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铁;白海平;王宗义;杨普
目的:为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病灶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阳性率和明确适应证.方法:应用MRI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对27例颅内病灶进行了活检.对标本进行了包括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石蜡包埋病理检查.结果:27例活检中26例获阳性结果,其中,胶质瘤10例;转移瘤6例,均为腺癌脑转移且均未能找到原发灶;脑脓肿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动静脉畸形1例;生殖细胸瘤1例;慢性炎症1例;活检未能确诊1例.无永久性致残及死亡病例.结论:采用MRI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病灶进行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定位精确、确诊率高、兼具治疗作用.
作者:崔和;申长虹;杨树源;李复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杏仁核毁损在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顽固性癫痫43例:难治精神病27例;冲动性人格障碍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行为障碍3例,进行选择性杏仁核毁损,单侧毁损12例,双侧毁损65例.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医学心理、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照,同时对难治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BPRS及各因子分析对照.结果:4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痊愈10例;显进16例;进步12例;无效5例.难治性精神病通过BPRS及各因子分析,其中BPRS、ANDP、ACTV、HOST手术前后对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综合疗效评定:痊愈2例;显进10例;进步13例;无效2例.对冲动性人格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所致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障碍改善明显.而患者的智能、记忆及脑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杏仁核毁损对治疗功能性疾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成雨;刘琨;刘运振;丁福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我院用X-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经验.方法:用Brain ScanⅡX-刀治疗脑转移瘤79例,共117个病灶.治疗计划:病灶体积12.60±6.11cm3,等中心数2.17±1.19个.放射弧数8.66±3.37个,周边剂量17.16±2.23Gy.结果:全组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疗效满意,局部控制率为94.94%.极少数病人有一过性头痛、头晕、恶心及后期局限性脑水肿等并发症,经激素和脱水治疗后好转.结论:X-刀治疗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好、并发症少.
作者:吉宏明;张树平;崔淑敏;张汉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靶点为三叉神经根近脑干段,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80Gy.结果:随访2年以上者51例,治愈39例(76.5%),有效7例(13.7%),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19例(37.3%)出现一过性轻度面部麻木,感觉减退,无其它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是较好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作者:杨建林;隋邦森;孙永文;张颖东;张海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用脑皮层和深部电图监测下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例病人根据术前定位原则和术中皮层及深部脑电生理监测,采用单纯癫痫灶切除术、癫灶切除+多软膜下横切术、前颞叶切除术、选择性杏仁体-海马切除术等不同术式.结果:19例患者经2~5年的随访,满意6例(31.6%),显著改善5例(26.3%),良好3例(15.8%),较差2例(10.5%),无效3例(15.8%),总有效率84.2%,治愈率达31.6%;无一例致残或死亡.结论:在脑皮层和深部电图监测下,准确的定位癫灶、采用不同的术式切除是手术治愈难治性癫痫的有效途径.
作者:戴荣权;李之邦;汪海关;陶荣真;周剑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伴发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30例颅脑肿瘤伴发阗痫病人术前行EEG、CT、MR检查同时根据癫痫类型,单一或联合应用抗癫痫药物,全麻下手术切除肿瘤,修补硬膜,保留骨瓣,术后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20例随访6~12个月,死亡3例,症状完全消失10例,肿瘤复发4例,药物治疗可工作3例.结论:颅脑肿瘤伴发癫痫的病人发生率约37%~44%,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术后应用抗癫痫药物是防止术后癫痫复发的佳选择.
