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丹丹;马语莲;贺庆功;杨秀木;齐玉龙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3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8例。基础药物治疗2组相同,观察组给予3个月的运动疗法。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 Ashworth 评分、步行速度、步行周期及重复步距离。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改良 Ashworth 评分降低(P <0.01),步行速度增快、步行周期缩短及重复步距离增加(P <0.01)。结论:运动疗法能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增加步速,改善小步态症状。
作者:葛中林;钱明月;谭玉;张照婷;武彦彬;陈皆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重型脑挫裂伤疗效。方法:选择双额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例,均行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不保留额骨骨桥。结果:术后随访1年,存活19例,死亡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良好11例(52.3%),轻残5例(23.8%),重残3例(14.2%),死亡2例(9.5%)。结论: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双侧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巢青;苏贺先;束汉生;田绪平;宣善井;王昊;张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症状发作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再灌注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急诊行 PCI 治疗的47例急性 STEMI 患者分成 A 组(将症状归于心肌梗死者)和 B 组(未将症状归于心肌梗死者);C 组(采用临床路径组)和 D 组(非临床路径组)。比较 A、B 组症状发作至就诊时间、是否采用急救车系统入院、就诊至沟通行 PCI 时间、沟通至签字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PCI 时间;比较 C、D 组就诊至沟通时间、沟通至签字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PCI 时间、转运至导管室时间。结果:与 B 组比较,A 组症状发作至就诊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缩短(P <0.01和 P <0.05),采用急救车系统入院比例高(P <0.01),而2组沟通至签字时间和 PCI 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D 组比较,C 组入院至沟通时间、沟通至签字时间、转运时间和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明显缩短(P <0.01),而2组 PCI 时间和入院至沟通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症状归于心肌梗死可以明显缩短院前延迟及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缩短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与患者沟通占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比例较长,影响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
作者:谢伟;袁争百;苏振琪;韩宏华;陈大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大鼠烧伤后佳的肠内营养(EN)实施时机,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烧伤后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将88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伤对照组(C 组)8只,早期肠内营养组(EEN 组,于伤后6 h 开始实施 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 组,于伤后24 h 开始实施 EN)各40只(每时相点 8只)。检测伤前和烧伤后0.5、1、3、7和10 d 大鼠肠黏膜跨膜电位差(PD)、肠黏膜血流量(IMBF)、肠黏膜内 pH(pHi)值、血浆内毒素(LPS)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并计算肠黏膜损伤指数。结果:EEN 组和 DEN 组大鼠烧伤后天数(PBD)0.5~ 10肠黏膜 PD、IMBF 和空肠 pHi 值均低于 C 组(PBD 0)(P <0.01),而血浆 LPS 含量、DAO 活性及肠黏膜损伤指数均高于 C 组(P <0.05~ P <0.01)。EEN 组大鼠 PBD 1~10肠黏膜 PD、IMBF 和 PBD 1、PBD 3、PBD 10空肠 pHi 值均高于 DEN 组(P <0.05~ P <0.01),而 PBD 3~10 LPS 及 PBD 3血浆 DAO 活性均低于 DEN 组(P <0.01)。 EEN 组与 DEN 组比较,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未见呕吐、腹胀与腹泻。结论:较早给予 EN 能改善烧伤后肠黏膜血供,减轻肠道受损程度,维护肠黏膜结构与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曼曼;王逸娟;吴炜;徐淑秀;彭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能影响全球人们生活的慢性的、进行性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2009年 Thornton[1]在联合国大会中表明,DM 是一种慢性、消耗性和昂贵的伴有严重并发症的疾病,其并发症对家庭、国家乃至全球将带来严重的风险。
作者:蒋燕燕(综述);徐晓玥;谢虹(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蚌埠禹会区60岁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知晓率、利用率及满意度,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蚌埠市禹会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共7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知晓率、利用率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入户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共收回完整有效问卷679份,有效率97.0%;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为84.1%,利用率为58.2%,利用的主要目的是:看病(72.2%),开药(54.2%),随访(10.8%),体检咨询(0.3%),理疗(1.0%),听健康知识讲座(4.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总体满意度为(78.2%),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务人员的解释、交流、服务内容(82.3%),就医环境(79.5%),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78.2%),看病方便程度(76.7%),看病等候或排队时间(76.5%),设施、设备(76.5%),价格(65.6%),看病花费(63.0%),均高于居民对其他就诊医疗机构总体满意度和分项满意度(P <0.01);居民对就诊过程中是否担心被染上疾病和被误诊的比例分别为14.9%、20.8%,均低于对其他就诊医疗机构的担心程度(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对就诊医疗机构的信任情况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使用和满意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P <0.05~ P <0.01)。结论:蚌埠市禹会区60岁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均较高,但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水平。
