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CB5和MDR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的影响

李真真;张晓龙;杨雨琪;张晴;袁向飞;范冬梅

关键词:ABCB5, P-gp, 急性髓系白血病, siABCB5, 多药耐药, 复发难治
摘要:目的:探讨ABCB5和MDR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干祖细胞系KG1a和来源于AML病人标本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耐药的影响。方法 FACS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KG1a细胞表面ABCB5及MDR1蛋白表达产物P-gp的表达水平;利用lipo2000转染siRNA的方法瞬时干扰 ABCB5的表达;FACS 检测细胞内 Rhoda-mine123的蓄积;MTT法确定维拉帕米( verapamil, Vera)对KG1a的无毒剂量,并检测KG1a、siABCB5-KG1a及联用无毒剂量维拉帕米的KG1a对阿霉素( adriamycin, ADR)的敏感性;Real time-PCR的方法检测 AML病人标本中 ABCB5及MDR1的表达水平。结果 KG1a高表达ABCB5和P-gp,P-gp表达量高于ABCB5;siABCB5瞬时干扰可以降低KG1a中ABCB5的表达水平,进而增加 KG1a 细胞中 Rhodamine123的蓄积;siABCB5-KG1a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8.6倍;而联用无毒剂量维拉帕米使KG1a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67.4倍。 ABCB5在71例AML临床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在38例复发或难治型病例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3例化疗敏感型病例( P <0.01),且 ABCB5的mRNA表达水平与MDR1呈正相关。结论 ABCB5与已知的P-gp相同,也参与介导AML的多药耐药,这为复发及难治的AML病例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DHA促NGF诱导的PC12细胞分化与BMPs通路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DHA对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的分化作用及其对BMP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0μg·L-1 NGF和100μg·L-1 NGF+10μmol·L-1 DHA处理PC12细胞,并在3、6、9 d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突起长度和突起数目的变化;气相色谱法分析3、6、9 d NGF+DHA组与NGF组PC12细胞的DH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GF+DHA组与 NGF组中 BMP4、BMP7、BMPR-Ⅱ和 p-Smad 1/5/8蛋白的表达。结果 NGF+DHA处理组与NGF组相比,突起数目和突起长度明显增多和增长( P<0.01);胞内的DHA含量明显增加( P<0.01);BMP4、BMP7、BMPR-Ⅱ和p-Smad 1/5/8蛋白的表达升高( P <0.05)。结论DHA能促进NGF诱导的PC12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MPs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周心;石宝燕;吴科锋;高翔;黄俊炎;黄韧;李文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研究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的作用,为海马参与耳鸣引起的情绪变化提供电生理学的依据。方法利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对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流( ICa )有抑制作用,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0.1~10 mmol · L-1)。水杨酸钠对海马神经元ICa的半抑制浓度( IC50)为1.64。1 mmol·L-1水杨酸钠对ICa的稳态激活动力学有明显影响,使ICa的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大约9 mV左右,但是对其稳态失活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水杨酸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 ICa ,对其稳态激活动力学有明显影响。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上ICa的影响可能与海马参与耳鸣引起的情绪变化相关。

    作者:朱小丽;刘砚星;种宝贵;马红芳;江平;张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灯盏乙素衍生物代谢性质的快速体外评价

    目的:应用肝微粒体模型研究以灯盏乙素及其苷元为先导的系列化合物代谢特征,筛选代谢性质优于灯盏乙素的化合物。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不同时间点各候选化合物的含量,筛选T1/2和CLint较优的候选化合物,比较候选化合物与灯盏乙素的酶促动力学特征及其转化情况。结果与灯盏乙素及其苷元相比,候选化合物W11的半衰期较长、清除率较低;W11酶促动力学参数Vmax为(10.25依0.93)μmol·min-1·g-1,Km 为(4.48依0.10)μmol·L-1,CLint为(2.29依0.23) L·min-1·g-1;灯盏乙素酶促动力学参数 Vmax为(45.95依9.50)μmol · min-1·g-1,Km 为(10.19依1.66)μmol·L-1,CLint为(4.48依0.20) L·min-1·g-1;W11可能代谢为M1(W11脱掉甲基后分子质量为577的化合物),并释放出灯盏乙素。结论候选化合物W11可能具有优于灯盏乙素的代谢性质并能释放活性代谢产物灯盏乙素。

