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雪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王一凡;柳茵;刘维军;李琳

关键词:雪莲,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C反应蛋白, 炎症, 脂质过氧化
摘要:雪莲是菊科凤毛菊属雪莲亚属的草本植物,有除寒壮阳、调经止血的功效.近年国内有资料[1-2]表明雪莲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抗炎作用,而血脂异常和动脉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本研究探讨雪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体内效应物质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1-2]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X-2所含成分多,含量低,目前动物体内物质基础研究无法开展,为了研究其体内效应物质基础,本实验尝试用大鼠原位肠肝循环灌流模型对BX-2的体内效应物质基础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王素军;阮金秀;张振清;张有志;于能江;王桂香;莫李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染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 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转染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的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采用双向电泳-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分析稳定表达sv-cystatin的B16F1细胞系B16F1/cystatin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B16F1/pcDNA3.1的蛋白表达谱的差别,筛选鉴定差异表达蛋白;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确定实验结果;对蛋白组数据和前期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16F1/cystatin和B16F1/pcDNA3.1细胞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上共有匹配蛋白点(412±20)个,其中有11个蛋白的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5个上调,6个下调.这11个蛋白和1个仅在B16F1/cystatin中表达的蛋白经MALDI-TOF-MS分析,其中10个蛋白得到了鉴定,它们分属于代谢酶系、小G蛋白Ran调控分子、真核翻译因子、核苷酸激酶等.Western blot显示NM23和RhoGDI-beta的蛋白表达分别上调了(2.23±0.34)倍和(1.57±0.11)倍;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NM23、RhoGDI-beta、RANBP1的mRNA表达上调,eIF5A、eEF1-beta2、MDH1表达下调;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一致.基于Gene Ontology的分析提示sv-cystatin作用的靶分子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周、质膜和细胞核,与转录、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细胞凋亡等过程有关.结论 sv-cystatin可能通过调控抑癌基因NM23、RhoGDI等蛋白质发挥其抗肿瘤作用.sv-cystatin的主要靶分子可能是转录因子、分泌蛋白和质膜受体.

    作者:齐元麟;纪明开;谢群;黄清玲;林建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B、C、D 三组分别灌胃雷帕霉素0.2、0.4、0.6 mg·d-1,A组每天予以无菌水灌胃,共3周.3周后,无菌条件下心脏采血,EDTA抗凝,分离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CD4+CD25+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RT-PCR检测小鼠脾细胞Foxp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小鼠脾脏中p-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各实验组及对照组中p-mTOR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 Foxp3mRNA在实验组(B、C、D)小鼠脾脏中表达的程度分别为(0.4853±0.0574、0.7886±0.1085、0.9639±0.2015),明显高于对照组A(0.1345±0.0271)(P<0.05);实验组(B、C、D)小鼠脾脏中p-mTOR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326±0.0431、0.1156±0.0223、0.0556±0.0041),明显低于对照组A(0.4223±0.0534)(P<0.05);两指标经pearson相关分析,小鼠脾脏中Foxp3mRNA的表达与p-mTO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会促使Foxp3的表达增强;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与Foxp3的表达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葛圣林;彭磊磊;张成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青蒿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青蒿素(artemisinin,Art)体内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研究检测Art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的影响.体内研究中,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小鼠模型,分析不同剂量Art对小鼠DTH的效应;RT-PCR技术检测Th1和Th2细胞转录因子T-bet及GATA-3的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 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的活性表达水平.结果 Art明显抑制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与地塞米松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体内给药后,Art能够减轻DTH小鼠耳肿胀;降低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GF-β1水平;抑制p38 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结论 提取自传统中草药的Art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调节剂,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李覃;陈虹;梅昕;那春祺;韦娜;曹波;白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离体和在体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离体和在体心肌细胞凋亡模型.方法 离体模型: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饥饿处理24 h后,培养液换成Hank′s平衡液,同时进行缺氧处理,30 min后恢复到正常氧状态再培养2 h,固定,TUNEL染色,计数凋亡细胞;细胞总DNA抽提,agrose凝胶电泳,观察DNA ladder的产生.在体模型:150 g左右的WKY大鼠麻醉,固定,气管插管,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2 h后,心脏取出,冰冻切片,进行TUNEL染色,观察危险区细胞凋亡.结果 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引起大量心肌细胞凋亡,TUNEL染色阳性,DNA电泳有明显梯状条带,在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再灌注造成心肌梗死,梗死周边危险区有大量凋亡细胞产生.结论 离体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和在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再灌注都能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凋亡,这两种凋亡模型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等特点,可以用于心肌梗死机制的研究以及保护心肌药物的筛选.