作者:申正付;齐玉龙;杨秀木;马语莲;贺庆功;黄慧敏;万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新医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医改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现状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取得了不少成绩。实时了解新医改阶段性成果,为我国卫生决策部门调整和完善卫生政策措施提供实证支持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齐玉龙教授通过积极调研,对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不同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本刊选发其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作者:齐玉龙;贺庆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938年,Hermann Muller 通过 X 射线照射果蝇产生突变体,发现了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并命名为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物质。它作为一种保护性的结构单位,在维持染色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端粒由 TTAGGG 重复序列构成,长度大约2~15 kb[1]。端粒在染色体末端形成 T 环,不但可以防止染色体重排和末端融合,而且可以保护编码 DNA 序列,防止 DNA 在复制中丢失,起到了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2]。不同个体的端粒长度各异,不完全复制机制使得细胞每分裂1次,端粒缩短50~100 bp。端粒的这种调节机制限制了细胞的分裂次数,防止细胞异常增殖和恶变。而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逃脱了端粒的这种调节,终发展成为永生细胞。人的端粒酶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人端粒酶 RNA 和人端粒酶相关蛋白3个亚单位组成[3]。在许多人类肿瘤中都可观察到 hTERT 表达水平上调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同时这也被认为是肿瘤发生所必须的[4]。本文就 hTERT 与临床肿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曹渊(综述);沈慧玲;许文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结合重组技术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4层螺旋 CT 平扫资料,在工作站进行输尿管多平面及曲面重建。结果:75例共发现结石87个,肾盂输尿管移行处22个,输尿管中段35个,下段包括输尿管膀胱壁内段30个;52例见软组织边缘征,膀胱壁内段结石3例见并发膀胱充盈缺损。与横断位图像测量相比,重组图像测量结石大小,14个结石提高了分级级别。结论:多层螺旋 CT 平扫结合重建可获得良好的输尿管成像,重组图像可校正结石大小的临床分级,为临床提供更多精准有效的信息。
作者:陈均;陆锦贵;吴青山;龚林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归红祛风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利用薄膜过滤消除归红祛风酒中的絮状沉淀。分别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6株阳性对照菌的实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落回收率均>70%;通过控制菌检查,阳性实验菌均能检出。结论:薄膜过滤法能够适应菌落计数,归红祛风酒按照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均能检出实验菌。
作者:谢芳;刘渊漪;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 Hoffa 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 Hoffa 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前后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按 Letenneur 分型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2例。2例合并髁上骨折,3例合并髁上、髁间骨折。并根据 Hoffa 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标准综合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无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髁缺血性坏死发生。愈合时间8~12周。 Hoffa 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优7例,良2例。结论: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治疗 Hoffa 骨折内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立;崔西龙;王宏亮;刘朝宇;郭标;潘檀;干阜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安徽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分析医疗服务可及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安徽省多个市县选取城乡3038位居民进行一对一入户调查。结果:我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达86.1%;居所与社区医院距离在5 km 以内的居民占75%;看病平均候诊时间在30 min以内者占67.3%;86.4%的居民认为目前看病依然贵,但相较医改前有所下降,看病贵主要体现在药品价格(86.1%)和各项技术检查费用(86.7%)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人员数量、便利性和居民对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有所提高;而医疗费用和候诊时间均有所下降。结论:新医改以来我省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较前提高,人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以缓解,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呈现积极发展的趋势。
作者:黎丹丹;马语莲;贺庆功;杨秀木;齐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绩效的评价,为卫生决策部门调整和完善卫生政策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以安徽省为主的包括18个省市的3511名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3501人中有921人(26.3%)认为目前的医药卫生政策是公平的;3497人中有1155人(33.0%)认为医药卫生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率的;3506人中有838人(23.9%)认为在医改中公平重要,558人(15.9%)认为效率重要,2110人(60.2%)认为都重要;3500人中有366人(10.5%)认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监管体系是完善的;3492人中有662人(19.0%)认为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3435人中有1141人(33.2%)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公益性有可能实现;3493人中有755人(21.6%)对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意,629人(18.0%)不满意;不同性别居民对题项“您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公益性有可能实现吗?”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其他7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不同学历层次居民对“您认为在医改中重要的是公平还是效率?”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其他7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年龄段居民对8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改成效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居民追求医改中的公平、效率和公益性,希望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监管体系。
