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秉巍;徐子平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丙磺舒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1)氨苄西林,以诺氟沙星为内标,血清样品用0.6%的高氯酸沉淀蛋白后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igginsT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有机相(甲醇-乙腈-异丙醇,100∶2∶5,v/v):水相(0.01 mol/L磷酸二氢钾,pH 3.5)=23:77;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2)丙磺舒,以缬沙坦为内标,血清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igginsTM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有机相(甲醇-乙腈,400∶275,v/v):水相(乙酸-水,1∶60,v/v)=77∶23;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氨苄西林在0.14-11.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低检测限为0.14 μg/ml;丙磺舒在0.20-1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低检测限为0.20μ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专一性好,适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
作者:赵素容;霍强;李见春;蒋志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入院1~2天内脑脊液(CSF)和脑电图(EEG)的结果和特点.方法:对89例重症HFMD患儿CSF进行白细胞计数、蛋白、糖和氯化物测定,并进行EEG检查.结果:重症HFMD患儿CSF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CSF特点,异常率为74.16%.一般重症患儿与行呼吸机治疗的13例危重HFMD患儿在CSF细胞数及生化检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7例HFMD患儿出现EEG异常.CSF异常率高于EEG.结论:有神经系统体征的重症HFMD患儿CSF和EEG异常率较高,因此宜及早联合进行CSF和EEG检查.
作者:潘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5岁以上患者115例,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 h血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结果:MPBS组与非MBPS组相比,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动脉分叉处(BIF)的TMT均明显增加(P<0.01);斑块总检出率也增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是颈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干预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振丹;薛冰;王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感染菌群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4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所分离的感染菌株及对抗生素耐药性回顾性分析.结果:10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3株(58.88%),革兰阳性菌33株(30.84%),真菌11株(10.28%).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18/63)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33)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7/11)为主.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12.70%),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率超过95.00%.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和革兰阳性菌有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感染菌株敏感.
作者:赵辉;季辉;田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的临床特点和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70岁以上高龄胃癌18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选择适当的外科手术,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8例.结果: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6.16%.结论:高龄胃癌患者多为中晚期病例,术后并发症高,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宋在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发展,胆道系统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多样性,使如何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并加以合理应用成为新的焦点.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用于晚期肺癌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开始前给予心理护理,做好药物知识的宣教,预防和减轻伊立替康毒性反应的发生.结果:22例均能耐受化疗,没有因毒性及不良反应而终止化疗者.结论:正确的化疗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伊立替康毒性反应的发生,确保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崔红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总结手术体会.方法:50例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支架97枚,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评价,并观察住院及近期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50例病变相关血管血运重建后达TIMI-3血流,残余狭窄<10%,术后4例发生手臂肿胀,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严重并发症,不适症状轻.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丁坤;孙春启;关欣;史玉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p185HER-2/neu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MMP-2和p185HER-2/neu联合和单一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卵巢癌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MMP-2和p185HER-2/neu的表达.结果:MMP-2和p185HER-2/neu在卵巢癌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MMP-2和p185HER-2/neu的阳性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联合MMP-2和p185HER-2/neu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准确性有所上升,阴性似然比下降.结论:MMP-2和p185HER-2/neu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卵巢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起重要作用,与卵巢癌的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作者:游牧;刘文;饶圣宏;徐振山;宋礼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ACS组56例、非缺血性胸痛(NICP)组30例患者发病3 h内和15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静脉血,检测并比较3组标本的IMA、MB型肌酸激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应用ROC分析评价各心肌标志物在ACS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3组IMA分别为(0.500±0.017)、(0.400±0.082)、(0.326±0.024)吸光度单位,ACS组与对照组和NICP组比较,IM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IMA>cTnI>CK-MB,佳截断点时的灵敏度IMA>CK-MB>cTnI,特异度IMA>cTnI>CK-MB;与NICP组比较,IMA阳性似然比为10.7,阴性似然比为0.008;与对照组比较,IMA阳性似然比8.23,阴性似然比0.013.结论:IMA对ACS早期诊断效能优于cTnI和CK-MB.
作者:李冰冰;董志远;姜杉;周琪;邓琳琪;成希明;赵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后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摄X片达到解剖复位28例,轻度尺偏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小切口切开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简单方便,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阮传江;周平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8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4例,正常对照组22例;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19例,三支病变组1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应用离子亲和层析法测定空腹HbAlc.结果:冠心病组HbA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5).单支病变组HbA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之间比较,病变支数越多,HbAlc水平越高(P<0.05).结论:HbA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罗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进行的大面积颅骨缺损择期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塑形满意.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修补材料移位、外露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与颅骨缺损吻合效果满意,排斥反应少,可作为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的首选材料.
作者:吴保浒;孟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黄山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中腹部B超检查结果及其意义,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452名教职工的肝、胆、胰、脾、肾B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超检查异常总检出率为67.48%;检出的前5种疾病依次为脂肪肝(29.87%)、肝囊肿(22.35%)、胆结石(16.15%)、肾囊肿(14.38%)、胆囊息肉(11.06%);50岁以上脂肪肝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男性为35.71%,女性为18.99%,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无症状的疾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朱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床旁超声心动图监测的105例急诊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出阳性病例101例,诊断阳性率为96.2%,其中心血管异常92例,胸腔积液9例,4例未见异常.与临床诊断相符的心血管疾病78例,符合率74.3%,其余27例均修正或改变了临床诊断与决策.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为临床急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安全、快捷、可靠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永凤;王洲;陈飞;李建;张伟丽;蒋爱清;殷延华;刘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静脉滴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SE患者随机分为VPA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后的控制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疗效、控制病例数及控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使用VPA能及时有效的控制癫痫持续状态,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者:方璟;赵亚洲;简维;陈维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hnRNPK)是hnRNPs家族中的成员之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4 198.4.它是一种多功能蛋白,保守的进化特性是具有通过KH结构域结合RNA的能力[1].
作者:赵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4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合指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气管切开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撤机后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切开、病死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文;刘云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佐治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将5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喘息、肺部罗音消失以及病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驱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能促进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恢复,缩短病程.
作者:陈贞祥;沈怀云;诸宏伟;董淮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2α联合吡柔比星(THP)早期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A组29例术后早期行IFN 2α联合THP膀胱灌注,2周后THP常规方案膀胱灌注;B组29例术后单纯行常规THP膀胱灌注.结果:随访24~36个月,A组复发1例,B组复发6例,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IFN 2α联合THP早期膀胱灌注与单纯术后THP膀胱灌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作者:韩锋;李建;张家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