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松果体区肿瘤的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

王立根;左雅萍;郭艳;章翔;宋少军;石梅;魏丽春

关键词:松果体区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
摘要: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深部多发性脑脓肿

    目的:采用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探部及多发性脑脓肿.方法:使用颅表定位器,对31例深行部及多发性脑脓肿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3~14天,常规应用敏感肮生素.结果:本组31例,共38个脓肿,均一次穿刺成功,经冲洗引流后,2例因脓肿腔不闭合而行手术治疗.余经CT复查证明脓腔消失,随访至今未见脓腔复发.结论:多发性脑脓肿及小型的深部脑脓肿,直接手术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脓肿位于脑重要的功能区,手术风险更大.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以其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损伤小,疗效可靠而显示其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是对儿童及年老体弱者

    作者:席炜滨;胡军;郑大海;李会光;王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影响立体定向活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作者:魏祥品;汪业权;傅先明;凌至培;凌士营;李光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ET引导定位X刀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初步报告

    目的:探讨PET引导致痫灶定位方法,然后采用X刀对致痫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方法:本组共70例,其中男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23.2岁.采用PET扫描,并从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3个断面的图像进行分析定位,寻找出致痫灶.采用BrainScan X刀治疗系统进行致痫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定期做EEG检查.结果:随访6-12个月,适期做EEG检查,提示癫痫发作消失和EEG正常者45例(64.3%),发作次数减少或由大发作变为小发作者15例(21.4%),效果不明显者10例(14.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T可以临床寻找致痫灶. 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和并发症低的微侵袭手段.随着放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该方法有望成为治疗顽固性癫痫的重要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刘承勇;漆松涛;杨开军;王克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X线立体定向加全脑常规放疗治疗脑转移瘤

    目的:分析X刀加全脑放疗脑转移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利用JX-100X刀系统加全脑放疗共治疗40例病人,其中有29例先行全脑常规放疗35~40Gy,而后行X刀治疗,¨例作X刀治疗后,再加全脑放疗.单次照射28例,治疗剂量16~22Gy,平均19.2Gy.分次照射12例,分割2~3次,治疗剂量6~12Gy/次,每周一次,总剂量达20~30Gy,平均25.4Gy.结果:40例均获3~26个月的随访,中位12个月,生存期为2~26个月,中位11.5个月,其中36例生存期超过6个月占90%,27例超过12个月占67.5%.2例超过26个月.治疗后6个月CT或MRI复查32例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占80%,3例出现新的转移灶占7.5%,4例无明显变化占10%.结论:X刀治疗与常规放疗相结合治疗脑转移瘤,优于单纯常规放疗.是治疗脑转移瘤的佳方案之一.

    作者:郝传国;马金波;辛昌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颅彩电多普勒对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分析

    目的:应用经颅彩电多普勒超声观察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经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脑血流变伦,以便评价.方法:用电脑影像仪测量15例AVM病人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MCA、ACA、PCA、VA及BA)、阻力指数和脉动指数.结果: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有所改变.结论: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观察分析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可作一赏试.

    作者:张晓东;李长元;郑慧;李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迟发性癫痫

    目的: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迟发性癫痫的发生机制,为减少发生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5~68岁.基底节区出血7例,丘脑出血3例,皮层出血2例,出血量80~100ml 5例,50-80ml 4例,50ml以下3例.行单纯脑室外流2例,开颅血肿清除+脑室引流8例,单纯自肿清除2例.均于术后半年至1年内出现癫痫,其中大发作8例,局限性发作3例,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结果:脑电图检查10例异常,CT表现广泛或大片低密度区7例,伴有颅骨缺损区皮质低密度改变者8例,均经抗癫痫治疗后控制.结论:引起迟发性癫痫发生的原因:出血致脑血循环障碍;低氧血质致皮层缺氧损害;局部粘连和脑皮层损害等.所以病性好转要进行抗癫痫预防治疗.