作者:董克辛;康伟民;曲波;王心民;王守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提高间质内放射疗效:了解间质内放射治疗的效果,减少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和剂量,对209例脑深部肿瘤进行间质内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8年零9个月同,其中Ⅲ~Ⅳ级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15.2%,2年生存率为73.9%,3年生存率为10.9%.影像学随访结果表明,肿瘤完全消失21例,占10%;肿瘤直径缩小在80%以上的35例,占16.7%;缩小30~50%者96例,占45.9%.完全消失的肿瘤为颅内恶性淋巴瘤、松果体瘤、部分的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等.结论:为了减少照射后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对颅内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肿瘤,应选用不同的照射剂量,以超分割放射+外照射方法较优.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王金林;张晓鹏;陈志刚;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对52例γ刀术后2年以上的典型脑AVM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该组AVM病例的闭塞率为88 5%,出血率为3.8%.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于γ刀术后消失或改善.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手段,其治疗效果与AVM的类型、部位、体积、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赵洪洋;李美华;朱贤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作者:孙康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华长春;印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姚国杰;马廉亭;徐国政;胡军民;潘力;张新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邱炳辉;欧阳辉;漆松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X刀治疗后颅内疾病影像学表现与术前病灶对比评价疗效及病灶病理学检查.方法:用X刀治疗颅内疾病共200例,其中7例在X刀术后3~40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胶质瘤6例,血管畸形1例.结果:7例X刀治疗后手术中发现和病理表现,发现肿瘤细胞坏死、变性比较明显.我们也发现X刀治疗后3个月内手术的患者手术中病灶边界较清楚,病灶组织坏死明显,质地略硬,呈灰白褐色,血供不丰富,容易手术切除.结论:我们通过对X刀术后影像学随访和X刀术后切除的病灶病理学检查,发现某些病灶增大和异常强化不一定是肿瘤增大或复发,而X刀术的反应.在X刀治疗后期,主要表现病灶组织坏死、脱髓鞘病变,疤痕形成,胶质细胞增生,表现边界不清的斑片状强化,这些病理改变也可累及部分周边脑组织.CT和MRI影像学检查难以与肿瘤复发鉴别,需要定期复查或进行PET扫描.
作者: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肖作平;刘永明;付少华;姜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7例行立体定向脑内靶点毁损,疗效按谭启富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结果:27例中远期随访疗效属满意7例,占26%,显著进步7例,占26%,良好6例,占22%,较差7例,占26%.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强调术中多靶点联合和术后综合治疗.
作者:戴荣权;李之邦;汪海关;陶荣真;周剑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脑脓肿的微创手术方法及给药途径,避免复发后再次手术.方法:CT引导下,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Ommaya囊置入脓腔,多次抽吸脓汁并注入敏感抗生素.结果:12例脑脓肿患者治愈10例,显效2例,无手术死亡、致残.结论:立体定向ommaya囊置抽入吸术,能提高脑脓肿的治愈率,避免多次穿刺.
作者:刘晓东;佟正中;张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评价核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均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和/或视频脑电监测及MRI、PET检查.根据临床表现、脑电、MRI、PET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确定病侧,术前做双侧近中颞叶脑组织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术中在脑电监测下切除病灶及致痫灶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24例病人有19例单侧或双侧颞叶的NAA/(CR+CHO)值低于0.6,其中13例为双侧异常,另外6例为单侧异常;双侧均不低于0.6的有5例,均有一侧至少低于对侧0.07,可确定为异常,其中2例MR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不相吻合.结论:颞叶癫痫病人的颞叶脑组织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查异常侧与病理改变有较好的对应性,它可以无创性探测活体脑组织代谢功能的异常,MRS不仅可以发现双侧病变,而且可以指出病理改变较严重的一侧,为术前癫痫灶的定位、定侧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周健;栾国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沈红;林志国;闫志钧;隋立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杨次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病变直径在0.4~3.5cm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脑立体定向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13例继发性癫痫中10例,术后停止发作,另3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对于MRI检查显示病此界限清楚,MRI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海东;赵刚;朱小波;邱吉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如何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刺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抽吸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穿刺安全,并可置入引流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直径较小的脑脓肿更具优势.
作者:荆国杰;杨魁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运动障碍病领域中的应用.方法:使用CRW定位眶架,行核磁共振容积扫描定位,局麻手术.结果:患者术后无出血,无手术并发症.病理诊断:球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肌张力障碍基底结神经元变性1例,脑胶质瘤病1例,脑囊虫(含头节)1例,脑囊虫机化1例.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与CT/MRI技术结合之后,对临床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更佳.
作者:张宇清;赵国光;李健宇;遇涛;李勇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