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猫眼草水煎液体外致突变性的研究

金建玲;张辉;刘波;蔡玉品;高培基

关键词:猫眼草, Ames试验, 致突变性, 染色体畸变, 遗传毒性, 国家标准
摘要:目的 检验猫眼草水煎液的致突变性;改进经典的Ames试验体系使之适应于中药体外致突变性检验.方法 通过经典的Ames试验检测猫眼草的体外致突变性;通过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猫眼草的致畸作用;改进的Ames试验通过增设含补充组氨酸(含量对应于猫眼草水煎液中组氨酸浓度)的阴性对照,排除样品中组氨酸成分对试验结果 的影响.结果 猫眼草水煎液在经典的Ames试验中为强阳性;对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致畸作用为阴性;在改进的Ames试验中猫眼草水煎液的致突变性为阴性.结论 经典的Ames试验不适合猫眼草水煎液致突变性检测,改进后的Ames实验体系适合.猫眼草水煎液在体外和体内均没有致突变性.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群体药动学在免疫抑制剂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群体药动学(PPK)应用统计学原理,综合评价影响药动学个体间及个体内差异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利用Bayesian反馈,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个体药动学参数.PPK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霉酚酸及西罗莫司的合理用药均有广泛应用.

    作者:陈冰;蔡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埃他卡林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内皮素系统的作用

    目的 研究新型ATP敏感性钾通道(K_(ATP))开放剂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内皮素(ET)系统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埃他卡林,共同孵育24 h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同时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各组细胞ET-1及内皮素转换酶(ECE)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在IPT浓度为10~(-6) mol·L~(-1)及以上时,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PAECs合成分泌ET-1,同时也降低ET-1 mRNA的表达量;在IPT浓度为10~(-7) mol·L~(-1)及以上时,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ECE mRNA的表达量.结论 IPT通过抑制人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和 ECE mRNA的表达量,继而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分泌ET-1,可能成为较有前途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

    作者:宗峰;倪惠娟;解卫平;王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评价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纯品,普通昆明小鼠灌胃给药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剂量分别是西红花酸6.25、12.5和25.0 mg·kg~(-1)和西红花苷18.7、37.5和75.0 mg·kg~(-1)·d~(-1),采用测定普通小鼠体内抗氧化指标(SOD、GSH-Px、TAOC和MDA)的方法 对比评价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 两种化合物都能明显提高小鼠肾脏和肝脏的SOD, 肝脏的GSH-Px,心脏和肾脏的TAOC,降低血浆的MDA.结论 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具有相似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其主要活性部位可能是肝脏和肾脏.

    作者:陈阳;杨婷;黄娟;田西;赵璨;蔡乐;冯丽娟;张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目的 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中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及不同奥美拉唑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筛选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其中CYP2C19 野生型(w/w)、CYP2C19突变杂合子(w/m)、CYP2C19突变纯合子(m/m)各6名.采取随机双交叉试验,受试者随机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抽取血样3 ml至给药后12 h.1 wk后交叉服药.采用LC/MS法测定血浆奥美拉唑浓度,用3P97软件进行个体药动学建模并估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w/w、w/m、m/m组参比制剂奥美拉唑的AUC与C_(max)分别为1178.44±340.24、2328.10±1011.83、5062.02±1097.29 μg·h·L~(-1)与602.87±118.25,926.43±134.48,1406.29±233.58 μg·L~(-1),3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k_e 、CL/F、T_(1/2)和Vd/F也均存在组间差异(P<0.05).w/w、w/m、m/m组试验制剂奥美拉唑的AUC与C/_(max)分别为1224.82±531.67、2723.34±519.29、5692.49±1575.35 μg·h·L~(-1)与618.74±231.43、910.67±125.99、1303.31±152.01 μg·L-1,3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3组间的k_e 、CL/F、T_(1/2)和Vd/F等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w/w、w/m、m/m组奥美拉唑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4.29%±14.06%、93.08%±11.22%、91.84%±13.0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CYP2C19基因型,表现为不同的CYP2C19酶活性,影响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和体内药动学过程.临床患者在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前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将有利于优化个体治疗方案.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无影响.

