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茎根部袖套样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疗效观察

李松涛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小儿
摘要:目的::比较阴茎根部包皮袖套样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阴茎根部包皮袖套样环切术(A组)52例,传统包皮环切术(B组)60例,治疗小儿包皮过长。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阴茎外观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1)。 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B组减少(P<0.01)。结论:阴茎根部包皮袖套样环切术在小儿包皮过长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包皮环切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成人颈臂丛两种神经MRI成像技术比较

    目的::探讨正常人颈、臂丛全身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 DWIBSS)和MRI脊髓成像( MRM)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02名健康成人颈、臂丛DWIBSS和MRM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DWIBSS图像中,除C4外,C5~T1神经干几乎均可显示,并追踪到腋神经处。与DWIBSS成像不同, MRM成像能显示整个(也可分段显示)脊髓、各神经根袖和其内走行的神经根。结论:DWIBSS结合MRM等能够获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和更细节的颈、臂丛解剖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克勇;丁汇清;李长城;李春阳;汤其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危重患儿284例住院期间营养调查

    目的::调查住院危重患儿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STRONG kids对284例住院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别在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天通过体格检查评估其营养状况。结果:284例危重患儿营养风险检出率为52.82%,入院时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9.01%,出院时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3.80%,营养不良检出率与营养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住院时间与营养风险检出率及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危重患儿住院期间营养支持不理想以至于出院时急性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入院时增加,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越高,住院时间可能越长。

    作者:李冬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PFF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住院期间11例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Harris评分显著提高(P<0.01);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合理安排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可以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梅;朱坤;张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09~2012年安徽省宿州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安徽省宿州市2009~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宿州市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或爆发疫情时流感患者的咽拭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标本中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结果:在1672份标本中,共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14例,总阳性率12.8%。2009年共检测标本287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155例,阳性率54.0%;2010年标本729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39例,阳性率5.3%;2011年共检测标本319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4例,阳性率1.3%;2012年共检测标本337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16例,阳性率4.7%。214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0~和10~岁年龄组,其次是20~岁,男女比为1.2: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2.0%和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率2009~2011年逐年下降,2012年比2011年阳性率升高,流感病毒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仍需加强。流感发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儿童及青少年,且无性别差异。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在缺齿无齿老年患者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光棒和直接喉镜在缺齿无齿老年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麻醉中的应用,寻找有效的插管方法。方法:缺齿无齿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光棒组( L组)和直接喉镜组( M组)。比较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2组插管成功率、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插管成功率皆100%;M 组气管插管后5min的血压和心率均较L组升高(P<0.05~P<0.01)。2组插管成功后口腔咽喉黏膜和牙龈牙齿损伤、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用于缺齿无齿老年患者插管,具全麻诱导,简便、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阚清芳;吴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PICC)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置管完毕后按传统方法使用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在置管完毕后使用透明贴膜固定导管并在穿刺点上方3~5 cm处沿血管走向使用水胶体敷料。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0%,对照组为2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胶体敷料在PICC后能有效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白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在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在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口服华法林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即每次发药时口头指导服药;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与口头宣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口服华法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可显著提高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戴文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肠内营养促进烧伤后肠道增殖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大鼠回肠黏膜增殖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将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烧伤对照组( C组)、早期肠内营养组( EEN组,烧伤后6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烧伤后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伤烧前(PBD 0)及烧伤后0.5 d(PBD 0.5)、1 d(PBD 1)、3 d(PBD 3)、7 d(PBD 7)和10 d(PBD 10)大鼠回肠黏膜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3H-尿嘧啶核苷(3H-Uridine)和3H-亮氨酸(3 H-Leucine)掺入率、增殖指数及回肠黏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烧伤后大鼠回肠黏膜3 H-TdR、3 H-Uridine掺入率各时点均明显低于烧伤前,PBD1~PBD10 EEN组3 H-TdR、3 H-Uridine、3 H-Leucine掺入率均较DEN组增高( P<0.05~P<0.01)。烧伤后大鼠回肠黏膜增殖指数均低于烧伤前 PBD0,EEN 组在 PBD1~PBD10均高于 DEN 组(P <0.05~P <0.01)。大鼠回肠黏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PBD1~PBD10均显著低于PBD0,PBD3~PBD10 EEN组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均较DEN组增高(P<0.0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效地降低了烧伤后肠黏膜增殖受抑程度,促进了肠黏膜修复。

    作者:王逸娟;刘曼曼;徐淑秀;吴丹;吴炜;彭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级国际预检系统在急诊内科分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级国际预检系统(5L NTS)在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内科中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观察组依据5L NTS标准进行分诊,对照组采用传统标准分诊,分别观察并比较2组间患者分诊失误率、候诊等候时间及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失误率为1.0%,对照组为9.2%,2组患者分诊失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每例患者的候诊时间为(7.44±7.00)min,对照组为(10.12±9.44)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候诊等候时间满意度、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医生诊疗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5L NTS能有效降低预检护士分诊失误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高了就诊满意度。