    作者:姚玲玲;黄晓伟;朱依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成瘾行为消退性学习的研究进展

    药物成瘾被认为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记忆,主要特征表现为强迫性用药和易复发;其中高复吸率一直是药物成瘾研究和治疗的难题,消退性学习可以明显增加成瘾动物的戒断时间.因此,深入研究消退性学习的机制成为神经科学家关注的重点,消退性学习被认为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抑制性记忆.该文主要就消退性学习可能涉及的核团以及谷氨酸受体和表观遗传学机制在消退学习研究中的主要发现作了简单的综述;另外还对以消退性学习为原理的暴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文涛;王维胜;何玲;刘景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恩度治疗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恩度联合应用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TACE组和抗血管生成组(TACE+恩度),二维超声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CD31、PCNA的表达,Western bol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对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VEGF与肿瘤体积生长率(volume growth rate,VGR)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7、14 d,抗血管生成组肿瘤体积生长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抗血管生成组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62.83±7.82)明显低于TACE组(85.36±10.37)和对照组(82.67±11.25)(P<0.05);抗血管生成组MVD值(31.55±6.71)低,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VEGF的相对表达水平(1.29±0.11)高于抗血管生成组(0.60±0.05)和对照组(0.85±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血管生成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肿瘤VEGF表达与MVD、VGR均呈正相关性(r=0.933,r=0.563,P<0.05).结论 TACE与恩度联合应用与单纯应用TACE相比可明显抑制兔VX2肝移植瘤的生长及肝癌组织细胞增殖,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作者:谢斌;位晓丹;高志芹;吴潼;石剑飞;蹇兆成;孙业全;王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两种黔产淫羊藿总黄酮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黔产粗毛淫羊藿与黔岭淫羊藿淫羊藿总黄酮(TFE)对D-gal-AlCl3联合造模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联用D-gal-AlCl3 12周造模,同时按剂量100、50 mg·(kg·d)-1,分组po给TFE.采用Morris 水迷宫实验检测其空间记忆能力;应用生化技术检测脑、血AChE活性;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Bcl-2/Bax水平.结果 D-gal-AlCl3造模形成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TFE能改善D-gal-AlCl3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血组织中AChE的活性,明显升高bcl-2并降低Bax水平.以粗毛淫羊藿改善记忆能力效果为优.结论 粗毛淫羊藿对痴呆大鼠记忆能力,脑细胞凋亡具有更明显保护作用.提示淫羊藿苷(ICA)是TFE中增强记忆的主要物质基础.

