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虎;张涛;刘洪强;李永坚;谢效兵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器官移植科住院肾移植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肾性贫血肾移植患者170例,发生医院感染65例、78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8.24%、例次感染率为45.88%.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其次为下呼吸道和胃肠道.贫血,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排斥反应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 肾性贫血肾移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血红蛋白水平及尿管留置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王海燕;王书会;王静娜;王伟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保湿处理后气管套管的清洗效果.方法 选择某医院耳鼻喉科病房2013年1-6月患者使用后的气管内外套管共468套,分为A、B组.A组用清水浸泡30 min取出密闭保存,B组用1∶400多酶清洗液稀释液喷洒保湿后密闭保存,清洗时采用多酶浸泡超声+人工刷洗+高压水枪冲洗法,比较两组气管套管的清洗质量.结果 B组的气管套管清洗后质量合格率高于A组.结论 使用后的气管套管用1:400多酶液稀释液保湿可提高套管的清洗质量.
作者:韦秀佳;黄彩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效型多酶清洗剂(简称全效酶)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回收的污染手术器械2 000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清洗方法:1:270全效型多酶清洗剂(简称全效酶)浸泡5 min,手工刷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对照组清洗方法:手工刷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结果 实验组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效型多酶清洗剂浸泡5 min,手工刷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能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陈彦丽;陈烨;史利克;孙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圈在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学检验方法,评价PDCA管理措施对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系统水质卫生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第一、第三循环圈管理前后,采样监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DCA循环圈是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系统管理的有效方法,并能广泛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方面.
作者:徐润琳;徐巍;罗万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手术用超声刀预处理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 用目测法检测,观察一种清洗方法对手术用超声刀的清洗效果.结果 超声刀预处理包括术中随时擦净血迹,定时用无菌水清洗,术后保湿,30 min内送消毒供应室按规范清洗程序进行有效清洗.实施预处理的超声刀清洗合格率可达到99.63%,未进行预处理的超声刀清洗效果合格率仅48.82%.结论 手术用超声刀必须进行有效预处理,方可保证清洗效果.
作者:黎应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3年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办发[2013]50号《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中规定,取消除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之外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审批职责;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国卫办监督发[2013] 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消毒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加强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工作.不需要行政审批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抗(抑)菌制剂等产品首次上市前,产品责任单位(含进口产品在华责任机构)要严格按照《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要求,依据《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产品检验规定》等相关规定和标准,对标签(铭牌)、说明书、检验报告、执行标准和消毒剂、生物(化学)指示物配方、原料及消毒器械结构图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卫生安全评价合格的产品方可上市.产品如有改变,产品责任单位应当及时更新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相关内容,保证所评价产品与所生产产品相符.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的监督检查.
作者:段亚波;管若青;顾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临床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病人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连续3年共检测临床送检病原学标本32 166份,检出病原菌12 805株;其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 574株,检出率为4.9%,占病原菌总数的12.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科、神经外科.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超过60%.结论 该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较高,呈现严重耐药,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王云凤;杨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新乡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为今后的卫生监督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乡市部分宾馆、旅店、洗浴场所、理发店及候车室、商场书店等相关公共用品卫生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4年共监测单位184家,采样5 255份,合格4 954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4.27%,2009-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92.54%、90.07%、94.62%和96.50%.不同监测项目中,茶具和美发用品合格率高,分别为98.68%和97.83%;室内空气和床上用品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4.81%和92.69%;拖鞋合格率低,仅为81.72%.结论 新乡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旅店业和美容美发的合格率较低.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
作者:魏红霞;穆永娟;元旭旻;张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沧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汇总统计全市监测数据,分析危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市、县、乡、个体医疗机构连续4年进行消毒质量抽样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采样4 580份,合格4 151份,总合格率90.6%.2009-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88.2%、91.1%、92.1%和92.2%.市级、县级、乡级、个体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96.6%、92.5%、89.6%和88.8%.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消毒灭菌医疗用品、内窥镜和消毒剂的合格率分别为84.5%、82.1%、93.6%、92.7%、96.8%、97.3%和96.4%.结论 全市医疗机构整体消毒质量较高,连续4年消毒质量表现平稳,但乡级和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还有待提高,不同监测项目中空气和环境物体表面存在一些问题,应作为重点环节加强监测.
作者:祁业敏;高永海;酒伟;王刚;庞振清;温松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博州地区微生物污染情况,对微生物污染可能引发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预警预报,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11-2013年水质、食品、公共场所及餐饮具4类受检样品微生物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采样1 961份,合格1 622份,总合格率为82.71%.2011-2013年合格率依次为80.68%、87.20%和80.34%,其中水质和餐饮具合格率较高,为91.61%和91.36%;公共场所合格率低,为69.17%.结论 博州地区水质和餐饮具监测合格率较高,公共场所合格率较低,应将其作为监督重点,加大监测力度,以提高其卫生消毒质量.