    作者:郑林;胡杰;曹旭;黄勇;董永喜;王永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目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纤维化模型组和溶媒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5 mg·kg-1异丙肾上腺素1 d后,以2.5 mg·kg-1维持至30 d。溶媒对照组同法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30 d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心脏称重,计算心重指数( cardiac weight index, CWI);消化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 hydroxypro-line, Hydro)的含量;HE和Mas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VF);运用RT-PCR 方法测定I型胶原( CollagenI)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溶媒对照组比较, CWI 和心肌中Hydro 的含量明显增加( P<0.01),心肌细胞间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相应地,CVF和左心室CollagenImRNA表达明显增加( P<0.01)。结论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成功制备了心肌纤维化模型,该法简单、经济、可靠。

    作者:陈蓉;谢梅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清热养心颗粒中绿原酸在不同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测定

    清热养心颗粒是江苏省中医院制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主要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该制剂中绿原酸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抗凝血等多种活性[1],且是指标性成分[2]。

    作者:吴磊;陆超;戴国梁;孙冰婷;丁康;居文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下丘脑室旁核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参与大鼠炎性痛调节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 ATP 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KATP通道)在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裔 SD 大鼠(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6只):正常组( Normal组)、完全弗氏佐剂致炎性痛组( CFA组)、生理盐水组( Saline组)、KATP通道特异性激动剂组( Diaoxide组)和激动剂溶媒组( Vehicle组)。以热痛敏刺激仪检测各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 TWL),观察痛行为学变化;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室旁核KATP通道和脊髓背角c-Fos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并观察KATP通道激动剂对大鼠痛行为和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与术前和Saline组相比,CFA组大鼠炎症侧后足术后d 1、d 3和d 7的TWL降低(P<0.05),CFA组术后d 3、d 7的KATP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脊髓背角c-Fos阳性细胞数增加( P<0.01);②与Vehicle组相比,激动剂组大鼠热痛觉过敏减轻( P<0.01),脊髓背角c-Fos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下丘脑室旁核KATP通道可能与CFA所致炎性痛的发生机制相关。

    作者:张秀丽;闫巍巍;刘东志;张励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SDF-1α促进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研究间质细胞来源因子-1α(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对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SDF-1α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用细胞计数法和溴化去氧尿苷参入法检测细胞增殖;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定量RT-PCR法检测Cyclin A2和Cyclin B1的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SDF-1α(10-40 nmol·L-1)作用48 h可明显地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 SDF-1α(20 nmol ·L-1)处理可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提高ERK1/2磷酸化水平;而且可促使细胞由G0期进入DNA合成期( S期)和有丝分裂期( M期),上调Cyclin A2和 Cyclin B1的 mRNA表达。结论 SDF-1α可明显诱导离体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促进钙离子内流,磷酸化ERK1/2,上调Cyclin表达而促进细胞进入DNA合成期和分裂期。

    作者:黄晓佳;李静;许潇;李永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镰刀菌色素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目的:通过对镰刀菌(Fusarium sp JN158)产生色素的分离、结构的鉴定,以此筛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及其部分机制的研究,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HPLC分离色素,使用紫外、红外及核磁鉴定色素的结构, MTT的方法测定色素对 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 MCF-7乳腺癌细胞内 CyclinD1、NF-κB、VEGF蛋白表达。结果镰刀菌产生的色素为6个峰,其中遇号峰化合物分子质量为382,分子式是C17 H18 O10,为花青苷类色素,通过查新表明该色素可能是一种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能明显抑制 MCF-7细胞的增殖( P <0.05)(IC50:1.1×10-2 mmol·L-1;而阳性药物乌苯美司的IC50:10 mmol·L-1),并呈现浓度的依赖性,对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没有影响;与对照组比较,遇号化合物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内CyclinD1、NF-κB、VEGF 的基因表达(P <0.05或0.01)。结论摇遇号色素化合物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可能的机制是抑制CyclinD1、NF-κB、VEGF 基因的表达,该化合物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乳腺癌活性的化合物。

    作者:郑里翔;蔡宇杰;孟宪明;徐敏娟;李昌伟;王巧凤;王月;廖祥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α突触核蛋白作用核苷酸序列的体外筛选研究