    作者:石小峰;史克珊;曹作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癫痫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原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原发性癫痫30例取空腹静脉血,由固定的检验人员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结果:IgG 1294.64±287.06,P<0.05,IgA126±78,P<0.05或0.01,IgM151.75±77.26,P<0.05.结论:原发性癫痫的病人有免疫功能异常.IgA降低,IgG也有下降,男性病人较女性病人明显,IgM变化不恒定.

    作者:董克菲;薛萍;崔春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选择性杏仁核毁损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杏仁核毁损在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顽固性癫痫43例:难治精神病27例;冲动性人格障碍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行为障碍3例,进行选择性杏仁核毁损,单侧毁损12例,双侧毁损65例.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医学心理、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照,同时对难治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BPRS及各因子分析对照.结果:4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痊愈10例;显进16例;进步12例;无效5例.难治性精神病通过BPRS及各因子分析,其中BPRS、ANDP、ACTV、HOST手术前后对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综合疗效评定:痊愈2例;显进10例;进步13例;无效2例.对冲动性人格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所致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障碍改善明显.而患者的智能、记忆及脑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杏仁核毁损对治疗功能性疾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成雨;刘琨;刘运振;丁福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的放射外科治疗:5年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145例,采用30%~60%等剂量曲线,总边剂量10~15Gy(平均13.8G);中心剂量16~45Gy(平均32.5Gy),治疗后3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结果:肿瘤生长控制率93.7%;听力保存率83.8%,面神经及三叉神经迟发性受损率分别为9.6%和7.8%;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γ-刀治疗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毛伊斌;白芳;刘志兴;詹道峰;张培奇;刘华;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立体定向术治疗脑肿瘤疗效及随访

    作者:杨全祥;张延庆;伦学庆;颜士清;吕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伽玛刀治疗肿瘤大小、照射剂量和肿瘤控制率的关系

    目的:随访伽玛刀治疗后神经瘤的肿瘤大小、剂量和肿瘤控制率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0年10月伽玛刀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3例共46个听神经瘤病例.年龄10~71岁,肿瘤平均直径28mm,10~20mm12个,21~30mm23个,31mm以上11个.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周边剂量10~20mm直径肿瘤平均15Gy,中心剂量32Gy,21~30mm直径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4Gy,中心剂量31Gy,31mm以上直径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2Gy,中心剂量28Gy.结果:随访6~36个月(增强MR).6个月时,肿瘤缩小9例,中心坏死30例,肿瘤控制率84.8%.12个月时,23个肿瘤缩小,其中3cm以内肿瘤20个占全部肿瘤的43.5%,3cm以上肿瘤3个占全部肿瘤的6.5%.18个肿瘤中心坏死但大小无变化,3cm以内肿瘤控制率91.4%,3cm以上肿瘤肿瘤控制率81.8%,肿瘤总控制率89.1%.6个月时有7例肿瘤不见缩小反见增大,应用脱水药、激素及对症治疗,并增强MR复查,其中3例追踪24个月肿瘤没有进一步增大,临床症状稳定,而另4例追踪18个月肿瘤进一步增大,症状加重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血供明显减少.36个月时,30个肿瘤缩小,其中3cm以内肿瘤25个.12个肿瘤中心坏死但大小无变化,3cm以内肿瘤控制占全部肿瘤的71.7%,肿瘤控制率94.3.3cm以上肿瘤控制占全部肿瘤的19.6%,肿瘤控制率81.8%.所有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肿瘤总控制率91.3%.3例治疗后3个月出现脑水肿和脑积水,其中两例应用常规脱水药、激素治疗,三个月后脑水肿消失,脑积水改善,有一例治疗后无效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情况改善.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术后残存或复发、需保留听力及高危病人.根据肿瘤大小和肿瘤周边结构选择不同的周边剂量,30mm直径以下肿瘤周边剂量高于30mm以上直径肿瘤的周边剂量,而3厘米以内肿瘤控制率则高于3厘米以上肿瘤,从效果来看,肿瘤小于3厘米效果要比大肿瘤好.肿瘤小、剂量大、控制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亓树彬;于新;李士月;刘宗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X-刀治疗扭转痉挛1例

