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及研究进展

周彤;陆洪俊

关键词:抗生素类, 蒽环, 心脏毒性, 肌钙蛋白, 钠尿肽, 综述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阿霉素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以来,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及白血病的化疗.然而其剂量累积性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把阿霉素累积剂量限制在450~550 mg/m2以内.但是由于个体耐受性差异,出现心肌病理改变的累积剂量范围从183 mg/m2到1 000 mg/m2[1].因此需要早期监测发现高危患者以及时停药或减量,而耐受良好的患者可接受更高剂量化疗进一步提高疗效.另外在阿霉素治疗后的随访监测中早期发现亚临床的心功能不全的改变,及时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就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对照组用激素、氨茶碱解除呼吸道梗阻,治疗组用雾化吸入0.5%沙丁胺醇溶液,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0.5%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方便安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

    作者:王子斌;韩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针刺加TDP照射治疗遗尿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功能性遗尿的疗效.方法:对56例功能性遗尿的患者采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按辨证分型取穴,肾阳不足型取穴百会、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及太溪,脾肺气虚型取穴百会、气海、太渊、足三里及三阴交,1~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56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功能性遗尿疗效显著,治以补脾肺温肾阳.

    作者:黄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结果:均获临床愈合,其中优良率79.2%,中等率20.8%.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患者可以早期活动而减少卧床并发症,且手术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治疗手段.

    作者:唐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烷吸入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烷吸入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肝癌手术麻醉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36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组(E组,n=18)和全麻组(G组,n=18).E组患者选择T8~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F3).两组诱导方法一致,静脉滴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插管后、手术切皮、肝门阻断、肝门开放、拔管后即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IL-6水平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E组硬膜外注入局麻药后,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虽有所变化,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后即刻G组SBP、DBP增加,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插管后至术毕G组血清IL-6水平升高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指标再灌注后均较缺血前升高(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烷吸入,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晓红;金钟;薛梅;王南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总结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0例,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随访半年以上18例,骨折均愈合.其中断钉1例,延迟愈合1例,成角畸形1例.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骨折稳定性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董德凡;凌能本;陈跃;刘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死20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方法:将脑梗死按梗死面积分为两组: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组20例;B组为非大面积脑梗死组50例.比较两组之间发病原因、并发症及转归.结果:A组房颤性所致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率和出血性梗死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P<0.05~P<0.005).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大面积脑梗死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梗死等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

    作者:尹伟;王伟;张军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性反转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1例分析

    目的:探讨性反转综合征发病的可能原因.方法:运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染色体核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30个中期分裂相,核型均为46,XY.结论:该女性患者为46,XY男性性反转综合征;SRY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以及SOX基因的突变是导致性反转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鲍明升;程双怀;梁玉华;黄银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脑活素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活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994年10月~2002年10月采用脑活素天柱穴注射治疗小儿脑瘫,对围生期有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史的患儿,做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得分<35者早期干预治疗.结果:患儿在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及智能方面得到改善,总有效率81.3%以上.结论:脑活素穴位注射可输通经络,平衡阴阳,改善脑部微循环,脑功能得以代偿,方法简单,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梁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对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VVHD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24例MODS患者经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Hospal BSM 22 SC血滤系统行床边VVHDF治疗,治疗期间留置Swan-Ganz导管监测VVHDF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变化,并计算氧代谢指标.结果:VVHDF治疗6 h后心率、右心房压、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平均动脉压、体血管阻力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含量、氧输送和氧消耗均显著增加(P<0.01~P<0.001);而心脏指数、血红蛋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混合静脉血氧含量、氧摄取率在VVHDF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VVHDF用于MODS的治疗能改善MODS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氧供.

    作者:何先弟;汪华学;邓晰明;吴强;石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DM)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如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老年人DM患者由于年龄大,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对正确用药了解不够易发生药物性低血糖,且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而不能得到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为了有效地预防DM患者治疗中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现将我院1999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老年人DM住院患者中并发低血糖30例进行分析.

    作者:骆玉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母乳性黄疸53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的增多,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提高.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 共收治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现作报道.

    作者:丁辉;甄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

    患者男性,70岁.以四肢活动障碍4年且逐渐加重而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四肢活动迟缓,症状逐渐加重,近半年出现反应迟钝,饮水呛咳,发音不清.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含糊不清,面具脸,偶有强哭强笑表现.

    作者:李袁华;周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目的:总结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短肠综合征患者在应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及营养液应用等护理措施.结果:28例短肠综合征患者经营养支持后均取得预期效果,且无护理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护理操作及营养支持时的监测是保证短肠综合征患者应用营养支持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6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6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强心、利尿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加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及气促、肺部罗音的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5%高于对照组71.4%(P<0.05).气促缓解天数治疗组(4.52±1.23)天少于对照组(6.18±1.36)天(P<0.01);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治疗组(5.24±1.18)天少于对照组(6.67±1.34)天(P<0.01).结论:硝酸甘油是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厚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及研究进展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阿霉素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以来,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及白血病的化疗.然而其剂量累积性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把阿霉素累积剂量限制在450~550 mg/m2以内.但是由于个体耐受性差异,出现心肌病理改变的累积剂量范围从183 mg/m2到1 000 mg/m2[1].因此需要早期监测发现高危患者以及时停药或减量,而耐受良好的患者可接受更高剂量化疗进一步提高疗效.另外在阿霉素治疗后的随访监测中早期发现亚临床的心功能不全的改变,及时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就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彤;陆洪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检测手段及治疗.方法:对25例经酶免疫斑点技术确诊为CMV感染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肺炎11例(44%),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1例(44%),高胆红素血症8例(32%),所有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支气管肺炎治愈8例,好转3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治愈1例,好转9例,未愈1例;高胆红素血症治愈2例,好转6例.结论:婴儿CMV感染以支气管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高胆红素血症为多见,血清特异性CMV-IgM抗体阳性为C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依据,GCV是治疗婴儿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武;陈兰举;王亚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500例分析

    目的:总结50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490例和前列腺癌10例.结果:切除前列腺重量平均58.2 g.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剩余尿则明显减少(P<0.01). 结论:TUEVAP适应证宽,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好.

    作者:夏仁惠;刘剑新;周伟邦;钱余;田长海;孟向荣;韩孝洲;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例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15例,2~7天后经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停止3例.其中6例有生育需要的患者保留了子宫,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UAE治疗子宫大出血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易被患者接受等,配合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方美丽;郭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乳腺癌pS2、neu癌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pS2、neu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5例乳腺癌组织蜡块进行回顾性检测. 结果:在65例乳腺癌中,pS2阳性表达率为50.8%;neu阳性率为46.2%,且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neu基因蛋白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检测neu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承泽农;武世伍;王萍;于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毒副作用.方法:观察10例处于完全缓解期的ALL患儿应用40例次HD-MTX前后各器官功能的变化及毒副作用.结果: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损害、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低.结论:HD-MTX对ALL患儿毒副作用轻,可以安全接受.

    作者:毛国顺;郭玉淮;赵永;李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