨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法复位和开放复位的适应证,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对陈旧性跟骨骨折,应根据创伤后发生的不同病理改变,采用相应的矫形手术治疗.

    作者:何升华;陈达山;吴小海;张辉;刘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14例.根据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6例.按Teeny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4.1年;骨折愈合时间6~24周(平均10.5周).踝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能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徐跃根;卢厚微;吴可沁;杨东方;沈卫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目的总结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干骨折47例,其中闭合性骨折36例,开放性骨折11例.结果患者5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膝关节、踝关节功能均正常.2例开放性多段骨折患者, 术后患肢红肿热痛经切开引流和应用抗生素,感染得到控制.结论非扩髓带锁髓内钉能有效地稳定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减少骨折局部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作者:李国山;林宗锦;林峰;翁振;罗元标;张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腓肠肌内侧头断裂2例

    笔者2004年4、5月份收治腓肠肌内侧头外伤性断裂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假体周围骨溶解组织中磨损颗粒的提取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假体周围骨溶解组织中磨损颗粒的分布情况,为体外及体内磨损试验提供颗粒.方法从一个临床严重骨溶解的髋关节翻修病例术中的骨溶解组织,采用强碱消化法提取磨损颗粒,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金属颗粒直径,通过组织学观察颗粒在组织中的分布,等离子光谱分析仪(ICP-AES)、偏光镜分析颗粒成分,扫描电镜、颗粒计数仪观察颗粒大小形态.结果磨损颗粒在骨溶解组织中分布不均匀;磨损颗粒主要成分为钛合金、聚乙烯、含硫酸钡骨水泥;组织中颗粒大小变化较大,聚乙烯颗粒直径为0.13~37.00 μm,钛合金颗粒直径为0.05~49.30 μm,金属颗粒密度梯度离心后平均直径为0.85 μm ,约90%颗粒直径在0.50~1.00 μm.结论通过强碱消化及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假体周围骨溶解组织中磨损颗粒的方法可提供符合试验需要的金属颗粒.

    作者:严孟宁;戴尅戎;贾庆卫;李宏斌;王晓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节面塌陷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面塌陷性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5例 Sanders Ⅱ、Ⅲ、Ⅳ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9例植骨支撑.结果随访时间7~35个月,参照Kerr评分标准,对患足疼痛、步态、行走能力等加以评估,优9例,良12例,可4例.结论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必要的关节面下植骨支撑,选择合理的内固定点,是维持跟骨形态及术后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旭宏;鲍丰;张根福;丁必成;杨晓东;王正明;黄洪斌;蔡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锁骨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2001年3月~2004年4月,我院采取锯齿臂环抱锁骨接骨板治疗锁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移位或骨不连68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健华;顾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 方法采用THA治疗 58例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2.5~6年(平均4.3年)随访,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93.1%(54/5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深静脉栓塞6例(10.3%),异位骨化3 例.结论 THA适应证取决于患者手术耐受性、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社会生活需求,年龄不宜作为影响手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蔡春元;杨国敬;潘可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掌指骨髁部骨折微型髁接骨板内固定的疗效

    目的探讨AO微型髁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髁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23处掌指骨髁部骨折,采用AO微型髁接骨板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2个月,用TA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6.96%.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对于掌指骨髁部骨折,可选用AO微型髁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其疗效优良.

    作者:李文壮;蔡湘波;薛岩丰;罗胜明;李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双侧股骨干骨折

    2000年2月~2003年6月,我院对11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同时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袁林;徐良;梅学良;刘强;李光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C型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间接复位和MIPPO治疗12例胫骨C型骨折.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钢板断裂.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结果:优9例,良3例.结论对于胫骨干C型复杂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减少骨折端血供的破坏,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雪峰;张云庆;周枫;周正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 根据Neer分类法,Neer三部分骨折9例,Neer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1.4个月,根据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Neer评分法:优11例,良3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詹碧水;谢文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方法分析356例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治疗后31例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措施. 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为松解不彻底,其次为松解过度等.31例经6个月~7年的随访,效果满意. 结论初次手术术前应有充分的准备,对松解的侧重点应有足够的认识,既要松解彻底但又不能过度.二次手术前要做详细检查,判断其原因,作出手术计划.

    作者:张健平;冯宗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病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TKA)治疗重症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采用TKA共治疗21例24膝,其中晚期骨性关节炎15例17膝,类风湿关节炎4例5膝,全膝关节结核2例2膝.按TKA原则施术,重建膝关节负重力线,截骨达到伸屈间隙相等,维护软组织平衡,保持髌骨中置位,获取膝关节充分活动度.结果平均随访2.5年,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术前的58°(30°~100°)改善到96°(60°~120°),疼痛、跛行明显改善,无感染.结论对疼痛、畸形、明显影响功能、年龄在60岁以上的重症膝关节病患者选择TKA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云强;陈艺新;赵滨;贾湘谦;栾波;肖杰;薛向东;宋开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ATP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ATP诱导下体外分化成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兔骨髓,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传代,第3代时加入ATP,观察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行诱导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SCs在体外可以扩增,在ATP诱导下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行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免疫反应染色, 阳性数分别约为Nestin 30%、NSE 32%、GFAP 15%.结论 ATP能够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作者:刘文忠;夏亚一;张海宏;孙正义;李强;张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使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32例37侧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 37侧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 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0侧,良13侧,可4侧,优良率89.2%.结论手术时机应选择急诊或伤后10~14 d;切复内固定术适用于SandersⅡ、Ⅲ型及部分Ⅳ型跟骨骨折;对于骨质缺损严重、关节面塌陷者宜采用植骨术.

    作者:谢秉局;李方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