    作者:王飞燕;魏薇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射频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和电动刨削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术后2周内关节积液量。结果:2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而且2组患者术后1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频组术后2周内膝关节积液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结论:射频技术辅助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袁拥军;吴国强;孙长惠;岑建平;何国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语音训练对大龄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方法。方法:对34例大龄腭裂术后患者进行录音评估,制定治疗计划,在强化腭咽闭合功能训练后,根据不同发音类型进行个性化的语音训练。结果:34例患者经过语音训练辅导后,语音清晰度由训练前的(44.67±14.23)%提高至(91.11±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的语音训练有助于矫正大龄腭裂患者的不良发音习惯,提高腭裂患者的语音清晰度。

    作者:路晓淼;赵莉莉;张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气腹压力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将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高气腹压组(HP组,2.0 kPa)和低气腹压组(LP组,1.33 kPa),于气腹前后分别监测呼吸循环系统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2组气腹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气腹后,2组呼吸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气腹前显著升高(P<0.01),且HP组较L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放气5 min 后,LP组均恢复至气腹前水平(P>0.05),而HP组均仍高于气腹前水平(P<0.01);气腹后,2组胸廓顺应性较气腹前显著降低(P<0.01),且HP组下降更加显著,放气5 min 后,HP组仍低于气腹前水平(P<0.01),LP组则恢复正常值。 HP组有5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高气腹压力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影响更大,因此腹腔镜手术时,应选择低气腹压进行,并动态监测呼吸循环指标,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放大内镜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富士能电子分光内镜技术( FICE)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09例,共116处病灶,用放大内镜联合FICE技术及染色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将其分为6型(Ⅰ~Ⅲ型为胃黏膜腺管结构清晰,微血管形态分别为规则清晰、不规则、模糊不清;Ⅳ~Ⅵ型为胃黏膜腺管结构不规则模糊,微血管形态分别为规则清晰、不规则、模糊不清),并行活检组织学病理检查,将分型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FICE放大内镜对腺管开口分型的诊断优于常规放大内镜(P<0.01);FICE放大内镜与染色放大内镜图像相比,能更清晰显示胃黏膜微细血管形态结构(P<0.01),两者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腺管开口规则清楚的病灶中(Ⅰ~Ⅲ型)均未发现癌变,仅有1例高级别内瘤变;高级别内瘤变及癌变均集中于胃黏膜腺管开口不规则模糊病灶中(Ⅳ~Ⅵ型)。结论:利用放大内镜联合FICE技术观察胃黏膜细微结构,能更加精确地引导活检,提高胃癌内镜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郑雄;孙颖;胡梅洁;李健;刘进进;马瑾;王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68例分为2组,观察组34例,采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亚砷酸治疗。结果: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能否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分别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对514名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品管圈实施效果。结果:实施一系列防止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措施后,实习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保障了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

    作者:李秀川;崔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围手术期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后舒适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周身(周围静脉)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60例。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舒适度和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腰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介入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术后疼痛不适感,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梅;倪红霞;王娜娜;胡云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射血分数( EF)、每搏量( SV)、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水平以及Lee心衰积分,并依据Lee心衰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提升明显(P<0.01);2组患者Nt-proBNP和Lee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47.22%,治疗组有效率75.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邦俊;王志芳;周利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门阻断术联合超声定位在复杂性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断术联合超声在复杂性肝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超声定位、Pringle法联合肝静脉阻断切除复杂性肝脏肿瘤63例。结果:63例均顺利切除,未出现肝静脉分离失败、肝静脉损伤、大出血和空气栓塞。结论:肝静脉阻断术联合超声定位行复杂性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礼治;汪益民;汪继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环磷酰胺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及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9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清MMP-9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环磷酰胺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能有效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 MMP-9的水平,血清MMP-9水平降低可能是减轻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宁;郭晋;伍德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玻璃化冷冻载体对人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的玻璃化冷冻载体对人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影响,为人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依据。方法:预处理人卵巢皮质切成10 mm×1 mm×1 mm大小,随机分为新鲜组( A组)、针浸润玻璃化冷冻组(B组)、表面玻璃化冷冻组(C组)和直接覆盖玻璃化冷冻组(D组)。 A组直接予以固定、组织切片及HE染色;B、C、D 3组采用不同玻璃化冷冻载体冷冻后,投入液氮保存2个月,采用快速复温法解冻后予以固定、切片及染色。行形态学分析,通过计算各组卵巢组织切片中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比较各组冷冻效果。结果:4组共计数809个始基卵泡,其中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分别为:A组96.12%,B组88.14%,C 组80.00%,D组81.25%。行玻璃化冷冻的3组卵巢组织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均明显小于A组(P<0.01);而B组、C组和D组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后人卵巢组织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较新鲜组织下降,但仍能较好地保存人类卵巢组织,可用于人类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

    作者:郑轶;周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