    作者:邓炜;郑民强;张静;黄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S炎性信号通路与中医药干预

    动脉粥样硬化 ( atherosclerosis,AS ) 是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性血管疾病,该文就AS炎性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 ( I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VCAM-1 )、核因子-κB ( NF-κB ) 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 PPARγ ),以及中医药在抗AS中调节这些炎性信号通路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马悦颖;刘建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CCl4-植物油溶液腹腔注射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六味五灵片低剂量组(4 g·kg-1)、六味五灵片中剂量组(8 g·kg-1)、六味五灵片高剂量组(16 g·kg-1).以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为评价指标,以肝组织Masson染色追踪其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六味五灵片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的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和HyP的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中的MDA含量(P<0.05),明显升高肝组织中的GSH和SOD含量(P<0.05),肝组织纤维化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结论 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松峰;阚全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Bx蛋白对α干扰素诱导的MxA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HB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对α干扰素(IFN-α)诱导的抗病毒蛋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表达HBx蛋白的重组质粒FL1-145HBx转染人肝胚瘤细胞株HepG2细胞,经IFN-α处理后,RT-PCR法分析细胞内抗病毒蛋白MxA和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STAT1 mRNA表达水平,同时运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HBx、p-ERK、p-STAT1和t-STAT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细胞内MxA、STAT1的mRNA和p-STAT1、t-STAT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而ER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后,转染细胞内MxA、STAT1 mRNA水平能够恢复至转染前的表达水平.结论 HBx蛋白很可能通过影响IFN-α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而抑制抗病毒蛋白MxA的表达;ERK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可能参与这一抑制过程.

    作者:管世鹤;潘颖;杨凯;沈继龙;杨东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钙拮抗剂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的作用及抗损伤的研究

    目的 观察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对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及抗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取生长d 5~6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DMSO组、维拉帕米(2 μmol·L-1)组、地尔硫卓(10 μmol·L-1)组和硝苯地平(10 μmol·L-1)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制作心肌细胞H/R 损伤模型.测定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RT-PCR方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Egr-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Egr-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H/R组相比,维拉帕米组、地尔硫卓组和硝苯地平组Egr-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弱(P<0.01).结论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均可抑制Egr-1的表达,减轻H/R心肌细胞的损伤,这可能是钙离子拮抗剂保护心肌细胞H/R损伤的共同机制之一.

    作者:郑付春;黄展勤;石刚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白花丹素致体外培养肝细胞的损伤及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白花丹素(plumbagin)对肝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aFGF)是否对白花丹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肝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① 72 h后加入一系列浓度的白花丹素,实验组在白花丹素作用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MaFGF,再培养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②以白花丹素建立损伤模型,并在加药后24 h加入一定量的MaFGF,观察MaFGF对白花丹素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③ 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连续的观察并照相,记录对照组、致伤组、细胞生长因子组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① 成功建立白花丹素致肝细胞损伤的模型:白花丹素能明显抑制肝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与白花丹素的浓度相关.② 白花丹素+不同浓度的MaFGF对肝细胞的抑制率随MaFGF浓度的增大而减小;IC50随着MaFGF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高,并呈现比较明显的剂量-效应特点.③ 白花丹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白花丹素+MaFGF组与白花丹素组比较,SOD 活性升高、NO、MDA、LDH、GPT、GOT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白花丹素+MaFGF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活性或含量均未回落至正常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白花丹素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MaFGF 对白花丹素损伤的原代培养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雅玲;黄巨恩;刘华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isolated from sea cucumber,SC-FUC)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肝灵阳性对照组、SC-FUC低、高剂量组(50和100 mg·kg-1·d-1),连续灌胃SC-FUC 4 d,于末次给药后1 h按体重灌胃乙醇体积分数为56%的白酒(15 ml·kg-1),分别记录醉酒和醒酒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SC-FUC能有效推迟小鼠的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和AST活力(P<0.01),提高肝脏ADH、ALD和抗氧化酶GSH-Px和CAT活力,降低MDA含量,对SOD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SC-FUC能明显促进乙醇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速度,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防治醉酒和保护肝脏作用.