    作者: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闫志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间质内放射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目的:明确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在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比较了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与传统的手术切除,再配合术后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该病中的不同疗效.结果:1993年前手术切除的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2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随访5例,分别于术后3.5~32个月内死亡.1993年后对14例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立体定向192Ir内放疗中,无手术死亡.随访12例,失访2例.目前共存活3例,至今长生存时间为6年另3个月.生存时间2年内8例,2~5年5例,超过5年以上1例.结论: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治疗,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的疗效,明显地优于传统手术配合化疗和放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陈志刚;丁学华;卢亦成;王金林;张晓鹏;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和治疗.方法:将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分为二组.第1天出现癫痫组与第2~7天出现癫痫组.对二组CT表现,外伤后脑内损伤部位及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闭合性颅脑损伤2825例,发生癫痫68例,发生率为2.41%.GOS预后分级,良好45例;中残¨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8例,6月内出现习惯性癫痫者8例.结论:外伤后早期癫痫一般表现有全身性发作与部分性运动性发作.脑实质的损伤、脑内出血、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及生化改变是导致早期癫痫的主要原因.对于无脑损伤而发生早期癫痫机制可能与脑震荡的病理生理有关,多为暴力引起脑细胞分子紊乱、神经传导阻滞、脑血循环调节障碍以及中线脑室内脑脊液冲击波等原因所致.

    作者:柴亨利;王景云;任玉伟;任晓军;姜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

    目的:介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技术.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08例,平均年龄61.8岁.右侧58例,左侧46例,双侧4例.定向仪框架安装需特定位置,即框架的Y轴与病人颅基底线平行,与OM线向前夹角10.27±1.89度,X轴对准颅中线,框架两则保持水平位.根据MRH,照射靶点选择在三叉神经根桥脑进入区,单一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90Gy,50%等剂量线限定靶点,20%等剂量线限定在桥脑表面.结果:平均随访期32.5月.优为61.11%,良为29.62%,有效为4.63%,总有效率为93.52%,无效7例,无效和复发的患者均在第二次伽玛刀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技术,定位精确、有效率高、创伤小、术后无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无效和复发病例行第二次治疗有效等,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张志远;郑立高;徐德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癫痫手术的效果评价

    作者:周蒙寅;徐福林;全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X刀治疗颅内疾病440例观察与分析

    作者:张群;夏纯;杨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

    目的:回顾性研究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生存时间及并发症.方法:伽玛刀治疗42例肺癌脑转移瘤病人(151个病灶).年龄34-76岁,男29例,女13例.脑转移瘤的诊断依据典型的脑部CT或MRI影像表现及肺癌的诊断证据.应用Gamma plan3.01-5.12软件系统进行剂量计划,23004B型Gamma Knife治疗.肿瘤边缘剂量8~25Gy,平均21Gy,边缘等剂量线40~95%,肿瘤平均治疗容积4.75cm3.结果:随访3~26个月,平均10.2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3~2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0.27个月.1年的生存率35.7%,2年的生存率7.1%.肿瘤控制率为98.7%,在术后6~20个月有5个肿瘤先后复发.40例病人术前的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加重.有2例病人出现伽玛刀治疗后的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转移瘤治疗方法.

    作者:李彦和;郑立高;徐德生;康春生;刘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瘫

    作者:王树新;刘明;刘玉河;刘启峰;张洁;史承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9例癫痫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胼胝体切开和局部病灶切除治疗癫痫术后并发症原因的分析,达到尽可能手术治愈癫痫而无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术后并发症和局部解剖学相关原因回顾分析,找出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应解剖学的必然联系.结果:术中脑组织受压迫,血管痉挛所引起的并发症大部分都能恢复,血管损伤,脑神经组织误切,所引起的并发症在较长时间内很少有恢复,甚至不能恢复.在106例手术,有29例发生并发症,术中损伤大脑前动脉分支2例,破入第三脑室8例,发生脑裂综合征3例,一侧肢体瘫10例,高热昏迷2例,运动性失语伴右侧瘫1例,顽固性脑水肿2例,脑积水1例.结论: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都与术中损伤相关脑组织和血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手术操作技巧和熟悉解剖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郭振杰;郭银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