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敦勤
一、临床资羆`舷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7例.其中男16例,年龄39~73岁,平均61.2岁;女1例,年龄83岁.
作者:张曙;吴雪生;陈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抑郁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增加医疗机构负担,同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所以重视对该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非常必要.对其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广泛开展,目前已有20多种方法可以制备动物模型.现分述如下:
作者:周志华;韩咏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DA3+7(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CAC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阿柔吡星+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DA方案治疗结束后96小时,再给予CAG方案治疗;并检测血象、血生化指标、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 15例AML患者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2例.CR率73%,总有效率(CR+PR)86%.结论 DA联合CAG方案治疗AML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汪福康;胡琛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996年11月~2005年12月,霍邱一院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 525例,其中有并发症者21例,现就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魏忠;刘万荣;刘广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我科1990年7月以来开展颅内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以我科应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术(MR)与开展显微神经外科经技术前后所有颅内肿瘤手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比较.结果 头颅MR应用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开展后我科颅内肿瘤的手术例数明显增加,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 头颅MR的应用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开展使我科颅内肿瘤的手术疗效明显上升.
作者:查正江;吴霞;方晖;陈新生;李志宏;施正生;毛以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并发尿道狭窄常见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7例TUR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患者定期进行尿道扩张术,尿道内切开电切术等方法治疗.结果 本组7例均治愈.结论 尿道狭窄为TURP术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预防尿道狭窄的发生,术后应定期随访,以利早期诊断.
作者:江敦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自2005年9月~2006年12月接受国家对晚期血吸虫病救助项目以来,已开展脾切除术113例,其中有5例加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珍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99例脑m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予常规脑出血治疗,在脱水剂使用上,对照组为20%甘露醇125 ml每4~6h1次联合应用甘油果糖250 ml,每日2次,5 d后停用甘露醇,15 d后停用甘油果糖.对照组则全部应用甘露醇.结果 治疗组30 d后在神经功能评分、水肿范围缩小及血肿吸收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上(对比入院时及治疗10d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比单用甘露醇更有效.
作者:金平;陈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发病3~18 h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尿激酶(平均85×104u)溶栓,再通TIM10的患者,辅以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于1 d、7 d、14 d、21 d、30 d行ESS评分.结果 溶栓联合成形术后,12例血管再通TIMI 3(37.5%),13例TIMI 2(40.6%),6例TIMI 1(18.8%),1例TIMI 0(3.1%),总再通率96.9%.4例行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例TIMI 3,1例,TIMI 2.1例MCA和1例BA闭塞溶栓后4h内死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循环呼吸衰竭,1例ICA并发分支栓塞,1例MCA并发ICA夹层.TIMI 3、3、1三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TIMI 3、2两组较TIMI 1组疗效显著差异(P<0.05),TIMI 3、2两组间无意义(P>0.05),仅1例BA闭塞再通TIMI0.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方法,可使大部分患者闭塞动脉迅速再通,提高临床疗效.但不宜过度强调理想再通,且须注意治疗个体化及并发症.
作者:吕达平;韩咏竹;孙石磊;李慎茂;吉训明;缪中荣;凌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性,49岁,2006年10月因头痛,视力减退,步态不稳3个月,伴呕吐1日而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小脑及脑干占位性病变,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瘤.腹部CT检查发现:①多发性肾囊肿伴多发性占位,错构瘤?②多发性胰腺囊肿伴多发性钙化.
作者:王业满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2 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采血0.5、1.0、1.5和2.0 ml全血,然后分别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观测负压去除前后其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V)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比较去除负压前后的检测结果以及去除负压后的各组之间的结果.结果 与去除负压后的结果相比,0.5 ml和1.0 ml的负压管其WBC、RBC、HGB和PLT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去除负压后0.5 ml管与2.0 ml管的MCV和PLT结果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负压和抗凝剂的浓度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均有影响,采血时应足够重视.
作者:章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85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30例;联合治疗组55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每次2.5mg,每周两次,连续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 随访率为94.1%(80/8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63.9%,单纯手术组有效率43.3%,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服用孕三烯酮的患者转氨酶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有利于防治内膜异位囊肿复发,可以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治疗选择方案.
作者:方翠莲;孙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重塑鼻腔解剖异常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发现鼻腔一个或多个解剖结构异常,内镜下实施矫正重塑.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纠正了解剖结构异常,鼻腔通气恢复正常,头痛症状消失.结论 内镜下矫正重塑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治疗由其导致的鼻源性头痛,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国庆;陈全收;杨峰;陈文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15例法乐氏四联症(TOF)根治术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术中管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 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5~28岁,体重16~57kg,11例采用中低温中高流量,4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10例用冷晶体停跳液灌注,5例用4:1冷氧合血停跳液灌注.转流前静脉放血4例,转流中超滤4例.结果 除1例因术后重度低心排综合征加上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针对TOF的特点,选用合适的体外循环方法,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聂军;葛建军;任刚;江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在头颈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37例头颈肿瘤病人采用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29/35)、65.7%(23/35).结论 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具有快速、安全、术中出血少、易于掌握和普及等优点.
作者:方柯;王圣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和成人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总结我院68例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按Lee分级标准将肾脏病理改变分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法判断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的病变程度,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各项指标特点并相互比较.结果 青少年组(A组)患者要以镜下血尿、反复发作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较少,病理表现以肾小球轻微病变、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小管间质病变相对较轻,Lee分级以Ⅰ-Ⅲ级为主;成人组(B组)以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理表现以弥漫系膜增殖、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为主,小管间质病变较明显,Lee分级以Ⅲ-Ⅳ级为主,A组肾脏病理总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积分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 IgA肾病在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香如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人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术中预防手段.方法 对96例该手术入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存在并发症的病例为17例,其中11例经治疗后改善.结论 熟悉蝶窦解剖,提高该术式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术中的正确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志范;冯春国;吴长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CMV感染Balb/c小鼠对椎间盘退变及病理学改变的模型研究,活体Balb/c小鼠模型导入组织学、基因表达、免疫学的研究,确定人巨细胞病毒注射到腹腔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不同剂量的对照性研究.方法 (1)随机选取6-8周SPF级Balb/c小鼠84只,建立五个不同感染量HCMV AD169株感染Balbt/c小鼠模型雌雄各6只为感染组(A组),同时设立病毒灭活组(B组)和细胞对照组(C组)雌雄各6只;(2)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IgM抗体水平,取各组小鼠椎问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采用PCR和RT-PCR分别检测HCMV UL83基因和UL54基因转录产物;(3)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A组和B组小鼠IgG抗体均为阳性,C组为阴性,小鼠IgM抗体仅A组中2×106PFU/ml和2×105 PFU/ml感染组雌性小鼠为阳性;上述两感染组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病理学可见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数目减少,排列不均匀,纤维环结构紊乱;雄性小鼠、其余A组、B组和C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CMV注射后似乎能逐渐诱导椎问盘退变,出现病理学改变;该模型对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显著的优势;进一步研究将会阐述HCMV介导椎问盘退变相关的分子学等机制和过程.
作者:汪国宏;吴建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光动力刀治疗晚期腔道肿瘤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以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 对10例经化疗、放疗或其他疗法无法解除腔道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Ⅳ期肿瘤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刀治疗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光动力刀治疗及护理干预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腔道梗阻的比率由90%下降到20%%,缓解率达到100%.结论 光动力刀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晚期肿瘤能够有效地解除腔道梗阻,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晚期腔道肿瘤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张咏;孟水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及32例对照组的CRP及D-D结果并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D-D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CRP及D-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RP及D-D的测定对老年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汪琰;胡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