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惠;和影;刘丽丽;边苗苗
目的:探析CAD/CAM氧化锆全瓷进行口腔修复应用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口腔修复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合金烤瓷进行修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修复治疗1年后,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牙齿松动及严重缺损等情况,口腔修复治疗有效率约为95%;对照组19例患者出现牙齿松动及严重缺损等情况,有效率为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C A D/CAM氧化锆全瓷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应用,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数字X线摄影系统,又称DR(Digital Radiography),是指在专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读取感应介质记录到的X射线影像信息,并以数字化影像方式再现或记录影像的技术方式。它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直接完成X光影像的拍摄,并将结果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供医生作诊断。
作者:关洪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运用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放化疗治疗,而观察组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随访1~5年,观察组的1年、3年以及5年生存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振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各种原因导致外周神经病变在临床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何有效、直接显示外周神经及其病变,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MR技术的发展,周围神经的MR成像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其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价研究也愈受到关注。现将周围神经的成像技术及其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杨元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阴道三维超声在节育环移位诊断中发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节育环移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手术取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二维、三维成像检测。详细记录节育环的大小和位置等,与术后结果比较,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取环,所得结果与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符合度高达100%。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节育环移位时具有定位准确、对患者的损伤性小、恢复快、费用低、成像清晰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秦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吞咽言语治疗仪运用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雪;曹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均给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70例)则给予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物使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使用量、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运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的医疗器材的临床使用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文章就规范实施中的医疗器械临床准入、执业技术资格、管理执行成本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与全国同仁交流。
作者:于爱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对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疾病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资料,并采用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RPP、心功能及心电图。结果:本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后RPP、NST、ΣST、EF、CO等指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积极诊断,采取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的方案进行综合治疗,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赵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 V)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破坏,使得人体抵抗力丢失并引发艾滋病。为了杜绝该类疾病的发生,卫生部要求在输血前需进行HIV病毒抗体检测,因此,如何采取简便快速、特异性与敏感性高的检测技术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选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 HIV病毒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对该项检测仪器的相关性能进行详细的叙述。
作者:孔小祥;赵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3MZ350树脂和GC Gradia Direct树脂后牙充填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3MZ350树脂充填80颗后牙(A组),使用GC幻彩树脂充填76颗牙(B组),3个月、6个月、一年时对其进行随访,根据USPHS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及1年的随访结果示两组材料的完整性、边缘缝隙及边缘着色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常用的3M Filtek Z350树脂和GC Gradia Direct树脂在引起牙髓活力的失去、术后敏感及继发龋方面均可以满足临床要求,是可以优先考虑的两种树脂材料。但在充填体的完整性,形成微渗漏及边缘着色方面临床医师可以优先选择3M Filtek Z350树脂,本研究在临床医师及患者选择充填材料方面可以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努尔比亚木·麦麦提依明;牛巧丽;孙玉亮;赵今;张仪;陈玉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以中枢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脑转移瘤的磁共振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0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根据患者的首发症状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中枢神经症状;对照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呼吸症状,两组患者均行常规MR常规及增强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强化程度,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结论:以中枢神经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转移癌患者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转移癌患者在MR检查中,存在多方面差异,通过对此类转移瘤研究,有助于与其他病变诊断鉴别。
作者:韩芳;刘天文;于伟明;杨立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福建省泉州市某医院自主研发移动护理系统。该系统依托于HIS系统,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中间件技术、条形码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ifcation)等多项技术,创新性地配备体温测量器、智慧型蓝牙血压计,设计体温测量器专用接口以及斜角度的扫描引擎出光口,更适用于临床护理的需求。该系统分为信息录入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以及治疗管理模块,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实时录入与传送、基本信息与特殊信息的多样查询以及医嘱执行的匹配管理等功能。使用该系统之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护理差错的产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建兰;谭元元;林淑缘;魏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磁共振检查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原因。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138例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需再次使用镇静剂的磁共振检查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其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的原因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镇静剂的使用次数。结果:138例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需再次使用镇静剂的患儿,婴儿110例,约占79.71%,其中新生儿56例,约占40.58%,幼儿28例,约占20.29%;需2次镇静的为114例,约占82.61%,3次镇静24例,约占17.39%。结论:导致婴幼儿磁共振检查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的原因较为复杂,且镇静剂应用是否成功,直接决定其磁共振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刘萍;梅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10例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手术,探讨全胸腔镜技术在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从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用全胸腔镜行房间隔缺损边边缝合术7例,3例心包补片。体外循环时间113~230m i n(178.3±33.68m i 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0~89m i n(71.1±13.25m i n),手术时间234~323m i n(282±32.84m i n),机械通气时间180~255m i n(215±24.83m i n),I C U停留时间19~55h (32.9±13.61h),胸腔引流30~120m l(80±42.07)。结果:全组无死亡发生,1例右下肢坏死。随访3个月无近期死亡,复查心脏彩超示:无残余漏。结论: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治疗房间隔缺损心脏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切口小而美观,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英;朱鑫瀛;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甲组患者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微创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吸出血肿量及血肿清除率、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吸出血肿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吸出血肿量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血肿清除率、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能有效减少血肿量,提高血肿清除,加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通道胃镜在上消化道病变小探头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08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实施单通道胃镜小探头超声检查,研究组实施双通道胃镜小探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平均操作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操作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16.6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通道胃镜对上消化道病变患者实施小探头超声检查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操作时间,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卢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作为灭菌物体消毒的装置,主要应用在卫生防疫、制药、医疗等行业中,用于对器械、食品、器皿、液体等物品的灭菌消毒处理。因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灭菌消毒效果,所以为了保证能够有效对医疗或卫生防疫等行业中的器械、器皿等有效的灭菌消毒,一定要保证其有效应用。一旦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出现故障,需要相关维修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理故障,使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归回到佳工作状态。基于此,本文就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的维修方式,希望对于保证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长期有效工作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戴光立;钮心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P D A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医疗器械包210个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使用P D A管理前后手术室医疗器械包出错的概率、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质量评分以及单人人工操作所需的时间。结果:使用PDA管理后,手术室医疗器械包出错的概率为36.67%,单人人工操作所需的时间为(10.21±5.32)m i n,且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质量评分为(93.43±4.68)分,明显优于使用P D A管理之前,P<0.05。结论:P D A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李永惠;和影;刘丽丽;边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多功能空心针灸针,是华县中医医院中医针灸主任医师韩兆峰发明的一种针灸医疗器械,于2009年1月22日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920032723.4,于2013年9月11日再次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1320189166.3。多功能空心针灸针由针尖、针身、针柄、针栓,针栓冒等各部组成,它既具有针灸针的功能特点,作为针灸针使用,又具有注射针头及穿刺针的功能特点,吸取了两者的功能优势,它具有集针刺、水针、火针、温针、穴位注射、封闭,臭氧治疗及各种穿刺、神经阻滞麻醉、于一体的特点,它一针多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是针灸和穴位封闭同时进行治疗时所必须的一种医疗器械,本多功能空心针灸针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经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密封包装,无毒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实用,使临床疗效大为提高,可以应用于临床各科,如内科、外科、针灸科、疼痛科、康复科、手术室麻醉科等的治疗,用途广泛,前景广阔。
作者:韩兆峰;段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