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其明;徐伟荣;王予治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开颅经颞叶清除血肿,血肿腔引流去骨瓣减压.后颅窝开颅枕下减压小脑血肿清除.颞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血肿腔引流.CT定位简易定向钻颅血肿碎吸术.结果:本组死亡16例,病死率22.2%.生存56例,出院时均神志清楚,偏瘫有不同程度恢复;随访1~5年,能扶杖行走、生活自理22例;需人扶持34例.结论:清除血肿是治疗的基础.CT定位简易定向钻颅血肿碎吸术对于皮层下出血、基底核区出血<50 ml者疗效佳.血肿量较大宜采用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血肿腔引流.
作者:廖运平;王新海;段明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肿瘤患者在内科治疗中,经常出现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减少,因而化疗、放疗不能按计划地进行.我院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种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的方法--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现予报道.
作者:程发尧;韩敏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28例32个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施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改变下肢负重力线.结果:本组术后半年截骨处全部愈合,疼痛及步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且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刘磊;蔡桂海;何一兵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患者女性,42岁.因皮肤点状出血8 d伴晕厥1次,于1998年7月15日入院.体检:T 37.8℃,P 88次/分,R 20次/分,BP 16/10 kPa.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散在淤点、淤斑,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
作者:殷献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闭锁治疗的改进.方法:对5例肠闭锁患儿行闭锁近端切除20 cm,远端切除5 cm;用5-0或6-0细线一层内翻吻合;术后禁食2周,周围静脉营养支持;早期石蜡油灌肠.结果:5例均存活,疗效满意.结论:单层细线吻合有助于吻合口通畅.禁食2周,有利于吻合口愈合.早期灌肠有助于闭锁远端肠蠕动恢复.
作者:芮有臣;宫莉;杨永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慢性子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常见的病变.治疗子宫颈糜烂的方法较多,也易复发.笔者采用桂林西瓜霜喷剂治疗,疗效满意.兹作报道.
作者:年翠红;李嘉芬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和急性肾衰竭(ARF)为特征,ARF是引起死亡严重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对症处理.近年来,我院将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用于治疗HFRS取得满意效果.现就HFRS急性肾衰竭进行透析的措施及常见问题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王丽;李秀勇;李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再手术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接受再次手术79次,并发症发生率22%,随访期2~1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4/72)和38.9%(28/72).结论:首次手术不当致癌残存和肿瘤复发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术中漏诊及快速冷冻切片的误诊亦不容忽视,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关键是熟悉解剖和仔细操作.
作者:杨向东;王圣应;张荣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病例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若临床症状不典型、或某些症状突出掩盖SLE的其他症状,可能贻误诊断.本文报道5例少见的SLE临床表现.
作者:张智;李志军;陶荣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到严重的阶段.为了不失时机地抢救母婴,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子痫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着重对分娩方式加以探讨.
作者:汤英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的中风范畴.近5年我院共诊治28例,根据辨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现予介绍.
作者:张学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贲门下区癌由于其位置特殊,故胃镜检查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本文旨在对此作一探讨.
作者:王立芹;代兵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42例高血压患者的左房射血力和左房内径,并与2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左房增大组的左房射血力为24.57±8.76 kg.cm.s-2,左房内径3.97±0.36 c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左房正常组的左房射血力为20.11±7.23 kg.cm.s-2,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具有左房受累的临床依据之前即有左房收缩功能增加.左房增大后,左房收缩功能的代偿性明显增加.
作者:陈力生;刘晨芬;田亚非;韩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6岁,酒厂工人.因头痛1周,伴恶心、呕吐、发热2 d,在外院经查脑脊液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予链霉素、结核清等抗结核治疗2周,病情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既往有结核病史.近1个月出现咳嗽,偶带有少量粘痰,无长期低热及盗汗,无胸痛及咯血.
作者:郑光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发病的关系.方法:按照病例对照配比设计,对105例癌症患者(癌症组)及105例非癌症患者(对照组)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测查分析.结果:癌症组生活事件单位总分明显高于非癌症组(P<0.01);癌症组主观支持因子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客观支持因子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可能是癌症发病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
作者:许华山;许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程图在头位难产中的作用.方法:对入院分娩具有完整产程观察记录的450例初产妇产程图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产程图异常的难产率71.7%,明显高于产程图正常的难产率9.6%(P<0.005).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活跃期异常、第二产程延长的阴道助产率高,潜伏期延长的剖宫产率高.结论:产程图是诊断和处理头位难产的依据,用产程图指导分娩,可降低头位分娩的剖宫产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王莉;申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胆囊颈管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不易确诊.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确诊率得到提高,但易漏诊、误诊,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孙仁鸿;孔德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方法,提高术前确诊率.方法:对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1例,其中膀胱镜检查、尿路造影确诊10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尿路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处理上仍以采用半尿路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辛白;令卿;王耀林;焦福兰;李庆文;胡永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快速全消化道造影检查对某些肠道疾病的诊断,以及对某些病变的补充检查有其一定的优越性.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此法检查肠道患者26例,诊断效果满意.
作者:吕加松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带臀上血管蒂髂骨块转位髋臼造顶治疗学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方法:采用髋后侧切口,真臼适度扩大,股骨粗隆下短缩截骨,游离带臀上动静脉深上支血管蒂髂骨块转位髋臼造顶,治疗12例学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结果:经1~10年随访无1例再脱位.结论:该方法能有效防止术后再脱位,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作者:刘其明;徐伟荣;王予治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