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法乐四联症术后心力衰竭的护理

姚永芳;聂海英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 心力衰竭, 护理
摘要:目的:减少法乐四联症病人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方法: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的病人实施循环系统的监测,药物的使用,限制液体入量,氧气疗法,运动指导及提高睡眠质量六项护理措施.结果:降低了法乐四联症病人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日数.结论: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法乐四联症病人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对病人心衰起到预防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伴随着服务对象、范围、内容的扩展,临床教学工作呈现出难度加大、质量偏低的态势.如何培养具有现代护理意识,能运用科学护理方法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新型护理人才是摆在临床带教老师面前的新课题.本院护理部加强对带教队伍的管理,并对带教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作出一些具体要求,实施两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美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腔热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观察与护理

    消化道肿瘤腹膜播散是常见的复发形式[1].消化道肿瘤一旦出现腹膜转移预后极差.近年来,腹腔热化疗以其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对膜腔的机械灌洗作用[2]于一体,成为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转移行之有效的手段.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35例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患者施行腹腔化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蔡守平;张兰凤;陈志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0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后采取持续心电、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道管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1例,快速心房纤颤2例,胸正中切口愈合不良1例,大隐静脉切口愈合不良,经积极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上述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胡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量注射泵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我科于2002年4月至今,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应用微量注射泵,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证了输液速度的准确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赵艳霞;赵丽艳;李荃;刘丽丽;谢华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失眠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失眠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失眠病人实施疼痛、心理护理并减少环境刺激因素.结果:58例病人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2例仍有轻度失眠障碍.结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失眠护理能促进术后早日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聂海英;姚永芳;吕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法乐四联症术后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减少法乐四联症病人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方法: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的病人实施循环系统的监测,药物的使用,限制液体入量,氧气疗法,运动指导及提高睡眠质量六项护理措施.结果:降低了法乐四联症病人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日数.结论: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法乐四联症病人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对病人心衰起到预防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姚永芳;聂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晚期肿瘤患者无针输液系统的应用及护理

    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患者都要接受多次化疗、反复抽血化验及长期应用高渗糖、脂肪乳等静脉高营养,使周围静脉血管很难得到有效保护,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题,也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我科自2001年6月~2003年5月对5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并应用可来福接头建立无针输液系统,完成化疗、长期静脉输液、输血及静脉抽血等临床处置,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我科无针输液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范毅力;孙燕;张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运用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实施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1].随着护理学科和护理管理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以往的质量管理方法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已不能适合当今护理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总结了不足的地方,重新修订了护理质控的方法,采取护理部不定时、不同内容分组进行质控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陈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总结6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发生感染的病原学检查、血糖控制情况、病程等.糖尿病的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的诊断标准,肺部感染的诊断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X线和痰菌检查确定.结果: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通过调整血糖,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选用抗生素,使病程缩短.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做好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糖尿病肺部感染的关键.

    作者:曹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例肱骨延长病人的护理

    肢体延长手术在我院已开展多年,我院胫骨、股骨延长术较多,但肱骨延长病例较少,而且上臂神经血管较复杂,延长比例较大.尤其是桡神经在肱骨中下肢附骨而行,容易损伤或牵拉.我院于2002年6月13日收治1例肱骨延长的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住院130d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山永芳;刘晓丹;赵然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体会

    静脉穿刺技术作为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干部病房为老干部做医疗保健工作,病人年龄大,要求较高,都是反复住院,多种疾病共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要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要高,以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现将本人近二十年临床静脉穿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敏;杨爱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体态语言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是交流师生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情感、意念三方面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为此,在<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很好地运用体态语言(包括仪表语、眼语、脸语、手语),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作者:王艳华;吕淑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非典型肺炎防治中的护理管理

    我院是长春市早参与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医院之一,又是后结束SARS防治工作的唯一医院.在这场突发性灾难中,护理部从容面对SARS病毒的疯狂肆虐,充分发挥了护理部的技术指导、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为我院顺利完成发热门诊、留验站,长春市非典型肺炎诊疗中心救治工作起到了保证作用.

    作者:刘仲梅;张全英;李丽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做好供应室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供应室是医院各种无菌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重要场所,负责全院临床科室的医疗用品的回收、处置、高压灭菌、发放等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安全、诊疗护理水平、医疗安全,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顾莉;刘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文章的撰写方法与常见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技术与理念也在日益更新,广大护理人员迫切地想把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技术整理成文,进行交流,但因多数护理人员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写作培训,不知如何撰写文章.且目前有关护理文章撰写的参考书籍及辅导材料不多,难以查找.为此,笔者特撰写本文,以期能对广大护理人员的文章写作有所裨益.

    作者:杨宇;郑英善;崔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96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保肝、抗肝昏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和生理盐水各50ml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62.5%;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为2d,而对照组3.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抗肝昏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较好.

    作者:马晓静;李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卷曲霉素静点与肌注的临床探讨

    卷曲霉素在当今抗结核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复治患者,但在传统药典中卷曲霉素只能肌注而不能静点,由于肌注部位易出现硬结而被迫停止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月对收治的100例复治菌阳性的病人采用卷曲霉素静点与肌注两种方法进行分组对照观察治疗,其结果如下:

    作者:郑丽华;徐海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例全胰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全胰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复杂和少见的手术.术后的影响可涉及全身.为了确保手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必须做好全胰切除术的护理.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8月,共成功护理了3例全胰切除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位截瘫并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护理

    颈脊髓损伤易导致高位截瘫,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气温变化丧失调节能力,易产生中枢性高热.此高热为非感染性高热,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物理降温有一定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桂艳;金慧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PEF监测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与现状

    目的:探讨PEF监测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哮喘住院患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对哮喘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与患者年龄有关,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对每日进行PEF监测,90%的患者及其父母缺乏认识和重视.结论:PEF作为客观的肺功能简易指标,可用于监测与评价哮喘轻重程度,对降低哮喘发作的次数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哮喘家庭自我管理的依据.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有关PEF监测的教育.

    作者:金友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