    目的:体外筛选α突触核蛋白可能作用的核苷酸序列。方法根据碱基组成特征合成一系列的核苷酸序列,与α突触核蛋白-绿色荧光蛋白(α-synuclein-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α-syn-GFP)融合蛋白混合,采用圆二色谱分析色谱峰的变化情况。结果α突触核蛋白-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混合入GC-box样核苷酸序列后导致色谱峰发生较大变化。结论α突触核蛋白转位进入细胞核后,可能通过作用于GC box样核苷酸序列,参与细胞核内的基因表达调控,从而发挥其生理或病理作用。

    作者:马开利;宋连昆;苑玉和;张莹;李莉;杨金玲;朱平;陈乃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研究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分为模型组、两色金鸡菊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3.2、1.6、0.8 g·kg-1)、卡托普利组(4 mg·kg-1)及杜仲平压片组(187.5 m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采用无创血压计观察其对血压的影响;连续4周收集各组大鼠尿液,通过NMR核磁共振氢谱仪对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代谢谱分析,使用SIMCA-P软件进行 PLS-DA分析。结果干预4周后,各给药组大鼠血压均明显下降( P<0.01);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尿液代谢物异亮氨酸、肌酸酐、β-葡萄糖、鲨肌醇等有明显变化。结论两色金鸡菊醇提物灌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机体代谢产生了影响,而通过代谢组学发现的差异物质,可以作为标志物进一步阐释两色金鸡菊的药性研究工作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卢伟;马晓丽;兰怡;李琳琳;王烨;靳春丽;毛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RISK途径在二氮嗪后处理离体大鼠心肌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特异性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Z)后处理能否激活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ISK)信号通路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NOR)、对照组( CON)、二氮嗪后处理组( DZ)、LY拮抗二氮嗪组( DZ+ LY),每组8例。对比观察:①平衡末、再灌注末各组不同时点心功能的变化;于再灌注末取心肌组织并分离、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分析蛋白激酶B (PKB/Akt),P70S6激酶(P70S6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的表达。结果①心功能指标的变化:DZ组再灌注末心率(HR)、冠脉流量(CF)、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 )、左心室内压上升大速率(+ dp/dtmax )、左心室内压下降大速率(-dp/dtmax )优于CON组、DZ+LY组(P<0.01),但差于NOR组(P<0.01);平衡末心脏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于再灌注末DZ组Akt、P70S6K、eNOS磷酸化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NOR组、CON组、DZ+LY组(P<0.01),各组ERK1/2磷酸化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二氮嗪后处理能够通过激活RISK信号通路减轻离体大鼠心脏IRI。

    作者:王英;谢平;张琳;刘兴奎;喻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蛹虫草富锗胞外多糖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蛹虫草( Cordyceps militaris)含有虫草多糖和虫草素等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3]。有机锗是一种生物活性很高的物质,具有诱发自身干扰素,增加NK细胞活性,活化巨噬细胞,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清除自由基等多重医疗保健功能;同时对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疗效,含锗食物和药物被认为是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的主要药品之一[4-8]。

    作者:王菊凤;杨道德;李鹄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型益脑双联体防治阿尔采末病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阿尔采末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多因素、多环节机制介导的复杂疾病,“一药多靶位冶药物可能是防治AD有前途的方向。新型益脑双联体[ Bis ( n )-Cognitin ]是本研究小组改造自他克林的高活性抗AD双联体。实验研究表明,Bis( n)-Cognitin可同时作用乙酰胆碱酯酶、β-分泌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等多个AD重要靶标,具有抑制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阻断神经兴奋性毒性、降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改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在体对抗神经细胞凋亡等作用,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防治AD的高效药物。