    作者:马晶晶;李金恒;曹晓梅;张尊建;田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炎性痛敏大鼠的镇痛作用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Fc)对致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右后爪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50 μl 致炎模型.测定给予CFA或 Fc前后大鼠机械性缩爪阈值(MWT)和热刺激缩爪潜伏期(TWL).免疫组化分析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的表达.结果 大鼠皮下注射CFA 24 h后出现明显的炎性痛敏,鞘内注射Fc后4,6,8,10,12 h,与CFA组大鼠比较,大鼠MWT明显提高(P<0.01),TWL明显延长(P<0.01).鞘内注射Fc 6 h后,降低脊髓背角GFAP和OX-42表达.结论 脊髓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炎性痛敏的发生和维持,氟代柠檬酸可能通过抑制其生物活性而发挥镇痛作用.

    作者:冯继英;杨建平;王丽娜;成浩;张艳兵;陈庆才;彭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霉素中毒大鼠膈肌骨架蛋白和肌浆网钙泵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霉素诱导大鼠膈肌急性损伤时膈肌收缩特性的变化与大鼠膈肌细胞骨架蛋白和肌浆网钙泵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急性膈肌损伤动物模型,♂ SD大鼠随机分成:阿霉素低剂量组(10 mg·kg~(-1))、中剂量组(20 mg·kg~(-1))和高剂量组(40 mg·kg~(-1))及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 d后剖胸取膈肌,应用体外灌流大鼠膈肌肌条方法 ,分别测量其单收缩张力(Pt)、大强直张力(Po)、峰值收缩时间(CT)、半舒张时间(1/2RT) ,张力大上升速度(+dt/dt_(max))及张力大下降速度(-dt/dt_(max)).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膈肌骨架蛋白肌联蛋白(titin)、伴肌动蛋白(nebulin)和肌浆网钙泵(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中、高剂量模型组大鼠膈肌Pt,Po,±dt/dt_(max)下降(P<0.01),CT、1/2RT延长(P<0.01).阿霉素中毒大鼠膈肌各基因表达较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P<0.01).结论 阿霉素中毒大鼠膈肌细胞膈肌骨架蛋白titin、nebulin和SERCA mRNA表达下调,并可能与膈肌张力改变有关.

    作者:胡杰;于影;高琴;关宿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增强阿霉素杀伤MCF-7/ADR细胞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钙调素拮抗剂0-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增强阿霉素诱导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MTT法测定阿霉素、EBB单独及联合用药对阿霉素杀伤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及其亲代细胞系(MCF-7)的作用的IC50值,用不同浓度EBB处理MCF-7/ADR细胞后用FACS法分析EBB对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及对mdr1 mRNA和P-gp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BB处理前后及用EBB预处理24和48 h后MCF-7/ADR和MCF-7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改变.结果 MTT结果 显示EBB对MCF-7和MCF-7/ADR都具有抗肿瘤活性;EBB还能协同提高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MCF-7组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值为0.73,MCF-7/ADR组CDI值为0.49,其对耐药细胞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随EBB剂量增加,低剂量阿霉素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增加而且P-gp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细胞内阿霉素浓度逐渐提高,而且用EBB预处理MCF-7/ADR细胞24和48 h后细胞内阿霉素和罗丹明浓度也逐渐提高.结论 EBB是有效的肿瘤细胞化疗药物,它不但能直接抑制P-gp功能还具有下调P-gp蛋白表达的作用,从而有效逆转MCF-7/ADR细胞的耐药现象,协同增强化疗药物对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赵英新;刘荣;范冬梅;任思楣;李崴;师锐赞;张砚君;杨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氨甲喋呤对映体对ECV304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MTX]及其对映体[(+)MTX、(-)MTX]对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的ECV304细胞,应用MTT比色法分析其活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在0.1~150 μmol·L~(-1)范围内,(+)MTX、(-)MTX和(±)MTX作用于ECV304细胞24、48、72 h,均抑制细胞ECV304增殖,但抑制强度依次为(+)MTX>(±)MTX>(-)MTX,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TX、(+)MTX和(-)MTX作用ECV304细胞不同时间后,出现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等形态学改变.用10 μmol·L~(-1)的(+)MTX、(-)MTX和(±)MTX作用ECV304细胞48 h后,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ECV304细胞周期的影响,表明MTX消旋体及单一体干扰ECV304细胞DNA合成.结论 (+)MTX和(-)MTX对ECV304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具有化学结构的立体选择性,(+)MTX的抗ECV304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强于(-)MTX.

