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96例疗效观察

张颍;刘文成;杜鸿昌;田洪光;支泽;郭林红

关键词:脑出血, 甘油氯化钠, 甘露醇
摘要:目的:观察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应用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与甘露醇在临床方面作比较.结果: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与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有相似作用,但甘油氯化钠无肾功能变化、血尿等副作用.结论:急性脑出血、高颅压应用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与乙型肝炎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对大学生乙型肝炎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对1995~2000年入校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与乙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接种组发病1例,发病率为15.17/10万,未接种组发病26例,发病率为515.16/10万(P<0.005).男生的发病率为191.33/10万,女生的发病率为15.12/10万(P<0.005).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大学生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华易长;宋文琪;李霞;毛魁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艾滋病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艾滋病(AID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4例AIDS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AIDS患者14例中经血液传播11例(78.6%),经性传播1例(7.1%),不详2例(14.3%).临床表现为发热14例(100%),胸闷、呼吸困难9例(64.3%),消瘦8例(57.1%),肺部感染14例(100%),霉菌感染7例(50%),合并结核病3例(21.4%),WBC<4.0×109/L 5例(35.7%),L<0.20 6例(42.9%);X线胸片均为双肺中、下部弥漫性斑片状、纤维条索状阴影;抗-HIV抗体阳性14例(100%).结论:AIDS患者以发热、肺部感染、胸闷、呼吸困难、消瘦合并霉菌和结核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应结合流行病学进一步检测抗-HIV抗体,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黄珈珈;徐凤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栓消融术后犬股静脉内皮扫描电镜变化

    目的:比较Amplatz血栓消融术(Amplatz thrombectomy device,ATD)、溶栓(thrombolysis,TL)及外科取栓(thrombectomy,TX)治疗急性犬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内皮扫描电镜变化.方法:采用成年杂种犬20只做成血栓模型,其中2只假手术(sham,SH)作对照组.ATD组经皮将6-F ATD导管置入血栓内以100 000 r/min行机械血栓消融.TL组经皮导管介入溶栓,以尿激酶4 000 u/min注入血栓中.TX组以4-F Fogarty导管顺行取栓一次.于一周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静脉内皮层变化.结果:一周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TD及TL组内皮损伤较轻,内皮损伤分级主要为Ⅰ~Ⅱ级,而TX组为Ⅲ~Ⅳ级(P<0.05~P<0.01).结论:ATD及TL具有同样的内皮结构保护作用.

    作者:周为民;李晓强;余朝文;段鹏飞;桑宏飞;高峰;周伟;高杰;陈启旭;吴允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盐酸利多卡因于子宫颈旁注射麻醉为A组,以2%盐酸利多卡因棉签行子宫颈管黏膜麻醉为B组,对两组在用药后子宫颈自然扩张程度及受术者术中的反应给予评定.结果:A组在镇痛效果及子宫颈自然扩张率明显优于B组(P<0.005),且A组中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P<0.01).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对子宫颈自然扩张均有一定作用,但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方法同样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陶思娥;孙祥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周围血管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周围血管损伤的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术前检查确诊后,采用端端吻合方式重建血管19条,行血管修补5条,自体大隐静脉移植8条,合并骨折者术后予以固定;有血栓形成者,术后抗凝、祛聚治疗7~10天.无血栓形成者术后用肝素3天.结果:血供恢复良好者29条血管;截肢2例.结论:彩超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损伤的有效手段,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作者:邓福生;王晓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蚌埠市干部体检中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蚌埠市干部群体中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蚌埠市1 132名干部体检的体质指数、血脂及肝、胆B超等检查.结果: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0.16%,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其中50~60岁年龄组高,是中青年组的2倍;男性群体脂肪肝检出率(11.35%)早于且高于女性群体(6.91%,P<0.05);体质指数>25脂肪肝检出率为20.57%,<25脂肪肝检出率为4.06%,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05);脂肪肝组血脂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5).结论:控制体重增加和降低血脂是防止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男性个体,应定期体检和肝、胆B超检查,一旦发现应加以防治.

    作者:孙晓洁;张国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胸颈左侧二切口胸段食管癌切除术116例

    目的:阐述左胸径路胸段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的优越性.方法:116例胸段食管癌行左胸第6肋间前外侧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加全胃食管床移植颈部吻合术.结果:本组切缘癌1例,吻合口瘘6例(5.2%),无1例死亡.结论:该术式在提高肿瘤根治、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具有优点.