作者:齐玉龙;杨秀木;申正付;黄慧敏;万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应用支链氨基酸(BCAA)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相同保肝、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 r-hGH 5 IU,每2天1次皮下注射,同时联用 BCAA 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20 d。对照组应用BCAA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0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2天患者肝功能和 TNF-α、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 TNF-α和 IL-10水平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在纳差、下肢水肿等症状改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 TNF-α、IL-10水平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 P <0.01)。结论:r-hGH 联合 BCAA 在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改善 TNF-α、IL-10水平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 BCAA。
作者:马铭;袁耀宗;刘建生;田怡;张晓红;刘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进行输尿管镜手术时的进镜技巧及意外情况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56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进镜困难、上镜困难103例,包括输尿管狭窄56例,其中输尿管开口狭窄16例,输尿管轻度狭窄26例,输尿管狭窄段5例,输尿管狭窄环9例;输尿管扭曲35例;输尿管开口处结石完全堵塞4例;男性膀胱炎(盆腔脂肪增多症)未找到输尿管开口2例;肾盂输尿管处近似闭锁2例;前列腺增生伴较多前列腺组织突入膀胱2例;输尿管镜下放置双 J 管穿破肾盂1例;输尿管穿孔后放置双 J 管失败后改为开放手术1例。结论:输尿管镜进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多为输尿管狭窄、扭曲等,经导管引导扩张、加大水压、变换体位、更换细输尿管镜及改变输尿管镜进镜角度多能置镜成功。果断改为开放手术是补救输尿管镜操作失误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晓俊;刘峰;王伟峰;郝继东;万建省;杨波;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力密闭式预冲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血液透析患者1000例次管路(包括透析器)随机分为2组进行预冲,对照组500例次采用常规转泵密闭式预冲,观察组500例次采用重力密闭式预冲法,观察管路中残余气泡、一次排气成功率、空气报警概率、与首次使用综合征和透析充分性。结果:2组在体外循环过程无一例空气报警及首次使用综合征发生。观察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达99%,残余气泡检测得分为(1.01±0.09)分,而对照组一次排气成功率为90%,残余气泡检测得分为(1.13±0.39)分,2组残余气泡得分和一次排气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重力密闭式预冲法可完全排净膜内的气体,减少透析器内的残余气泡,减少上机过程的空气报警概率和首次使用综合征,提高透析充分性,还可以减少感染,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丽;李虹;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男,56岁,因发热近1周就诊当地医院,高体温38.7℃。腹部检查平坦,柔软,右上腹轻压痛,肝区叩痛阳性。血常规示白细胞16.2×109/ L,中性粒细胞0.72。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未见异常。腹部彩超提示肝右叶占位。腹部 CT 平扫表现为肝脏外形无明显改变,右叶可见一类圆形密度减低影,直径约8 cm,病灶内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无钙化斑;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不均匀中度强化,更低密度区无强化,并见肝门区肿大淋巴结。当地医院考虑为肝脓肿,但经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近4周,患者发热无好转,来我院行 MRI 和彩超检查,见肝脏病灶明显增大。行右肝肿快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镜下见梭形细胞及核大、核异性细胞,核仁明显;其间见炎细胞浸润(见图1);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8/18(-)、广谱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S-100(±)、CD68(+)、CD34(血管+)、CD31(血管内皮+)、CD117(-)、溶菌酶(+);病理诊断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患者未能行手术治疗,全身情况进行性恶化,住院25 d 后自动出院,出院5 d 后死亡。
作者:张大为;何津;张海光;李磊;王新元;马龙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如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num tuberculosis);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
作者:《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从居民的视角了解新医改政策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方法: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安徽省2737名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一对一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在健康的公平指标中,按收入状况将居民分为<1000元、1000~3000元、>3000~5000元和>5000元,从低到高收入居民2周患病率分别为36.8%、26.8%、26.8%、22.3%;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4.6%、18.3%、17.7%、18.3%,不同收入居民2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并随着经济水平的降低呈增长趋势。 logistic 回归显示,居民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2周患病的影响因素;居民的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和支付方式是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在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指标中,不同收入居民患病就诊率分别为13.1%、9.4%、10.1%、6.9%;过去一年的住院率分别为7.2%、4.5%、4.4%、2.3%。不同收入组2周就诊率和住院利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 回归显示,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2周患病就诊率就越高。在卫生筹资的公平性指标中,不同收入居民年人均医药费用构成,自费比例下降,公费比例升高。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水平不一致,低收入家庭需要更大;城乡居民主要选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得到了改善;在卫生筹资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
作者:孟贝;贺庆功;马语莲;杨秀木;齐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将肝病患者分为2组。482例未使用标识腕带(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制度;511例使用标识腕带(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查对制度外,给每例患者佩戴标识腕带。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57%(P <0.01);观察组护患纠纷率0.20%、患者投诉率0.39%及护理工作差错率0.00%;均低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1.66%、患者投诉率3.32%及护理工作差错率1.24%(P <0.05~ P <0.01)。结论:标识腕带的使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防止护理差错发生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杰;尤德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