    作者:苏玮;朱龙军;许大平;崔巍;张在军;胡胜全;麦成雄;韩怡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硫化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硫化氢( H2 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裔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 I/R)组和硫氢化钠( NaHS)+ I/R。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计算各组死亡率、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P2X7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NaHS + I/R组大鼠死亡率(27.27%)明显低于I/R组(42.86%),该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也明显低于 I/R 组(P <0.05),且脑梗死体积(21.88%依3.53%)明显低于I/R组(36.71%依3.73%)( 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大脑皮质、海马 CA1区 P2X7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增多( P <0.01);与I/R组相比,NaHS + I/R组大脑皮质、海马 CA1区P2X7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H2S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2X7受体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新娟;魏林郁;李超堃;卢娜;王国红;赵红岗;李东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NO水平下降通过氧化应激引起人胎盘滋养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 NO)水平下降诱导人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株(HTR-8),分别加入10、100、500、1000μmol·L-1 L-NAME,并设置对照组(0μmol·L-1 L-NAME),孵育48 h;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MTT)检测L-NAME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中NO的含量;利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V FITC染色检测L-NAME对HTR-8细胞凋亡的影响;Fe3+还原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 T-AOC)、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 MDA 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500、1000μmol·L-1 L-NAME组细胞存活率及NO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Annexin-V FITC染色和流式分析均显示L-NAME能诱导细胞凋亡,并且呈剂量依赖性;NO水平与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 r=-0.5210);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膜固缩呈不规则状,染色质凝集或边集,线粒体肿胀或浓缩、嵴断裂或溶解,甚至消失,形成空泡,尤其在100μmol · L-1 L-NAME组可见凋亡小体;同时,HTR-8细胞内T-AOC、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数与T-AOC(r=-0.3212)、SOD(r=-0.2779)水平均呈负相关,与MDA(r=0.2807)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氧化应激在NO水平降低引起的人胎盘滋养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艳华;张慧萍;田珏;周龙霞;陈久凯;马文斌;孔繁琪;赵丽;刘现梅;韩学波;杨晓玲;姜怡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杜仲提取物中4种主要成分在Caco-2细胞的摄取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杜仲提取物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的摄取特性。方法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杜仲提取物的细胞摄取规律,采用UPLC-MS/MS法测定Caco-2细胞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浓度,考察时间、pH值、药物浓度、温度及抑制剂对Caco-2细胞摄取杜仲提取物的影响。结果杜仲提取物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4种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具有一定的时间、浓度依懒性,其摄取表现为被动扩散;在pH 4条件下,杜仲提取物中上述4种成分的细胞摄取量明显高于pH 8;在4℃、25℃、37℃条件下,杜仲提取物在37℃下的摄取量高;加入维拉帕米、环孢菌素A后,杜仲提取物中原儿茶酸的细胞摄取量有明显变化,其余3个成分没有变化。结论杜仲提取物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4种成分的细胞摄取机制主要是被动转运;P-糖蛋白参与其原儿茶酸的摄取过程。

    作者:兰燕宇;刘跃;曹旭;牟景丽;王爱民;郑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GSK-3β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初发现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神经系统中,GSK-3β通过转录激活、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GSK-3β活性异常引起其下游的信号蛋白及基因表达异常,导致与其底物相关的如双极紊乱、精神分裂症、阿尔采末病及疼痛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近年来, GSK-3β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也逐渐成为众多疾病的治疗靶点。该文就GSK-3β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做简要论述。

    作者:唐倩倩;郭小云;刘迪;曹君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KLF1通过激活PLCγ/FAK信号途径促进SH-SY5 Y细胞迁移

    目的:考察趋化素样因子1( chemokine-like factor 1, CKLF1)对神经系统细胞系SH-SY5Y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ELLocate细胞定位法研究CKLF1在不同时间点对 SH-SY5Y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CKLF1是否能够增强与细胞迁移密切相关的局部粘着斑激酶(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Tyr-39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并进一步研究抑制 FAK上游分子PLCγ对这一作用的影响;采用Boyden趋化小室法观察抑制FAK或PLCγ对CKLF1趋化活性的影响。结果CKLF1对SH-SY5Y细胞具有趋化作用,能够诱导其迁移运动,并能明显增强 FAK-pY39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而加入PLCγ抑制剂U73122则减弱了CKLF1诱导的FAK磷酸化水平的升高。此外, FAK 抑制剂 PF-573228和 PLCγ抑制剂U73122均可明显抑制 CKLF1的趋化活性。结论趋化因子CKLF1能够通过激活 PLCγ/FAK 信号途径,促进 SH-SY5Y细胞的迁移运动。

    作者:王真真;苑玉和;韩宁;张毅;陈乃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1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出炉,《中国药理学通报》四项第一

    2013年9月26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201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药理学通报》核心影响因子1.019,总被引频次3533,基金论文比0.93,综合评价总分74.4,四项指标均列我国药理学类期刊第一名。并第7次被评为“2012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作者:黄河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害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是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密切相关。高Hcy可以明显增加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和脑卒中复发风险,升高全因死亡率;Hcy超过14μmol·L-1,老年痴呆的危险性增加1.8倍;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每升高5μmol·L-1,未来5年内死亡率增加5倍。高Hcy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凝血、脂质代谢功能,改变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等多种机制诱导疾病的发生。

    作者:董燕燕;陈光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