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娟
目的: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6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P<0.01).结论:PTE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张立功;贾建光;金鑫;谢波;承泽农;钱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肾周积液的不同原因,探讨超声在肾周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肾周积液的原发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43例中急性尿路梗阻19例,急性胰腺炎8例,肾外伤6例,急性肾盂肾炎5例,腹膜后血肿4例,肝脏外伤1例.肾周积液超声表现:肾包膜下积液表现为肾包膜下与肾实质间新月形液性暗区;肾周间隙积液表现为脂肪囊增厚,肾周间隙内呈多片形态各异液性暗区.结论:超声对肾周积液原发病因诊断和病变转归及肾周积液吸收情况判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景红霞;杨波;郑光美;雷琳;彭月享;陈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肺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中应用的静脉炎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应用N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分为2组,30例使用PICC导管,3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ICC组静脉炎、局部疼痛、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P <0.05 ~P <0.01),2组硬结和血管闭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子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R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诱导药物为:R组瑞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3 m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F组除芬太尼3.0 μg/kg代替瑞芬太尼外,其他用药同R组.麻醉维持为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丙泊酚2mg·kg-1 ·h-1,微量泵恒速输入;持续吸入1%~2%七氟烷.观察2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 rmin的RS评分以及麻醉后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RS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小剂量芬太尼诱导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麻醉后RS.
作者:孟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期间日疟患者血浆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9名急性期间日疟患者(间日疟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中IFN-γ、IL-17水平.结果:间日疟组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17水平分别为(18.86±6.77) pg/ml和(41.46±21.03) 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9±8.78) pg/ml和(25.23±11.83)pg/ml(P <0.01).结论:间日疟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17的水平均升高.
作者:孔评石;陶志勇;陶莉;方强;夏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 ~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作者:赵遵江;张保德;刘勇;章荣涛;梁其国;胡育栋;徐良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期病情变化及对胎儿的影响,探讨SLE患者妊娠时机及药物治疗的选择.方法:80例SEE患者86例次妊娠根据妊娠时患者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分为疾病稳定期妊娠组(稳定组)及疾病活动期妊娠组(活动组).根据患者抗磷脂抗体(APL)检查结果分为APL阳性组及APL阴性组.根据患者妊娠时肾脏损伤情况分为狼疮性肾炎组(LN组)及非LN组.根据患者病程中是否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用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组(单用GCs组).根据患者妊娠期间是否使用羟氯喹(HCQ)分为HCQ维持治疗组(HCQ组)与未用HCQ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情况、胎儿发育及分娩情况,计算妊娠前后疾病活动积分.结果:80例患者中,因妊娠病死3例,病死率为3.75%,病死患者均为未正规治疗,疾病高度活动者.胎儿死亡26例,存活60例,胎儿死亡率为30.2%,存活率69.8%,不良妊娠发生率66.3%,无胎儿畸形发生.稳定组与活动组不良妊娠发生率分别为58.8%和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L阴性组与APL阳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1.1%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与非LN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2.8%和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用GCs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38.5%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Q组与未用HCQ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58.3%和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妊娠前及妊娠期治疗及母体APL阳性均可对胎儿的预后造成影响.加强对孕母及胎儿的监控,可以获得相对较满意的妊娠结局.
作者:李霂;徐建华;王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方法:运用泪道探通术对80例(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治疗.结果:96眼中除2例(2眼)经2次治疗症状无改善,未予继续治疗外,其余78例(94眼)全部治愈,治愈率97.9%,其中1次治愈72眼,2次治愈18眼,3次及以上治愈4眼;3 ~6、>6~ 12和>12~ 24个月龄患儿的治愈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有较好的效果,以3~6个月龄患儿为宜.
作者:胡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视网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机械酶-分离法体外扩增培养SD大鼠视网膜干细胞,观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CCK-8检测生长曲线;诱导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巢蛋白、溴脱氧尿核苷、微管缔合蛋白-2、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胸腺糖蛋白1.1的表达.结果:原代视网膜干细胞形成大量的细胞球悬浮生长,传代后的细胞也可以形成细胞球,呈线性生长,巢蛋白和溴脱氧尿核苷表达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部分原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缔合蛋白-2、胸腺糖蛋白1.1表达阳性.结论:新生SD大鼠视网膜干细胞可在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表达干细胞特性,并可向视网膜节细胞分化.