作者:杨玉玲;孙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一种口腔护理液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病例观察的方法和细菌培养法,观察用西帕依固龈液对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VAP预防效果.结果 使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护理能明显降低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炎症及VAP发生率.结论 采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周内VAP的发生率.
作者:杨峰桃;郑秋霞;吴丹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住院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我院住院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住院手术患者3 600例,发生医院感染226例,感染率为6.27%.感染高发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基础疾病、各种导管留置构成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该医院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偏高,影响因素复杂,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开展防控措施.
作者:张秀琴;孙洪;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机采血小板献血环境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三氧消毒机、紫外线灯及动态空气消毒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环境进行空气消毒,自然沉降法行消毒前、后采样并比较其消毒效果.结果 3种方法消毒后与消毒前比较均能显著降低采血室内空气中菌数,消毒后室内空气菌数均符合Ⅲ类环境标准要求;三氧消毒机组和紫外线灯方法在人员进出和工作状态下,空气中菌数迅速升高,动态空气消毒机在人员流动采血环境消毒4h,空气中菌数<500 cfu/cm3.结论 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可靠,可持续维持工作状态下采血室内洁净度.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特发性尿毒症患者腹水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特发性尿毒症患者腹水标本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从病人腹水标本中共分离到病原菌12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9.4%;居前三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构成比依次为28.1%、11.7%和10.2%.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比较敏感.结论 特发性尿毒症患者腹水感染的病原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
作者:茅国峰;沈少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辖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状况,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2012年西城(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85家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全年共采样2 096件,平均合格率为99.6%.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和污水余氯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99.8%,紫外线灯合格率86.4%.结论 紫外线灯合格率较差,有待提高,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培训和检查.
作者:王莹;代慧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采用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从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大肠埃希菌692株,尿液、痰液和脓液标本检出率分居前三位,构成比分别为39.5%、32.2%和20.7%.送检标本多的分别是普外科、泌尿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构成比依次为22.3%、18.9%和16.5%.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呈现增加趋势,其构成比从2008年的28.6%升至2012年的61.2%.ESBLs阳性株对氨苄西林等14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株,且有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该医院住院老年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和耐药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防控措施是加强耐药性监测和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楚旭;毛剑锋;董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一种安全的预浸泡介质用于复用器械清洗.方法 使用后的手术器械756件,随机分为两组:在超声+多酶清洗前分别用含氯消毒液(A组)、多酶液(B组)进行预处理;采用目测法、残余血检测、ATP荧光法、菌落计数和隐血法比较两组清洗效果.结果 目测法两组洁净度无差异;残余血及ATP检测合格率A组高于B组;菌落计数及隐血阳性率A组低于B组.结论 在超声+酶清洗前,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预处理能提高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王晓祺;张梅;王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1年内共收治住院患者33 560例,发生医院感染1 154人、1 281例次,医院感染率3.44%、感染例次率3.81%.医院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内科系统,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55.6%.感染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81.5%,检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构成比79.9%.结论 该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应坚持感染病例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佟青;张钊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对该医院2011年全年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本年度该医院总计出院患者58 573例,查出医院感染1 396例、1 456例次,感染发病率为2.38%、例次发病率为2.49%,日感染发病率2.15‰、日例次发病率2.24‰.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中,以上呼吸道发生率高,构成比为58.79%;其次为下呼吸道(18.27%)和胃肠道(10.65%).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测到病原菌1 42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居前三位,构成比依次为25.07%、21.13%和19.30%.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应以此为特点制定防控措施,加强重点科室感染管理.
作者:张晓丽;孙吉花;林林;张瑜;王晖;徐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卫生监督机构对医疗机构宣贯和应用消毒供应中心(CSSD)卫生标准的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测试方法,对江苏省97家不同级别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所属卫生监督员进行了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与测评.结果 此次调查的卫生监督机构中有41.2%的开展过CSSD卫生标准的培训.卫生监督机构对CSSD卫生标准的使用率为49.5%;卫生监督员对CSSD卫生标准知晓率为73.4%.省级卫生监督人员对CSSD标准知晓率高于下级者,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知晓率高于初中级者.结论 作为卫生法规执法单位的卫生监督机构对CSSD卫生标准培训力度不够,自身对CSSD标准内容掌握不熟练,应加强自身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作者:常乐;顾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