    作者:郭立方;王荣;贾正平;施有琴;谢华;张娟红;武晓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肾小管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分别采用白蛋白和AGEs进行刺激.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SOCS-1、α-SMA、E-钙黏着糖蛋白(E-cadherin)、Ⅰ型胶原(collagen I,Col I)、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STAT1、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p-STAT1、p-STAT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肾小管细胞α-SMA和Col I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_1含量增加,α-SMA mRNA的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SOCS-1过表达能够抑制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和Col I的表达及STAT1和STAT3的磷酸化,减少TGF-β_1的含量,下调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下调表达.结论 SOCS-1过表达抑制AGE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作者:史永红;任韫卓;赵松;郝军;姚芳;刘巍;吴海江;段惠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紫杉醇耐药株中紫杉醇结合的差异蛋白质分析

    目的 分析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紫杉醇耐药株MCF-7/Taxol中的紫杉醇结合的差异蛋白质,探索抗肿瘤药物新靶点.方法 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HPLC-MS联用法检测合成产物.SRB法检测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免疫磁珠偶联后与MCF-7及其MCF-7/Taxol的全细胞蛋白液反应,获得紫杉醇结合蛋白,SDS-PAGE电泳获得差异蛋白条带,LC-MS/MS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差异结合蛋白.结果 成功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和紫杉醇相当.经过蛋白电泳分析,MCF-7/Taxol的紫杉醇结合蛋白较MCF-7多一差异条带,LC-MS/MS分析提示数个目标蛋白,经过Western blot验证差异条带中有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Dermcidin Precursor、Actinin.结论 成功获得了MCF-7和MCF-7/Taxol之间的紫杉醇细胞差异结合蛋白,对这些蛋白作用机制的的深入探索,可能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寻找到新的靶点蛋白,发现新的肿瘤耐药机制.

    作者:张正华;梁晓华;吴学勇;侯凯生;张小平;吕中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芍药苷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PF对α-synuclein(α-sy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SD大鼠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的d 10给予不同浓度的MPP~+(0.1、0.5、1.0 mmol·L~(-1))处理24 h,并在0.5 mmol·L~(-1) MPP~+处理的基础上,给予1 μmol·L~(-1)或10 μmol·L~(-1)的PF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计数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定量RT-PCR法检测α-syn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 MPP~+(0.1、0.5、1.0 mmol·L~(-1))处理导致黑质致密部TH+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P~+(0.5 mmol·L~(-1))使α-sy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F(10 μmol·L~(-1))有效增加了TH+细胞的数量(P<0.01),并明显下调了α-syn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PF能有效拮抗MPP~+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死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α-syn的表达有关.

    作者:曹碧茵;孔岩;徐侣;杨亚萍;刘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儿茶素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儿茶素各组于缺血前30 min和缺血后2 h腹腔注射儿茶素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的NS.再灌注24 h,用改良的Bederson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进行海马组织形态学观察及MPO和NOS活性测定.结果 儿茶素可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组织学损伤,并且降低脑组织中MPO和NOS的活性.结论 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作者:刘珊丽;刘宗文;卢沛琦;张艳;张建东;贾丹辉;姚昱欧;曹志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R) 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法 ,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4.0、6.0 mg·L~(-1))对心脏I/R损伤后心功能、心肌组织中超氧岐化酶 (SOD) 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脂质过氧化反应体系,检测了天山花楸叶总黄酮 (6.25、12.5、25、50、100 mg·L~(-1))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0 mg·L~(-1))可明显改善离体心脏I/R损伤后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大速率 (± dp/dt_(max)),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0 mg·L~(-1))处理后I/R损伤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25~100 mg·L~(-1))可浓度依赖性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 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付伟;刘婷;杨彩玉;王婷;郑秋生;唐辉;王振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苦碟子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以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全草为原料研制开发的苦碟子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疗效~([1]).为全面提高苦碟子注射液药品质量标准,降低生产成本,将苦碟子注射液按中药五类新药(冻干粉针剂)开发,其有效部位苦碟子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owthistle-leafixeris seedling,TFS)含量由原来的15%提升到90%.

