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梅;钟淮滨
目的:检测几种中枢神经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脑抗体.方法:用部分纯化的人脑抗原包被微孔塑料测定板,建立测定抗脑抗体的间接ELISA法.结果:血清中自身抗脑抗体的检出率(%)在健康正常人(n=509)为1.4,在精神分裂症(n=65)、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n=51)和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痴呆症(n=22)分别为41.5、37.3和9.1;而在脑肿瘤和脑外伤患者的检出率则分别为1/6和2/9.结论:结果表明,用本文ELISA法检测血清自身抗脑抗体在正常人中的阳性率很低,在精神分裂症和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其病变过程有关.
作者:李柏青;孙建中;刘丛森;于振国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尺骨鹰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对明显移位者,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较多,但常因需第二次手术,或者材料昂贵,而不能被患者接受.笔者应用微型加压外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夏志义;夏长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指成年患者牙周和牙髓的病变同时或相互影响使一颗牙齿受到双重实质性损害.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致使一部分应该保留的患牙被拔除.本文就13例临床诊断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在牙周组织创伤愈合方式、组织再生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诊治水平.
作者:丁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42例高血压患者的左房射血力和左房内径,并与2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左房增大组的左房射血力为24.57±8.76 kg.cm.s-2,左房内径3.97±0.36 c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左房正常组的左房射血力为20.11±7.23 kg.cm.s-2,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具有左房受累的临床依据之前即有左房收缩功能增加.左房增大后,左房收缩功能的代偿性明显增加.
作者:陈力生;刘晨芬;田亚非;韩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例1 35岁.G3P2,孕36周双胎,以胸闷、气急5 h入院.双下肢水肿1个月,20余天前尿量减少,约500~600 ml/d,1周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次,30 min后自行缓解.再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5 h不能缓解伴咳嗽、咳痰.
作者:王静敏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并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相对照.结果:在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组,HBsAg、HBeAg均阳性组,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组,HBsAg、抗-HBc均阳性组,HBsAg、抗-HBe均阳性组中,PCR检出率分别为94.3%、100%、30.6%、55%和9.1%.结论:用PCR可检测乙肝病毒的DNA,是判断HBV在体内复制和抗病毒治疗后体内HBV消长的手段之一.
作者:李本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带臀上血管蒂髂骨块转位髋臼造顶治疗学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方法:采用髋后侧切口,真臼适度扩大,股骨粗隆下短缩截骨,游离带臀上动静脉深上支血管蒂髂骨块转位髋臼造顶,治疗12例学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结果:经1~10年随访无1例再脱位.结论:该方法能有效防止术后再脱位,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作者:刘其明;徐伟荣;王予治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胞必佳(N-CWS)联合全身化疗及单纯全身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7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胞必佳胸腔内注射加全身化疗)及单用全身化疗组两组.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1.9%,优于单用全身化疗组的有效率57.9%(P<0.01).结论:胞必佳胸腔内注射联合全身化疗优于单纯化疗控制胸水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竞;马平;秦凤展;张家驹;王子安;周彩存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小剂量(2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附率、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在防治冠脉和脑血管栓塞性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本品的质量标准有的没有收载释放度测定,难以评价内在质量;有的则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收载的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释放度测定法执行,以致影响本品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小杯法,解决小剂量(2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释放度测定问题.
作者:张中梅;钟淮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和急性肾衰竭(ARF)为特征,ARF是引起死亡严重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对症处理.近年来,我院将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用于治疗HFRS取得满意效果.现就HFRS急性肾衰竭进行透析的措施及常见问题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王丽;李秀勇;李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气胸为临床急症,由于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而易误诊.本文旨在探讨误诊原因,以期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周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氨茶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病窦)的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氨茶碱25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静滴)4 h,每天1次,连用7~10 d后改用氨茶碱片0.1 g口服,每天3次,连用7 d,并每晚睡前口服复方长效氨茶碱1片(内含氨茶碱0.1 g);对照组12例,用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以及总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静止消失,平均窦性心率增至≥60次/分,平均窦性心率增加≥10次/分,短暂阵发性头晕、眼花或黑蒙消失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氨茶碱治疗病窦仅适用于严重持续窦性心动过缓者.
作者:李翊锐;方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寻求一种易被小儿接受的、更简便、经济、有效的铁剂补充方式,我科采用每周1次补铁与每天补铁两种方式,对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进行分组对比治疗,现予报道.
作者:陈春节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新式剖宫产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70例选用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与70例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术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术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有明显缩短及减少(P<0.001).结论:本术式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病牙保守治疗后,部分病例临床上出现自发痛、咀嚼痛、瘘管形成等,需及时拆除充填物,再次治疗.本文旨在对充填术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熊瑛;张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糖代谢及相关激素的变化.方法:选ASA Ⅰ~Ⅱ级全子宫切除患者14例,分为经腹子宫切除组(AH组)和经阴道子宫切除组(VH组),两组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用酶法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葡萄糖、乳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结果:两组术中、术后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均比术前显著增高(P<0.05~P<0.01),两组间血浆葡萄糖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VH组皮质醇增加明显(P<0.05),儿茶酚胺在两组均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有显著的高血糖反应,对有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的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启旭;李晓立;文公堂;朱琳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食管癌肉瘤的疗效.方法:12例左进胸食管肿瘤切除,弓上食管-胃吻合术;1例行右进胸胸顶食管胃吻合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随访,5例健在,其中4例超过5年.结论:食管癌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食管癌为好.
作者:史向前;陈运霞;李晓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黄芪及小儿维生素咀嚼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黄芪2~3 g.kg-1.d-1,煎水约90 ml,分3次口服,并用小儿维生素咀嚼片每天1粒口服;对照组单用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口服,均两个月为一疗程.结果:黄芪及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合用,疗效优于单用小儿维生素咀嚼片(P<0.05).结论:黄芪及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合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满意.
作者:张万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规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血压观察.根据血压峰值出现不同时域,血压变异的规律,将其分为:杓型、非杓型、晨型、午后型、波动型和持续型.对各型心、脑、肾靶器官进行多项检查,并随访3~5年.各项参数采用组间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波动型、晨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均显著高于持续型、午后型和杓型(P<0.01~P<0.05);晨型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午后型(P<0.01).结论:波动型、晨型、非杓型预后较差.
作者:万志强;白梅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纤维支气管镜(FB)刷检的阳性率及分型准确率.方法:对确诊为肺癌的1 608例在FB下行活检、刷检并对照分析.结果:活检阳性者1 440例(89.55%),刷检阳性1 405例(87.3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癌组织分型上,刷检中未定型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活检(P<0.005).结论:FB刷检诊断肺癌,具有简便、快速、确诊率高等特点,与FB下活检有互补作用,但对癌组织分型的准确性较差.
作者:张恒;马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