作者:王能;栾文斌;李茂;赵海洋;项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8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程度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ys C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患者的病死率和因CHF再次发作住院率.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Cys C水平也逐渐升高(P<0.01).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高、低血清Cys C组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 C组出院6个月病死率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均升高(P<0.05).结论:Cys C对于评价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甫;黄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6~2011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尿培养分离出的668株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结果:2006 ~ 2011年尿培养标本2 356份,分离出病原菌668株,分离率为28.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38株(65.6%),革兰阳性球菌120株(18.0%),假丝酵母菌110株(16.4%).排名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02株(45.2%)、白假丝酵母菌57株(8.5%)、肺炎克雷伯菌47株(7.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4.3%(164/302),各年份依次为50.0%(14/28)、51.9% (28/54)、45.6% (26/57)、45.8% (22/48)、53.1%(26/49)、72.7%(48/66);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22:246);以>50岁为主(419/668).结论:该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ESBLs菌株分离率较高,且耐药情况严重;假丝酵母菌有较高的分离率.
作者:胡开明;丁后明;范海燕;杨继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达肝素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达肝素钠处理后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建立肺腺癌鼠模型后,将12只荷瘤鼠随机分为达肝素钠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达肝素钠1 500 IU/kg(0.2 ml)皮下注射和0.9%氯化钠注射液0.2ml腹腔注射,1天1次,连续用药35 d.定期测量瘤体大及小直径,计算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35天用戊苯巴比妥钠全身麻醉处死裸鼠,剥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的表达.结果:肺腺癌细胞株A549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达肝素钠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达肝素钠组瘤重明显减小(P<0.05);达肝素钠组抑瘤率为0.000%和64.081%;对照组及达肝素钠组瘤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阳性率为6/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达肝素钠组主要表现为低表达(5/6),对照组为高表达(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结论:达肝素钠可阻滞人肺腺癌A549细胞于G0/G1期,使进入S期和M期的细胞减少,减少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E的表达有关.
作者:芮艳;胡丹凤;黄礼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根据体表标志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观察并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误入动脉、局部血肿和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32.0%(P<0.01).观察组中仅出现局部血肿2例;对照组误入动脉6例,局部血肿32例;观察组2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和P<0.01).2组均无血、气胸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较常规方法更具优越性.
作者:马逸宜;蒋燕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肾病31例,肾炎性肾病9例.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水肿为主,且为就诊首要原因.经休息、限制钠的摄入、利尿消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率70.1%,肾炎性肾病完全缓解率33.3%.合并感染9例均为呼吸道感染,低钠血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血管栓塞1例.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泼尼松治疗单纯型肾病完全缓解率高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教育.
作者:汪珊;韦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1d和检查前1h的焦虑水平及宫腔镜检查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护理前2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1).观察组宫腔镜检查后1h的疼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降低宫腔镜检查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许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06例T2DM患者,分别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与“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的评估,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欣宇;许华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常德市居民健康体检资料中,抽取某乡回族居民144人及某社区汉族居民538人为调查对象,分析比较其民族、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尿病患病率为调查指标.结果:汉回民族居民FBG、TG、TC、LDL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汉族居民3项血脂检测指标均高于回族居民,原因可能为饮食结构所致;回族居民血糖、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提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该区域回族居民的健康,急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和及早找出致病因素以降低其危害.
作者:黄英;庄景凡;李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行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剥离组)和36例行肿胀负压抽吸术(吸刮组)治疗腋臭患者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2组治愈率分别为91.4%和83.3%,有效率均达到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低于吸刮组的43.1%(P<0.01).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术后并发症少,比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刘晓峰;李光早;王怀谷;黄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男,45岁,因患骨髓瘤住院治疗.患者使用大量化疗药物及各种抗生素,后发生真菌感染,后使用抗真菌药物病情得到缓解.培养及形态:无菌抽取患者血液5 ml注入血液增菌瓶中,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肉眼可见培养基浑浊,挑取二环接种于血平板上,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血平板上长出光滑、较湿润的小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形态似真菌类.
作者:王娟;徐海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牙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病,其中又以前牙外伤居多.由于前牙外伤对容貌、发音、切割食物有重要影响,所以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同时对美观要求较高.铸造金属桩物理性能好、密合性好[1],但有根折的可能性[2],同时金属桩不透光,影响了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性能.文献[3-4]报道,玻璃纤维桩在前牙美观修复中效果明显,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范瑞;张晓东;汪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