    作者:滕来宾;王静凤;杨延存;李冰;张珣;薛长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栀子苷对缺氧/复氧小胶质细胞TLR4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缺氧/复氧对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TLR4受体及其通路中MyD88、NF-κBp65、p-ERK1/2、p-IκBα和p38的影响和不同浓度栀子苷的干预作用,以揭示栀子苷治疗脑缺血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的方式制备模型,用栀子苷125、250和500 μmol·L-1 3个浓度梯度进行干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胶质细胞TLR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p-IκBα、p38、p-ERK1/2蛋白,免疫荧光双染观察MyD88和NF-κB;结果 缺氧/复氧激活了TLR4通路,并通过MyD88依赖途径激活了下游蛋白MyD88、NF-κBp65、p-ERK1/2、p-IκBα和p38;栀子苷250和500 μmol·L-1组抑制了通路蛋白的活性;结论 缺氧/复氧使TLR4通路蛋白磷酸化激活.栀子苷通过对TLR4通路蛋白的抑制发挥抗炎效应,促进脑缺血的恢复.

    作者:侯金才;张鹏;刘建勋;韩笑;李丹;王秀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紫草素通过ROS/p38信号通路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紫草素(shikonin)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MTT法检测shikonin的细胞毒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Shikonin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35 μmol·L-1的shikonin 作用于细胞24 h后可使细胞皱缩、变圆,并出芽形成明显的凋亡小体,且其可时间依赖性的诱导procaspase-3的剪切.35 μmol·L-1的shikonin作用于细胞12 h和24 h均可以诱导细胞产生ROS.ROS清除剂NAC和p38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明显降低shikonin诱导的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率;并且5 mmol·L-1 NAC可以上调由shikonin引起的procaspase-3的表达降低,下调由shikonin引起的p38蛋白的磷酸化.结论 Shikonin可以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ROS/p38信号通路参与了其凋亡的过程.

    作者:张亚宏;甘莹;郭子华;谢松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脂多糖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外源性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及诱导其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石斛生物总碱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MTS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TNF-α炎性因子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real time RT-PCR) 检测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6 mRNA的表达.结果 ① LPS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后,MTS检测吸光度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 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降低LPS所致的TNF-α蛋白的高表达(P<0.05);③ 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降低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吸光度的升高,同时明显抑制LPS所致的TNF-α、IL-6 mRNA的高表达.结论 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拮抗LPS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作用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炎症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

    作者:张俊青;吴芹;龚其海;张锋;金凤;聂晶;石京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mTOR在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调控蛋白质翻译起始阶段的一种蛋白激酶.mTOR在脑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mTOR可调控脑突触可塑性改变和长时记忆形成.该文就mTOR的结构、组成及近年来mTOR在脑记忆功能中的作用作了阐述和总结.

    作者:随力;任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沙星酰腙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喹诺酮酰腙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FQ-10)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0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Hoechst 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spase-9、caspase-8、caspase-3、p53、Bcl-2、Bax 蛋白表达.结果 FQ-10在0.625~10.00 μmol·L-1的浓度范围能抑制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作用于细胞24 h的IC50值是4.40 μmol·L-1;各组FQ-10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条带,并伴有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显示凋亡细胞染色质凝集,细胞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晚期凋亡细胞可见特异性PI染色.与对照组比较,FQ-10作用后p53、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caspase-9、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明显增加,caspase-8无变化,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能够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付建民;王德辉;孙金平;康玉华;皇甫超申;胡国强;刘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BAPTA-AM对HepG-2细胞MT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BAPTA-AM抗H2O2诱导的HepG-2细胞MT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Rhodamine 123(Rh 123))荧光染色、细胞色素C酶联免疫分析、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活性氧ROS检测法分别测定HepG-2细胞活性、线粒体(MT)膜电位、MT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Caspase-9的激活、活性氧(ROS)的产生量.结果 BAPTA-AM能抑制H2O2损伤HepG-2细胞所致MT跨膜电位的降低,减少CytC的释放,抑制Caspase-9激活和 ROS的生成,提高受攻击H2O2的细胞活力.结论 BAPTA-AM通过减轻钙超载,保护MT,抑制凋亡通路的激活,产生抗细胞损伤、挽救细胞生命之效.

    作者:付再林;宋必卫;施水娟;杨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