    作者:韩孔启;张金声;朱伟;谢克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LUND假说与重型颅脑创伤后的脑水肿治疗

    重型颅脑创伤后的脑水肿可致颅内高压,影响脑组织的灌注,甚至导致脑疝形成,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脑水肿治疗方法如甘露醇渗透性脱水、过度换气、低温、脑脊液引流等均对这部分患者的疗效较差,副作用很大.

    作者:隆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1995年7月~1999年10月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54例,存活率73.97%.死亡19例,病死率26.03%.结论:及时复苏,尽早手术,术后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作者:马骏;董永林;娄飞云;杨百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带蒂阴囊中隔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4例

    目的:评价带蒂阴囊中隔皮管在尿道下裂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管一期成形修复尿道下裂24例;其中阴茎型10例,阴茎阴囊型8例,阴囊型6例.术后7~10天拔除尿道支架管,排尿通畅后拔膀胱造瘘管.结果:一次手术成功19例,治愈率为79.2%.结论:带蒂阴囊中隔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手术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是治疗尿道下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志洁;杨凯;裴有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管裂孔疝1例

    患者女性,84岁.因反复出现咳嗽、左侧胸痛伴纳差、呕吐、进食困难2年,于2002年1月30日入院.入院检查:消瘦,BP 97.5/67.5 mmHg.左下肺叩诊音稍浊,呼吸音低.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P2>A2.腹软,肝脾未及,剑突下轻压痛.

    作者:张效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注射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阿奇霉素组(23例)0.25 g,每天1次,静脉滴注,用5天;头孢呋辛组(18例)1.5 g,每天2次,静脉推注,共用5天.结果:阿奇霉素组和头孢呋辛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细菌清除率和药物敏感性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

    作者:熊肇军;许启霞;陈余清;刘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及其耐药特性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特征.方法:用三纸片法作为检测ESBL细菌的筛选试验,采用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药敏纸片对照方法作为检测ESBL的确认试验,对62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产ESBL细菌105株,阳性率为16.9%,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4.7%,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产ESBL细菌具有较高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治疗ESBL菌引起的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姚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65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为27.2%;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高血压、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尿酸8个因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关.结论:为减少并发冠心病,2型糖尿病患者除注意控制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外,亦应注意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作者:周勇;孙虹云;席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36例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是治疗长管状骨骨折较为理想的器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997~2002年,我科应用该外固定器治疗长骨干骨折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作者:洪德胜;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V-M检测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标志物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212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 DNA也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158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 DNA 62例阳性,阳性率为39.2%;HBsAg,HBcAb阳性标本55例,其中30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54.5%;三抗体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40例,其中5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12.5%.结论:PCR方法更灵敏.只有检测HBV DNA才能确证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

    作者:崔琢;王淑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冠心病住院患者37例,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规治疗病情达相对稳定状态后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比索洛尔1.25 mg/d,每2周增加1.25 mg,大量5 mg/d,疗程12周.两组于治疗前后均做超声心动图和Holter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增加(P<0.01);心率明显减慢(P<0.01).治疗后两组相应指标比较:治疗组LVEDD和LVESD显著缩小(P<0.01),EF显著增加(P<0.01);心率明显减慢(P<0.01),室性期前收缩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减小已发生重构的心室容积,提高EF值;减慢心率,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冯燕娴;余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6例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对16例股骨远端骨折行复位13例,闭合复位3例,对复位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周扶拐行走,平均负重行走时间为3~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1例骨不连.除2例功能受限外,其余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对股骨远端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陆鸣;刘山虎;刘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L型及其致病性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进行研究.方法:在体外用羧苄西林诱导幽门螺杆菌形成L型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分别取幽门螺杆菌原菌与L型感染实验小鼠以测定其生物学特牲与致病性.取136份胃癌与30份慢性胃炎患者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分离.结果:体外诱导的L型与原菌在特性上差别很大,但仍能以免疫酶染色与PCR法识别.实验动物感染,在体内的L型呈圆球体,大多在胃与十二指肠黏膜引起间质性炎症,一只脾脏并见有恶性病变.临床胃癌标本检查见L型亦呈圆球体状,77.3%患者幽门螺杆菌抗原阳性.慢性胃炎胃液分离,除见有幽门螺杆菌外,并有多种细菌和L型存在.结论:幽门螺杆菌L型形态多变,其中以圆球体多见于病变部位,且导致间质性和肿瘤的形成.但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谷良;林特夫;贾继辉;叶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油氯化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甘油氯化钠组和甘露醇组,并分别测定入院时、治疗72 h和15天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甘油氯化钠组与入院时比较,治疗72 h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15天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甘露醇组治疗72 h后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下降,治疗15天后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甘油氯化钠有明显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作用,降低血黏滞性的作用稳定而持久.

    作者:史东葵;雷奕祺;刘向今;袁明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