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体会

张宝玲;张崇岳

关键词:老年人, 髋骨折, 麻醉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002年1~7月我院行60岁以上髋部骨折手术391例,现就其麻醉方面的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尺骨鹰嘴截骨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10例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采用肘关节后侧正中入路,尺骨鹰嘴截骨;骨折复位后,用重建钢板和1/3管型钢板分别放置于肱骨远端的后外侧和内侧固定;尺神经常规前置皮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20~6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肘关节平均活动度110.0 °(95°~140°).Mayo评分良好9例,可1例.一过性尺神经麻痹1例,术后1个月恢复,无桡神经损伤病例.结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关节面解剖复位、双钢板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安智全;曾炳芳;于晓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锁骨骨折

    2001~2002年我科共收治锁骨骨折25例,采用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1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子来;陈允震;刘海春;张剑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的分类与手术治疗的关系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三维矫正技术治疗10例脊柱侧凸(先天性5例,特发性5例).结果随访6~30个月,10例脊柱侧凸矫正率平均4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脊柱侧凸明确分类、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是提高侧凸矫正效果的前提.

    作者:肖杰;陈艺新;龙浩;李志林;刘伟;何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C型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间接复位和MIPPO治疗12例胫骨C型骨折.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钢板断裂.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结果:优9例,良3例.结论对于胫骨干C型复杂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减少骨折端血供的破坏,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雪峰;张云庆;周枫;周正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 根据Neer分类法,Neer三部分骨折9例,Neer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1.4个月,根据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Neer评分法:优11例,良3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詹碧水;谢文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使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32例37侧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 37侧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 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0侧,良13侧,可4侧,优良率89.2%.结论手术时机应选择急诊或伤后10~14 d;切复内固定术适用于SandersⅡ、Ⅲ型及部分Ⅳ型跟骨骨折;对于骨质缺损严重、关节面塌陷者宜采用植骨术.

    作者:谢秉局;李方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002年1~7月我院行60岁以上髋部骨折手术391例,现就其麻醉方面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玲;张崇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腓肠肌内侧头断裂2例

    笔者2004年4、5月份收治腓肠肌内侧头外伤性断裂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节面塌陷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面塌陷性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5例 Sanders Ⅱ、Ⅲ、Ⅳ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9例植骨支撑.结果随访时间7~35个月,参照Kerr评分标准,对患足疼痛、步态、行走能力等加以评估,优9例,良12例,可4例.结论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必要的关节面下植骨支撑,选择合理的内固定点,是维持跟骨形态及术后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旭宏;鲍丰;张根福;丁必成;杨晓东;王正明;黄洪斌;蔡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病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TKA)治疗重症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采用TKA共治疗21例24膝,其中晚期骨性关节炎15例17膝,类风湿关节炎4例5膝,全膝关节结核2例2膝.按TKA原则施术,重建膝关节负重力线,截骨达到伸屈间隙相等,维护软组织平衡,保持髌骨中置位,获取膝关节充分活动度.结果平均随访2.5年,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术前的58°(30°~100°)改善到96°(60°~120°),疼痛、跛行明显改善,无感染.结论对疼痛、畸形、明显影响功能、年龄在60岁以上的重症膝关节病患者选择TKA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云强;陈艺新;赵滨;贾湘谦;栾波;肖杰;薛向东;宋开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目的总结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干骨折47例,其中闭合性骨折36例,开放性骨折11例.结果患者5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膝关节、踝关节功能均正常.2例开放性多段骨折患者, 术后患肢红肿热痛经切开引流和应用抗生素,感染得到控制.结论非扩髓带锁髓内钉能有效地稳定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减少骨折局部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作者:李国山;林宗锦;林峰;翁振;罗元标;张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24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李康华;王朝晖;张宏其;雷光华;廖前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主要存在于骨髓中,此外还分别从骨骼肌、软骨膜、骨外膜、骨小梁、脐带血和外周血中分离出[1,2], 它具有向骨、软骨、脂肪、肌肉、肌腱、真皮、骨髓基质、成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组织分化的潜能[3~8].

    作者:涂强;徐国洲;钟润泉;王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ED术穿刺靶点定位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穿刺靶点定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L5~S1棘突间隙作为穿刺靶点参考平面的体表标志,并类推出其它间隙平面.穿刺后用C臂X线机(或摄片)确认.对双间隙突出需同时施术者,则应预先用两根定位针同时定位,依施术先后,选择拔出或保留其中1根,完成1个节段手术后,再将先拔出的待术节段定位针重新置入.结果 287例患者,共施术294节腰椎间隙,1次穿刺准确率98%以上.结论以棘突间隙作为判断靶点体表标志的方法,准确率高,熟悉、掌握穿刺靶点的定位,能缩短手术过程,减少长时间俯卧对患者呼吸的干扰,减少射线量.

    作者:廖中东;扬子坤;王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

    2001年5月~2003年12月,我院应用有三维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效果满意.

    作者:胡国锋;许杏清;陈建烈;周维锋;王沛年;虞建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双侧股骨干骨折

    2000年2月~2003年6月,我院对11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同时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袁林;徐良;梅学良;刘强;李光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健康人及肩峰撞击症患者肩峰下空间宽度的三维测定

    目的对健康人及肩峰撞击症患者的上臂主动和被动外展过程中的肩峰下空间宽度进行三维测定,分析肩峰撞击症患者潜在的冈上肌功能缺陷.方法用开放MRI对10例健康受试者和10例肩峰撞击症患者在臂外展过程中,有或无肩部肌肉参与下进行肩部成像.在成像过程中,在肱骨远端施加一个10 N的外展力,三维图像重建后,测出小的肩峰-肱骨距离. 结果在健康志愿者中, 外展60°时,肌肉的参与会导致肩峰-肱骨距离减少(-32%,P<0.05),而在外展120°时,此距离则增加(+44%,P<0.05).外展90°时,肌肉的参与未造成肩峰-肱骨距离变化.然而在10例肩峰撞击症患者中,肌肉的活动导致肩峰下空间宽度较正常的对侧肩减小.结论肌肉收缩和上臂的外展位置可以造成肩峰下空间宽度的改变.然而,对于早期的肩峰撞击症患者来说,在肌肉放松时外展肌的功能不全表现得并不明显.

    作者:何仿;卜海富;李苏皖;马骋;肖海军;曹东;钱齐荣;苟三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研究微创技术治疗脊柱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选择10例单纯胸腰椎骨折、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患者,在C臂X线机下定位病椎椎弓根根部,做4个1.5 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这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椎体高度并矫正后凸畸形.手术时间约1.5 h,出血量约50 ml.结论微创技术治疗脊柱骨折适用于单纯胸腰椎骨折、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患者,优点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

    作者:董扬;徐建广;陈旸;朱越;眭述平;曾炳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

    2000年9月~2003年9月,笔者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17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阿炳;杨波;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21例分析

    目的寻求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措施.方法对21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多为技术因素. 结论在基层医院提高医师的技术素养是避免脊柱内固定失败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智勇;唐尚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