    作者:翟玉荣;于小风;曲绍春;徐华丽;睢大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蜂毒素对SGC-7901细胞生长及G_2/M期阻滞的影响

    目的 研究蜂毒素(Melittin)对胃上皮癌细胞SGC-7901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 采用罗丹明B(SRB)染色法观察Melittin对SGC-7901细胞株生长曲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elittin对该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RT-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Melittin(1、2、4、8×10~(-3)μg·L~(-1))体外给药24 h,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 or P<0.01);Melittin(4、8×10~(-3) μg·L~(-1))作用SGC-7901 24 h后,能明显阻滞该细胞株于G_2/M期;并且降低G_2/M期相关基因CylinB1-CDK1-Cdc25c mRNA的表达.结论 Melittin具有抑制胃上皮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扰该细胞G_2/M期相关基因的转录有关.

    作者:吴宝明;李俊;吕雄文;金涌;赵斌;黄艳;王怡苹;楼蓉;王朋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与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血管壁两种主要细胞,两者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源于循环因子和血管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损伤等所导致的分泌功能失调和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引起的血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状态下血管内皮分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磊;戴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的抗HBV机制

    IFN-α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HBV药物,但普通IFN-α半衰期只有4~6 h,患者不得不接受频繁的皮下注射,疗程至少半年.重组人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rHSA-IFNα-2b)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构建编码人血清白蛋白(HSA)和IFNα-2b的融合基因并在载体中获得高效表达而成的一种长效干扰素~([1]).本研究以HepG2 2.2.15细胞为模型,对rHSA-IFNα-2b的体外抗HBV作用进行了研究,为rHSA-IFNα-2b用于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丙发;范鲁雁;范清林;魏伟;宋礼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苯丁酸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p21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苯丁酸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生长、凋亡及其对p21和survivin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苯丁酸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苯丁酸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 blot 和RT-PCR 检测p21和survivin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果 实验表明苯丁酸钠对Tca8113细胞株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苯丁酸钠诱导Tca8113细胞株G_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苯丁酸钠能使p2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同时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结论 苯丁酸钠通过刺激p21表达增加和抑制surv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Tca8113细胞株增殖,诱导细胞G_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并且p21 mRNA水平的上升和survivin mRNA水平的下降变化呈负相关(r_s=-0.548,P<0.01),二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亦如此(r_s=-0.514,P<0.01).

    作者:潘德顺;陈伟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蒺藜皂苷单体B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蒺藜皂苷单体B(TTSMB)对大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出生1~3 d大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模型组(H/R)、蒺藜皂苷组(GSTT)、蒺藜皂苷单体B(TTSMB )10、1、0.1 nmol·L~(-1)组.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测定培养基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释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TSMB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存活数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培养液中CK、LDH、AST释放量增加(P<0.01),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TSMB 10、1、0.1 nmol·L~(-1)组存活心肌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P<0.01),心肌细胞培养液中CK、LDH、AST含量降低,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P<0.05,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caspase-3表达亦下降.结论 TTSMB可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作者:张爽;李红;杨世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骼肌P2受体的功能与疾病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作用的P2受体分为G蛋白偶联型的P2Y受体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的P2X受体.研究表明,骨骼肌细胞有多种P2X和P2Y受体亚型表达.嘌呤信号在肌肉萎缩症的肌肉再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肌肉萎缩症、肌腱炎等骨骼肌疾病有关,并可能为治疗与肌肉有关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徐昌水;高云;梁尚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