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玲;吴伟;毕秀群;赵春玲
目的 研究过氧乙酸消毒剂对MS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200 mg/L的过氧乙酸消毒剂溶液作用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2.49.用浓度为1 200、800、500 mg/L的过氧乙酸溶液分别作用15、30和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达到4.0以上.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较低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较好.
作者:张杰;陈昭斌;许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医院污水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不确定度,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方法 通过现场采集污水进行粪大肠菌群检测,对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作出评定.结果 本次医院污水粪大肠菌群检测不确定度为0.1408.重复性限为1.5978,复现性限为1.5248.结论 不确定度的分析能有效掌握检测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准确性,所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适合于类似粪大肠菌群检验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商晓春;赵雪琴;帅慧群;张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4种碱性物质对邻苯二甲醛杀菌效果的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经不同碱性调节剂复配的邻苯二甲醛杀灭细菌芽孢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磷酸氢二钠、三乙醇胺分别将浓度为5 500 mg/L邻苯二甲醛溶液的pH调整为8.0,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7h,平均杀灭对数值依次为2.94、1.05、5.79、1.27.相同浓度的单方邻苯二甲醛杀灭对数值仪为0.58.结论 四种碱性调节剂中,以磷酸氢二钠对邻苯二甲醛的增效作用强,以氢氧化钠增效作用差.
作者:姜秀梅;陈焕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使清洗质量持续完善.方法 通过实际工作中不同清洗方式组合应用,并结合肉眼目测、5倍带光源放大镜、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3M清洗测试棒等清洗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清洗前20件污染手术器械和清洗后140件手术器械的采样检测,清洗前手术器械污染率达100%,目测清洗后物品,肉眼初检97%清洗干净,借助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测94%清洗干净;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检测均合格;3M清洗测试棒检测单一的清洗方式清洗后物品均有不同程度污染,组合方式清洗后物品污染率大大降低.结论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改善是一项持续的过程,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检测措施来评价清洗过程的有效性,以推动清洁方式的改进和保证清洗质量.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加强对流动采血车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街头采血的主要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导致献血者和血液不安全的因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 商丘市20多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1例感染事件发生.结论 加强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管理,采血环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了血液质量.
作者: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柠檬酸与热力协同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模拟现场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将浓度为20.68 g/L柠檬酸水溶液加温至80℃,协同作用10 min,对浸泡在其中的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0.将装入透析机管路中浓度20.68 g/L柠檬酸水溶液加温至80℃,循环作用10 min,对污染在管路中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3.00.该浓度柠檬酸水溶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值>5 000 mg/kg(体重),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浓度为20.68g/L柠檬酸水溶在加温至8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协同杀灭细菌芽孢的作用,该浓度柠檬酸水溶液属于无毒级物质.
作者:赖发伟;张潜;杨宁;王晓;曾文明;刘科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67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分布特点.结果 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肿瘤科和儿科.多重耐药菌株主要是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病人集中的科室,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监控.
作者:付艳霞;冯月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规范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环境采样检测方法,对各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了监测.结果 本市多数医院血液透析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布局流程不合理,手卫生设施配置不到位.有80.6%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比较健全.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均在95%以上.少数血液透析室消毒剂使用不规范.结论 本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强,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黄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精密且锐利的器械越来越多,在灭菌储存运输及临床科室存放的过程中,精密器械易被损坏,且锐利部分易刺破包装袋,破坏了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而影响临床使用.为了保证器械物品的完好性及临床科室更好的存放和使用,我们在用纸塑袋对锐器包装时进行了技术改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小娟;吴钦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快速生物监测对植入型租赁骨科手术器械实施生物监测,进一步规范骨科植入型手术器械的管理.方法 将263例植入型租赁骨科手术器械包,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灭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阴性后放行手术.并对术后患者感染率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263批次快速生物监测均为阴性,合格率为100%.用于植入型骨科手术263例,1期愈合100%,感染例数为0.结论 保证骨科器械清洗、灭菌的质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灭菌监测是确保骨科器械安全,降低骨科植入型手术术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肖艾萍;肖雪林;张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京某区托幼机构消毒状况,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该区30所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 共采样品881份,合格806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1.49%.物体表面和餐具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其他监测项目合格率均低于90%.结论 该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手卫生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许晓玲;吴伟;毕秀群;赵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病房终末消毒方法.方法 用不同方法对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等进行终末消毒,并对消毒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室内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与中草药熏蒸联合消毒法,空气消毒合格率达到100%.病房污染的棉服装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床单位采用臭氧消毒器熏蒸消毒法,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医院感染病房采用综合消毒方法,可以满足终末消毒要求.
作者:韦雪菱;黄忠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住院产妇医院感染现状,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医院2007-2009年期间30 315例分娩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连续3年住院产妇中发生医院感染203例,感染发生率为0.67%,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产妇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依其发生率高低依次为:上呼吸道、宫腔、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手术切口感染.结论 该医院住院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且呈逐年降低趋势.
作者:戴昆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季铵盐类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是一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早在1915年由美国学者首次合成.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935年德国学者系统研究了其杀菌作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同时作为化学消毒剂用于临床消毒实践,随后逐步引起了许多国家学者对此类化合物的重视.
作者:梁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各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消毒质量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各诊疗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0年共采样801份,合格676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4.4%,其中医院Ⅱ、Ⅲ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89.9%、81.9%;空气、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83.0%、85.2%和88.2%.结论 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焦国红;张燕杰;金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化学消毒是医疗机构常用的消毒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作者对化学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彬;朱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终灭菌包装材料的选择方法.方法 通过了解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等,确定选择原则.结果 通过材料的选择、使用和转运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能有效保证灭菌质量.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使用一次性使用终灭菌包装材料上,应对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加强管理,使现有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廊坊市中医医院各科室消毒卫生状况,保证消毒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为医院消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18个科室2010年8类样品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805份,合格762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4.65%.结论 医院整体消毒灭菌质量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通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建立考核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实施过程监控,可以促进消毒灭菌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赵金彩;邱贺民;王美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在诊疗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方法 将临床科室使用后的被特殊污染的器械、物品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 84消毒液中30 min,再根据物品的清洗难度,选择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结果 通过消毒后再清洗的器械物品,经检测结果表明,清洗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结论 特殊污染物品消毒后再清洗,能有效提高清洗质量,保证了灭菌物品安全.
作者:金梅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游泳场所卫生及消毒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卫生监督措施,消除传染病传播隐患.方法 采用现场监督检查和查阅台账资料等方法,对某市游泳场所的卫生及消毒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抽查游泳场馆卫生许可证持有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情况、禁泳标志、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均较好,但16.7%的社会游泳场馆和60%的星级酒店附属游泳场馆浸脚消毒池设置不规范,泳池水和浸脚消毒池余氯浓度合格率较低,社会游泳场馆游的泳池水余氯和浸脚消毒池合格率分别为70%、69.1%,高校内设游泳场馆的泳池水余氯和浸脚消毒池水余氯分别为85.7%、81.0%.结论 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存在很大问题,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消毒技术的指导,保证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泳池水质的卫生.
作者:房康;王根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