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雯
目的: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深二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深二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有34例患者。我院为研究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肉芽生长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疼痛的评分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肉芽生长的时间、疼痛的评分、创面愈合的时间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深二度烧伤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其创面的愈合,并减轻其疼痛感。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昌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及声像图表现。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的声像图表现及所有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在这60例孕产妇中,被确诊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有48例,诊断的准确率为80%;漏诊的孕产妇有10例,漏诊率为16.67%;误诊的孕产妇有2例,误诊率为3.33%。在被误诊的2例孕妇中,有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1例被误诊为胎盘血窦。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早剥的准确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金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抽样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比较组(44例),单纯使用贝那普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为比较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心率及血压水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比较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09%,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比较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兰;牛余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为无效的患者有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姜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拇指具备40%的手功能。拇指缺损可明显制约人的活动和生活能力。探讨可有效治疗拇指缺损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在阐述拇指缺损重建需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就常用拇指缺损的疗法及临床进展情况进行论述。
作者:廖辉文;刘鸣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使用唑来膦酸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甲状旁腺激素和骨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序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臂骨的DBMC (远端骨矿含量)、DBD (远端骨密度)、PBMC (近端骨矿含量)、PBD (近端骨密度)以及其S-ALP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S-Ca(血钙)的水平、S-P(血磷)的水平、U-Ca与Cr(尿液尿钙与尿肌酐)的比值、U-HOP与Cr(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的比值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前臂骨的DBMC、DBD 、PBMC和PB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LP的水平、S-Ca的水平、S-P的水平和U-Ca与Cr的比值、U-HOP与Cr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的人数大体相当,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矿含量,提高其血液中钙、磷等物质的水平,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选方法。
作者:谢沛军;欧治平;李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手术联合鼻喷激素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联合鼻喷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und-Kennedy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4个月,观察组患者鼻粘膜上皮化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个月,观察组患者鼻黏膜EOS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手术联合鼻喷激素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阮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內象限和乳晕中心乳腺癌未发生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进行内乳淋巴结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內象限和乳晕中心部位乳腺癌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32例患者,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进行乳腺癌切除手术,为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内乳淋巴结放射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和生存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內象限和乳晕中心乳腺癌未发生内乳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常规根治术后进行内乳淋巴结放射治疗,能够降低其短期内复发和转移的几率,但这种治疗方法是否能明显提高患者中长期的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宋晓;信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总阳性率为92%,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总阳性率为48%,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应用不规则肝叶切除法治疗严重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06月至2013年08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严重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性肝叶切除法进行手术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不规则肝叶切除法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的时间及发生术中出血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应用不规则肝叶切除法治疗严重肝损伤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庆大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英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1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88.89%,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溃疡面的愈合,还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玫;尹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治疗的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分阶段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25例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实习的时间顺序,将这25例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3例护生,对照组有12例护生。在对这两组护生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我院使用常规代教模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代教,使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对观察组护生进行代教。代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以及他们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对代教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代教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心肌损害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68例患儿均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及血液流变学(简称血流变)指标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显示心肌酶升高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心肌酶正常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儿。我院为观察组患儿(心肌酶升高)进行退黄、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为对照组患儿(心肌酶正常)仅进行退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液流变值。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心肌酶、高切变全血粘度值、低切变全血粘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粘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红细胞变形指数则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心肌酶、高切变全血粘度值、低切变全血粘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血浆粘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心肌损害的原因之一是高浓度的脂溶性胆红素在血液循环中引起了血液粘度增高,造成血液流变学异常,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因此,对此病患儿进行退黄、营养心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有利于降低其血液黏度,进而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王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人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抽取这60人的血液标本,然后取120根试管,将这120根试管随机分为A号试管和B号试管,每号各有60根试管。将1个人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2份,分别放入A号试管和B号试管中,然后对B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检测所有试管中血液标本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CK(肌酸激酶)的水平、LDH(乳酸脱氢酶)的水平、钾离子的水平、钠离子的水平和总蛋白的水平,并对两种试管中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HBDH的水平、AST的水平、CK的水平和LDH的水平均明显低于B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的上述水平,其钠离子的水平明显高于B号试管中血液标本钠离子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其钾离子的水平和总蛋白的水平与B号试管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可严重影响其中的HBDH、AST、CK、LDH和钠离子的检测结果。此情况应引起检验科医生的注意。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施行舒适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我院为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舒适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参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认知能力的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舒适护理组患者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认知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参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8%,舒适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舒适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邵佩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的结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时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6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2个病灶为交界性病灶,有7个病灶边界模糊。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共发现21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8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1个病灶为交界性肿瘤病灶,有7个病灶的边界较模糊,有9个病灶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5个病灶为囊实性混合团块。结论: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医务人员若在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时发现其乳房内的肿块呈叶状分布、边界极为明显、直径超过5cm且无钙化情况时,尤其在发现其病灶有短期迅速增长史时可初步诊断其患有乳腺叶状肿瘤。
作者:薛学医;薛来平;高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及对此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据统计,在这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病原因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33例(占患者总数的51.56%),为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29.69%),为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0.94%)。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食管静脉曲张是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准确判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迅速止血、促使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青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